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專題(二十七)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

2021-02-08 地理小驛

如果您喜歡本類文章,請關注公眾號:地理小驛。公眾號每天將會更新內容,您的關注將是小驛成長的最大支持。




淺析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的區別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人口合理容量》一節中出現了內涵不同但又關係密切的三個概念: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在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試題中還經常看到環境人口容量一詞。對於這四個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作簡單的分析。

教材中環境承載力的定義是: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從承載的內容看,它是一個地區的環境和資源,所能承受的人類的活動,這個人類活動包含三層意思:1.人口數量,2.在該數量下的人們經濟活動的規模,3.該人口數量及經濟規模下產生的汙染。

單從可以供養的人口數量看,環境承載力包含各種資源,例如土地資源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礦產資源承載力等,很顯然各種資源承載力所能供養的人口不盡相同,就像是木桶的許多木板,有長有短,但是決定環境承載力的是最短那塊木板,這就是環境人口容量。所以從概念包含的內容的角度,環境承載力涉及廣於環境人口容量,它不僅包含環境人口容量(人口數量),還包括在該數量下的經濟活動的規模和該人口數量及經濟規模下產生的汙染這兩方面的內容。但只從人口數量的角度,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

教材對人口容量的定義是: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產物。簡單的說某一地區的人口容量不僅受到環境的制約(環境承載力),還受到社會經濟(生產力水平、對外開放程度、文化消費水平等)的影響。從狹義的角度,一般認為人口容量就是環境人口容量的簡稱。所以從可以供養的人口數量看: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並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人口容量是在綜合考慮環境承載力(最主要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地區開放程度、人口文化和消費水平等基礎上得出的某地區在滿足健康而不奢侈的生活條件下的最大人口數量。以水杯作一個簡單的比喻,人口容量是指整個水杯的容量,再多就會溢出,而人口合理容量就是水杯三分之二的容量,這樣水不容易濺出。所以,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綜上所述,從可供養的人口數量的角度,它們存在這樣的關係:

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相關焦點

  • 知識點|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
    本知識點總結出自高中地理2019中圖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分布、遷移與合理容量第三節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指在一定時期內,特定區域在資源環境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規模下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
  • 【備考乾貨】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都是什麼重要概念?
    高中地理出現了內涵不同但又關係密切的三個概念:環境承載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所以從概念包含的內容的角度,環境承載力涉及廣於環境人口容量,它不僅包含環境人口容量(人口數量),還包括在該數量下的經濟活動的規模和該人口數量及經濟規模下產生的汙染這兩方面的內容。但只從人口數量的角度,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教材對人口容量的定義是: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產物。
  • 人口高密度城市建成區的車容量
    餘永佳通過對城市建成區人口密度的探討,可得出如下結論。1、人口密度必須符合國情民意。人口密度過高則會超越城市生態和經濟資源的承載力,導致土地和住房供需失衡、交通擁堵和生態環境惡化。2、中國城市應保持合理的人口高密度。
  • 中國的人口容量是多少,中國最多能夠養活多少人?
    人口容量是人口地理學上的一個概念,是環境人口容量的簡稱,是指一國或一地區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利用該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及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我們可以簡單的把人口容量理解為某一區域在某一時間內最多能夠養活的人口數量。
  • 我們生活的地球,到底能夠養活多少人口?
    對於目前的全球人口增長,可以形容為「人口爆炸」,目前全球人口增長的速度大約為每10至11年,全球人口數量就增加10億人。當然,就地區而言,全球各國人口增長的速度差異是極大的,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從大洲來看,非洲是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隨著人口爆炸式的增長,我們必然會問,地球到底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呢?
  • 臺灣地區人口成長率與土地承載力的二律背反
    臺「經建會」日前通過《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報告,由於百年結婚潮及龍年生育率提高,人口負成長由預估的2023年延至2025年。臺「內政部長」李鴻源稍早指出大臺北地區人口快速增長,已超越土地承載力的極限。兩相對照,顯示臺灣地區出現人口成長率與土地承載力二律背反。
  • 世界人口接近76億,它的承載力有上限嗎?最多能容納多少人?
    在世界範圍內,人口的分布是極度不均衡的,人口的增長速度也是大相逕庭,但從總體上來講,世界人口一直處於增加的趨勢之中,地球人是越來越多了。奮鬥在大城市的人,最能親身感受到人多所帶來的問題,包括從環境到經濟等各個方面,難以一言而盡。
  • 人口多存食空間少?美的大容量對開門冰箱讓你肆意囤
    其實家人一直也想換一臺大容量的冰箱,但考慮到大容量冰箱太「耗電」了,往往最後就沒了下文。然而我並不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冰箱耗電量除了跟容積有關外,還跟它的壓縮機好壞、外界環境有關,尤其看它是否耗電還得拿能效等級來說話。
  • 生態足跡與人口測算
    自從可持續發展被提出,定量測度可持續發展便成為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也出現了很多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生態足跡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我認為生態足跡應用較為廣泛,例如…在城市規劃中我可以用它來測算人口容量
  • 2012.04:大城市承載力研究(羅鳳金等)
    內容摘要:本文在分析綜合承載力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從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等要素對全國14個大城市進行綜合承載力評價,並以廣州為例判斷大城市人口承載現狀,進而提出了增強大城市承載力的途徑和建議。承載對象主要由城市主體——人口以及人類活動構成。因此,人口規模、生活質量、經濟發展等是主要的參考變量;承載體則主要由自然、環境、經濟條件、社會管理等構成城市實體的各要素組成。城市綜合承載力表現為城市載體和承載對象之間的協調與平衡,是人類活動與自然資源、環境、經濟、社會條件的有機結合。除資源基礎、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等城市內在的承壓能力外,人口及其需求是外加於城市的壓力因素。
  • 人口遷移與人口增長率專題訓練
    19.水資源和耕地資源是制約一個地區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考點:考查人口容量及人口素質對社會發展影響。【點晴】本組題主要考查人口容量及影響因素。資源短板主要是丙省的水與丁省的耕地,判斷時要考慮的單位面積的水資源。
  • 合理控制教學容量——初中英語校本研修系列主題活動報導
    楊春霞做了《基於合理控制教學容量的教研設計》的專題發言。她從「問題的提出」「成因分析」「合理控制教學容量的教研設計」以及「成效與反思」四個方面分享了松江區英語教研活動的實施情況。松江區圍繞市教研室活動主題設計區域常規教研活動,聚焦區校教研薄弱點開展研究和培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幾內亞沿岸的「奈及利亞」,為什麼會成為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自從人類工業革命以來,生產力水平飛速發展,從而能夠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質和能量,地球上的人口數量開始飛速增長,到目前地球人口總數已經超過77億人,以現在的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就會超過80億人。在世界各大洲中,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目前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大約為2.3%,遠遠高於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
  • 【漲知識】中國城市人口分布還不夠集中?
    有些城市人口集聚,有些城市人口稀少但生活均等化是城市發展的基本走向。特別是在廣闊的中西部,城市化進程應主要以推進區域型的大都市圈為主,而中小城市則必須依賴大城市的帶動才能實現更快發展。中西部整體來說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區域型大都市圈的發展能夠使集聚經濟發揮作用,同時避免無序開發,確保區域生態得到更好的保護。
  • 中小學教科書中的人口理念亟需清理
    [例]高一地理的對「人口容量」的定義:「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則是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並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課本還提到:「人口容量有三個特點:一是臨界性。
  • 中小學教育科研|趙尚華:初中英語「合理控制教學容量」的實證研究
    點擊標題下「第一教育專業圈」可快速關注 【摘 要】
  • 現今世界各國人口形勢怎麼樣?
    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人口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人口數量和環境人口容量之間的矛盾,另一個是該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問題,不同的國家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比如以歐洲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主要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自然增長率緩慢,全國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在人口年齡結構方面,老年人口佔比較高,屬於老齡化社會,社會缺乏活力,養老壓力較大,勞動力缺乏。
  • 地理作業|對點訓練1 人口數量的變化
    、低自然增長率6.1982年以來,中國農村人口大量遷入城市,主要影響因素是A.社會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態環境因素D.經濟因素勞動年齡人口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根據國際慣例劃分,一般為15~64歲的人口。
  • 最新的上海人口統計數據發布 人口規模:上海科學發展大考題
    最新統計,上海常住人口去年已達2380萬。一些專家指出,上海可承載的人口正在接近極限,並非危言聳聽。   如何合理控制上海人口規模,成為一道考驗城市未來科學發展的大考題。   「承載極限」有多少   上海的人口最大承載量究竟有多少?
  • 合理的輸配電價計價方式:一部制容量電價
    (來源:微信公眾號「電力市場那些事兒」ID:ElectricityMarkets 作者:郎木晨煙)二、輸配電價計價方法輸配電價由監管機構按照「成本回收+合理收益」的原則加以核定,之後就需要分攤到電網使用者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