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動力不強,家長怎麼辦?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
孩子不存在行動力不強的問題。他之所以行動力不強很本質的原因是孩子對任務的興趣不足,或者對目標成果的渴望度不夠。
以前聽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吃飯老是磨磨蹭蹭,要吃一個鐘頭,家長說他動作慢,做事效率低,但是如果你告訴他,十分鐘之後我們出發去迪士尼遊樂園,他十分鐘不到就吃完了。還有一個孩子放學回家總是拖拖拉拉不去寫作業,總是等到要睡覺了,才想起來還有數學沒有做或者作文沒有做,你說這孩子有拖延症,但是你讓她看動畫片,她可以從放學回家開始看看兩三個小時都不累,既專注又持續,中間你跟他說話他都不帶理你的,對吧。
所以行動力不強我總結一下有三個外部原因:
1. 事情本身的趣味性不夠
一般出了問題我們做家長的很喜歡給孩子講道理,但是小孩子是不喜歡大人在那裡很嚴肅地講道理的,一個耳朵進,另一個耳朵出。你講的口乾舌燥,他的思想早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想辦法把事情變得有吸引力,讓孩子願意主動去做,或者願意配合你去做,比方說小孩子不吃蔬菜,怎麼把吃蔬菜變得有趣呢?你可以講:(夾一塊西蘭花)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是一顆神奇的小草,要進山洞啦!(指著孩子的嘴巴)山洞在哪裡?山洞在這裡,小草進山洞啦!(餵進嘴巴),這顆小草可以讓人變得聰明又漂亮!
你看,這是我親測有效的辦法,3歲半的侄子非常挑食,不肯吃西蘭花,我就是這麼讓他吃下去的。
2. 達成目標的成果沒有吸引力
我們大人也知道,工資高的工作,做起來才會更賣力,小孩子也是一樣的。讓小孩子做一件他不怎麼喜歡的事情,你可以給他設定一些正反饋,而且是針對小孩子的興趣。不同年紀的小孩子喜歡什麼?你是要去做研究,去了解的。比方說,我親戚家有個孩子特別喜歡玩具車,他家孩子才五歲,家裡專門有一個房間是放他的各種小車車的。但是這個小朋友看動畫片成癮,他的父母因此求助於我,於是有一天我去他們家,我告訴他:今天你可以選擇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或者看一個小時的動畫片,如果你只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呢,我就把這個小玩具車送給你,如果你看一個小時動畫片,那這個小車車就是我的了。這個孩子當天就只看了半個小時動畫片,接著就活蹦亂跳地去玩我送給他的小車車了。
3. 任務本身難度過大
太苦的苦瓜我們也很難下咽,所以難度過大,阻礙太多,這也是阻礙人去行動的一個原因。所以我們要去深入了解,孩子的能力在什麼水平,你設定的作業是不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那麼他做不到是肯定的。所以作為父母老師,我們要知道一個詞叫「知識詛咒」,知道的人想像不出不知道的人的感知。所以我們要理解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簡單的任務,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就太難了。所以,我們要把一個較難的任務,分步驟,一點一點分給孩子,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慢慢去學習和提高。
內部原因:孩子的性格,從大五人格的角度包括,責任性,穩定性等。那麼這些有關大五人格內容比較複雜,需要一個新的篇幅才能夠講完,後面我會專門做幾篇大五人格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