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些飲食頻道,發現一種食材,這種食材我這個從小在北方長大的人從來沒見過,這種食材的個頭看著比馬蹄大,通常被用來和肉一起烹飪,做熟出鍋後,渾身沾上湯汁,又有點像北方醃製的糖蒜,不過這種食材和糖蒜可一點都不搭邊,後來經過節目主持人的介紹才知道,這種食材叫做「茨菇」。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這個南方特有的食材。
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和我一樣都把它當做是一種蘑菇啦?其實茨菇雖然名字裡面帶一個菇字,它可不是蘑菇,千萬不要被它的名字騙到,這可是一種蔬菜,不是菌類。我們平時做菜用的茨菇實際上是茨菇這種植物的根莖,就像地瓜、山藥一樣,是埋在地底下的部分。茨菇的株體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而且茨菇都是一叢叢的成片生長。
茨菇的株體上散發著一種辣味,有點像大蒜的辛辣味道。茨菇的成長環境也比較獨特,別的蔬菜是長在土壤裡面的,而茨菇是長在泥潭裡的,只有在泥潭裡才能生長。在茨菇長長的莖上長著大葉子,每年盛夏的時候,從葉子的腋部就會抽出一個新的莖,並且鑽進泥潭的泥裡面,然後長成球體,這球體長大以後就是我們吃的茨菇了,剛挖出來的茨菇外形如同大蒜一樣,別的蔬菜一般都是秋季採摘,不過茨菇可不一樣,茨菇在秋天還沒長好呢!所以每年到冬天的時候,才是茨菇長成的時候,也是茨菇大豐收的季節。南方的朋友這時可有口福了,他們在冬天經常能吃茨菇,由於茨菇的產量大,所以在南方冬天吃茨菇能吃到膩。
這可讓北方的我們非常的羨慕,據說茨菇的味道特別好,有小夥伴在網上分享說用茨菇燉湯最美味,茨菇到底是什麼味道呢?我非常好奇,因此還查詢了大量資料,茨菇的口感和山藥有幾分相似,還帶有一點點的甜味,而且茨菇本身帶有一種屬於自己獨有的香味,在頂端的芽的部位,是有一點輕微的苦味的,不過那種苦吃慣了,還挺好吃的。而且茨菇除了味道好,是一種美味的食材之外,茨菇還具有食療作用,中醫上可以用來滋補身體,具有補氣益氣的作用,同時對咳喘等症狀有一定的食療作用。經過科學分析研究,茨菇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一些礦物質,常吃茨菇,對身體有非常好的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