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僅僅對於考生很重要,整個社會也越來越重視高考,每年高考季任何關於高考的信息都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今年的高考非比尋常,關注度更高,7月8日一則「河南平頂山一女士在高考現場撕毀臨近2名同學答題卡」的消息引發關注。據猛獁新聞報導:該女生系因部分題不會做,導致心理壓力過大,撕毀他人答題卡。事情發生後,被撕破答題卡的兩名考生延時重新填寫答題卡,當天下午還正常參加了剩餘科目的考試。而該名考生當天下午並未參加考試,視為主動放棄今年高考。
考場上撕毀準考證事件,代入感很強,很多網友腦補現場畫面,甚至換位自己是被撕毀答題卡的考生。有網友表示:光腦補畫面就要精神崩潰了。說實話,這樣的情況真的很難預料,肯定會對現場的考生心理造成一定影響。誠然高考很重要,但是現在大家幾乎把高考推上了神壇,貌似高考就是人生成敗的分水嶺一樣,所以家長會搶學區房,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為孩子的高考做準備了。正是由於家長、老師、社會對孩子們有太高的期許,給他們過大的高考壓力,所以在面對高考的時候才會出現情緒的超範圍波動,以至於發生極端事件。在家長、老師、社會神話高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忘記了高考的目的和意義在哪裡?
高考是邁入大學校園獨木橋。高考不是為了檢驗高中的學習成果,而是由於高等學府的學習資源稀缺,要優中選優,把稀缺資源分配給更優質的學生。高考就是為了挑選出更好的,所以高考題目才一年比一年難。也不用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而妄自菲薄,因為一次考試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也許這套題不適合自己,也許今天的狀態不好,都會影響最後的成績,但並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行,也不代表這輩子就此完蛋了,它只是你人生中諸多偶然因素之一。
高考是填鴨式學習的終點。大學以前,為了高考,老師是考試考什麼就教什麼,學生是老師教什麼就學什麼,幾乎所有的考試題都有標準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不大。很多上學時的學霸就很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但是如果到了大學、到了社會還不能轉變學習方式,不能適應自主學習,很可能就會秒變渣渣。大學對於有些孩子是天堂,有大把的自由時間,想學什麼都可以自學,還可以交朋友結交人脈;適應填鴨式教育的孩子就完了,沒有人管著就失去了方向。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案例,高中的學霸,到了大學沒人管了、徹底放鬆了,整天無所事事,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學習,接連掛科。
高考是人生路上的重要節點。高考之前的人生是單行線,只有一個目標——高考考個好成績,你的人生由老師和家長來決定。高考之後的人生到處都是十字路口,一步一個選擇題,而且每道題都沒有標準答案,諮詢一千個人可能給你一千個參考答案,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你的人生只由你自己負責。
高考很重要,但絕不是「一考定終生」。一次高考失利了還可以選擇復讀,明年再戰,以後還有機會讀在職本科、在職研究生,有的是補救的機會,人生的路很長,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回顧高考對你的影響微乎其微。任正非沒上過大學吧,依然創造了華為這樣偉大的企業;馬雲是普通二本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的,也不耽誤他建立阿里帝國。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節點、是人生的一個特別的精力,不必患得患失。網上有一句話特別好與君共勉:高考之前,人生沒有岔路,只要努力就行;高考之後,全市路口,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