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繪畫,多數人會馬上聯想到一個詞:
天賦
生活中每每和朋友們談起自己的職業,最終多會以消極抱怨「我沒天賦」收場。
確實,成為一個偉大的大師需要足夠的天賦。
但如果想成為一個及格的畫師,遠不需要你去拼什麼天賦。過早地關注天賦問題只會讓你嚴重受挫。
繪畫是場持續一輩子的長跑
是一個自信被反覆捶打受挫的過程
所以在開始學習繪畫前,我希望大家能對自己進行一些較為客觀理性的心理建設,以便能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學習狀態。
繪畫中的木桶效應
所謂的木桶效應,即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這裡的水相當於我們個人最高水平的創作(人物+場景的綜合性高完成度作品),而這些木板相當於我們繪畫所需的各項技能。
以國內參加過美術高考的學生為例,大部分人的技能都存在嚴重的「偏科」。
具體表現為:畫速寫、靜物、頭像等等都沒太大問題,但一旦要他們繪製一張綜合性的創作,你能看出在某些點上有極為明顯的短板。
類比我們學習籃球,可以拆解成運球、投籃、爆發力、防守等技術,評價一個人的場上能力往往是綜合多維度進行分析的。一個不會運球和跑位的神射手很容易防住,在球場上威脅極小。
同樣在畫畫中如果我們忽略了自己的短板,最終作品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如果無法判斷自己的短板,最好的方法是:
儘自己目前最大能力去完成一張綜合創作
然後拿給水平遠高於你的人看
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問題,並給你一些合理的練習建議。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網上學習資源那麼發達,依舊有很多人願意花高價報班學習的原因。
培訓班最值錢的地方,就是有經驗的老師能根據你目前的作業水平,給到你最合適的學習建議。(所以作業一定要好好做,不然這錢就等於扔海裡了)
提高學習的性價比
任何技能的學習都滿足如下圖所示規律,我們要找準那個「最高性價比的錨點」。
以人體學習為例,當我們初次接觸人體時會了解到頭身比、三庭五眼等重要的知識,人體取得飛速的進步。
但很多人隨後會陷入「搞清楚肱二頭肌在不同角度和姿勢下如何變化」的陷阱,花一整年時間深入研究各種細節。
結果就是,你好不容易把人體練到80分,卻依然畫不出20分的創作······幾乎等於白練。
隨著3D技術的成熟,一個毫無建模經驗的新手花一周時間,即可用「DAZ」本身的素材庫,做出基本滿足繪畫參考使用的模型。
每個人的精力有限,而繪畫的技能樹細分的話有幾十個分支,切忌在某一點上死磕太多時間。
我自己是憑興趣半路出家,一直清楚本身基本功不夠紮實,在畫畫上也稱不上勤奮。但多少能畫點還能看的作品,主要是因為自己很注意「學習的性價比」,不做多餘無效的練習。
有一個很有效的判斷標準:
你目前的練習對下一張創作有沒有幫助?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很可能你正在做著多餘的無效練習。要及時止損,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常見的成長模式
每個人性格不同,在前期的進步速度大相庭徑。
我是一個極為理性的人(類型B),畫畫像做數學題一樣通過各種理論反覆檢驗推敲,出圖數量極少。但勝在穩定,每一張都能有一定收穫。
當然我也認識那種不怎麼學理論,純靠愛在發電的天賦型朋友(類型C)。他們前期作品質量和風格飄忽不定,但畫得多以後也能總結出一些規律,偶爾爆發出一兩張水平很高的作品。
對於大多數人(類型A),完全可以通過「理論+有效的方法+勤奮練習」的方式,踏實點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如果能把眼光放遠一點以年為單位,你會發現在相同有效付出時間的前提下,其實大多數人的實力是差不多的。
保持自信的要訣就是:
我只和昨天的自己比
初學階段很忌諱的一點,就是去和那些天賦型選手比較,這將會極大地打擊到自信。
熬夜≠努力
如果你有加入一些繪畫交流群,經常能聽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言論,譬如:
我每天熬夜畫到凌晨3點為了畫畫我每天只睡四個鍾我上次頂著發燒畫完了xxx······
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經常會心一笑但人艱不拆——我知道會說這些的人往往都是畫的很一般的新手,急需通過別人的言語來證明自己。
畢竟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中二階段,恨不得告訴所有人「我為了夢想真的很努力」。
但我想說的是,努力和熬夜真的沒有必然聯想。
管理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也是你應該努力的一部分
我舉兩個身邊朋友的例子:
A是我之前在深圳一起合租的舍友,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新人。他的日常如下:
現就職騰訊某部門,日常加班996下班回家兼職某培訓班助教偶爾陪女朋友出去每天上下班車上堅持學英語,為未來出國深造做準備工作後還能保持練習和更新私人作品
B是我大學的師妹,因為作品出色,畢業後直接去一小公司做漫畫主筆。她他的日常如下:
工作時間965,較少加班下班騎車去市場買菜自己做飯美滋滋晚上在宿舍畫個人短篇漫畫堅持早睡早起絕不熬夜7點起床做一個鍾練習後去上班
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多少努力的痕跡,練習和出作品對於他們來說就像一日三餐般輕鬆。
我們常會在入行工作後討論如何平衡理想和麵包的問題。我舉這兩個例子想表達的是:
小孩才做選擇題,大人有能力全都要
這需要我們擁有強大的同時綜合處理多種問題的能力,把工作和創作徹底分開,技術健康兩手抓。定製好戰略方向調整好心態,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你當下每一天的生活狀態
會直接反應出你未來的成就高度
我反覆強調繪畫是一場長跑,別太把一時興起的三分鐘努力當回事。
為了這件事可以一直做到80歲,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按時作息早睡早起,保證身體健康精神狀態飽滿。
熬掉大部分只能活到40歲的人
如果你真的是喜歡,你就不會放肆自己熬夜。你能學會克制和自律,學會時間管理和制定長短期目標並執行計劃。
如果這都做不到,你該思考清楚:
自己到底是喜歡「畫畫」
還是喜歡那種「自我感動的感覺」
CG圈達克效應
如上圖。
我之所以會強調萌新要重視木板效應、提高前期的學習性價比,是因為一個毫無基礎的人通過一兩年的努力,進步速度往往會遠超你想像。
這時候你的每一張新作品都會給你帶來巨大的自信,甚至會盲目地認為超越那些業內大神只是時間問題。
恭喜你登頂愚昧之山
而再往後的幾年裡,你將很難再體驗到這種飛速的進步。進步速度越來越緩慢,我目前也長期處於自我否定中。
在遊戲行業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下班後鮮有人還會堅持去做練習或創作,所以多數人的水平一直止步不前甚至是倒退。
tips:只有好的項目和公司環境才能讓你在工作中進步,不然你的審美甚至會受到負面的影響。多的是工作好幾年原地踏步然後被淘汰的人。
極少數能堅持下來的人都是佼佼者,未來必定會成為行業內的大佬。至於以後能不能成為大師,那就真的要看天賦了。
不少萌新可能會疑問:
CM何許人也?
直白點說,CG行業的CM相當於NBA的喬丹。
如果一個人會叫新手一開始去學CM,這個人的話你最好別多聽。好的教練不會讓一個控球不穩的人去學罰球線起跳扣籃。
制定學習目標
最好是自己「踮起腳夠得著」
例如我在初學階段的目標,就是「把培訓班的作業全部做完,爭取拿到優秀作業」;找工作時,是「作品集能滿足商業美術標準,別太藝術化」;入行後,是「完成工作不被炒的前提下,不斷學習新知識」。也許當某一天我的基本功足夠紮實了,我才會去追求「具有個人特色的風格」;甚至以後「發展副業脫離畫圈,養活自己藝術上更高的追求」······
每個人情況不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職業規劃攻略。
保持不斷思考和行動,總不是壞事。
以上,就是我對於繪畫學習的一些心法總結。
寫下這篇,是希望大家無論現狀怎樣,萌新也好從業者也好,都不要讓負能量侵蝕你對畫畫的熱情,保持終身學習。
我們常常一直關注著技術,卻很少關注自己本身的學習狀態。
如果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習過程能減少很多挫敗感
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
不妨設想當你80歲的時候,你還能坐在電腦面前參與各種工作項目,或是繪製自己喜歡的同人作品。真沒有比這更美好的事情了!
當然像我這種死Loli控畫畫的唯一動力就是希望以後能一邊在家畫高質量外包一邊帶娃簡直人生圓滿死而無憾啊a哈哈w哈哈哈哈s哈哈哈哈l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