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能有什麼壓力?」這本《家庭心理百科》告訴你答案

2020-11-11 晨曦一族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大人說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能有什麼壓力?」「做孩子才是最無憂無慮的」。

誠然,做孩子確實壓力小,但並不代表孩子就沒有壓力和煩惱。

說到煩惱,幾乎每個人都有。

最近,看了一本「厚厚」的書《家庭心理百科》,將人生從出生到老年,每一個階段會遇到的心理典型問題都匯總出來,解答了數十種身心問題近200個人生煩惱。

《家庭心理百科》是由韓國十位精神科醫生匯集從業多年的真實治療案例編撰而成。從嬰兒心理發展講到成年階段的人際關係,再到老年期的精神疾患,從深入淺出的基本學術概念,到結合實際案例提出解決方法,就像一名隨叫隨到的家庭心理醫生。

這本「家庭心理急救醫藥箱」共有三個部分,第1部分從E.H.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出發,詳細討論了各年齡階段需要實現的目標和價值;第2部分針對幼兒、青少年、成人及老人在其相應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介紹了一般心理意義上的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整理出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可能碰到的問題,並給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書的最後介紹了更有深度的心理學理論,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

一、人類心理發展

埃裡克森將人的一生分為8個發展階段並按年齡進行劃分,由於個體差異,每個階段都會不同,即使已進入下一發展階段,上一階段出現的問題仍有可能留存下來,在壓力過大時,人還可能倒退回上一發展階段。

能夠順利轉折點,人就會獲得積極力量,順利進入下一階段。

1、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出生至8個月)

基本信任源於嬰幼兒和媽媽(或其他撫養者)的早期經驗。父母如果能為孩子提供親密穩定的養育環境,孩子就能建立起對周邊環境的信任,同時培養起對未來的正確期待和樂觀態度。相反,如果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會缺乏信任感。

2、自主性VS羞恥/懷疑(18個月至3歲)

在這個階段,孩子得到父母正確的幫助,有了自我約束,會從中積累成功經驗,獲取良好的自主性。

3、主動性VS內疚感(3至5歲)

這個階段能正確表達自我、主導局面的孩子,會因成功經驗的累積慢慢擁有主動性。反之,展現自我受挫的孩子會變得消沉,並對自己的行動感到內疚。

4、勤奮感VS自卑感(6至11歲)

隨著小學階段的開始,知識學習也伴隨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越來越大的壓力。父母都希望孩子主動認真學習,卻忽視了成就感和自信才是勤奮的動力。

在此階段,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勤奮這一品德。

5、同一性VS角色混亂(11歲到青春期結束)

青春期是讓孩子和家長都倍感壓力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理解自己過去的樣子,與現有的自我進行比較,預測自己將來的面貌,整合自己的優缺點,建立起自我的統一。

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既不自負也不自卑,雖然始於青春期,卻是人一生的功課。

6、親密感VS自我陶醉或孤獨感階段(21至40歲)

埃裡克森認為培養親密感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要培養親密感,就要承認和接納對方與自己的不同,學會讓步和照顧。

7、繁殖VS停滯(40至65歲)

此處的繁殖並不單指生育子女,還有指引導後代,更有經驗積累、職場地位和價值。

8、自我整合VS絕望感(65歲以上)

自我整合指接納自己的人生,認可一生的價值,並從中得到滿足感,不致陷入虛無和絕望。

二、隨叫隨到的「心理導師」

從早到晚,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並與他們發生聯繫。而這眾多的複雜關係,總會使我們陷入苦惱。

也許此刻,你正在為不為人知的煩惱而苦悶。每當遇到問題時,我們難免會感到困惑,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我們希望能夠有人指導自己走出,幫助我們找尋方向的指南針。

然而,「道理我都懂,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呢?

《家庭心理百科》書中這樣寫道:「他人的套路,書本中撿到的方法,都難以轉化為我們自己的東西,多多嘗試,反覆練習,不斷修正,這樣才能真正獲得適合自己的方式。」

世上有方法,但方法不是萬用的,也不是通用的,我們唯有結合自身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比如:孩子沉迷遊戲 ,首先要承認喜愛遊戲是人類的本質,理解孩子自控力弱,容易上癮。正常的娛樂之外,對遊戲上癮有著深層的原因:也許是因壓力過大逃避現實,或是通過遊戲中的勝利得到自我肯定,又或是想利用暴力發洩對生活的不滿。

了解孩子的內心,同時了解他喜愛的遊戲,才能治標又治本。

書中採用「諮詢受訪人+諮詢師的回覆」 「讀者來信+回復」的方式,回復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平易近人,讓人很好地理解並學著去理解和應用。

看了書中各種解答,不僅能夠找到實際的解決方案,也有一種被理解,被看見,被安慰,被治癒的感覺。

再回到開頭,很多大人認為孩子怎麼可能有壓力,但其實父母對孩子成長的焦慮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壓力,孩子的壓力沒有被大人重視,得到足夠的關心和照顧,也會使孩子感到辛苦等等。

當孩子說自己有壓力時,父母應該找到壓力的源頭,幫助孩子。

當今社會,各種壓力導致人們的心理健康變得越來越重要,《家庭心理百科》可以幫助我們及時合理地處理自己與親人遇到的心理難題,還能讓我們認識到精神及心理方面更需要被細心照顧和關注。

這本書不僅僅值得閱讀,更值得收藏,一本書可以用上幾十年,也許不經意地一看,就能為你人生的煩惱,讓你變得越來越好,愛別人也愛自己。


相關焦點

  • 雙十一給家庭囤一個「必備心理急救醫藥箱」——《家庭心理百科》
    所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家庭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其實就是一本書,一本與家庭、教育都有關係的書——《家庭心理百科》。試想一下,如果你讀一篇小說,去掉了那些細節,估計所以的小說都一樣了,無外乎什麼人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你讀一本科普類的書,沒有了細節,可能就是在讀一本天書。說回這本《家庭心理百科》,它的細,細到了什麼程度呢?
  • 《家庭心理百科》:很棒的家庭心理百科科普書,建議家家必備
    這本《家庭心理百科》厚厚的一大本,說是「大部頭」也不為過,我測量了一下,這本書比一元硬幣的長度還要厚,大約有3.6cm!但是,千萬別被這本書的 「大部頭」外貌給迷惑了。這本看起來「我什麼時候才能看得完呢?」的心理科普書,編排科學合理,內容輕鬆好讀!
  • 《家庭心理百科》化解女人的中年危機,在時光中做更好的自己
    面對中年時,總會遇到這幾個方面的危機困擾著她們。那麼該如何化解呢?《家庭心理百科》對此一一給出了的答案。● 健康危機:身體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問題女人到中年,總是覺得身體這不舒服那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問題來。其實是身體上內分泌的失調、各種由於早期的壓力焦慮引起的身體問題。
  • 《家庭心理百科》:放棄「完美」枷鎖,在尋找答案中成就自我
    《家庭心理百科》便是這樣一份觸手可及的資料,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將多年以來患者常見的問題整合篩選,以人的一生成長為線索,採摘出200多條對東亞家庭最具價值的條目,運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做出解答,最終完成了這本「家庭心理急救藥箱」。
  • 《家庭心理百科》:你會給孩子讀書嗎?
    好不容易娃玩累了洗完澡,還讓你給他反反覆覆念著同一本故事書,你日復一日重複地讀者一本故事書,腦子裡是對這故事書的嫌棄,於是大腦更加累。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著名主持人董卿曾經在節目中分享過自己關於讀書的故事,她是每天晚上睡覺前的一個小時,那必須是讀書的時間。
  • 《家庭心理百科》——講述伴隨人們一生的治癒
    翻開這本厚厚的《家庭心理百科》,你就可以跟隨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眾多知名心理學鼻祖們一起,在人的一生成長和治癒發展中,探知很多關於童年生長的秘密和人們該如何進行身心的療愈。、家庭心理百科和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其中心理發展和重要的心理學概念都是引用了如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著名心理學家的學術理論,將人一生的幾個心理發展階段和心理問題名詞簡單的介紹給大家。
  • 家家必備的百科全書,你的家庭心理醫生
    其實,你有類似的疑問或者感受的話,不妨來讀一下《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這是一本專為東亞家庭定製,以人的一生為時間線索,集合了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多年來接到的諮詢案例的心理百科全書。 《家庭心理百科》是由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帶領他的作者團隊撰寫的。
  • 《家庭心理百科》:面對丈夫疑心太重,我們應該……
    聽完她的述說後,我向她推薦了一本我最近讀過的《家庭心理百科》,裡面有關於她丈夫這種疑心病太重的解決方法。其實這種疑妻症,就是一種疾病,通常患有此類障礙的男性,會在性方面自卑感嚴重,會毫無理由地懷疑妻子。像這種情況是屬於妄想障礙的表現,一般難以通過說服、解釋等常規的手段徹底解決。
  • 《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新華字典式的養娃避坑指南,你值得擁有
    《家庭心理百科》值得每個已婚已育家庭必備為什麼我會強烈推薦每一位中年老母親,都給自己準備這樣一本「亦師亦友」的《家庭心理百科》呢?我們先來看看這本書的介紹。看看它到底有多牛。這是目前韓國國內前所未有的"百科全書"式的心理學書籍。
  • 《家庭心理百科》:人生四大難題,你思考過了嗎?
    本書從人的心理發展角度,讓我們以整體角度看待自己一生,在此基礎上我們能更理智、澄澈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甚至從中探究自己遇到類似心理問題,予以治癒。剛開始時候,我以為這只是一本類似知心姐姐之類回答人生困境的集錦。當我打開後,發現根本停不下來,一口氣把第一部分人類心理發展、第二部分家庭心理百科的親子關係及小學階段內容都看完,覺得意猶未盡。
  • 家庭必備心理急救醫藥箱,我推薦這本韓國第一部心理學百科全書
    我時常在想,針對國人的這種內斂和晦澀態度,如果有一本類似於成語詞典一樣的心理詞典就好了,從小到大的各個人生階段,大概率會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在這本心理詞典上都能找到一些基礎的常識性的解答,讀者可以通過自主閱讀,快速的在書中找出自己當前對應的心理困擾的應對方法,這樣既可以不用去醫院找心理醫生也可以不用長期過度壓抑自己了。
  • 《家庭心理百科》讓明天的你更充實快樂,讓你愛的人學會愛自己
    《家庭心理百科》,本書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E.H。本書《家庭心理百科》一書的作者是韓國的宋炯錫,宋炯錫是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韓國多個人氣綜藝節目的常駐心理專家,因以犀利的言辭精準分析主持人和眾多嘉賓的內心和行為而贏得觀眾的熱烈追捧。從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樁樁心事越活越有意思呢?
  • 《家庭心理百科》:每個家庭都該擁有的心理科普書
    這,大概就是心理學的魅力吧:我能看到、理解你的傷痛,而那些傷痛,也因為被看到,有了癒合的機會。恩,就是下面這本厚厚的《家庭心理百科》。我特意查了一下,這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基本都畢業於韓國高麗大學。高麗大學是個什麼概念呢?它是韓國頂尖、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之一,世界百強名校。怎麼說呢?就相當於中國的清華北大吧。看看這豪華的作者團隊,就像那些有良好口碑的導演一樣,品質基本是有保證了。
  • 《家庭心理百科》:嗷嗷待哺到垂垂暮老,如何料理好樁樁煩心事
    最近看了一本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宋炯錫的《家庭心理百科》,經由廈門大學文學學士任李肖垚翻譯,作者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技巧對「煩心事」作出了解答,這書堪稱「家家必備的心理急救醫藥箱」。 明明孩子的年紀還小,卻整天抱怨壓力大,不知如何為孩子解壓?帶孩子,和同學之間發生不好的事情時,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孩子?聽說養寵物能有利於孩子的情緒健康,真的有用嗎?即將面臨青春期,該如何去應對和教育孩子呢? 婚姻破裂,準備離婚,有些擔心孩子接受不了,該如何去跟孩子說明,取得孩子的認同。
  • 芙蓉社區丨什麼是好家風?芙蓉社區這個家庭,告訴你答案!
    芙蓉社區丨什麼是好家風?芙蓉社區這個家庭,告訴你答案!9月8日上午,合肥新聞聯播記者來到芙蓉社區,走進第二屆合肥市文明家庭梁昌銳家庭,了解這個家庭背後的故事。
  • 家庭心理百科:像查字典一樣解決家庭生活中的煩惱
    《家庭心理百科》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字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本書很厚,字數高達57萬字。內容幾乎包羅了家庭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從「口腔期」的嬰兒到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男人、女人、男孩、女孩、丈夫、妻子;父子、母女、夫妻、父母幾乎包含家庭中的所有成員可能遇到的所有心理問題。
  • 他救不如自救,《家庭心理百科》,一本接地氣的心理自救指南
    ,對於普通人的門檻就更高了,而《家庭心理百科》則為我們這些普通人提供了一個途徑去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學習的同時既能提高對自身的了解,也能幫助到自己的家人,確切地說,這本書像是一本接地氣的心理自救指南。
  • 小現象見大問題,一本直擊內心根源的心理書——《家庭心理百科》
    你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嗎?你所遇到的一切問題,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嗎?在《家庭心理百科》這本書中,介紹了206條煩惱和60種身心問題,為讀者講述了家庭心理的前因後果。本書是由10位韓國一線心理精神科專家共同編寫而成的,他們運用各自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整理出這本書,讓讀者更好運用於實踐中。
  • 專家著《家庭心理百科》這樣解答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名字叫《家庭心理百科》,它是一本大眾心理百科讀物、心理學工具書,被譽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心理顧問。裡面有206條人們普遍遇到過的煩惱,60種困擾每個家庭的身心問題。內容涵蓋豐富,從孩子到老人都能兼顧,居家必備。近幾年心理學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很多社會問題的產生跟人的心理問題密切相關。
  • 婚姻幸福的秘訣,家庭圓滿的真相,你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當浪漫的愛情遭遇生活的瑣碎,我們從內到外的能量場,決定了我們最終能把日子過成什麼樣子。好在這一路,雖然我們都不盡完美,但我們可以逐步完善,讓自己和家庭無限制地靠近幸福的真相。那麼,在家庭生活裡,如何面對婚姻和夫妻關係,親子和子女教育,養老和父母關係,我們或許都需要一本幫我們解決家庭疑難雜症的百科全書。最近一直在讀的一本書叫《家庭心理百科》,讓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