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三歲女兒的睡前談心,不讓孩子做下一個「繆可馨」

2020-08-27 果汁育兒

就在上個月繆可馨上完語文課被批作文要「傳遞正能量」後翻越四層欄杆後墜樓身亡。家長懷疑女兒墜樓與語文老師袁某教學不當有關。後續發現袁某曾有過體罰、辦輔導班、收紅包等師德敗壞的行為,並給予袁某降崗處分。

可馨事件牽動了所有父母的心,無論後續如何,一個鮮活的生命沒有了,父母也永遠失去了女兒。如果可以挽回,如果時間倒退,如果可馨還在,可馨的爸爸媽媽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後續的事情發生?


起因

我記一次帶果果在外面玩兒的時候,果果突然無緣無故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一下,打人的小朋友隨之就跑了,果果當時就愣住了,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事讓孩子不知所措,我緊忙上去安慰,陪著果果一起玩兒,果果後邊玩兒的也很高興,我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可是到了晚上我發現果果躺在床上睜著眼睛若有所思。

我很詫異,那會兒果果還不到三歲,這麼小的孩子就有心事了嗎?果不其然在我的詢問下果果說:「媽媽,今天有小哥哥打我,他為什麼打我?我不喜歡他打我」

我親吻孩子後對她說:「任何都不喜歡被別人打,果果無緣無故被小哥哥打了不高興是很正常的,媽媽猜想這個小哥哥也並沒有惡意,其實他只是想和果果打招呼,卻用了錯誤的果果不喜歡的方式。我們下次見到他,果果可以告訴他你不喜歡他的這種行為,還可以告訴他正確的打招呼的方式好不好,這次我們先原諒他……」

睡前談心

從那以後每天躺在床上關上燈我都會和我的女兒果果聊會兒天,讓果果講一講今天發生的事,高興的不高興都講一講,我耐心的聽她講完,讓她可以宣洩心中的情緒,然後我會給她意見、安慰或者鼓勵。

比如去超市她看見貨架上有粉色的糖果盒子想讓我給她買,而我拒絕了,孩子就有些不高興睡前就會講給我聽,我就會趁這個機機會告訴她為什麼沒給她買,並且告訴孩子去超市不能隨便要東西,但最後還是小小的誇讚了一下孩子在超市裡沒有哭鬧,已經是個懂事的孩子啦!

再比如在外面的時候有小妹妹想玩兒女兒的滑板車她沒讓,那我會先肯定孩子的做法是沒什麼錯的,車是你的是否讓別人玩兒自己說了算,但同時我會問一下果果為什麼不讓小妹妹玩兒呢?其實孩子想法很簡單怕妹妹拿走不給她了(因為之前和小朋友分享過泡泡器,可是最後小朋友不給她了)[捂臉]。對此我會做進一步引導,告訴女兒下次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可以提前跟妹妹說好,玩兒一會兒等你想玩兒的時候就要還給你。

收穫

有了這個習慣後,果果越來越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多事情從不知道怎麼做到完全自己處理。並且什麼事都主動和媽媽說,即使有人說不告訴媽媽的事她都會告訴我。


雖然這些對於大人來說是很小的事,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標誌,表明孩子的情緒情感在不斷豐富,有時候孩子不知道如何發洩,如何平復情緒,就需要爸爸媽媽來引導孩子,教會孩子勇敢面對的同時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不管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白天父母對孩子做的不妥的地方,或是孩子社交中的問題,都可以等到睡前心平氣和的講出來,把產生的問題,解決辦法都說出來,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宣洩情緒,睡個安穩覺,還能讓孩子養成回憶反思的好習慣

睡前這幾分鐘的親子溝通,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還能避免孩子產生心理問題。事無巨細,父母絕不可以覺得是小事就忽略、敷衍孩子的情感傾訴!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是她的後盾,有任何事都可以和爸爸媽媽傾訴解決,讓孩子在任何迷茫無助的時候都能想起爸爸媽媽的愛,都能感受到溫暖。

從而避免的再次發生。不讓自己成為下一個繆可馨父母。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繆可馨墜樓:當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時,父母應如何幫助孩子
    墜樓後,繆可馨雖被及時送去了醫院,但終因搶救無效死亡。就這樣,一個本來可以充滿各種奇蹟或可能的生命離開了人世,沒有遺言,沒有不舍。警方很快就排除了他殺或誤殺等可能,證實孩子跳樓屬於自殺行為。但一個才10歲左右的孩子,怎麼會想不開去跳樓呢?
  • 繆可馨事件讓我再次夢魘,請給孩子一個可以治癒一生的童年
    鄉下的學校離家近,很快,父親和我可憐地站在講臺前。當著全班同學們的面,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責罵奚落我父親:「你兒子連農民的民都寫不對,將來吃狗屎都沒人給他拉!你這個兒子連做農民的資格都沒有…… 」 原來,我把「眼」的最後部分和「民」的最後部分正好寫反了。
  • 為人父母者,該怎樣防止孩子成為下一個繆可馨
    10歲可愛女孩繆可馨走了,以一種極其慘烈的方式永遠地離開了父母,離開了無數愛她的人。她生前可愛的笑臉讓全國無數人為之動容,當我們沉浸在悲傷和憤怒中不能自拔的時候,當無數人聲討在她的作文本上寫下「傳播正能量」的語文袁老師的時候,實際上有一個工作比追責更重要,那就是如何防止我們的孩子成為下一個繆可馨。
  • 繆可馨跳樓:孩子沒有抗辯能力的沉默,是滋生老師權力濫用的溫床
    2020年6月4日下午3點14分,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河濱小學,一個小生命從這個地球上隕落。她叫繆可馨,和我女兒一樣大,同樣的上五年級。今天晚上我第一次看到繆可馨的報導,我哭了。因為就在今天下午,跟女兒談心,她突然大哭,止不住眼淚。她控訴了一件時隔五年被老師體罰的往事,並且影響她到現在。
  • 一個繆可馨,折射了多少家庭失敗的教育
    繆可馨跳樓了,你能知道還有多少個和繆可馨一樣經不起一點點打擊的孩子在時刻準備跳樓嗎?作為家長,我們是不是該從繆可馨跳樓這件事反思一下我們到底該怎麼培育祖國的花骨朵們呢?新聞我看了個大概,但是這件事是被媒體關注並爆出了,還有多少媒體沒關注,沒爆出的學生跳樓事件呢?一篇不被老師看重的作文,可能還有點小的體罰,最終導致了一個生命的隕落。老師有責任沒有?肯定的說,有!
  • 繆可馨事件讓我再次夢魘,請給孩子一個可以治癒一生的童年
    你這個兒子連做農民的資格都沒有…… 」 原來,我把「眼」的最後部分和「民」的最後部分正好寫反了。貧窮得連褲腰帶也買不起、用幾根穀草勉強拴著褲子的父親,咬緊牙巴骨讓我們兄弟上學讀書,可是,讀到初中的我居然連「農民」的「民」都寫不對,馬上暴跳如雷,就在教室裡當著老師同學的面,撲過來把不知所措的我按倒在地,拳打腳踢。
  • 我們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繆可馨」?
    前些日子,關於江蘇常州市墜樓身亡的五年級女生繆可馨的新聞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身為一名寶媽的自己,看完新聞,除了心痛,更多的是引發思考。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說沒就沒了,這是很多人都難以接受的事。而這樣的悲劇,誰也不能保證這是最後一個。我今天不想去評論事件本身的是是非非,作為一名寶媽,我只想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繆可馨」。
  • 繆可馨遺體已火化,父親:孩子曾在該老師課上被扇巴掌,多人舉報其有...
    「女兒是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發現問題」繆可馨父親至今認為,孩子去世前的那堂語文課,很多跡象顯示與孩子的死亡原因有關。他所說的跡象,來自繆可馨墜樓之前的一篇觀後感作文。6月4日下午,繆可馨所在班級第二、三節課都為語文作文課,上課內容為修改讀後感。
  • 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錯在家長把說教當成談心,教你5種談心技巧
    今天,寒石冷月老師和家長們圍繞如何與孩子談心這個話題,深入進行解析,尤其是給你6個技巧會有助於提升與孩子溝通的質量。希望有心的家長能夠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和領悟,通過對比反思真正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而後改之。
  • 得知繆可馨被體罰過,我擔心的問女兒:假如你被老師打耳光怎麼辦
    繆可馨墜樓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不同於之前的是,今天下午,網上的評論中出現了眾多批評老師的聲音。這畢竟是一個鮮活的12歲年輕生命,繆可馨的逝去也許會成為他人記憶中的一顆塵埃,但她終究是從父母心中狠狠地挖去了一塊肉,這種傷,至死方休。
  • 繆可馨事件,我的思考
    6月,氣溫持續攀升,我已經感受到夏的酷熱難耐,可這只是開始,在這個燥熱的日子,人難免表現得些許煩亂,最近有則新聞讓我思考,五年級小女孩繆可馨因其作文被老師批評而在學校跳樓自殺身亡。這則消息讓我震驚,看了她那篇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並不覺不妥。
  • 10歲女孩繆可馨作文曝光:你眼中的正能量,是壓垮孩子的最後稻草
    一篇充滿個性和創意的作文,被老師扣上「不夠正能量」的帽子,換做是我,我心情也糟。 但我不會因此想不開,畢竟誰的童年沒被老師批評教育過?可監控顯示,語文課結束後,繆可馨一臉痛苦跑出教室,立刻跳樓自殺。為什麼老師身為班主任,事發後卻躲起來絲毫不作出解釋? 第二天,該老師依然不回復,卻在班級群裡通知家長:周五繼續上課。周六,還有人在班級群裡「集贊」,試圖用家長們的點讚來為該老師洗白。 在我一個文學愛好者看來,繆可馨的文章真的很優秀。10歲孩子已經有了識人黑白、獨立思考的能力,即使被老師罰了,下筆之前依然會耐心地查資料核實,實屬難得。
  • 掌握孩子睡前定律,一個小方法,幫你教養出色好孩子
    可是孩子的心裡哪有什麼計劃,只有「看心情」罷了。如果非要我給「孩子」這個物種下個定義,我覺得他就是某個階段,上天派來「專門打亂你計劃和磨練你耐性的」不可控生物。從三個維度入手,暢聊不尷尬說道和孩子睡前暢聊,很多媽媽抱怨說,我不善言談,不知道和孩子說什麼呀。而且聊著聊著就會不自覺的挑毛病。其實當孩子躺在你懷裡,燈光昏暗,那種溫暖的氛圍,會自然而然的點燃你心中最天然的愛和欣賞。如果是在不會,可以在以下三個維度入手。
  • 誰逼死了小學生繆可馨?
    嗯,繆可馨,你這個小傻瓜呀,你做到了,你永遠是一個小朋友了。那些沒走完的路,沒找回來的公義,只能由我們大人來做了。微博上的文字和截圖,瑣碎而凌亂,沒有什麼排版。一處處刺目的紅色批改,就像西遊記裡的妖怪,把一個想像力豐富的可愛孩子,擄進了陰森恐怖的山洞。這個可憐的孩子,我能想像她是怎麼度過那煎熬的幾十分鐘的。十一二歲的孩子,她就再懂事,畢竟還是一個孩子啊。在這麼巨大的羞辱的刺激下,一個成年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心理健康,何況一個孩子?
  • 「對騙子和家人都不能放鬆警惕」,繆可馨自殺,或許作文已給答案
    繆可馨母親在微博發文稱,「《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被班主任批評太過負能量,「這篇作文被刪了改,改了刪。之後又重新寫了作文,卻繼續被刪,本子中間還撕掉了兩頁紙,我不敢想像繆繆有多受打擊。」所以,合格的老師,首先必須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一般心理特徵。11歲的女孩,已經開始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敏感脆弱、情緒波動大,易衝動。我還記得當年我女兒上小學五年級時,她的學校還專門為此開了家長會,提醒家長注意:孩子正在漸漸進入青春期,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與變化。
  • 繆可馨遺體已火化,父親:孩子曾在該老師課上被扇巴掌,多人舉報其有暴力傾向,教育局:無師德問題
    「女兒是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發現問題」繆可馨父親至今認為,孩子去世前的那堂語文課,很多跡象顯示與孩子的死亡原因有關。他所說的跡象,來自繆可馨墜樓之前的一篇觀後感作文。6月4日下午,繆可馨所在班級第二、三節課都為語文作文課,上課內容為修改讀後感。
  • 繆可馨事件的思考:什麼是正能量?充滿正能量的孩子應該什麼樣?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正能量?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孩子跳樓的背後是家庭的原因或是老師的原因目前尚無定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壓死」繆可馨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篇題為《三打白骨精讀後感》的作文的評語。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
  • 從「鍾美美」到繆可馨,我們的教育缺了什麼?
    看完鍾美美和他媽媽的採訪讓我忍不住想起楊沛宜爸爸當年說的話:「我當然知道楊沛宜的未來有無數的可能,但她現在需要過她的15歲暑假」這樣的教育真好啊!孩子的父母均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爸爸周經緯專攻吉他,開了個音樂工作室,媽媽則是做設計,在一家子藝術家的薰陶下,茁壯成長。孩子3歲多時,周經緯無意中發現,女兒能把聽到的音樂隨口哼出來,而且基本不走調,他便有意識開始教女兒彈吉他。剛開始,周經緯每天教半小時,只為了調動女兒的興趣。
  • 6歲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睡前30分鐘是關鍵,大多數父母做不到
    俗話說:三歲看老。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的表現,直接決定了他們未來所走的道路和方向,這樣的話,是存在一定哲學性的,因此大多數家長在6歲前幼兒階段孩子的教育,是無比關注和上心。睡前30分鐘,最適合做的事情1、講故事6歲孩子,睡前30分鐘的教育形式是非常簡單的,父母可以選擇有深意的故事,通過簡單的語言來描述故事的整個走向,所有故事和情節的鋪墊,都是為了得出一個結果,樹立孩子的正確三觀。
  • 繆可馨用生命發出警告:請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別人狠狠批評自己」
    那年,我剛滿18歲,還是大三的學生,系裡書記找我去談話,要我交代問題。原來,是系裡接到了一封蓋了鮮紅公章的公函,列了我的幾條「罪狀」。 我沒犯罪,當然不認罪。於是,書記拍桌子要我端正態度,我也拍桌子、昂起頭反抗。他拍了三下,我回拍了兩下,跑出門,痛哭。 指責我的,可是我心中絕對認可的權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