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是長江中遊地區最為著名的山脈

2020-12-16 時光深處許柔清

◎廬山與仙人洞

位於長江以南,鄱陽湖西岸的廬山,古稱匡廬,又名匡山,是長江中遊地區最為著名的山脈。山嶽蜿蜒於江西省境內,最高峰大漢陽峰海拔1543米。廬山的得名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周威烈王時(公元前4世紀),有位匡俗先生,在山結廬,專心修煉。周天子聽說後一心想結交他,屢次請他出山,但都被拒絕後來這位一心想要成仙的匡先生,為了不受幹擾,乾脆潛人深山。使者遍尋不到,後來在山巔處發現了匡俗居住的草廬,而其人早已羽化登仙。廬山之名由此而來。廬山在道教中名列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八洞天。

顯然,廬山在道教歷史上的地位顯著。不過,在早期的道教史中,廬山倒並不十分出名。唯一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當時以醫術著稱的道士董奉曾隱居在廬山般若峰下。據說董道士常為山民治病,從不收取分文,只是要求重病患者被治癒後植杏五株,輕病者一株。如此數年過去,積少成多,杏樹已多達十餘萬株,鬱郁成林。董奉逝後,人們十分懷念他,建館奉祀。道教真正進入廬山是到了南朝的劉宋時期。當時著名的高道陸修靜因避太初之亂,拂衣南遊,於大明五年(461年)到達了廬山。因見廬山景色絕佳,便在廬山東南瀑布巖下營建精舍太虛觀,隱居修道,而太虛觀也就成為廬山上第一座道觀。

宋明帝劉彧即位後,意欲弘揚道教。聞知陸修靜之名,於是派遣江州刺史王景宗攜帶重禮,請陸修靜進京弘道。在多次請辭後,陸修靜才於泰始三年(467年)赴建康。宋明帝對陸修靜禮遇甚厚。而顯然,陸修靜的道理也使宋明帝頗中心意。於是,宋明帝便在建康郊外的天印山為陸修靜修築崇虛館以便他修身養性但陸修靜並沒有忘記廬山,十年後,劉宋元徽五年(477年)他在崇虛館去世後,弟子們還是奉其靈樞歸還廬山,安彈在布袋崖,由於宋帝詔諡陸修靜為簡寂先生,其廬山的舊居太虛觀因而更名為簡寂觀。

陸修靜在廬山簡寂觀修道前後共十七年,收藏了在當時可以說最為完備的道教典籍,簡寂觀道藏閣也因為陸修靜成為當時最大的道教經庫。可惜的是,簡寂觀的道藏閣後失火,所藏經籍付之一炬。不過,廬山也因為陸修靜在此以靈寶派為核心、以《三洞經書》為經典、以齋誡科儀為方法、將天師道和金丹道結合起來,對南方魚龍混雜的各個道派進行了清理,從而創建了與嵩山寇謙之北天師道相輝映的南天師道而聞名遐邇,成為南方道教重鎮。

陸修靜之後,道教在廬山有相當的發展,先後有眾多道士隱居於此。其中,寶年間的宰相李林甫之女李騰空與蔡侍郎之女蔡尋真都在此學道。而她們所隱修的昭德觀與錄真觀,也成為當時名聲顯赫的道觀。正因為這一時期道教的發展,道士的增多,故先後有祥符觀、先天觀、景德觀、白鶴觀、廣福宮、太平宮等眾多宮觀修建。其中,廣福觀在廬山西麓,俗稱「匡君廟」,是奉祀廬山最早的開山者匡俗先生的,太平宮則在廬山北麓,興建於唐玄宗時期,原為九天使者廟崇軒華構,規模可觀,道眾最多時達數千人。北宋擴建後,更名為「太平興國宮」崇善觀位於上霄峰理,五代時為女道士楊保宗所棲止修真。南唐元宗李璟曾詔楊保宗入京講道。同時,命妃嬪樂道者舍錢財為她修繕崇觀。李璟還親賜觀額,以示恩寵。

宋代以後,廬山道觀因失去皇室支持,日漸衰落。而廬山上的道教宮觀也歷經滄桑,大多廢毀。保存完好者,唯有仙人洞道院。仙人洞位於牯嶺西北,系風化而成的巖洞。由於洞頂巖石參差,很像是人手伸出,故人們稱之為佛手巖。這裡本為佛僧搭庵修行的地方,但因民間傳說這裡曾是呂洞賓修煉得道的地方,故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詔由道士主持,改祀呂洞賓,並建純陽殿供奉呂洞賓。由於呂洞賓為八仙之一,故佛手巖改名為仙人洞。仙人洞確實十分奇特巖洞約高六米,寬十餘米,深十四米,可以同時容納百餘人;巖洞內有一從石隙中下滴的「一滴泉」,終年滴水不止,清流晶瑩,被譽為「洞天玉液」。另外洞內還有一老君殿,從名稱上看,就知道應該是供奉太上老君的。除此之外,石壁上的二天泉洞」、「靜善泉」,「洞天玉液」等字樣的明代刻石,也是十分珍貴的文物。仙人洞下絕壁千仞,下臨深澗,故毛澤東有「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佳句。

相關焦點

  • 孟華平:長江中遊地區史前考古學研究任重道遠
    關鍵詞:長江中遊;長江;中遊地區;考古學文化;遺存 內容摘要:早在史前時期,尤其是距今10000—4000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長江中遊地區相對獨立的文化區域格局就已經形成。
  • 新石器時代|長江上、中遊地區
    馴化階段,到稻作農業的誕生階段3、皂市下層文化和城背溪文化(1)皂市下層文化①分布:澧水中下遊、沅水下遊②發現遺址:石門皂市、臨澧胡家屋場等③文化特徵a.以發展農業為基準選擇房址b.石器有大型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燧石小石器c.夾砂陶為主(2)城背溪文化①分布:鄂西的長江兩岸
  •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巫山風光巫山山脈以東地區,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的「長江中下遊平原」,長江自四川盆地滾滾往東,穿過巫山山脈後就進入了地勢十分平坦的第三級階梯,長江攜帶的泥沙一路沉積,形成了廣闊的長江中下遊平原和長江三角洲。
  •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巫山風光巫山山脈以東地區,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的「長江中下遊平原」,長江自四川盆地滾滾往東,穿過巫山山脈後就進入了地勢十分平坦的第三級階梯,長江攜帶的泥沙一路沉積,形成了廣闊的長江中下遊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又連接了東西部地區,在我國古代通過長江入川是一個重要的通道。
  • 你知道長江支流湘江、贛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分別是哪座城市嗎?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河流除了供水這個基本功能之外,利用河流進行「航運」開發可能是最為重要了,所以如果一條河流的航運功能十分發達,那麼在這條河流及其支流中就會分布大量的城市,從水運角度來看河流多出現在河流的入海口、河運的起點(終點)和河流交匯處。就我國而言,具有航運價值的河流水系主要有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其中長江水系擁有最為發達的內河航運網絡,被稱為「黃金水道」。
  • 曹俊平:讓媽祖文化在廬山生根開花
    媽祖素有「海上女神」之稱,在沿海地區信眾廣泛,廬山卻處於內陸地區,它如何與媽祖結緣?7月下旬的一天,我們帶著好奇採訪了這裡的負責人、廬山媽祖文化協會會長曹俊平先生。    「其實九江很早就有媽祖的信仰,只是民間都叫『娘娘』,不叫『媽祖』。」
  • 我國主要山脈中,哪些山脈能夠入選「十大山脈」行列?
    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包括天山山脈、陰山山脈、崑崙山脈、秦嶺山脈和南嶺山脈,我國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包括臺灣山脈、長白山脈、武夷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山脈和雪峰山。第二列是「崑崙山脈」,崑崙山脈也是弧形山脈,平均海拔在5500米以上,被稱為中國第一神山,綿延2500千米,分隔塔裡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第三列是「天山山脈」,天山山脈位於我國西北內陸的新疆地區,天山山脈呈東西走向分隔了南疆的塔裡木盆地和北疆的準噶爾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
  • 思享薈 ②|建議「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編者按】  2019年,習近平在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  中部地區發展勢頭能不能持續下去?能不能在先進技術、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湖北廣電融媒體中心聯合湖南廣電、江西廣電等全國區塊鏈編輯部成員單位推出特別策劃——「長江中遊城市群」思享薈,邀請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經濟領域的專家就「長江中遊城市群」進行解讀。
  •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山脈
    世界上著名的山有很多,有哪些山脈可以入選世界十大名山呢?世界十大名山名單由被稱為「雪的故鄉」的喜馬拉雅山脈領銜,其次還有「萬山之祖」崑崙山;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安第斯山;歐洲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大自然的美景博物館落基山;內陸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嶺岡底斯山脈等等。
  • 山東半島如何比肩成渝、長江中遊城市群,站穩第二梯隊
    長江經濟帶持續走強 長江經濟帶形成3大城市群 長江下遊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 長江中遊城市群-形成武漢、長沙、南昌等3個都市圈; 長江上遊城市群-形成成渝城市群,貴陽都市圈,昆明都市圈
  • 成渝起飛,失意的長江中遊城市群差在哪:中心城市自己都沒吃飽
    從今年年初的「西部地區的高質量增長極」,到如今的「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已真正開始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看齊,幾乎穩坐第四大城市群的寶座。而此前與其暗暗競爭「老四」的長江中遊城市群,則顯得頗為失意。
  • 長江中遊4省產值15萬億,佔全國15%,產業誰更強?
    長江中遊四省產值14.75萬億 長江中遊地區位於我國內陸腹地,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四省。該地區國土面積約為70.42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7.34%長江中遊地區的工業與農業基礎較為雄厚,現代服務業也得到快速發展,但整體發展水平仍低於東部及其他發達地區。
  • 尋找長江中遊的史前「城市」,湖北城河遺址領隊談考古發現
    城河遺址出土的陶器組合基於這些學術考慮,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擬設立 「長江中遊地區史前城址研究」課題,負責人是黃衛東副研究員。以前我們在長江中遊做了這麼多次考古發掘,墓葬也發掘了很多,就鄂東地區出土了部分葬具,但是在江漢平原腹地,兩湖地區來說有葬具的跡象,但明確的葬具形制非常少見。這次考古發現是在江漢平原腹地第一次明確了獨木棺,而且獨木棺的形制非常多,有的它是整木掏空之後,兩側的擋板是活動的,有的是固定的,有的還是雙層的,有的外邊還帶著其他的墊板。這些現象更新了我們對屈家嶺文化墓葬葬具結構的認識。
  • 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廬山,濱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
    它地處於江西省九江市,濱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如果把廬山比作「王者」,那麼它身側的鄱陽湖理所當然會被「封后」,而長江即可扮演「外戚」的角色。畢竟山水有靈,這二者也需要陪伴。身為「王者」的廬山,領地內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整個山體總面積約為302平方公裡,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形態。
  • 廬山五老峰雲海蔚為壯觀 連現三次「佛光」(圖)
    第1頁:廬山五老峰上出現的蔚為壯觀的雲海 第2頁:廬山五老峰上出現的神秘的「佛光」奇觀。廬山五老峰上出現的蔚為壯觀的雲海。 版權作品,請勿轉載。  2008年11月4日,一名攝影師正在廬山五老峰上拍攝「佛光」。當天,廬山出現蔚為壯觀的雲海,同時連續三次出現神奇的「佛光」,每次時間長達一小時左右,令來廬山的許多中外遊客和攝影師們大飽眼福。廬山位於長江中遊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鄱陽湖濱,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 58同城長江中遊招聘求職報告出爐 企業平均支付月薪6172元
    近日,58同城發布長江中遊招聘求職大數據,以3月23日-29日為期,對長江中遊城市群招聘求職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武漢企業招聘需求排名第一,長江中遊城市企業平均支付月薪6172元;批發和零售業求職需求位居首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求職需求同比增長122.16%;普工招聘及求職需求均居首位,送餐員收入高達7890元。
  • 長江中遊城市群一主三副外,或將確定10個次中心城市,有你家鄉嗎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關於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的文章,文中提到長江中遊城市群應該確定武漢市的中心城市地位,同時將長沙、合肥、南昌定位為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一主三副進行明確分工、協調發展,從而帶動整個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全面發展,打造我國經濟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