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百科》:人生四大難題,你思考過了嗎?

2020-11-04 童媽育兒記

三十而立,有丈夫、雙子、有婆家、有娘家後,逐漸發現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自己獨擋一面,自己選擇並承擔。

親子關係、子女教育、夫妻關係、婆媳關係、母女關係等開始如水般向我們撲面而來。有時候,家裡已如戰場硝煙瀰漫,而我們卻後知後覺。

最近讀《家庭心理百科》對我處理以上種種關係帶來更多思考與看問題角度,有些內容讓我醍醐灌頂、有些柳暗花明,有些則讓我從別人問題中審視、思考、規劃自己接下來下半生。

《家庭心理百科》這是韓國第一部心理百科全書,內容包括了親子關係問題、小學階段的問題、中學階段的問題、青年階段的問題、中年階段的問題、老年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人生必修課。該書從人生整體時間線出發,以西方心理學(弗洛伊德、埃裡克森等)為理論基礎,梳理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年的主要心理問題,通過清晰易懂的語言,有理論有方法剖析心理誤區和給出科學解決方案。

從人一生成長過程來看,人成長過程大體類似,相同階段會遇到類似心理難題。本書從人的心理發展角度,讓我們以整體角度看待自己一生,在此基礎上我們能更理智、澄澈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甚至從中探究自己遇到類似心理問題,予以治癒。

剛開始時候,我以為這只是一本類似知心姐姐之類回答人生困境的集錦。當我打開後,發現根本停不下來,一口氣把第一部分人類心理發展、第二部分家庭心理百科的親子關係及小學階段內容都看完,覺得意猶未盡。因為本書內容不是簡單列方法論怎麼做,而是從心理學理論出發娓娓道來,打開你看待問題角度與寬度,能夠以更多元角度看待一個問題。

由於我正處於養育兩個學齡前兒子階段,所以對家庭心理百科中親子關係問題十分感興趣。這些內容讓我反思我養育孩子一些誤區,也從中讀懂孩子心理發展規律,讓我找到孩子問題根源所在。下面分三點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01、你準備好當父母了嗎?

當看到「為人父母的煩惱」這一板塊,我當頭一棒。我發現我完全沒有準備好當父母就做兩個兒子的母親。當然這些不是說奉子成婚,而是說我沒有深思熟慮過養育孩子的困難,也沒有認真學習過養育孩子所需的知識(護理餵養知識、早教知識、嬰幼兒心理髮育知識、孩子教育問題等)。

本書從養育孩子在生活與職場中平衡問題、成長發育問題、父母與子女關係問題、到孩子教育、雙方情緒問題,囊括養育中遇到主要難題。如職場、育兒、家務如何平衡?如孩子不好好吃飯、說話吃等,怎麼辦?如孩子無法控制情緒,易衝動,怎麼處理?如怎麼教孩子認字?幾歲開始啟蒙英語比較好?怎麼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除了這些主要養育難題,還囊括一些令人難以啟齒的心理問題。如父母做愛時候,被孩子看了怎麼辦?

可以說,本書囊括很多孩子養育問題,從嬰幼兒到學齡前、小學階段、中學階段、青年階段的問題,且這些問題是10個韓國著名心理學家多年在醫院、課堂、心理諮詢經驗等有機結合,是養育子女的「急救箱」。

當我看完,我發現之前遇到一些育兒難題,在這裡都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如果早點讀到這本書,之前遇到一些育兒難題就會更淡定些,而不是在「網絡大海」被各種個人觀點弄得糾結不安。

02、成為父母后,你能做好嗎?

有了孩子後,我們不僅面臨養育下一代、贍養老一輩責任,更要成為主心骨撐起一個家庭。當生活、經濟、教育、職業等方面壓力洪水般湧向我們,我們會焦慮、抑鬱、煩躁,出現一些成癮問題(酗酒、吸菸等)、睡眠不好、夫妻矛盾重重等問題。

在這些重重壓力下,我們要學會釋放壓力,處理好身邊家庭關係,以健康的身體及積極心態擁抱一個個難題。

針對這些中年階段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本書細分為七大板塊,以精準的問題場景,給予心理學角度問題剖析及治癒方法。

尤其是,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與人之間接觸更加便捷,夫妻關係不像以前牢固,且從一而終,出軌、離婚等帶來親子問題、家庭與家庭之前問題越來越多,這些新的大難題,突然而至,會讓我們措手不及。本書針對夫妻關係問題、離婚問題也給出很多問題探討與思考。

03、老年後,你做好與子女分離了嗎?

中年時候,家庭是最熱鬧的時候,子女尚小需要依賴我們,我們也習慣於被需要。十多年的養育 ,從嗷嗷待哺到步入大學殿堂,從走入社會到成家立業,我們漸漸發現孩子不需要我們了,甚至有時候還被抱怨我們過於幹涉他們的生活。

從熱鬧一家子回到兩個人相互扶持甚至形單影隻,我們會失落。或者在幫子女帶孩子的過程中,面臨眾多代溝問題,我們該如何處理及應對呢。此外,身體日漸衰老、各種疾病來襲,我們該如何面對越來越近的死亡呢?

本書從父母、子女的關係(老去與死亡問題)、父母、子女間關係(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問題)、老年人精神疾患(老年痴呆)、老年人精神疾患(情緒問題)進行科普與探討。

04、你足夠認識你自己了嗎?

除了開篇人類心理發展以及中篇的家庭心理百科,最後以重要心理學概念為終篇進行匯總。從心理學角度,探討心理學重要概念如意識與無意識、精神決定論、投射、俄狄浦斯情結、分析心理學、原型、移情、自卑情結、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學等內容,提供一個我們學習心理學知識,以及第三角度認識自己的思考。

這些心理概念來源於對人類探索與總結,從中我們會感悟:自己怎麼想?為什麼這麼想?我現在的自己是怎麼形成的?我是怎麼看待自己?我是怎麼看待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的?這些心理學知識會激發我們思考認知自己、思考自己的存在。

《家庭百科心理學》就是這樣一本由韓國10位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彙編的200多條人生心理難題。它以一生為線索,匯集了眾多心理專家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技巧而打造的「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

相關焦點

  • 《家庭心理百科》:很棒的家庭心理百科科普書,建議家家必備
    這本《家庭心理百科》厚厚的一大本,說是「大部頭」也不為過,我測量了一下,這本書比一元硬幣的長度還要厚,大約有3.6cm!不管是育兒難題,婆媳關係,養老問題,職場問題,個人情緒方面的焦慮、抑鬱、睡眠、壓力等等都有涉獵。《家庭心理百科》對於我來說,就像家庭常備急救醫藥箱,也像一個常備的心理導師、解壓導師。這本書非常實用,我想分享幾個對我特別有幫助的地方:1、育兒指導:「急救醫藥箱」,家中有糧,心中不慌!
  • 《家庭心理百科》:你會給孩子讀書嗎?
    那,你會給孩子讀書嗎?《家庭心理百科》一書中,對於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給出了答案。《家庭心理百科》由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領銜編寫的,10多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將多年來患者常見的問題整合篩選,以人的一生成長為線索,採擇出近200條對東亞家庭最具價值的條目,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技巧做出解答,可以說這本書,就是"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
  • 《家庭心理百科》——講述伴隨人們一生的治癒
    翻開這本厚厚的《家庭心理百科》,你就可以跟隨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眾多知名心理學鼻祖們一起,在人的一生成長和治癒發展中,探知很多關於童年生長的秘密和人們該如何進行身心的療愈。、家庭心理百科和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其中心理發展和重要的心理學概念都是引用了如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著名心理學家的學術理論,將人一生的幾個心理發展階段和心理問題名詞簡單的介紹給大家。
  • 《家庭心理百科》化解女人的中年危機,在時光中做更好的自己
    1、女人的中年危機你有嗎?中年危機不是男人專屬的權利,女人也是有的。一個中年女子每天都會面臨很多抉擇、困難、煩惱的事情。瑟夫.坎貝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年危機好比是當你爬到梯子頂端,忽然發現梯子架在錯誤的牆上。」對此,《家庭心理百科》這樣說:女人一定要放下自責,擁有隻屬於自己的時間,來為身體和心靈充充電。
  • 這本《家庭心理百科》告訴你答案
    最近,看了一本「厚厚」的書《家庭心理百科》,將人生從出生到老年,每一個階段會遇到的心理典型問題都匯總出來,解答了數十種身心問題近200個人生煩惱。《家庭心理百科》是由韓國十位精神科醫生匯集從業多年的真實治療案例編撰而成。從嬰兒心理發展講到成年階段的人際關係,再到老年期的精神疾患,從深入淺出的基本學術概念,到結合實際案例提出解決方法,就像一名隨叫隨到的家庭心理醫生。
  • 《家庭心理百科》:每個家庭都該擁有的心理科普書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權威收到了空前的挑戰,那層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遮羞布」似乎第一次被揭開了。人們第一次發現,原來,父母不一定是對的,原來,父母真的可能不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所謂的「愛」,可能只是愛自己。據說很多人讀了他的書後抱頭痛哭,因為那些痛都說到了心坎上。
  • 《家庭心理百科》讓明天的你更充實快樂,讓你愛的人學會愛自己
    《家庭心理百科》,本書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E.H。本書《家庭心理百科》一書的作者是韓國的宋炯錫,宋炯錫是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韓國多個人氣綜藝節目的常駐心理專家,因以犀利的言辭精準分析主持人和眾多嘉賓的內心和行為而贏得觀眾的熱烈追捧。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樁樁心事越活越有意思呢?
  • 《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新華字典式的養娃避坑指南,你值得擁有
    多希望她也曾給自己準備過這樣一本《家庭心理百科》,茶餘飯後隨手翻看,或者在遇到親子關係、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夫妻關係問題時帶著煩惱和困惑來學習和尋找過答案。這樣新聞中的這個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世界上就能少一個這樣背負著後悔、痛苦和自責、永世不得安寧的可憐媽媽。02.
  • 家家必備的百科全書,你的家庭心理醫生
    其實,你有類似的疑問或者感受的話,不妨來讀一下《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這是一本專為東亞家庭定製,以人的一生為時間線索,集合了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多年來接到的諮詢案例的心理百科全書。 《家庭心理百科》是由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帶領他的作者團隊撰寫的。
  • 雙十一給家庭囤一個「必備心理急救醫藥箱」——《家庭心理百科》
    那不妨給自己囤一個「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吧。你是不是覺得醫藥箱可以有,「心理急救」的不可能?西漢文學家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所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其實就是一本書,一本與家庭、教育都有關係的書——《家庭心理百科》。
  • 《家庭心理百科》:面對丈夫疑心太重,我們應該……
    她為此和他爭執過多次,他每次都說是因為太在乎她了,怕失去她,所以才會這樣。剛開始她還能忍受,可後來她就覺得自己沒辦法跟他生活在一起了,想逃離他的身邊,過自由一點的生活。聽完她的述說後,我向她推薦了一本我最近讀過的《家庭心理百科》,裡面有關於她丈夫這種疑心病太重的解決方法。
  • 小現象見大問題,一本直擊內心根源的心理書——《家庭心理百科》
    你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嗎?你所遇到的一切問題,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嗎?在《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中,介紹了206條煩惱和60種身心問題,為讀者講述了家庭心理的前因後果。本書是由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共同編寫而成的,他們運用各自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整理出這本書,讓讀者更好運用於實踐中。
  • 專家著《家庭心理百科》這樣解答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名字叫《家庭心理百科》,它是一本大眾心理百科讀物、心理學工具書,被譽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心理顧問。裡面有206條人們普遍遇到過的煩惱,60種困擾每個家庭的身心問題。內容涵蓋豐富,從孩子到老人都能兼顧,居家必備。近幾年心理學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很多社會問題的產生跟人的心理問題密切相關。
  • 他救不如自救,《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接地氣的心理自救指南
    中學時學過一篇文章叫《扁鵲見蔡桓公》,講的是戰國時期的諸侯蔡桓公諱疾忌醫,不接受神醫扁鵲的治療結果病入膏肓,因而送命的故事。諸侯尚且如此,何況普通人呢?很多人都不敢面對自己的疾病,尤其是心理的疾病,感覺承認了自己就和別人不一樣了,會被別人另眼相待。
  • 《家庭心理百科》:頻繁玩手機,小心患上"數碼痴呆症"
    《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從心理學和現實考量的角度,為我們提供了如何有效防止手機上癮的方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意義。領銜作者宋炯錫是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有著極高的學術地位,這本書是他聯合多位心理精神科專家傾力打造,受到韓國國民MC劉在石的盛讚。
  • 《家庭心理百科》: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的安全感到底在哪裡?
    ……這樣的事你還可以抓一大把,讓人無比的痛心。只有孩子是這麼脆弱的嗎?不是。成年人的不可承受之痛,更加嚴重。……我想,如果可以,很多人願意一輩子,待在一個安全的殼裡:沒有失望,沒有憤怒,沒有傷心,沒有難過,平平穩穩的過完這一生。但是人生是殘忍的,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每個階段我們必將經歷樁樁件件的煩心事,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麻煩組成,我們時常會感到孤獨彷徨。
  • 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秒變心理學高手,你值得擁有
    打住,我可不是讓你報班老老實實做回學生,而是我們可以用信手拈來的工具書作為輔助,幫助我們解決心理難題,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書在手,生活暢通無阻。心理學並非枯燥無味的東西,相反它是生動又富含趣味的,《家庭心理百科》便是如此。
  • 家庭心理百科:像查字典一樣解決家庭生活中的煩惱
    《家庭心理百科》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字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本書很厚,字數高達57萬字。內容幾乎包羅了家庭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從「口腔期」的嬰兒到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男人、女人、男孩、女孩、丈夫、妻子;父子、母女、夫妻、父母幾乎包含家庭中的所有成員可能遇到的所有心理問題。
  • 豆瓣評分9.1分,拿來即用的家庭心理百科全書
    《家庭心理百科》的第一部分,便是讓你「看見」人生每個階段的心理發展情況,從而成功「降伏」各階段的心理問題。第一部分根據埃裡克森劃分的人生八個階段,詳細分析了人類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在人格、認知、語言和社會性等多個層面的心理發展情況。
  • 《家庭心理百科》: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樁樁煩心事
    所以,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我該如何做和選擇,才能料理好樁樁煩心事,讓自己的人生越活越有意思? 最近看了一本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的《家庭心理百科》,經由廈門大學文學學士任李肖垚翻譯,作者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技巧對「煩心事」作出了解答,這書堪稱「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