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煮雞蛋時,多加20克它!雞蛋更軟更嫩,好剝殼,可惜很多人不懂
雞蛋,被稱為最全營養食材!
它的做法是最廣泛的,煎炒烹炸,幾乎樣樣都行!它也是最百搭的食材,可以搭配任何一種食物,簡單一做就是一道大菜!
煮雞蛋,看似簡單,其實也是有竅門的!想要做出又嫩又滑的煮雞蛋,可不是隨隨便便加點水煮一煮那麼簡單,得用科學的方法煮才行……
大多數人煮雞蛋,都是直接扔進鍋裡,煮多久完全看心情。這樣煮好的雞蛋,完全沒有嫩滑的口感,營養還會流失。有時候發現雞蛋還會爆裂,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般來說,咱們的雞蛋都是在冷藏室裡存放的。雖然說雞蛋無需冷藏,但是很多人為了避免雞蛋壞掉都會放在冷藏室。從冷藏室取出的雞蛋,先不要著急下鍋,洗淨之後,先用清水浸泡10分鐘,這樣做能讓雞蛋自身的溫度升起來,與室溫保持一致,再煮的時候就不會有裂紋了,更不會出現爆裂的現象。
不管煮雞蛋,鴨蛋還是鵪鶉蛋,或者是別的蛋,一定要冷水下鍋,或者溫水下鍋。切記不要用沸水。如若用沸水,會導致雞蛋內外受熱不均勻,很有可能出現爆裂的情況。所以一定要冷水下鍋,且還要小火慢煮。
煮製過程中,很多人喜歡加點鹽進去,其實這樣做的效果並不明顯,並不會防止破殼。經過多次試驗,煮製過程中不如加點白醋進去,加的不要太多,20克左右就行。因為白醋有腐蝕蛋殼的功效,會使蛋殼變軟,這樣就不會出現破殼的情況了。
想要雞蛋好剝殼,除了前面講過的雞蛋以外,還要注意最後一點。雞蛋煮好以後,立即撈出放在冷水中浸泡30秒左右,這樣雞蛋絕對好剝殼……
想要雞蛋好吃,絕對不是看心情的,下面是小簡做過幾個實驗,或許對您有幫助!
1:2分鐘左右的雞蛋,完全沒有熟,這時的雞蛋貌似還能做個雞蛋湯。
2:3-5分鐘的雞蛋,蛋白微微凝固,蛋黃還在流動,這時的雞蛋可以炒個西紅柿,是沒問題的。
3:6-10分鐘的雞蛋,蛋白很軟,蛋黃剛剛凝固,很多人喜歡這時候的口感。
4:12-15分鐘以上的雞蛋,蛋白,蛋黃會變硬,還能吃。
5:15分鐘以上的雞蛋,蛋白變得很硬,蛋黃周邊出現青色的膜,這時的雞蛋,呃,很難吃!
一年四季,大多數人每天早上都會吃一個煮雞蛋,來補充營養。但是一定要注意「2個不」,為了健康,要牢記……
1:不吃沒有熟的雞蛋,就是很多人喜歡的那種溏心蛋!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這種雞蛋的營養更豐富,價值更高。其實不然,雞蛋本身就比較容易被細菌侵襲,只有完全熟透才能徹底殺死細菌,就像這種溏心蛋,並沒有完全殺死細菌,吃進肚子後有可能導致身體不適,所以這種溏心蛋還是別再吃了。
2:不要吃得太多。一天一個雞蛋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營養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雞蛋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特別是蛋黃的部分。但是蛋黃含有的「膽固醇」也是非常高的,如若長期大量吃雞蛋,天長地久以後難免會造成身體不適。
好了,今天的推送就到這!詳細做法,詳細您也get了,如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讚,轉發,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