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很重要,但人生並非「一考定終生」

2020-08-28 薯條Dad


高考不僅僅對於考生很重要,整個社會也越來越重視高考,每年高考季任何關於高考的信息都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今年的高考非比尋常,關注度更高,7月8日一則「河南平頂山一女士在高考現場撕毀臨近2名同學答題卡」的消息引發關注。據猛獁新聞報導:該女生系因部分題不會做,導致心理壓力過大,撕毀他人答題卡。事情發生後,被撕破答題卡的兩名考生延時重新填寫答題卡,當天下午還正常參加了剩餘科目的考試。而該名考生當天下午並未參加考試,視為主動放棄今年高考。


考場上撕毀準考證事件,代入感很強,很多網友腦補現場畫面,甚至換位自己是被撕毀答題卡的考生。有網友表示:光腦補畫面就要精神崩潰了。說實話,這樣的情況真的很難預料,肯定會對現場的考生心理造成一定影響。誠然高考很重要,但是現在大家幾乎把高考推上了神壇,貌似高考就是人生成敗的分水嶺一樣,所以家長會搶學區房,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為孩子的高考做準備了。正是由於家長、老師、社會對孩子們有太高的期許,給他們過大的高考壓力,所以在面對高考的時候才會出現情緒的超範圍波動,以至於發生極端事件。在家長、老師、社會神話高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忘記了高考的目的和意義在哪裡?

高考是邁入大學校園獨木橋。高考不是為了檢驗高中的學習成果,而是由於高等學府的學習資源稀缺,要優中選優,把稀缺資源分配給更優質的學生。高考就是為了挑選出更好的,所以高考題目才一年比一年難。也不用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而妄自菲薄,因為一次考試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也許這套題不適合自己,也許今天的狀態不好,都會影響最後的成績,但並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行,也不代表這輩子就此完蛋了,它只是你人生中諸多偶然因素之一。

高考是填鴨式學習的終點。大學以前,為了高考,老師是考試考什麼就教什麼,學生是老師教什麼就學什麼,幾乎所有的考試題都有標準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不大。很多上學時的學霸就很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但是如果到了大學、到了社會還不能轉變學習方式,不能適應自主學習,很可能就會秒變渣渣。大學對於有些孩子是天堂,有大把的自由時間,想學什麼都可以自學,還可以交朋友結交人脈;適應填鴨式教育的孩子就完了,沒有人管著就失去了方向。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案例,高中的學霸,到了大學沒人管了、徹底放鬆了,整天無所事事,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學習,接連掛科。


高考是人生路上的重要節點。高考之前的人生是單行線,只有一個目標——高考考個好成績,你的人生由老師和家長來決定。高考之後的人生到處都是十字路口,一步一個選擇題,而且每道題都沒有標準答案,諮詢一千個人可能給你一千個參考答案,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你的人生只由你自己負責。


高考很重要,但絕不是「一考定終生」。一次高考失利了還可以選擇復讀,明年再戰,以後還有機會讀在職本科、在職研究生,有的是補救的機會,人生的路很長,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回顧高考對你的影響微乎其微。任正非沒上過大學吧,依然創造了華為這樣偉大的企業;馬雲是普通二本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的,也不耽誤他建立阿里帝國。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節點、是人生的一個特別的精力,不必患得患失。網上有一句話特別好與君共勉:高考之前,人生沒有岔路,只要努力就行;高考之後,全市路口,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終生,但卻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心態要平穩
    在前幾期筆者曾經列舉過高考出題的嚴謹性,於高考閱卷的嚴格性。由於國家高度重視這類的全國性人才選拔考試,導致不少的考生和家長也對高考這一事情看得較為重要,十分緊張。甚至不少同學會從家長或是老師口中得到一考定終生的相關話題,那麼真的是一考定終生嗎?
  • 並非「一考定終生」的日本高考,避免了被頂替的風險吧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考延期到7月份舉行,據悉今年將有1071萬考生將步入考場,迎來他們人生中的一次「大考」,都替你們感到壓力山大2020年日本高考已於1月18日和1月19日這兩天舉行,然後不同於中國的「一考」定終生,日本的高考經過是「多次」考試後
  • 高考真的一考定終身嗎?
    一直以來,高考都是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對於許多人,尤其是對於「寒門學子」來講,是改變其命運的一次重要機會。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的暢通,如今的高考真的還是「一考定終身」嗎?
  • 日本的高考並非「一考定終生」,想頂替可沒那麼容易……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考延期到7月份舉行。今年有1071萬考生步入考場,迎來他們人生中的一次「大考」。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日本高考的那些事兒。日本高考和中國高考有什麼不同之處呢?2020年日本高考已於1月18日和1月19日這兩天舉行,不同於中國的「一考」定終生,日本的高考經過是「多次」考試後,最終被大學錄取。哪國都一樣,日本的高考也很殘酷,東大是那麼容易上的嗎?
  • 一考定終身:70後的高考那些事
    一考定終身:70後的高考那些事過一個多月,廣西高三學子就要進行高考了。25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和很多同學一樣,即將走進教室,參加高考。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的很少。也因為當的聽了班主任的話,最終被調配到了一所三流的師範專科學校。還真感謝當年的班主任,不然真的是現在還可能是在家務農。
  • 高考不論成敗,都不是人生全部
    每當高考來臨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這是一輩子的大事,一考定終生,不在少數人認為高考是一場決定人生的考試。考好了,人生已成功一大半。考砸了,前途充滿未知。可見高考對於大部分人的人生確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過其實人生漫長,高考不論成敗,都不是人生的全部。
  • 高考並非人生唯一選項,多元社會期待多元人才
    教育時評近日,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面對考試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每到這個時候,既可以看到一些高分考生的燦爛笑容,也會有一些考生因為成績不理想、學校選擇不滿意等原因,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轉折點,其結果的好壞可能會對人生選擇、未來走向產生一定的影響,牽動著每一個考生和家長的心。
  • 高考,並非人生終點,而是新旅途的開始
    我相信很多人和那時的我一樣,把高考作為了人生的終極目標,沒有優異的高考成績,仿佛人生就失去了光亮,這也許和老師們經常在我們耳邊提起的「高考決定命運,沒考好就沒有未來」有關,它讓我們大腦裡產生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思維:那就是戰勝了高考,人生就可以披荊斬棘,走上巔峰。但事實上高考並非終點,而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
  • 破冰「一考定終身」需從高考英語改革開刀
    其五,各種英語考試的制度組合,讓英語學習變成了「全民學英語」應試怪現象,把英語學習變成了比母語學習更重要的事情,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並且造成了巨大的學習浪費。現有的中高考制度是一種按照總分劃線錄取的制度,而高考總分是由語數外理化生(理科)或語數外政史地(文科)構成的。
  • 南方醫科大勸退16名博士,一考定終生從此作古?
    01 勸退學業荒廢的學生,是否意味著一考定終身的潛規則從此結束,不得而知,但至少傳達了一個傾向, 從此,只要高考通過,就可以在大學混日子的情況,已然被撼動,而這個產生的裂隙,似乎可以讓光透進來。 學業不達標,會被退學,雖說明面上有這規定,但真正切實執行的,並不多。
  • 「一考定終生」?從華為年薪201萬天才少年,看成功關鍵能力
    高考時,他並沒有考入名校,但讀碩讀博的學校每一步都邁向一個新的臺階。在當下,很多家長仍然相信「一考定終生」,考入名校也就成為了家庭教育的成績單。在他的學業經歷中我們看出哪些重要的個性品質呢?助力成功的關鍵能力和個性品質學業規劃能力第一次高考
  • 教育部副部長:並非削弱英語 為避免一考定終身
    廣東版方案「八字沒一撇」近日,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4年上半年,國家發布總體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領域的改革實施意見。有條件的省份開始綜合改革試點或專項改革試點。2017年總結成效和經驗,推廣實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實現改革總體目標。各省(區、市)最遲2014年年底前出臺本地區具體實施辦法。
  • 人生有多種選擇,並非一語定終身,與其一味感嘆,不如奮勇前行
    人生真正的酸甜苦辣你都不曾知曉,何必尋死覓活?人生有千百種活法,高考並非一考定終身前些日子,各省的高考結果陸續公布了,榜上有名者全家歡喜,一時間仿佛「雞犬升天」。這些選擇,都是人生。只是另一種極端的選擇讓人痛心,也讓人唾棄,那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每一年高考結束後,有人總會因成績不理想而自殺,我不禁要問:高考真的可以決定一生,甚至要因此而了卻此生嗎?人生有千百種活法,而高考並非一考定終身。考上大學也並不會高人一等,每年有幾十萬的大學畢業生,並不是人人都會得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或是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 高考並非唯一選項,社會期待多元人才
    2020-07-31 03:54:26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高考並非人生唯一選項,多元社會期待多元人才來源:科技日報近日,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面對考試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每到這個時候,既可以看到一些高分考生的燦爛笑容,也會有一些考生因為成績不理想、學校選擇不滿意等原因,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 高考很重要,但並非是人生的全部,它只是人生的一種經歷
    由於今年新冠肺炎的影響,不僅使全國民眾宅在家中一起體驗「坐月子」,就連以學業為重的學生都宅在家裡,讓因飽受神獸摧殘的一眾父母期盼學校開學,能早日擺脫神獸的折磨。多數學生經歷史上最漫長寒假,樂不思蜀的已經忘記學習的重任,但作為高三即將面臨高考的孩子們內心卻備受煎熬。
  • 亞洲青年壓力大:一考定終身 競爭更激烈
    一名韓國女子在參加高考。「一考定終身」也是亞洲青年壓力之一  同時,這一地區大多數國家年輕人失業率在過去5年裡低於15%,而在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這一數字超過30%。  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官員馬爾科·龍卡拉蒂說:「亞洲經濟持續繁榮,回望過去20到30年,我們發現這一地區的整體發展得到改善。」
  • 誰言高考定終生,專科生可以用考研逆襲
    摘要:專科逆襲985,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恰恰也證明了高考並非一考定終生,專科也可以通過考研來逆襲。但是作為專科生,和本科生報考還是有區別的,一些小夥伴在報考時會遇到一些困惑和誤區,幫幫整理了專科考研中的一些常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 「一考定終生,分數是命根,只看分數不問人」的高考制度該改改了
    更重要的是他不太懂事,開會老是嗆領導,走廊裡見了老總從來不打招呼,跟同事相處也不好。」這位傷心的媽媽說:「我有一個那麼優秀的兒子,以前一直都是我的驕傲,我也覺得自己是一個挺成功的母親,怎麼一下子就變成這樣了呢?」我倒覺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變得這麼糟糕的,這些孩子身上那些糟糕的特質其實都是我們不科學的教育體制與不正確的教育教學價值觀的可怕「饋贈」。
  • 高考後,人生有更多正確答案
    高考,我們的青春,人生的儀式。而人生有很多正確答案,選擇近路也好,遠路也罷,只要你在前行,終究會抵達你要的彼岸。「一考定終生」,那只是自以為是的一廂情願。周國平說:「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便有了精神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 高考文理「套餐」變「自助餐」 打破一考定終身
    本報整理發現,各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呈現出一些共同特點:考試制度方面,取消文理分科、外語一年多考被普遍推行;招錄製度方面,逐步合併本科錄取批次,遵循「兩依據、一參考」錄取原則,為名目花哨的加分政策瘦身等。  從無所適從到科學規劃,江雨馨將自己的進步歸功於學校開設的人生導航課。據悉,性格測試、學力分析、經驗分享講座、高招錄取要求講解等組成了上海市奉賢中學人生導航課的基本內容。  「學生在高一第二學期就要做出選科決定,那時他們還很難對自身形成明確的認知。因此,能否提供滿足需求的生涯規劃教育,也是影響高考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本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