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成常態,想要減少家庭矛盾、科學育兒,寶媽需要做好三點

2020-08-28 小豆芽育兒記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

現如今很多寶媽都是職場媽媽,她們為了分擔家庭負擔,產假之後就會重新回到職場,這時候年幼的孩子只能交付其他人照顧。

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會僱傭保姆,經濟條件普通的家庭就只能請出自家的老人。

有相關部門進行統計,在我國老人帶娃的情況非常普遍,有70%的家庭都會將孩子交給家中老人照顧,可以說老人帶娃已經成為常態,那麼老人帶娃究竟是好還是壞?

老人帶娃的利與弊

老人帶娃的好處顯而易見,將孩子交給老人,總比將孩子交給外人放心,寶媽可以更安心工作,而且將孩子交給老人,我們也會減輕不少經濟壓力

但隨之而來的弊端也不少,首先,有些老人對孩子非常寵溺,被寵壞的孩子很容易養成壞習慣,如果寶媽不及時更正,孩子以後就會變得自私、任性,這對孩子的未來沒有好處。

其次,老人的教育理念和寶媽的教育理念多多少少會出現分歧,畢竟所處的年代不一樣,因此育兒方面就會出現矛盾,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演變成家庭矛盾,這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最後,很多寶媽為了工作,直接將孩子送到老家交給老人看管,這樣不但會加重老人的負擔,無法讓老人安度晚年,時間如此孩子還會和父母疏遠,日後寶媽要想在管教孩子,就會難上加難。

可即便老人帶娃的弊端這麼多,我們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現如今老人帶娃更是成為了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減少弊端?

老人帶娃我們需要做好三點

1. 絕不做甩手掌柜

很多寶媽覺得將孩子交給老人就萬事大吉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只要你還想做一位合格的媽媽、合格的子女,你一定要時時刻刻關心孩子和老人,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我們要給自己定位,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一定要是主導地位,老人是輔助我們。教育孩子不能全權依賴老人,我們要積極參與孩子的生活,多創造相處的機會。

這樣做不僅會減輕老人的負擔,還會讓孩子更加親近自己,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愛,這對日後教育孩子更有幫助,因此我們絕不可以做甩手掌柜!

平時我們下班之後,我們要多跟孩子親近,多和孩子玩玩遊戲陪孩子入睡,給孩子講繪本,多和孩子說爸爸媽媽真的很愛他,讓孩子可以真正感受爸爸媽媽對他的愛。

2. 經常溝通保證原則統一

有些寶媽總說孩子被老人們溺愛壞了,但如果你經常和老人溝通,多和老人交流教育孩子方面的事情,讓老人知道溺愛孩子的危害,那這種事情會不會就能減少?

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和老人溝通,多將自己的想法和老人說一下,互相探討一下,一定要保證原則統一。

家裡一定不要出現兩種規則,爸爸媽媽一套規則,老人一套規則,這樣孩子就會產生混亂,這到底應該聽誰的?這樣也會讓孩子更加偏向寵溺他的一方,慢慢也就不好管教了。

3. 一定要懷抱感恩的心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這一句話用老人帶娃這件事情同樣有道理。

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照顧孩子是我們的本分和義務,老人帶娃只是在幫助我們,他們完全可以拒絕帶娃,輕輕鬆鬆安度晚年,可是他們還是為了減輕我們的負擔,每天起早貪黑帶娃。

因此我們一定要時刻懷抱感恩的心,真心感謝老人為我們付出的辛苦!遇到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學會理性溝通,不要帶有偏見,避免和老人發生口角。

小豆芽有話說

帶過娃的寶媽都知道,帶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累身體也累心,老人們身體精神遠不年輕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精神不濟、體力不支的情況。

因此,如果家中的老人年紀較大、身體不適,有比較嚴重的疾病,我們還是不要勞煩他們了,儘可能讓他們安度晚年!

今日話題:你家的娃是誰帶的?

關注小豆芽,小豆芽幫你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寶寶!

相關焦點

  • 想要老人高質量帶娃,牢記三個原則,減少家庭矛盾
    前言其實不用想,父母都知道,孩子終歸自己帶最好。只是現實太過殘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問題,所以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自己帶娃。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老人幫襯,甚至全職帶娃。可既然實際情況不允許自己帶孩子,那眼下的重點就是通過智慧去化解育兒路上的矛盾。在隔代教育的問題上,年輕人要學會平衡關係,這樣能減少對家庭氛圍,以及孩子教育的傷害。要記住教育孩子之所以存在差異,並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生活習慣以及教育程度不同導致的。所以要包容老人的養育方式,同時也要教會他們新式的育兒理念,這樣才能做到求同存異。
  • 家中有這幾類老人幫忙帶娃,家庭矛盾會很少,寶媽就偷著樂吧
    導讀:家中有這幾類老人幫忙帶娃,家庭矛盾會很少,寶媽就偷著樂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中有這幾類老人幫忙帶娃,家庭矛盾會很少,寶媽就偷著樂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娃弊端多?奶奶一樣可以「科學育兒」,比親媽帶娃更優秀
    ,生完孩子後會讓父母幫忙帶娃。雖然老人帶娃會有一定的弊端,但這並不意味著老人帶娃就毫無優勢。3件事,孩子優秀老人開心老人育兒是好是壞,完全要取決於他們帶娃的方法,如果老人帶孩子能做到以下3點,那麼孩子不優秀也難。
  • 權衡老人帶娃的利與弊,不妨掌握兩個原則,輕鬆解決家庭育兒矛盾
    作為晚輩,首先要感謝老人想要參與帶娃的善心大家的初衷都是為了帶好孩子,那麼就沒必要針鋒相對。其實只要做好兩件事,大家就能目標一致的帶好娃。1、溝通之所以會有育兒矛盾發生,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溝通有些欠缺,彼此之間不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才造成了那麼多的誤會。
  • 中國式養娃新焦慮,姥姥成帶娃主力,5點原因現實又扎心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家庭負擔也不小,隨著孩子的出生,上學。所需要花費的金錢也越來越多。在中國式養娃的經濟焦慮之下,一些不是特別富裕的家庭,寶媽在生完孩子後不久,就會重返職場,孩子會由老人幫忙帶。
  • 1.9億人次吐槽老人帶娃:隔代育兒的矛盾,究竟該如何避免?
    老人帶孩子本是其樂融融的事情,然而就在前幾天一條熱搜在微博上懸掛許久,那是一條吐槽老人帶娃的微博。有的人吐槽老人是舊時代的觀念養育孩子,有的吐槽老人總是給孩子講過去有多麼不容易,還有的吐槽老人過於溺愛孩子。1.9億人的吐槽老人帶娃讓我不禁感慨老人的不易。
  • 老人帶娃矛盾多?試試黃金圈溝通法,隔代育兒將會更有優勢
    婆婆自己生了三個孩子,自認為在帶孩子方面很有經驗,而麗麗在孕期因為看了不少育兒的書也自認為對帶孩子也很有想法。兩代人在育兒觀念上時常會出現分歧,彼此都覺得對方的想法不靠譜。雖然都是為孩子好,但是也常會吵得不可開交。原本平靜的日子也因為婆媳之間的矛盾變得嘈雜了起來。顯然,在大多數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中,類似的場景並不少見。
  • 要不要隔代帶娃,老人帶娃矛盾多?子女做到這五件事,家庭更和諧
    如今生活壓力大,早已不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需要夫妻雙方共同賺錢養家。對於有孩子的父母而言,想要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是十分不現實的,於是出現了一種新趨勢「老人帶娃」。在中國,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
  • 三代同住有多累?「上班式帶娃」誕生,婆媳矛盾減少、娃還有人帶
    ,他們既能幫著解決家務,又能幫忙帶孩子,可謂是一舉兩得,可是三代同住引發的問題卻很多。9、我婆婆太寵著孩子了,不捨得打罵,而我對娃要求又很嚴格,最煩的就是我教育孩子時,老人在一旁拆臺,搞得我們母子之間關係都變差了,10、我個人比較偏向科學型育兒理念,而婆婆非要固守她的傳統帶娃理念,在孩子的吃、穿、睡、玩等方面,我們總會有分歧,恨不得天天上演
  • 「姥姥帶娃成主力」是個偽命題,並非奶奶不管,而是沒有選擇權
    在任何一個家庭,婆婆和媳婦在教育孩子上都會出現很大的分歧和矛盾。但是媳婦又不擅長與婆婆進行溝通,有時候也不敢試圖說服婆婆改變傳統的育兒。 而寶媽讓自己的母親幫忙帶孩子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減少了婆媳的正面衝突。而如果自己的母親在育兒觀念上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寶媽也比較容易與自己的母親進行溝通,畢竟自己的媽媽是比較好說話的。
  • 「上班式帶孫子」成帶娃流行趨勢,子女老人都受益
    過來人都知道,帶娃是比生娃更辛苦的事,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令許多媽媽或姥姥、奶奶崩潰的是,寶寶24小時各種需求都需要滿足,根本沒有休息和喘息的機會。在如今育兒理念日益科學先進,而且更新換代較快的時代,寶寶的早期教育和陪伴又尤為重要,帶娃方式也有不少改進。「上班式帶娃」已然成流行趨勢,讓老人子女都受益孟阿姨和老伴迎來了大孫女,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
  • 老人幫助帶娃的家庭,媽媽堅持以下原則,矛盾少三代人更融洽
    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生完孩子後一般都需要老人幫忙帶娃。但是讓老人帶娃,很多年輕父母又很焦慮,畢竟隔代育兒的問題不容小覷。如果為了避免矛盾,什麼都順著老人,體諒老人,那麼肯定對孩子的教育不利。但是如果事事較真,什麼都要管,不僅會讓老人寒心,自己累得夠嗆,家裡肯定也會鬧得雞飛狗跳。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要怎麼解?
    當科學教育正面遭遇經驗教育,寶媽寶爸經常有種秀才遇見兵的無力感,隔代教育中的諸多看不慣,卻又因為城市生活讓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無力照顧孩子等等原因,離不開祖輩的照顧。看不慣:老人為什麼這麼固執?老人帶孩子,習慣用的口頭禪「我們那時候……」「你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不是也沒問題嗎?」
  • 老人帶?請月嫂?去月子中心?自己帶?寶媽的月子該怎麼選?
    今天來聊一個,每一位寶媽的都需要面對,都需要經歷的問題。 剛生了娃的寶媽,月子裡要讓老人帶?還是月嫂?或者去月子中心?還是自己帶? 休息環境 1月子期間寶媽除了餵奶以外,最好安靜休息,不要抱娃,不要做其他任何家務,照顧產婦和寶寶這麼大的工作量,單單月嫂自己是忙不過來的,需要家中老人搭把手。而家裡這麼多人,產婦想要有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是不太可能的了。
  • 擔心老人帶不好娃?隔代教育謹記3要點,減少家庭矛盾
    文丨劉萬娥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老話說「隔輩親」,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家庭現象都很常見,尤其在農村,由於家庭經濟的巨大壓力,一般爸爸媽媽都會出去務工,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雖然這種方法給家庭帶來的好處不少,但是矛盾也相繼而來。
  • 生娃成婆媳新矛盾?聰明兒媳懂得掌握距離,學會這五點做聰明兒媳
    月子裡產婦情緒脆弱,身體沒有恢復,需要精心照顧。最重要的是,這種情況完全沒有婆媳矛盾的問題,產婦心情愉悅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減少產後抑鬱的發生,這個錢花得非常值得。3)帶娃觀念不同儘量分開帶娃婆婆習慣自己的一套帶娃理念,不容易動搖,所以儘量分開帶娃。比如婆婆帶娃出去的溜達的時候,自己幫助準備東西,但是不要同去。
  • 為何越來越多的老人不願帶娃?原因無非這3點,很現實
    前言記得之前在育兒圈流行一句話,說現在的帶娃主力軍,已經從年輕的父母轉移到了老人身上。的確,之前經常會看到很多老年人帶孩子,只是現在這樣的身影已經不多見。不知何時起,帶娃的對象又成了年輕的寶媽。說到底,老人幫忙帶娃是情分,即使他們不願幫助年輕父母帶娃也應該被理解。
  • 老人帶娃時是否疼孩子,這3方面能看清楚,光嘴上說可沒用
    老人帶娃不是必須,子女要理解和尊重老人的意願。為子女帶娃已經成很多老人的晚年標配,這是老年人的一種心酸也是子女的一種無奈。但是老人來帶娃後,引起的矛盾也確實是不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寶媽和老人因為育兒觀念不同發生而爭吵。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多少家庭的痛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隔代教育」成為了一種常態。淘媽老家有很多和我媽媽同齡的阿姨,都去兒女家幫忙帶孩子了。朋友小婭和老公都要上班,孩子從4個月開始一直都是由婆婆帶著。她經常會和我抱怨婆婆帶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有時看著是真生氣。可是他們沒時間,只能讓婆婆帶娃。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也是很多家庭的痛。
  • 兒媳自述:「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道盡多少家庭之痛?
    一位讀者發來這樣一個問題:我去年生娃,婆婆從孩子出生以後就過來幫忙帶。本來以為婆婆幫忙自己可以輕鬆點,可發現婆媳共同帶孩子有太多無奈。吃飯的時候,婆婆把嚼碎的飯餵寶寶,平日裡,婆婆一高興就往寶寶臉上親,還有很多生活習慣我看了很不舒服。有時,我會不經意說一句,可婆婆卻說「以前我兒子就是這麼帶大的」。我竟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