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 「你瞅啥?」「瞅你咋地!」隨後「能動手就別吵吵」的劇情上演……這本是網絡上對東北地區男青年火爆脾氣的黑色幽默式總結,誰也想不到的是,類似的情節卻在山西兩個十幾歲的中學生之間真實發生。
今年7月4日,山西朔州,即將參加中考的初三楊同學和王同學,因為幾句口角而打架,隨後王同學買了一把美工刀將楊同學「割喉」,好在後者未有生命危險。受此影響,楊同學中考不理想,上學問題至今懸而未決,家裡還拖欠了醫院醫藥費。對方家裡給了1000多塊錢後,沒有再出現過。
一個眼神引發的鬥毆
楊同學的父親楊某成向津雲新聞記者描述了事發時的情景。
7曰4日下午7時30分,朔城二中初三年級放學。在校門口,楊同學和幾位同學站在路邊,此時,同為初三年級、另一個班的王同學從楊同學面前經過,楊同學抬起頭看了一眼。
王同學對楊同學說:「你看個球呢?」
楊同學回道:「你說什麼?」
王同學又說:「你看個球呢?」
楊同學回說:「你不看我你怎麼知道我看你?」
隨後王同學拉起楊同學就打,二人糾纏在一起,很快被周圍的同學拉開。但事情到此並未結束,王同學跑到旁邊的文具店,買了一把美工刀,旋即回到楊同學身旁,將其頸部左側割了一個口子,楊同學頓時血濺當場。
醫院診斷報告顯示,楊同學的頸部左側傷口有10釐米長,創面深處達3釐米。萬幸的是刀子沒有傷到氣管和動脈血管等要害,楊同學無生命危險。
楊某成表示,當時將兒子送到朔州兩家醫院,但醫院均表示處理不了,沒法收治。無奈之下,當晚又把孩子送到太原的山西人民醫院。縫合完傷口後,因為住院費用太高,楊某成只好把兒子接回朔州住院。
「孩子的傷口縫了三層,現在外邊留下一道比較大的疤痕,裡邊也不知恢復得怎麼樣了。」楊某成告訴記者。
校園霸凌還是偶發事件?
一句「你看個啥」,就在兩個少年之間引發血案,背後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楊某成表示,自己到現在都沒見過姓王的那位同學,只知道他和兒子一個年級,在同一棟樓裡。「他們兩個認識,但平時沒聽說有什麼矛盾,無冤無仇的。」他通過兒子了解到,事情的誘發因素,就是那天放學後的那幾句口角而已。
不過,在王家人看來,事情卻不是這樣。王同學的一位家屬告訴媒體,是因為楊同學經常欺負他們家孩子,「我們家小孩忍無可忍了」,才會做出過激行為。
對於這一說法,楊某成予以了否認。他告訴津雲新聞記者:「他家裡大人和孩子都那麼厲害,誰敢欺負他們?」
王同學長得比較高大,那天的衝突中,楊某成認為主動挑起事端的是王同學,兒子是被動的一方,是受害者。在後來楊家向對方索取醫藥費賠償時,王同學的一位家屬強硬地回復稱「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
朔州警方的處罰決定書顯示,「現查明……王某某與楊某某因瑣事發生糾紛後引發打架,王某某用美工刀將楊某某脖子左側劃傷。」警方調查結論將事發原因歸結為「瑣事」,同時,兩位學生所在的朔城二中校長武某遠接受採訪時也稱,兩位同學平時表現都還不錯,「從來沒出過事。」
中考受影響家裡希望有學上
「割喉」事件發生在7月4日,而半個月後的7月20日,就是山西省中考的日期。楊同學的傷口還沒恢復,他包紮著傷口、忍著疼痛堅持參加了中考。
楊某成表示,兒子平時的成績還可以,按照正常的表現,雖然考不上當地的重點高中,但上個一般的高中還是沒有問題的。但受這次「割喉」事件的影響,楊同學發揮得不好,成績不理想。
現在的情況是,楊某成奔走於學校和各方面,希望孩子能到所在學校的高中部就讀,但是目前校方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他表示,孩子現在是上高中,還是再復讀一年初三,都沒定呢,「各方面推來推去,沒有明確的說法,我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更讓楊某成擔心的是,平時活潑開朗的兒子,受事件的影響,現在每日躺在病床上,鬱鬱寡歡,也不和別人說話。
從楊同學進醫院開始,到現在已經花了3萬多元醫藥費了,還欠了醫院4000多元。楊某成表示,家裡的老父親前幾年因不慎被玉米收割機重傷致殘,至今未完全恢復,全家的經濟負擔很重。自己和愛人都沒有正式工作,靠打工掙錢,現在兒子又碰上這事,真是有些難以承受了。
「我現在就希望孩子脖子上的疤痕能變得小一點,再有個心理醫生給輔導輔導,讓他心理負擔小一點,趕緊出院,健健康康地上學去,你看他那些同學都要開學了。」楊某成說。
「他還是個孩子,不希望他坐牢」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屬於「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只有犯上述八種罪的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在本次案件中,朔州警方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王同學處以行政拘留十日和罰款500元的處罰,因當事人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不執行行政拘留的處罰。對警方這一處理,楊某成並未表示異議。他告訴津雲新聞記者,「我們兩家無冤無仇,他(王同學)還是個孩子,我也不希望他坐牢,不希望他毀了一輩子。」
只是因為醫藥費沒法報銷,楊家希望對方家裡能負責孩子的醫藥費,此外並未向對方提過其他的要求。「我現在是真困在這裡了!」楊某成說。
楊某成表示,從事發至今,對方就給過1000多元錢,後來就沒有再出現過。王同學家屬對媒體稱楊某成曾提出索賠20萬元,對這一說法,楊某成堅決予以了否認。
楊同學住院後,所在班的班主任曾到醫院來看過一次,還拿出200元給楊家。而作為學校代表,校長武某遠告訴楊某成,讓他諮詢法律援助中心尋求解決辦法。
對於學校會不會給予楊同學家相應的人道救助,或者在楊同學的入學上能不能提供相關幫助等問題,津雲新聞記者致電朔城二中校長武某遠,但對方始終未接電話,對記者的簡訊也未予以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