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真國,今年25歲,是黃果樹旅遊區龍宮鎮隴嘎村村民。2015年10月,我父親因病離世後,一家僅剩53歲體弱的母親和22歲的弟弟。前幾年,父親患病以來,家中多年積蓄幾乎為醫治父親所剩無幾,甚至還欠有親戚借款,這讓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
吳真國母親在新家
一時間,作為家中的長子。家庭經濟支柱的重擔就此壓在我身上,讓我不知所措。家中經常「吃上頓愁下頓」,僅靠從自家種地中採些蔬菜勉強應付溫飽。 長期以來,我們家的住房是木架結構,主梁因年久失修、房頂漏水浸泡腐蝕,房體也出現了輕微傾斜,政府鑑定為D級危房,貧窮一度讓年輕的我對生活差點失去了信心。 2016年年初,在政府和村幹部的幫助和支持下,我被推薦來到了浙江溫州某電子公司打工。 現在,通過幾年的勞動,我通過省吃儉用攢下了一些積蓄。2017年10月,在政策支持下,我家的舊房順利完成了危房改造。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喜出望外,就立即向公司提交了辭職信回到家中。通過政府出資統籌規劃、親朋好友搭手幫建,歷經將近1個多月的時間,我家住房終於舊貌換了新顏,由之前的木架房改造為鋼筋混泥土平房。
吳國真家中老房
從此,也解除了我在外務工期間,還擔心家中母親居住在危房中的後顧之憂。 當年年底,在全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為鞏固脫貧,防止返貧,各項優惠政策下,我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2018年以來,村裡為我們送來了免費雞苗,還享受小額扶貧貸款貼息補助、入股鎮級平臺公司享受每年分紅、安排就業培訓等,村幹部還為新家購置了部分家具。
吳真國危房改造後的新居
扶貧只能扶一時,不能扶一世。之後,母親在村附近開始做些零工、弟弟也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應聘到周邊公司就業。現在,我也重新找到了理想中的工作。 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奮鬥而來。現在,我和我的家人已經在黨和政府的扶貧春風中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小康生活,加上我有一雙勤勞的雙手,我對未來信心滿滿,我們家今後的生活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好。 【人物小傳】 吳真國,今年25歲,黃果樹旅遊區龍宮鎮隴嘎村村民。2015年10月,父親因病離世後,家中因病致貧。後在就業扶貧政策、農村危房改造等各項政策幫扶下,一家人於2017年底順利脫貧摘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金秋時整理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