為什麼你一直在做學習計劃,卻無法堅持?

2020-09-11 道客巴巴

很多人會碰到這樣的情況: 在學習過程中碰到一個挫折,你感覺自己受到了鄙視、羞辱,非常鬱悶。因此,決定奮發向上,發誓再也不要品嘗這種屈辱的滋味。

於是,你在網上尋找學習方法,借鑑了許多成功人士的學習方法。在博覽百家之後,你激動萬分,想著逆襲其實就這麼簡單,然後信心滿滿地打算著手落實。

選定了一個日期後,四處寂靜無聲,你在檯燈下,面對攤開的書本和記錄得密密麻麻的學習方法,開始實行偉大的逆襲計劃。 假設你想逆襲英語,你決定先練聽力。


但聽了一會兒,一股煩悶的情緒湧上心頭,你一句都沒聽懂。於是你想「算了,還是先搞定閱讀吧」 。


你摘下耳機,翻開書本,磕磕絆絆地讀了幾句,太無聊了,還是先寫作文吧。


推開書,拿起筆,你靜氣凝神,對著空氣一眨不眨地盯了足足五分鐘...


突然,你口中爆出河東獅吼「什麼玩意!」然後怒摔筆,抱起遊戲機一陣狂打。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明明自己想要減肥,可是Flag已經立過好幾個了,最後自己的體重還是慘不忍睹,每年的年初都會興致勃勃地寫好年度計劃,可是轉眼這一年只剩下百餘天,計劃卻完成得寥寥無幾。為什麼會這樣?

高估自己,低估任務

事實上,我們制訂的許多計劃大多是一時衝動想出來的,沒有客觀依據,因此在制訂計劃時特別容易高估自己,低估任務的難度,也就是所謂的「計劃謬誤」。

有些人喜歡給自己制定苛刻的計劃,過於嚴格的計劃加重了心理負擔,而一旦完成不了,就會打擊信心,覺得下次肯定做不來。

於是,連續幾次後連列計劃的興趣都沒有了。

如果你也是因此而阻礙了學習,那麼建議你給自己列個容易完成的計劃,加強信心之後再做調整。


用力過度


很多人覺得萬事開頭難,但是習慣這件事,偏偏是開頭很容易,堅持卻越來越難。很多人總結原因是因為自己意志力太差,對自己不夠狠。


其實根本原因可能並不是這些,而恰恰是因為用力過度。

《馬男波傑克》中三分鐘熱度事例


根據調查: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最初七天,「反抗期」的失敗率高達42%,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三分鐘熱度。好比溫水煮青蛙,一下子就把青蛙扔進熱水裡,青蛙是會直接跳出來的,但是慢慢加熱,青蛙反而會慢慢適應。

留給自己一些機動時間


「時間是永遠不會結束的挑戰。」這句名言對所有學習者都有意義。


上帝給人們每天24小時,所有人都一樣。第一個八小時大家都在工作學習,第二個八小時大家都在睡覺。人與人的區別就是第三個八小時創造出來的。


如果你每天花3個小時上下學,兩個小時吃早中晚飯,1個小時看電視,那麼,剩下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就只有兩小時了。


但是,如果你能從交通、睡覺、吃飯裡分別省出一些時間花在學習上,你的學習進步將是驚人的。那麼,如何「挖」出這些零散時間?如何分配它們以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為大家提供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日之計在於前一天晚上。也就是說,每天睡覺前要列好明天的工作、學習計劃。
把任務分塊,不要讓自己感覺,一整天會被一件事情壓死。
先完成最難的任務。比如背英語和讀古文同是今天的學習任務,前者對你更難些,那麼就先背英語。這樣會減輕心理壓力,後面的任務更容易完成。
做每件事之前預留5分鐘準備。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準備時間,做起來會更順手。
善於利用零碎時間,比如坐車、開會前5分鐘、等朋友來赴約時,都可以用來學習。

圖源pixabay


對於學習來講,除了要對複習的時間要統籌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時間,最大效率得提高複習效果也尤為重要。


以下每日學習計劃安排,考生可以參考進行。


早上6點-8點:一日之計在於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段。可安排對功課的全面複習。


早上8點-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的耐力處於最佳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比如數學內容。


上午9點-11點:試驗表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突擊」,可事半功倍。可以安排英語的學習。


正午13點-14點:飯後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


下午15點-16點:調整後精神又振,試驗表明,此時長期記憶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傍晚17點-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複雜計算和比較消耗腦力作業的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複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後: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所以學習時,一個好的學習計劃,堅持執行就特別重要了。


怎樣才算是好的計劃?一個好的學習計劃中一定要給自己留一些機動時間,這樣我們才可以用這些時間來處理一些突發的學習任務。


一個好的學習計劃要注意到既要結合每個時間段的特點,又要結合你自身的個性特點。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一直在做學習計劃,卻無法堅持?附每日高效學習安排表
    你開始的激情四射,為何這麼快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你總是無法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為什麼你特別容易三分熱度? 這恐怕不是一個簡單的「懶惰」就能解釋的,主要原因有三。堅持學習也是同理的,人們總是被當前的即時滿足吸引,很難為了長遠利益忍受暫時的痛苦。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剛學沒一會兒,就冒出「嗯,今天學得差不多了,先玩會兒,明天還有時間學習」的念頭。
  • 為什麼你和孩子一直在做學習計劃,卻始終無法堅持?
    周而復始,學習成績沒有絲毫提高,滿心的鬥志也變得七零八落。為什麼孩子總是無法按照學習計劃一點點執行下去?為什麼總是三分鐘熱度?為什麼總是「遇難即走」,不是「迎難而上」?因為孩子沒有找到正確的內在驅動力,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沒有客觀的監督和鼓勵!
  • 為什麼你無法堅持學習計劃?這樣做學習安排才不會半途而廢
    你開始的激情四射,為何這麼快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你總是無法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為什麼你特別容易三分熱度?為什麼你無法堅持學習計劃?所以你要堅持學習的計劃,多看看一些描述985大學多美好的文章,強化你對去一所985讀書的渴望。
  • 為什麼你的改變總是無法堅持?
    他的問題裡有這樣一個邏輯:因為懶散 -> 所以想要改變 -> 但無法堅持 -> 所以去當兵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合理的邏輯線。他沒有去追溯懶散這個問題背後的深層根源,而只是簡單地想要通過環境層面的改變來讓自己發生變化,這其實是緣木求魚。大部分人的改變往往都只有三分鐘熱度,沒過幾天就原形畢露。
  • 定好的學習計劃總是無法堅持:何不把這一管理方法學起來
    究其原因,不外乎說:工作那麼累了;娛樂方式又那麼多;而學習卻總是辛苦和枯燥的;計劃趕不上變化,發生很多事情打亂了我的計劃。太難了,堅持不下去。那些能夠實現目標的人難道不是同樣在面對與你一樣的情況?他們能做到,而我們卻不能,是我們制定目標的方法出了問題嗎?
  • 梁寶川:考研初期,為什麼我們不能給自己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
    但是有一個特別詭異的現象會發生,就是:計劃制定的越嚴格堅持時間越短計劃的嚴格性與堅持的時間成反比。為什麼會部分小夥伴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而自制力不強的小夥伴根本無法做到堅持。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一個現實。舉個例子。這是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的學習計劃表。
  • 心理學:為什麼你一直無法成功?是因為你不懂「沸騰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一直無法成功?是因為你不懂「沸騰效應」!他和助手們每天泡在實驗室裡,對「阿託什爾」進行研究,在研製成功前,他已經做過了605次實驗,仍然沒有成功。他的助手都開始有點氣餒了,但歐立希並沒有打算放棄,他決定將實驗繼續下去,終於,在第606次實驗中,他們研製出了一種既能治好昏睡病又不傷害眼睛的藥品。為了紀念這606次反反覆覆的實驗,歐立希給這種藥物取名為「606」。
  • 幹了這碗雞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無法堅持計劃啦
    結果到現在總共也才寫了4篇仔細想想這麼多年來牆泥唯一堅持做下去的事就是堅持放棄自己制定的各種計劃痛定思痛牆泥決定要分析下」我為什麼總是不能堅持計劃「這一史詩級難題在查閱大量資料後牆泥總結出了無法堅持計劃的不同原因
  • 《985廢物引進計劃》:只會學習的孩子,為什麼無法面對失敗?
    然而某平臺上一個「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最近卻火得不像話。仔細瀏覽一下,發現所謂的「廢物」小組,組建有兩個多月了,成員竟高達8萬多。組建人自己就是985的畢業生,但是認為自己除了會學習教材,做題,畢業後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如別人。在這樣的背景下,「985廢物引進計劃「誕生了,並且迅速引來了惺惺相惜的985學子——大部分人已經畢業,還有一些人還未畢業。
  • 有哪些你想放棄卻又一直在堅持的事?
    比如去年的考研規劃,我從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對每天的學習任務做了規劃和復盤,雖然看似耗費時間,但其實全部寫完也就幾十分鐘,這幾十分鐘,就算不拿來寫日記計劃表,也是在刷微信微博中浪費掉了。原文約 2691 字 | 圖片 9 張 | 建議閱讀 6 分鐘 | 評價反饋粥屬兔作者丨Sunny大家好,我是粥屬兔。
  • 這樣做,跟學霸一樣完美執行學習計劃
    然而,堅持了半天后,你就洩氣了。你開始的激情四射,為何這麼快就灰飛煙滅了?為什麼你總是無法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為什麼你特別容易三分熱度?堅持學習也是同理的。大家總是被當前的即時滿足吸引,很難為了長遠利益忍受暫時的痛苦。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剛學沒一會兒,就冒出「嗯,今天學得差不多了,先玩會兒,明天還有時間學習」的念頭。
  • 你學習英語是不是無法堅持,看看民國大師們是如何學習的
    很多人在學語言的時候,常常半途而廢,無法持續,不自覺便陷入「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毅力不足是打敗你英語學習甚至整個人生的一個超級強大的敵人。在學習一門語言的初期,進步總是十分緩慢的,會讓我們挫敗感不斷累積,最終導致自我放棄,認為自己肯定是學不會了,把學好英語當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殊不知,在一次次的學習經歷中,不自覺的敗給了開端。
  • 你學習英語是不是無法堅持,看看民國大師們是如何學習的
    很多人在學語言的時候,常常半途而廢,無法持續,不自覺便陷入「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毅力不足是打敗你英語學習甚至整個人生的一個超級強大的敵人。在學習一門語言的初期,進步總是十分緩慢的,會讓我們挫敗感不斷累積,最終導致自我放棄,認為自己肯定是學不會了,把學好英語當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梁寶川:如何制定你的考研學習計劃?
    尤其是在考研備考當中,你如果沒有考研學習計劃,那麼你的學習效果會非常的差。有計劃和沒計劃兩種差別,就好比你開車有沒有導航一樣?比如說數學學習進度到第幾章節,政治學習到第幾章節就可以了。你心裡大概知道就可以。為什麼我強調對於遠期的學習計劃不用特別詳細?
  • 別傻了,堅持學習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它只會…
    你猜,曾經喊著口號要堅持學習的人,能夠堅持學到最後的有多少位?100%?80%?60%?亦或是50%?很可惜,只有10%-20%左右,甚至有的領域中,能夠堅持學習完的概率更低。為什麼學習條件如此便利的時代,堅持學習的人卻越來越沒有耐心,所有的雞血往往只能堅持一小段時間?無法靜下心安安靜靜地學習,是多數人的一個痛點。
  • 梁寶川:為什麼你不能堅持使用anki去學習?
    但就是明明知道他很好用,但就是不能堅持下去。用了一兩天,甚至用了一個多星期,但是也沒有長久的堅持下去,反而中途停止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從啟動成本的角度與大家分析這個問題。現在回到我們原本的主題,為什麼安培這款軟體很好用,但就是我們無法堅持下來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啟動成本是比較高的。anki學習,其中最麻煩的環節不是學習的環節,而是做筆記的環節。
  • 每天堅持英語學習,為什麼依然學不好?
    又不是家長苦惱,為什麼孩子每天堅持英語學習,卻依然學不好。這不是某一個孩子的問題,而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英語學習難題。只要英語還在高考中佔有一席之地,怎麼學好英語都會是大家繞不開的話題,每個學生依然有十多年的時間在一直學習英語。
  • 是什麼幹擾你、讓你無法專心學習?
    多麼形象的描述呀:學習的時候總是分心,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你也是這樣,不妨先想一下,你幹什麼事情的時候注意力很集中?逛街的時候、打遊戲的時候、化妝的時候、還是嘿咻的時候?為什麼注意力集中?因為你喜歡這些事情,所以,要培養學習的興趣、意識和習慣,方法有三種:1.向身邊的牛人學習如果你每天在追趕一個牛人,即便你沒有成為一個跟別人一樣牛犇的人,最終你也會成為比以前的自己更牛的牛人,因為你奔跑的速度也會提升。如果你身邊沒有這樣的牛人,不妨來到考蟲系統班好好聽課,最起碼你可以學習到比你自學更高效的東西。
  • 挫敗放棄:為什麼無法長期專注堅持投入一件事?
    01.為什麼會有挫敗感。我們先來了解一個詞:「挫敗感」,如果你去諮詢一個人堅持某件事為什麼做著做著突然放棄了?他肯定會告訴你無數個答案。比如健身:「最近工作太忙,根本沒有時間投入,就不做了」。身邊有一堆這樣的人,他們的狀態總是夾雜在「今天堅持」和「明天放棄」兩種狀態中,稍不留神,明天可能就看不到他堅持的影子了,那麼為什麼不能夠堅持下去呢?
  • 做計劃但堅持不了,沒有毅力怎麼辦?
    我們可以接受找對象會遇到不合適的,找工作當然也會。當你找到不錯的工作,你就會有點小驕傲,說明你會去跟別人比較。一旦有了比較,有時你這種覺得自己很差勁的自卑心理自然就會出現,因為永遠有比你更牛逼的人。為什麼要責怪自己?這就是你自己的真實情況,大學畢業生,本來懂得就很少。每年有好幾百萬的大學生,如果你們一畢業就很牛,你讓那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好幾年的人,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