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百科》:每個家庭都該擁有的心理科普書

2020-11-14 司馬憶月

01

我第一次認識到心理學的魅力,是因為武志紅老師。


武志紅老師是一個心理諮詢師,屬於精神分析流派,祖師爺是那個總喜歡談「夢」的佛洛伊德。



當年,他的一系列心理學著作,可以說達到了萬人空巷、人人傳看的程度,因為,第一次有人如此直接地挑戰中國傳統的以「孝」為美德的家庭概念,後來還出現了一個戲謔的詞:「父母皆禍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權威收到了空前的挑戰,那層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遮羞布」似乎第一次被揭開了。


人們第一次發現,原來,父母不一定是對的,原來,父母真的可能不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所謂的「愛」,可能只是愛自己。據說很多人讀了他的書後抱頭痛哭,因為那些痛都說到了心坎上。


這,大概就是心理學的魅力吧:我能看到、理解你的傷痛,而那些傷痛,也因為被看到,有了癒合的機會。



02

最近有幸讀了一本心理學著作,讓我又一次感嘆:懂點心理學,真的挺好的。恩,就是下面這本厚厚的《家庭心理百科》。



從封面大家也能猜出來,這是一本韓國人撰寫的心理學百科全書


心理諮詢師一般分兩種,要麼是有醫學背景的精神科醫生,要麼就是對心理學非常熱愛的社會人士或心理學專業的學生。


如果武志紅老師屬於第二種,那麼這本書的作者就屬於第一種了。而且這本書的作者很「壕」,不是一個人,是十個人哦。如果對作者感興趣的,可以翻翻這本書最後的附錄。


我特意查了一下,這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基本都畢業於韓國高麗大學。高麗大學是個什麼概念呢?它是韓國頂尖、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之一,世界百強名校。怎麼說呢?就相當於中國的清華北大吧。


看看這豪華的作者團隊,就像那些有良好口碑的導演一樣,品質基本是有保證了。



這10位專家,平時自然是閱「病人」無數,經驗多多。他們精心選擇了近200條對東亞家庭最具價值的問題,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技巧作出解答,最終完成了這本既有重量又有質量的「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


03

讀心理學著作,人們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為總覺得心理學的概念太高深莫測,聽不懂。


其實,這就是一個首先要消除的「心理誤區」。


專業的心理學學術著作,因為研究需要,確實會經常出現專業名詞,比較晦澀難懂,但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著作還是通俗易懂的。


近年來,心理學的書籍在市面上很火,包括很多大師級的作品,我覺得,這不是因為人們的閱讀水平上升了,而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讓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心靈了。



比如這本《家庭心理百科》,雖然帶著「心理學」的帽子,但因為是面向普羅大眾的,所以很容易理解。


為什麼總是遇到渣男?不想再依靠父母,卻又為此感到害怕,怎麼辦?剛生完孩子,覺得他特別醜怎麼辦?看這標題,多接地氣啊。諸如此類瑣碎的問題,可能就是別人付之一笑,而讓你困擾不已的問題。


西方的心理學著作,有時拿到中國來,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因為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有些理念在中國無法落地。



這個問題在《家庭心理百科》中就不存在了。可能因為都是東亞鄰居吧,我們的很多問題,其實在韓國也是存在的,比如婆媳關係、隔代養育等等。所以,雖然問題解析還是依據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但是落腳點卻是東亞家庭的痛點。


從結構來說,書的主體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埃裡克森的八階段理論出發,揭示了人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可能面臨的挑戰。


第二部分則是真正的家庭心理百科,採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收集了近200條問題,以人的一生為時間線索,將從小到老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悉數囊括,回答中既有言簡意深的寬慰,又有條理清晰、步驟明確的應對方案,可謂真正的可落地、可執行。


第三部分則是對一些重要的心理學理論的補充,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心理學的,可以深入研究。


所以呢,這本書既可以當做「家庭心理小藥箱」,隨翻隨用,又可以作為心理學的入門著作研究,相信看過之後,對於心理學的理論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從書的整體風格來說,它的文風非常親切易讀,就好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樣輕鬆自然。每個問答篇章也非常短小,不會有「長篇大論」的恐懼感,真真省時高效。


最貼心的是,在書的最後部分,除了必要的文獻出處說明外,還對書中提到的疾病按照字母順序做了索引,如果想要了解某種特定的心理疾病,一查就能找到詳細解讀了,非常方便快捷。


04

在前言中,作者也說到:希望大家在自身受到精神疾病困擾或目睹某位家庭成員心理狀況不佳時,能從這本書中找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相信這本書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家對於精神科的偏見和誤解,在涉及精神及心理方面的問題時,不應單純從「正常」或「不正常」的角度去評判,它和我們的身體健康一樣,是需要被細心照顧和密切關注的問題。


我相信,這也是心理學從業者們共同的心聲吧。



雖然心理學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心理諮詢也慢慢被大眾接受,但是不可否認的,說起抑鬱症、焦慮症一類的心理問題,很多人還是會單純的以為是「想太多」「休息一下就好了」。更有甚者,有人會給這些心理疾病患者戴「有色眼鏡」,避之唯恐不及。


希望這本書在中國的出版,能帶動更多人了解心理學,當我們的家人需要幫助時,找到合適的「應對之策」。更重要的是,用我們的愛、我們的智慧安慰他們,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


愛,對於心理疾病是最好的藥。願世界和平。

相關焦點

  • 《家庭心理百科》:很棒的家庭心理百科科普書,建議家家必備
    的心理科普書,編排科學合理,內容輕鬆好讀!《家庭心理百科》的作者不是一個人,而是匯聚韓國10位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由韓國國民MC劉在石盛讚的心理學家、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領銜,他說: 「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忌諱談論精神健康問題,並對訪問心理諮詢室懷有心理負擔,網絡上也充斥著錯誤的相關信息。
  • 雙十一給家庭囤一個「必備心理急救醫藥箱」——《家庭心理百科》
    那不妨給自己囤一個「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吧。你是不是覺得醫藥箱可以有,「心理急救」的不可能?西漢文學家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所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其實就是一本書,一本與家庭、教育都有關係的書——《家庭心理百科》。
  • 《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新華字典式的養娃避坑指南,你值得擁有
    《家庭心理百科》封面圖01.寫在開頭最近幾天,我所在的好幾個媽媽群和育兒學習群都被同一篇文章刷屏了,文章的內容是關於一個初三孩子被媽媽扇耳光後跳樓身亡的新聞《家庭心理百科》中關於孩子犯錯的一些處理建議和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中,關於新聞中提到的初中孩子犯錯的問題,可以找到哪些處理建議和方法?在書的184頁"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正確溝通?"
  • 《家庭心理百科》——講述伴隨人們一生的治癒
    翻開這本厚厚的《家庭心理百科》,你就可以跟隨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眾多知名心理學鼻祖們一起,在人的一生成長和治癒發展中,探知很多關於童年生長的秘密和人們該如何進行身心的療愈。作者宋炯錫不僅是位心理學博士,也是受到觀眾追捧的心理分析師,因此這本書被評為韓國第一部心理學百科全書,書中內容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垂垂老矣的老人,依照時間順序,將人的一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和相應的行為特徵,以及行為依據都做了分析和通俗的闡述。因此,這本書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療愈技巧,給予讀者一幅幅治癒身心健康的「良藥」。
  • 「心理急救箱」,每個家庭都要備上
    家庭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避風港一樣的存在,一提起家庭,大家往往聯想到的都是溫馨,團圓等詞語。但大家往往容易忽視自己不願意承認的部分,比如爭吵,難過,崩潰等負面情緒。 視而不見往往很難解決問題,而清楚地了解負面情緒背後存在的心理問題才有可能更好地幫助家庭成員或者自己。
  • 《家庭心理百科》:你會給孩子讀書嗎?
    《家庭心理百科》一書中,對於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給出了答案。"書中既有言簡意深的寬慰,又有條理清晰、步驟明確的應對方案,能夠幫助讀者走出心理誤區,科學解決自身問題,擁有更健康、更美好的人生。01讀給他聽即使孩子能夠獨立進行閱讀,作為父母也可以挑選幾本書親子讀給他聽。尤其是在孩子睡覺前,給孩子讀書,不僅可以讓孩子學到一些知識,還可以增進彼此間的情感聯繫。
  • 《家庭心理百科》:人生四大難題,你思考過了嗎?
    最近讀《家庭心理百科》對我處理以上種種關係帶來更多思考與看問題角度,有些內容讓我醍醐灌頂、有些柳暗花明,有些則讓我從別人問題中審視、思考、規劃自己接下來下半生。本書從人的心理發展角度,讓我們以整體角度看待自己一生,在此基礎上我們能更理智、澄澈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甚至從中探究自己遇到類似心理問題,予以治癒。剛開始時候,我以為這只是一本類似知心姐姐之類回答人生困境的集錦。當我打開後,發現根本停不下來,一口氣把第一部分人類心理發展、第二部分家庭心理百科的親子關係及小學階段內容都看完,覺得意猶未盡。
  • 小現象見大問題,一本直擊內心根源的心理書——《家庭心理百科》
    在《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中,介紹了206條煩惱和60種身心問題,為讀者講述了家庭心理的前因後果。本書是由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共同編寫而成的,他們運用各自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整理出這本書,讓讀者更好運用於實踐中。
  • 《家庭心理百科》化解女人的中年危機,在時光中做更好的自己
    對此,《家庭心理百科》這樣說:女人一定要放下自責,擁有隻屬於自己的時間,來為身體和心靈充充電。2、女人中年四大危機如何化解女人雖說是半邊天,表現的很強大,但是有時候在孤獨寂寞的時候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 他救不如自救,《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接地氣的心理自救指南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自己的疾病,尤其是心理的疾病,感覺承認了自己就和別人不一樣了,會被別人另眼相待。法國啟蒙思想家霍爾巴赫說過: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對未知世界的懼怕,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於恐懼;人之所以恐懼,只是由於無知。
  • 家庭心理百科:像查字典一樣解決家庭生活中的煩惱
    《家庭心理百科》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字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本書很厚,字數高達57萬字。內容幾乎包羅了家庭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從「口腔期」的嬰兒到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男人、女人、男孩、女孩、丈夫、妻子;父子、母女、夫妻、父母幾乎包含家庭中的所有成員可能遇到的所有心理問題。
  • 《家庭心理百科》:面對丈夫疑心太重,我們應該……
    聽完她的述說後,我向她推薦了一本我最近讀過的《家庭心理百科》,裡面有關於她丈夫這種疑心病太重的解決方法。其實這種疑妻症,就是一種疾病,通常患有此類障礙的男性,會在性方面自卑感嚴重,會毫無理由地懷疑妻子。像這種情況是屬於妄想障礙的表現,一般難以通過說服、解釋等常規的手段徹底解決。
  • 這本《家庭心理百科》告訴你答案
    說到煩惱,幾乎每個人都有。最近,看了一本「厚厚」的書《家庭心理百科》,將人生從出生到老年,每一個階段會遇到的心理典型問題都匯總出來,解答了數十種身心問題近200個人生煩惱。《家庭心理百科》是由韓國十位精神科醫生匯集從業多年的真實治療案例編撰而成。從嬰兒心理發展講到成年階段的人際關係,再到老年期的精神疾患,從深入淺出的基本學術概念,到結合實際案例提出解決方法,就像一名隨叫隨到的家庭心理醫生。
  • 家家必備的百科全書,你的家庭心理醫生
    其實,你有類似的疑問或者感受的話,不妨來讀一下《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這是一本專為東亞家庭定製,以人的一生為時間線索,集合了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多年來接到的諮詢案例的心理百科全書。 《家庭心理百科》是由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帶領他的作者團隊撰寫的。
  • 《家庭心理百科》:放棄「完美」枷鎖,在尋找答案中成就自我
    《家庭心理百科》便是這樣一份觸手可及的資料,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將多年以來患者常見的問題整合篩選,以人的一生成長為線索,採摘出200多條對東亞家庭最具價值的條目,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做出解答,最終完成了這本「家庭心理急救藥箱」。
  • 豆瓣評分9.1分,拿來即用的家庭心理百科全書
    有沒有可能將從小到老會遇到的心理問題悉數囊括,並將正確答案匯集成一份觸手可及的資料,供人們隨用隨取?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通力合作,歷時一年,推出了《家庭心理百科》一書。這是一本從嬰兒的心理發展講到成年階段的人際關係、再到老年期的精神疾患,囊括了一生各類問題的情感/情緒/精神類書籍。
  • 家庭必備心理急救醫藥箱,我推薦這本韓國第一部心理學百科全書
    我時常在想,針對國人的這種內斂和晦澀態度,如果有一本類似於成語詞典一樣的心理詞典就好了,從小到大的各個人生階段,大概率會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在這本心理詞典上都能找到一些基礎的常識性的解答,讀者可以通過自主閱讀,快速的在書中找出自己當前對應的心理困擾的應對方法,這樣既可以不用去醫院找心理醫生也可以不用長期過度壓抑自己了。
  • 《家庭心理百科》: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的安全感到底在哪裡?
    但是人生是殘忍的,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每個階段我們必將經歷樁樁件件的煩心事,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麻煩組成,我們時常會感到孤獨彷徨。如果有一本百科全書,在我們難過彷徨孤獨的時候,抑鬱苦悶無法釋放的時候,都能在上面找到相關的事例,並且得到解決的方法,這該避免多少悲劇的發生呀!
  • 《家庭心理百科》讓明天的你更充實快樂,讓你愛的人學會愛自己
    如果你有類似的感受不妨看看這本書《家庭心理百科本書《家庭心理百科》一書的作者是韓國的宋炯錫,宋炯錫是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韓國多個人氣綜藝節目的常駐心理專家,因以犀利的言辭精準分析主持人和眾多嘉賓的內心和行為而贏得觀眾的熱烈追捧。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樁樁心事越活越有意思呢?
  • 《家庭心理百科》: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樁樁煩心事
    最近看了一本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的《家庭心理百科》,經由廈門大學文學學士任李肖垚翻譯,作者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技巧對「煩心事」作出了解答,這書堪稱「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像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到購物癮、傳統節日症候群、空巢症候群,這些正統或不正統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在書中都能找到應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