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如何讓孩子贏在起點?

2020-12-15 雙胞胎孕媽小依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們都只關心孩子的中考和高考,認為這些都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節點。但事實上,孩子們在這些大考中的表現,是在小學兩個階段形成的,也就是小學四年級和五年級。

教育界有句諺語:一年級和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年級和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年級和六年級天壤之別!

我相信父母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如何讓孩子們在每個階段不被落下,我們父母該怎麼辦?

那麼孩子一二年級應該做什麼東西?

小學階段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一、二年級是最好的時期。如果你在一、二年級打下良好的基礎,將來你學習什麼都會很輕鬆。那麼我們到底要養成哪些習慣呢?

認真準備的習慣

首先我們要求孩子根據課程表的要求去收拾書包,準備好明天學習需要使用到的學習用品。

開始我們可以在一旁提醒孩子該準備什麼,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一直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準備自己學習上的事情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糾正不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有很強的隨意性,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認真去觀察,集中注意力。一些對於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就會感覺到乏味和心不在焉。

如果孩子們喜歡邊玩邊做作業,那這樣他們對時間就會毫無概念。這樣就會讓孩子做事越來越拖拉,每天就寫作業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每天等到寫完作業,也就只能洗洗睡了。孩子也會完全沒有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所以你一旦看了孩子有寫作業的時候邊寫邊玩、又或者先玩後寫,你就開始改正他了,否則日後就非常難糾正了。

生活中有意識激發孩子大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讓孩子去認識立體圖形,讓他們去感受每個形狀的都有幾個面,又或者不同形狀去組合,看能得到什麼東西。從不同角度去看,看到的東西還會一樣嗎?

有意識收集生活中的形狀,這樣將來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能在腦海中浮現出相對應的圖形,其實書本上的應用題都是來源於生活,真實的生活體驗會加深孩子對於「應用題」的理解。

大部分的孩子並不是不聰明,主要原因是思維能力不行,所謂的思維能力就是:分析力,論證力,理解力,推理力和判斷力。如果思維能力不夠,那無論是數學,語文還是什麼其他學科都可能學不好。

很多家長不懂該怎麼樣去提升孩子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專注力、表達力等。其實好的習慣就是要從小培養的。爸媽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裡面有故事、場景和圖片,豐富有趣。有了這套書,學前的思維和腦力、知識儲備、學習習慣等都已經完成,輕鬆掌握學習方法。

全套400道題,足夠孩子長時間玩耍;題目還整合了大量的圖形、計算、比較、整體規劃等小學基礎知識,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在孩子們靜下心來玩耍的過程中,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注意力也得到了提高。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它是參照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認知發展理論創始人、當代認知建構主義創始人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的。經中國科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批准,遵循3-7歲兒童腦發育特點的命題。

在皮亞傑的理論體系中,兒童發展的過程是「圖式→同化→適應→平衡」。很抽象。舉個例子:

比如,在孩子已有的認知中,方向可能是這樣的——

△看拇指指向分左右

而這套書會非常有利於孩子們理解方向,融入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方向,利用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的訓練,讓孩子觀察變化規律,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有許多類似的應用問題,靈活掌握舉一反三的方法,會使孩子更容易的學習。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兒童的學習大多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來源於兒童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的10本書對應了10個孩子喜歡、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得到發展。

△《熱鬧的生日派對》

比如《熱鬧的生日派對》,故事中的氣球、絲帶、蛋糕、生日帽,都是小朋友們熟悉的,題目生活化,玩起來更有帶入感

此外,融入這些思維訓練遊戲中的知識涉及很多常識,比如生活、機械、世界著名建築、動植物等,特別有趣,可以和兒童科普書籍媲美。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的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訓練思維和能力訓練。一套練習集中注意力、觀察力、邏輯、空間感、數學和想像力等12種能力,鍛鍊左右腦。

▽培養專注力和觀察力

▽培養空間能力

▽培養想像力

▽培養數學力

▽培養邏輯力

▽培養生活力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

所以對於4歲以前的小孩,你可以選擇從低星級開始。慢慢來。別擔心。樂趣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為3-7歲,但10歲左右的孩子也可以玩。很多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都與小學知識緊密相連,豐富多樣的題目考驗著孩子的能力。還有一些遊戲引入了時間的概念,比如引導孩子們關注烹飪需要多長時間--

做完這道題後,我們還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計算每天早起後穿、洗、吃的時間,並做相應的記錄,幫助孩子們合理安排時間。遊戲的多樣性更新鮮,培養了孩子們做問題的興趣。

印刷上,天然植物大豆油油墨,無味無毒,孩子放心閱讀。

字跡清晰,色彩乾淨明亮,孩子看著更舒適護眼;紙張也很厚實,耐撕扯,孩子們可以反覆翻閱練習。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對有遠見的家長。別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了,趕緊入手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老師說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
    很多父母都曾經反映過: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特別好,課後不複習照樣100分,可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成績就不那麼如意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有經驗的老師們都這樣形容小學階段的孩子: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原因出在哪裡?
    我家大寶馬上就要上三年級了,所以我最近也是特別的擔心。因為「三年級現象」確實是很讓人著急。 身邊有孩子上了三年級的寶媽,總是會在群裡很擔心的說,自己家孩子,一二年級成績都特別的好,考試90多分太正常了,但是到了三年級成績就突然下降了。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都差不多,三四年級就兩極分化!
    最近很多家長反映,為什麼孩子在一二年級階段學習成績都是挺好的,隨便一場考試都考90以上,感覺孩子還是挺聰明的,但是一到了三年級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其實,孩子在一二年級是一個關鍵的時期,不僅僅培養了孩子學習的習慣,也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距離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 「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甚至90分都拿不到了。」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精讀反思: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家長應該做點什麼呢?
  • 小學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就是當學霸的料?班主任:警惕成績假象
    教育界有句諺語: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自打進入小學那天起,對於分數的執著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沒停止過。尤其家長更喜歡拿孩子試卷的分數說事兒!
  • 孩子一二年級考滿分又怎樣?班主任: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但開完家長會回到單位後,大姐臉上的笑容卻消失了,一問才知道原來老師給她的高興潑了一盆冷水,老師告訴她說:一二年級的孩子成績再好也算不得數,想要真正看出來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要等到三年級之後,要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 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一單元檢測卷:兩極分化嚴重,得100分者很稀少
    一般情況下,對絕大多數小學生來說,三年級英語是很容易得高分的:不論是平時考試還是期末考試,得100分者不在少數;即使不能得100分,得95分以上也很容易。問題是我們現在正處在疫情時期!在此種情況之下,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都受到了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影響。
  • 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兩極分化難免,字母書寫是關鍵
    居家學習必然有它的弊端,學生不自覺,老師沒法及時有效地面對面輔導,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在所難免。為了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需要家庭、學校密切配合,提高學生居家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也不用太擔心,因為老師教學得法,管理得力的話,落下課的孩子畢竟是極少數,開學以後及時跟進輔導還是能夠補救的。現在,我教的三年級英語課已經完成了一輪複習。從做題反饋情況來看,學生聽說讀的能力都不錯,但寫的方面需要大大加強。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差,三年級就會開竅?老師:想的有點多了
    跟一個朋友聊天,她說自己孩子上二年級了,可學習總是跟不上。做老師的我一聽這情況,職業病就犯了,想著給她提些建議。誰知她滿不在乎地說,一二年級學習差是因為沒有開竅,三年級就好了。說孩子一二年級學習差,到三年級就開竅的家長實際上是在安慰自己推卸責任。也就是說孩子一二年級學習差,三年級突然變好的可能性不大。當然也有到三年級學習慢慢變好的,但這也無關開竅。與其說是開竅不如說是厚積薄發。
  •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
  • 班主任: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項能力,當心三年級被拉開差距
    針對小學教育,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成績優異,甚至經常考滿分,還會收到其他家長投去羨慕的眼神,有時候還會收穫一句:「這孩子真是學習的料,將來是學霸無疑了。」
  • 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
    孩子上了二年級,面對比一年級多了一倍的作業量,會開始出現寫作業磨蹭的現象,因此家長還需要教會孩子如何有計劃地學習。,謹防「滑坡」現象在教育界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 支招| 三四年級是成績「分水嶺」?如何應對小升初?升學名師講座預告
    點擊播放 GIF 0.4M  圖 / 視覺中國「三四年級,小學階段的一個分水嶺,成績上最容易兩極分化。」一兩年級的時候,公辦小學幾乎不留書面回家作業,最多也就是聽讀和課堂練習的訂正、練字。到了三年級,作業量和深度都明顯增加。靜安區某公辦學校四年級家長徐女士說,從三年級開始,感覺孩子的作業難度比低年級加大了,有些題目思維要拐彎,試卷的最後開始有星級動腦筋題。
  • 一道三年級數學題,沒頭緒家長撓破頭,有思路小學生10秒算出答案
    教育圈流傳著一句話:「一二年級差別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一二年級知識點少,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和輔導非常有效,學生平均分在95分以上也是常事;到了三、四年級學生之間開始分化,很多老師把三年級比作一道坎,四年級比作一道坡,三四年級順利度過,以後孩子基本不用太愁了。
  • 二年級孩子升三年級,不注意正確過渡,很可能出現學習跟不上
    二年級升三年級,這看起來只是一個數字的變化,但其實這是孩子學習生涯當中第一個分水嶺。 所謂分水嶺,就是我們口頭上說的有可能出現兩極分化的一個階段。 有一位專家曾經說過,一個高二的學生,他80%的成績取決於三四年級學得怎麼樣。
  •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最近,有好幾位家長朋友私信我,說自己的孩子在上一二年級時,數學經常考滿分,但是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孩子卻經常考試不及格。小學考試不及格,這些學生基本杜絕了以後考高中、大學的可能,所以那些家長都很崩潰:這到底是是咋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