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科學知識類圖畫書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重要的材料。《長頸鹿好長喔》的獨特之處在於用實際大小的照片來再現真實的長頸鹿外形,包括長頸鹿的每一個身體部位——頭部、頸部、腿、尾巴。我們利用這本圖畫書的特點設計早期閱讀活動,讓幼兒用直觀的方式感受和理解長頸鹿究竟有多長。
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閱讀方式——自主閱讀和集體閱讀,充分理解圖畫書的內容。
2.通過多種體驗方式直觀地感受與理解圖畫書的內容。
準備:
圖畫書《長頸鹿好長喔》入手一本,相關頁面的PPT,長頸鹿身體底板(將圖畫書中長頸鹿脖子以下、腿以上的身體部分做成紙板鋪在地上,其他身體部位由幼兒用圖畫書中相關畫面進行拼搭),黑板一塊,夾子若干。
過程:
一、幼兒帶著問題自主閱讀,尋找該書特殊的翻閱方式和表現「長」這一主題的內容
1.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瞧(出示PPT:長頸鹿的臉)。
師:你在哪裡看到過長頸鹿?
師:(出示圖畫書封面)這隻長頸鹿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潔克雅」。這本書會告訴我們關於潔克雅的哪些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幼兒入手一本圖畫書自主閱讀,教師指導。
師:有沒有發現這本書的特別之處?(翻書的順序是從下往上的。)
師:仔細觀察畫面,找一找潔克雅身體的哪些部分是長長的。
二、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發現的各種「長」
師:讀了這本書,你發現長頸鹿身上哪些地方長?在書本的第幾頁?(鼓勵幼兒邊說邊將圖畫書翻到該頁,並在教師的幫助下在黑板上展示。例如,為了真實地呈現長頸鹿脖子的實際長度,就將長頸鹿的脖子分為上下兩部分分別呈現在兩個跨頁上,當幼兒說到長頸鹿的脖子有四頁那麼長時,教師就將兩本書拼接起來在黑板上完整呈現長頸鹿的脖子。尾巴、腿等其他部位也照此方式呈現。)
三、藉助大屏幕演示PPT,和幼兒交流分享長頸鹿身體長長部位的具體作用
1.教師展示PPT的同時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細節,幫助幼兒理解。
師:長頸鹿長長的部位都有些什麼作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脖子的作用。
師:瞧!長頸鹿伸長脖子在幹什麼?(吃樹葉。)哪裡的樹葉?(高高的樹上的樹葉。)
師(小結):是呀,那麼高的樹上的樹葉,只有長頸鹿才能吃到,因為它有長長的脖子。
師:長頸鹿喝水的時候又會擺出怎樣的姿勢呢?我們也來學一學。(和幼兒一起擺出類似書中長頸鹿的姿勢,體驗長頸鹿由於太高喝水有多麼困難。)
師(小結):長頸鹿的脖子太長了,它在喝水時必須擺出這種姿勢。
(2)舌頭的作用。
師:長頸鹿長長的舌頭在幹什麼呢?是怎麼吃的?讓我們伸出手臂來學一學。你們的舌頭碰得到鼻子嗎?試試看!瞧!長頸鹿就可以哦!(出示PPT相關畫面。)
師(小結):長頸鹿不僅可以用長長的舌頭勾住樹葉,把樹葉扯下來,還能把鼻孔舔乾淨,它很愛清潔哦!
(3)腿的作用。
師:長頸鹿還有四條長長的腿,可以幫助它跑得快!
師:如果你和長頸鹿比賽,誰會取得比賽的勝利?(出示PPT相關畫面。)
師:瞧!這頭獅子的表情告訴了你什麼?為什麼?(獅子膽怯的表情告訴我們它不敢攻擊長頸鹿。)
師(小結):長頸鹿長長的腿不僅跑得快,還非常有力!
(4)尾巴的作用。
師:來說說長頸鹿的尾巴看上去像什麼。(就像小女孩長長的辮子,甩來甩去的。)
師(小結):長長的尾巴甩來甩去,可以趕蚊子。
2.教師小結:長頸鹿的身體有很多長長的部分,都有各自的作用。
3.教師配樂朗讀圖畫書《長頸鹿好長喔》,幼兒完整欣賞。
四、幼兒合作體驗,拼搭出長頸鹿的「長」
師:這本書有一個特點,你們發現了嗎?(可以拼搭組合。)
師:想不想看看潔克雅到底有多長?我們來試試吧!(出示放置在地上的「潔克雅」身體部分的紙板,讓幼兒從自己的書中尋找「潔克雅」身體上長長的部分,並翻到相應的頁面,嘗試合作拼搭出一隻真實大小的「長頸鹿」,充分感知長頸鹿的長。)
師:孩子們,你們瞧!這就是我們的長頸鹿朋友——潔克雅,它真的真的有那麼那麼的長!想不想跟它比比身高呢?(可以鼓勵幼兒躺下來和長頸鹿比比身高,感受「長」。)
評析:
對於廣大幼兒園教師來說,如何在科學知識類圖畫書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獲得閱讀理解的核心經驗,一直是個難題。上面呈現的這個早期閱讀活動為教師指導科學知識類圖畫書的閱讀提供了一個範例。
那麼,在「長頸鹿好長喔」這個活動設計中,教師是如何幫助幼兒獲得閱讀理解這一核心經驗的呢?
首先,引導幼兒把握關鍵信息,認識關鍵形象,明確圖畫書的主題。幼兒需要關注圖畫書中的關鍵形象,並且明確圖畫書的主題。《長頸鹿好長喔》中的關鍵形象是長頸鹿,整本書都在表現長頸鹿身體部位「長」的特點,所以幼兒需要在閱讀中知道每一頁中與「長頸鹿好長」相關的圖畫形象是什麼。教師在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自主閱讀,帶著問題尋找書中介紹了長頸鹿哪些部位長。這為幼兒指明了閱讀的重點,讓幼兒有目的地閱讀,自己把握關鍵信息,從而明確「長頸鹿好長」這一主題。接著,教師讓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發現的「長」。這時,理解水平較高的幼兒能夠說出的「長」更多,理解水平較低的幼兒可以在同伴的幫助下了解書中反映主題的其他關鍵信息,從而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其次,通過交流分享與完整體驗理解長頸鹿「長」的特徵。幼兒需要理解圖畫書中關鍵形象的特徵。在《長頸鹿好長喔》中,主題和關鍵形象的特徵是一致的,都是「好長」。教師需要讓幼兒理解每一頁的內容都與主題相關,長頸鹿各個身體部位的「長」正是長頸鹿的特徵。可以說,這是活動設計中的難點。因為幼兒見過的長頸鹿可能大多是在影視作品、圖畫故事書中以擬人和誇張的方式呈現的,所以不少幼兒只知道長頸鹿的脖子長,而對其他部位的「長」一無所知。又因為「長」本身是一個相對概念,對於幼兒來說要理解圖畫書中表現的「長」就有了一定的難度。教師在幼兒自主閱讀後讓他們交流分享自己看到的「長」,以梳理長頸鹿身上所有具有「長」這一特徵的部位,並且在黑板上展示。這樣,幼兒能夠將所有長的部位都與長頸鹿聯繫起來,知道這就是長頸鹿的特徵。在活動的最後,為了讓幼兒對長頸鹿到底有多長有更加感性的認識,教師又讓幼兒用多本圖畫書拼搭長頸鹿,並在拼搭好後躺下來與「長頸鹿」比身高,以幫助幼兒理解長頸鹿「好長」的特徵。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既體驗了拼搭的樂趣,又真實地感知了自己與長頸鹿身高的差距,從而獲得長頸鹿到底有多長的概念。
再次,通過集體講讀與模擬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那些表現長頸鹿特徵的畫面。幼兒需要理解用於說明關鍵形象特徵表現的畫面內容。相對而言,明確圖畫書的主題較為容易,理解關鍵形象的特徵較難,理解表現關鍵形象特徵的畫面更難。因為,關注圖畫書的關鍵形象、明確圖畫書的主題只需要觀察某個圖畫形象即可,理解關鍵形象的特徵需要更細緻地觀察畫面細節,而理解關鍵形象特徵表現的畫面則需要幼兒將多個圖畫形象聯繫起來,明白其中的邏輯關係,甚至要將多個頁面內容聯繫起來理解,明白畫面中表現的內容是為了說明某個特徵,這對幼兒的要求最高。教師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這些畫面的內容,知道作者呈現這些畫面的目的是什麼。從而更好地理解長頸鹿的特徵。例如,要表現長頸鹿脖子的長,就通過一個頁面呈現它喝水時必須擺出特定的姿勢。幼兒通過閱讀,將長頸鹿脖子的長與它喝水時的奇怪姿勢建立起因果關係,從而加深了對其特徵的理解。幼兒僅靠自己是無法理解那些表現長頸鹿形象特徵的畫面的,這就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用PPT展示圖畫書內容,通過集體講讀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每一個表現長頸鹿關鍵形象特徵的畫面,更加明確關鍵形象特徵的表現與關鍵形象特徵之間的關係,從而為幼兒的閱讀理解搭建了支架。此外,教師還採用讓幼兒模擬體驗的方式幫助他們獲得閱讀理解這一核心經驗。例如,在幫助幼兒理解長頸鹿的脖子有多長時,讓幼兒也擺出跟長頸鹿一樣的喝水姿勢;在幫助幼兒理解長頸鹿的舌頭吃樹葉的動作時,讓幼兒用自己的手臂模仿舌頭吃樹葉。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不能期望通過一次活動就讓幼兒理解上述三個方面,而應根據幼兒已有的閱讀理解核心經驗的發展水平、圖畫書的特點與難度水平、活動設計的目標等作出合理的設計。此外,教師還應相信幼兒有能力去發掘圖畫書中的細節來理解其中的科學知識,讓他們自由閱讀,而不要完全以自己對圖畫書難度的認識去判斷幼兒能否理解,試圖全程把控幼兒的理解過程。放手讓幼兒去閱讀、去探索、去領悟、去體驗,這也是幼兒科學知識類圖畫書閱讀經驗積累的過程,他們一定會在這個過程中成長,並逐漸發展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