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職稱、考研、讀博士都可以通過專利申請來加分

2020-09-10 茂達智慧財產權

評職稱、考研、讀博士已加入專利考核,不少院校、事業單位還將專利納入職稱評定體系。今天茂達集團帶大家來了解下,專利在職稱評審中如何加分?

專利申請

專利類型:

1.發明專利: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2.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有形產品所做的改進,這裡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產品設計涉及工藝、配方等技術方案,那麼則屬於發明的範疇,可同時申請。

3.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的設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的設計。

升學加分:

根據教育部規定:高中生擁有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就可以參加985、211等名牌大學、重點大學的自主招生,相當於降20分甚至更多的分數進重點大學。而擁有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的高中生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獲得一、二等獎者,可以免試保送進名牌大學。所以高中學生的專利證書用處最大,相當於可以加很多的分。

評職稱加分

工程技術職稱: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加8分,按照排名順序一次遞減0.5分,減分不超過2分。也就是說,第一發明人8分,第二發明人7.5分,第三發明人7分,第四發明人6.5分,第五發明人6分,第六發明人無效不加分。

發明專利相當於一類核心期刊論文,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相當於國家級論文或者三類核心論文。

教師:發明專利加4分,實用新型專利加3分,外觀設計專利加2分,只有獨立發明人有效。發明專利相當於核心期刊論文第一作者,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相當於一篇普通期刊論文。

教師指導學生獲得專利也能加分,發明專利加4分,實用新型專利加3分,外觀設計專利加2分,有團隊成員的按照級別排名依次減分,最低加1分。

相關焦點

  • 申請評職稱專利有什麼用,為什麼說需要提早申請
    從近兩年的中級職稱評審情況來看,除了審核基本的申請條件外,評委會確實是越來越重視個人業績成果有關的職稱申報材料,就比如評職稱專利,這一項材料雖然不是必須項,但是對於廣東省中級職稱評審來說,也是有一定價值的,所以準備申報2021年中級職稱的工程師們,為了增加通過評審的機會,有需要的話還是申請下專利會更有保障
  • 需要專利的七大系列職稱一覽表,為什麼評副高都開始要有專利
    今年55歲還有五年退休,只有中級職稱,還要衝刺副高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連結,繼續參與談論和私信老張。這個可以說是現在的職稱現狀,因為職稱帶來的利益太多了,可以說是改變人的事業也不為過。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湧入職稱評審,並將職稱評審視為事業上必爭之地!為什麼評副高都開始要求有專利了?
  • 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有什麼用,專利加分了解一下
    可以看到所有行業都競爭這麼激烈,更別提以證為本的建築工程行業,當工程專業人才找工作或者跳槽的時候要拿什麼證明你有能力去勝任這份工作?你所擁有的職稱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很多工程單位招聘都會明確要求有中級工程師職稱,可以說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是業內的趨勢之一。當然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還不止這點好處,為什麼這麼說呢?
  • 職稱評定時,專利的重要性?!
    提起評職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一說到職稱申報材料,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就是「論文」。但是近幾年來,核心期刊、SCI、EI等期刊要求嚴格,通過率極低,且費用高昂,因此在打破「唯論文論」後,很多人將目光轉向了費用相對低,而且更容易通過審核的「專利」作為自己的加分項。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專利對於職稱評審的重要性。
  • 29歲副高35歲正高,別人的職稱究竟怎麼評的?這些加分項了解下
    對此張老師有話說:別急著反駁,網友的話並不是胡說,35歲正高完全有可能,有這些職稱加分項,你也能打破時間限制早早評上職稱。29歲副高35歲正高,別人的職稱究竟怎麼評的?這些加分項了解下!一、核心論文論文和職稱的關係,就像火腿腸和泡麵,是老搭檔了。基本上只要是評職稱的人,誰還沒發表過幾篇論文的?作為人人都有的材料,發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論文自然無法出彩,如果真的想要在論文上給自己加點砝碼,發表核心期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終於通過了中級職稱聘任,來講講這中間的艱辛過程
    一、通過主管護師資格考試。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我們科室有一個研究生畢業的護士,工作很出色,可惜考了3年還沒考過主管護師資格證,眼看著其他同來的研究生一個個都評上了中級,自己還落在後面,這種滋味很不好受。
  • 有初級職稱證書,什麼時候可以評中級職稱?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近期,各個評委會都在陸續通知2020年初級、中級評審通過人員下載列印職稱證書以及領取《評審申報表》等相關材料,高級職稱因省裡制證還需要再等等。
  • 從32歲棄考5年,到40歲評上副高,真正想評職稱的人誰都攔不住
    少的才是珍貴的,只有評上了副高才知道中級都是浮雲建寶他2004年22歲本科畢業,27歲就評上了中級。他工作年限滿足高職職稱要求之後,開始準備評高級。他跟老張說,覺得明明自己準備得很好但是卻連續失敗三年,最後心灰意冷。他變得跟某些人一樣,認為職稱無用,開始拒絕一切職稱相關的東西。
  • 獲取中級職稱不止有評審途徑,通過職稱認定也可以!
    中級工程師近幾年變得很搶手,很多專業技術人才爭著想評一個中級職稱,那麼中級職稱究竟是怎麼評定的呢?大家第一個應該想到的應該是職稱評審。但事實上獲取中級職稱不止評審這一途徑,還可以通過直接認定的方式來獲取職稱。 中級職稱直接認定比評審要來得方便快捷。
  • 博士老師的無奈與心酸:培養學生耽誤科研時間,無法快速評職稱
    把精力放在教學上,那科研的時間就會減少,耽誤職稱評級。一名畢業兩年有餘的博士老師在論壇上表達了如下無奈心酸。不知不覺博士已經畢業兩年了,回想這兩年,帶大四畢業設計、大三生產實習、大一認識實習、大三的專業課,為了滿足工作量(學校的要求是300課時)的要求,這學期還帶了三本的畢業設計,忙得不亦樂乎,也寫了幾篇文章,但是投稿過程不太順利。
  • 2020中高級職稱新規出爐!職稱評審要趁早
    學歷越高,晉升高一級職稱所需的時間越短,這也是對高學歷人才的一種福利。不要想著走捷徑!可以申請的時候要儘快,當然也不要走彎路,你必須知道不同學歷需要符合的年限不同,你得看自己是什麼學歷評的是什麼職稱。比如:研究生就可以直接初定中級職稱,沒必要逐級評審。
  • 既然教師節不能送禮,乾脆為老師的職稱出出力吧
    ,不論是教育經驗還是教育方式都是創造的靈感源泉。在過去教師評職稱都是靠發表論文,基本是核心論文,普刊論文之類的,也就是說發表的期刊等級越高,評職稱的優勢就越大。而如今,若單單靠一篇普刊論文已經不夠了。所以呢,為了能夠在職稱評審中加分,專利,著作和課題都是不錯的加分項。尤其一項專利的加分並不低。所以,這些年來在知產圈子老師們也是申請專利的一波主力。那老師如何獲得專利並為己所用呢?
  • 買一個發明專利多少錢?去哪裡購買專利?
    我經常會遇到客戶問,我們公司買很多實用的專利,兩千就下來了,怎麼我就買不到,就是上面我說的原因,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專利,不同的需求點都是不一樣的,對於企業來說更多的是鍍金,招標,評職稱等,僅僅需要下證的變更權利人即可,但是對於個人更多的是評職稱,評職稱卻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需要精準,授權未下證,還需要添加發明人,這樣下來就完全不一樣了,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發明專利有效年限為
  • 通過軟考中級資格考試,可以直接聘用中級職稱嗎?
    大家好,我是老胡,從事職稱評審工作多年,我的經驗,就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最近有網友向老胡諮詢了一個問題,今天以此問題寫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李工:我今年畢業三年,事業單位上班,去年拿到初級職稱,如果我通過軟考中級資格考試,要符合什麼條件才能直接聘用中級職稱?
  • sci的摘要檢索可以評職稱嗎
    sci論文發表參加職稱評定要與本單位職稱要求相符,否則發表的sci論文不可以評職稱。其中,檢索是sci論文可以評職稱的常見要求。不過,檢索不僅有全文檢索,還有摘要檢索。那麼,sci的摘要檢索可以評職稱嗎?
  • 考研加分?職稱評定?你所不知道的CATTI 證書的五大好處(不看後悔)
    02考研加分CATTI是目前全國範圍內最有認可度的翻譯職業能力考試,它可以證明一個學子在翻譯領域內的基本能力。而在招收研究生的時候,尤其是複試時,各學校更為傾向於有CATTI資格證書的同學。因此,想申請MTI翻碩的同學,在MTI後期面試的時候,可以將CATTI的考試成績與證書提交,作為加分項!因為非英語專業的同學,想申請MTI的話,CATTI是你在遞交加分項目的一個最好選擇!所以,如果能在本科期間拿下三級甚至二級的證書,對於考研複試和調劑肯定是一個大大的推力!
  • 民企評職稱不再「申報無門」
    原標題:民企評職稱不再「申報無門」  「評職稱嗎?」「不太了解」「沒關注」「想評不知道怎麼評」。在許多民營企業,科研、項目、業績一個不差,但說起職稱,許多員工仍然「沒啥概念」。  作為提供了中國7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的重要主體,民營企業不乏各領域的高端人才。
  • 事業編中級職稱可轉公務員?職稱究竟怎麼評,該準備什麼?
    具備了以上條件,只要找到同意接收、有空編的行政機關,經雙方單位黨組研究同意(調入和調出),報編委會同意通過,即可完成調任程序,置換為公務員身份。公務員什麼樣的情況下適合轉崗,什麼樣的情況下不推薦轉崗呢?1、中級職稱適合轉崗,副高及以上不建議中級職稱與公務員的待遇差距不是很大。
  • 評上職稱就賦閒?部分中小學教師評上職稱後就轉崗
    評上職稱,相當於「多年媳婦熬成婆」「職稱之爭就是利益之爭。」一位高校教師說,老師的收入、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的數額與職稱掛鈎,職稱高低還會影響課題申請、論文發表等職業生涯的全部環節。 許多教師為了評上職稱用盡辦法,不僅學著努力鑽營,更用造假蹭獎等方式增加評上可能性。
  • 課題在評職稱中的作用
    了解過職稱評審條件的朋友,肯定會關注到一點:課題是評職稱評價標準之一。課題能評職稱,自然有其相應的職稱作用。那麼,課題在評職稱中的作用?答案是加分。職稱評審文件中,有多種考核標準,而且評的職稱等級越高,考核的標準越多,也更多樣化,相應的要求也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