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百科》——講述伴隨人們一生的治癒

2020-11-28 崔崔閱書薈

正如阿德勒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翻開這本厚厚的《家庭心理百科》,你就可以跟隨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眾多知名心理學鼻祖們一起,在人的一生成長和治癒發展中,探知很多關於童年生長的秘密和人們該如何進行身心的療愈。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這是一本匯集韓國眾多知名心理研究醫生、老師的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寫成的,針對人的(側重於亞洲人)心理和行為現象解釋的百科全書。作者宋炯錫不僅是位心理學博士,也是受到觀眾追捧的心理分析師,因此這本書被評為韓國第一部心理學百科全書,書中內容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垂垂老矣的老人,依照時間順序,將人的一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和相應的行為特徵,以及行為依據都做了分析和通俗的闡述。因此,這本書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療愈技巧,給予讀者一幅幅治癒身心健康的「良藥」。讓我們看到,健康的身心,帶給人們更良好的人際關係、家庭環境以及自身的健康成長和美好生活。


其次,我們來看下這本書的寫作邏輯和結構:這本書分為人類心理發展、家庭心理百科和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其中心理發展和重要的心理學概念都是引用了如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著名心理學家的學術理論,將人一生的幾個心理發展階段和心理問題名詞簡單的介紹給大家。心理發展作為第一章節,則從埃裡克森的八階段理論出發,揭示了人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表現的心理主要特徵。第三章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則是對前面兩個章節運用到的心理現象分析和理論知識,做了索引和有益補充。

而第二章節的家庭心理百科內容,佔本書比重80%的內容,這個章節裡主要是把童年產生的問題和行為特徵,放到家庭這個環境裡,以具體家庭事例做闡述,讓我們更了解原來生活中和家庭關係中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我們不懂其產生的心理原因和背景環境,因此,我們的煩惱也就無法很好的解決,甚至如冰山累積,越堆積越找不到真相。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第二章節中甄選出親子關係問題和孩子在學校的一系列問題來細細品味。


當可愛的小嬰兒出生後,父母都將面臨著新的生活狀態和家庭身份,當一日三餐需要考慮的不再僅僅是二人需求的父母,將如何面對這些新的變化?很多自己帶孩子的父母都會覺得非常辛苦,而最為辛苦和倍感壓力的應該是孩子的母親,本書中,也提到職場、育兒和家務給了很多媽媽過大的負重,因此,作者在此也強調作為父親的男性,應該主動承擔起育兒的一部分工作和內容,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應該儘早參與其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雙方的照顧和愛,這樣長大的孩子通常顯得更為自信且有能力。而完全沒有獲得過父母之愛的孩子,自卑心理最為嚴重。「父親效應」也恰恰強調了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前幾年詩詞大會上勇奪桂冠的武亦姝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如今小姑娘已經亭亭玉立,順利考入清華大學,那麼談到家庭影響的時候,她覺得她的父親對她的影響是最大的,父親為了讓她不受電子產品影響,回家後,手機從來不看,十年如一日的踐行,這也給武亦姝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因此,本書作者也呼籲,應該更多的讓爸爸們加入育兒和家庭教育中來,媽媽也要給予寬容和信任,調動爸爸們的參與積極性,鼓勵爸爸們多投入時間和精力陪伴和引導孩子的成長。


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孩子們進入了小學階段的學習,其中,很多家庭的教育觀念存在偏差甚至是錯誤的。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專注力差,真是這樣嗎?中國教育家陳默老師說過,只有少部分孩子會有注意力差,而大部分孩子在注意力上都是正常的,而真正意義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有部分是遺傳,有部分是後天心理因素造成,其表現為手腳停不下來,無法專注於學習或者其他活動,逃避、厭惡或者反感需要高度集中注意的事情,比方說閱讀,那麼這些孩子需要藥物或者家人的悉心照料,要意識到,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孩子的錯,是上帝造人出現了偏差。因此,父母需要幫助這樣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啟發他們的思維。


因此,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孩子、成年人在家庭中比較集中表現的行為分析,給予大多數家庭一個科學和有根據的解釋,通過這本心理行為百科全書,讓我們更好的讀懂自己、孩子、愛人以及家人的感受,再給出建議,引人思考。除了大部分比例的兒童心理內容,還涉及婚姻、工作、青少年和中老年的各種心理現象,它仿佛在告訴我們,當問題來臨的時候,不要著急,通過家庭百科的引導,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和他人的內心,它和我們的身體健康一樣,是需要被細心照顧和密切關注的問題。希望這本書能夠伴隨你一生,悉心療愈每個人的內心。

相關焦點

  • 《家庭心理百科》:很棒的家庭心理百科科普書,建議家家必備
    最近我看了《家庭心理百科》,找到了家家難念的經的「解題秘籍」!因此,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將一些解決心理問題的正確方案變成觸手可及的資料,方便人們日常使用。」《家庭心理百科》從正統的精神醫學理論出發,結合10位心理醫生實操中的諮詢及治療方案,是韓國國內第一本從嬰兒到青少年、中年到老年,非常全面的「百科全書式」的心理科普書籍。《家庭心理百科》涵蓋面如此之廣,信息量和乾貨非常紮實。
  • 這本《家庭心理百科》告訴你答案
    最近,看了一本「厚厚」的書《家庭心理百科》,將人生從出生到老年,每一個階段會遇到的心理典型問題都匯總出來,解答了數十種身心問題近200個人生煩惱。《家庭心理百科》是由韓國十位精神科醫生匯集從業多年的真實治療案例編撰而成。從嬰兒心理發展講到成年階段的人際關係,再到老年期的精神疾患,從深入淺出的基本學術概念,到結合實際案例提出解決方法,就像一名隨叫隨到的家庭心理醫生。
  • 《家庭心理百科》:人生四大難題,你思考過了嗎?
    最近讀《家庭心理百科》對我處理以上種種關係帶來更多思考與看問題角度,有些內容讓我醍醐灌頂、有些柳暗花明,有些則讓我從別人問題中審視、思考、規劃自己接下來下半生。本書從人的心理發展角度,讓我們以整體角度看待自己一生,在此基礎上我們能更理智、澄澈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甚至從中探究自己遇到類似心理問題,予以治癒。剛開始時候,我以為這只是一本類似知心姐姐之類回答人生困境的集錦。當我打開後,發現根本停不下來,一口氣把第一部分人類心理發展、第二部分家庭心理百科的親子關係及小學階段內容都看完,覺得意猶未盡。
  • 《家庭心理百科》:每個家庭都該擁有的心理科普書
    恩,就是下面這本厚厚的《家庭心理百科》。他們精心選擇了近200條對東亞家庭最具價值的問題,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技巧作出解答,最終完成了這本既有重量又有質量的「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比如這本《家庭心理百科》,
  • 《家庭心理百科》:面對丈夫疑心太重,我們應該……
    聽完她的述說後,我向她推薦了一本我最近讀過的《家庭心理百科》,裡面有關於她丈夫這種疑心病太重的解決方法。其實這種疑妻症,就是一種疾病,通常患有此類障礙的男性,會在性方面自卑感嚴重,會毫無理由地懷疑妻子。像這種情況是屬於妄想障礙的表現,一般難以通過說服、解釋等常規的手段徹底解決。
  • 《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新華字典式的養娃避坑指南,你值得擁有
    《家庭心理百科》中關於孩子犯錯的一些處理建議和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中,關於新聞中提到的初中孩子犯錯的問題,可以找到哪些處理建議和方法?在書的184頁"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正確溝通?"
  • 《家庭心理百科》: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的安全感到底在哪裡?
    《家庭心理百科》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本書由韓國十位精神科醫生,結合多年的臨床案例,從醫學和心理兩個方面出發,採用了埃裡克森的人生8大視角,詳細的介紹了人生各個階段的實際生活中會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以及怎麼處理這些問題。這是一本韓國國內前所未有的「百科全書」式的心理書籍。囊括了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的各類情感、情緒、精神類問題。
  • 原生家庭怪圈:莫讓孩子一生都在療愈童年
    無論是《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還是《不完美的她》中的林緒之,都講述著那些遭受過原生家庭傷害,想要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青年女性。周迅主演的《不完美的她》熱播,整部劇聚焦原生家庭,主要講述了林緒之(周迅飾)撕開過去,尋找真相,守候愛與希望的故事。
  • 雙十一給家庭囤一個「必備心理急救醫藥箱」——《家庭心理百科》
    那不妨給自己囤一個「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吧。你是不是覺得醫藥箱可以有,「心理急救」的不可能?西漢文學家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所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其實就是一本書,一本與家庭、教育都有關係的書——《家庭心理百科》。
  • 專家著《家庭心理百科》這樣解答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名字叫《家庭心理百科》,它是一本大眾心理百科讀物、心理學工具書,被譽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心理顧問。裡面有206條人們普遍遇到過的煩惱,60種困擾每個家庭的身心問題。內容涵蓋豐富,從孩子到老人都能兼顧,居家必備。近幾年心理學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很多社會問題的產生跟人的心理問題密切相關。
  • 小現象見大問題,一本直擊內心根源的心理書——《家庭心理百科》
    在《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中,介紹了206條煩惱和60種身心問題,為讀者講述了家庭心理的前因後果。本書是由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共同編寫而成的,他們運用各自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整理出這本書,讓讀者更好運用於實踐中。
  • 《家庭心理百科》:你會給孩子讀書嗎?
    《家庭心理百科》一書中,對於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給出了答案。《家庭心理百科》由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領銜編寫的,10多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將多年來患者常見的問題整合篩選,以人的一生成長為線索,採擇出近200條對東亞家庭最具價值的條目,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技巧做出解答,可以說這本書,就是"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
  •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引深思:孩子童年傷口,要用一生治癒
    沒有父母陪伴和關愛的童年,這將成為孩子童年的傷口,孩子要用一生去治癒。幸福的童年治癒了孩子的一生,而不幸福的童年,孩子要用一生去治癒。孩子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孩子將容易產生心理陰影,童年的陰影將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就算孩子長大了,在每個午夜夢回,這些陰影也會伴隨著他,讓他痛苦不堪,甚至會因此產生心理問題,需要在醫生的治療下,才能慢慢恢復。3、 變得不自信一個擁有不幸童年的孩子,他會因為不幸的童年而不自信。
  • 幸運的孩子,一生都在被家庭治癒
    家人是我們一生當中需要花費最長的時間相處的。相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或大或小的問題和磕磕絆絆的摩擦。跟很多家庭一樣,李萍擁有一段非常不幸的家庭關係。孩子叛逆,夫妻感情淡漠,爭吵不斷。平日裡,一家人之間的氛圍格外奇怪。彼此疏離、沉默,看彼此的眼神充滿了不耐煩。
  • 都挺好:願所有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是終其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的經歷往往是一個人人格塑造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來自家庭雙親的愛,就沒有得到所需要的感情連結這種情感匱乏會伴隨一生。阿德勒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之殤,有些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的傷痛
    要說最近熱度高大火的劇,非屬是由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主演的家庭劇《以家人之名》,是一部溫暖治癒的家庭生活劇,講述了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三兄妹一同長大,相互扶持,以家人之名相互治癒,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家庭心理百科》化解女人的中年危機,在時光中做更好的自己
    《家庭心理百科》對此一一給出了的答案。● 健康危機:身體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問題女人到中年,總是覺得身體這不舒服那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問題來。其實是身體上內分泌的失調、各種由於早期的壓力焦慮引起的身體問題。
  • 原生家庭的傷害會伴隨一生,越想起只會越來越痛
    幸運的人一直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直治癒童年。如果當父母需要考試,將會有許多家長不合格。不是所有父母都會『教』孩子,家庭破裂帶給孩子生理上心靈上的傷害,會導致孩子一生都很自卑,會有心理問題。是活不出幸福家庭長大的自信孩子。
  • 有個創傷可能伴隨一生
    ,而這恰好印證了那句「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需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這種留存在心理的創傷,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可能伴隨著他們的一生。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接觸最早、最多的人,人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這個原因,不僅在行為舉止上會被孩子所模仿,還會對娃的一生都造成影響。心理學家傑克·霍吉曾說過,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