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老人帶不好娃?隔代教育謹記3要點,減少家庭矛盾

2020-08-28 劉萬娥聊育兒

文丨劉萬娥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老話說「隔輩親」,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家庭現象都很常見,尤其在農村,由於家庭經濟的巨大壓力,一般爸爸媽媽都會出去務工,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雖然這種方法給家庭帶來的好處不少,但是矛盾也相繼而來。

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心都是好的,但是由於生活年代和思想認知的差別,兩代人的教育觀念和方式多少都會產生一些矛盾,因此導致的家庭矛盾不在少數。所以,老一輩為了孩子的家庭和諧該怎麼做呢?

我家鄰居老太太一心想要把兒子兒媳帶孩子,但是孩子媽媽有點兒不放心,時常督促老人,讓老太太感覺自己在被監視,而且在孩子的生活上,兩人也有很大的分歧,老太太覺得自己的方法沒錯,自己的兒子不也拉扯大了;孩子媽媽就覺得老人在孩子的營養、衛生等方面的思想都太落後……

老太太跟兒子哭訴兒媳婦嫌棄自己,孩子媽媽對孩子爸爸說奶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跟不上時代,整得家庭氛圍像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一樣,孩子也同時被兩種教育理念分割著,家庭矛盾越來越多、愈來愈烈,後來只好把老太太送回老家。

老一輩帶娃,為什麼可能引發家庭矛盾?

1、老一輩教育觀念落後還倚老賣老

很多家庭中,奶奶帶孩子別人是說不得的,她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帶孩子,你還要挑三揀四,這是故意挑刺。孩子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有毛病有難處,她就覺得不如自己,兒媳婦聽婆婆的就對了,要是婆婆幫忙帶孩子還要聽兒媳婦的,這是對她的侮辱。

2、兩代人的攻防戰

都說婆媳戰爭是代代傳承的,不管是婆婆的兒子還是兒媳的孩子都是引發戰爭的導火索。婆婆怕兒媳婦教壞了兒子和孫子,讓他們不親近自己,兒媳婦怕婆婆給丈夫訴苦,給孩子使壞不跟自己親……兩個人互相防備,家庭氛圍絕對不是那麼和諧溫馨的。

3、兩輩人不知道相互體諒

帶孩子是個苦差事,孩子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但是孩子在誰手裡傷到了,另一方的人就覺得這個人不能信任,是個讓人頭痛的大問題。

婆婆覺得兒媳比自己當年差太多,條件好了孩子卻比以前更難帶了;兒媳婦覺得婆婆帶孩子只會讓孩子吃吃喝喝,不知道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觀念……

老一輩為了家庭和諧、孩子健康成長,要謹記!

1、帶孩子固然有功,但居功自傲不可取

我們都知道老人帶孩子確實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但是要是打著帶孩子受苦了的旗號,對家裡指點江山就有點過分了。畢竟,這個家的女主人已經不是你了,而是孩子的媽媽,孩子的事你可以適當提出建議,其他問題就沒有必要參與了。

2、尊重孩子的媽媽,懂得聽取意見

老年代的婆媳關係就像是上下級一樣,但是現在這個年代不一樣了,所以,你要把你的兒媳婦當作你的家庭成員平等的看待她,畢竟她是你兒子的妻子、你孫子的媽媽。

新時代的教育方式更適合現在的孩子,不要總是拿老年代的經驗來帶孩子,要適當聽從孩子媽媽的建議,用你的經驗和新的教育理念,共同讓孩子健康成長。

3、學習新型教育理念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要生命不息學習就不止,更何況是為了孩子學習。雖然我們是老一輩的人,但是我們既然走到了新時代,就不能故步自封,一直用從前的標準來教育新一代的孩子成長。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自己學習新型教育理念,這樣再結合我們帶孩子的經驗,光是我們自己就可以讓孫子健康成長了,兒媳婦請教你都來不及,還怕有家庭矛盾嗎?

​總結

還在為隔代教育的問題頭疼嗎?還在為老一輩帶孩子吃力不討好而難過嗎?這裡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問題原因的分析,快來看一看吧!老一輩謹記帶娃三點,家庭矛盾不存在,一家三代其樂融融!趕緊學起來吧!


育兒問題非兒戲,讓孩子少走彎路。

相關焦點

  • 擔心老人「帶壞」孩子?讓人頭疼的「隔代育兒」矛盾,如何化解?
    很多家庭中,父母要上班,老人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如果說有什麼事情讓人苦惱,那麼兩代人之間的養育觀念衝突,肯定位列前茅。在享受老人幫忙帶孩子便利的同時,因為育兒理念、生活習慣的不同,時不時的吐槽隔代養育成為寶媽們的共同心聲,有的家庭甚至上演育兒大戰。
  • 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80、90這代父母對子女的成長要求不斷提高,祖父母這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已經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本文轉自教育領域垂直媒體「芥末堆看教育」(ID:jiemoedu),作者:田園。
  • 想要老人高質量帶娃,牢記三個原則,減少家庭矛盾
    前言其實不用想,父母都知道,孩子終歸自己帶最好。只是現實太過殘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問題,所以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自己帶娃。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老人幫襯,甚至全職帶娃。不能避免的是,在帶娃問題上兩代人意見難以統一,必然會出現很多分歧。此刻年輕父母的態度就特別重要,若是只體諒老人的辛苦,那麼對孩子的整體發展肯定不利,因為老人的教育觀念本質上是存在問題的。
  • 老人帶娃好處多,3個方法,助你輕鬆化解隔代教育矛盾
    育兒矛盾普遍存在,不逃避,不深化,積極面對,才能有機會把矛盾解開,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和睦愉快的家庭成長環境。下面是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①首先,要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其實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關鍵的一點還是只看到了對方的「差」,卻沒看到對方的「好」。無論是年輕父母帶娃也好,老人帶娃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放下成見,取長補短,才是解決雙方矛盾的最佳方法。
  • 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在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溺愛孩子、不科學的餵養、不適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這是城市和農村隔代教育的普遍問題。此外,城市老人特有的漂泊異鄉的孤獨感、生活習慣的差異化,也正日漸突出。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要怎麼解?
    你小時候我都沒怎麼管你,現在不也很好嗎」……讓小編詫異的是,我國有近五成孩子接受者隔代教育。目前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於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總數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看來,隔代教育在幼兒家庭中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 隔代教育矛盾多,如何處理好?巧用這些方法,解決隔代育兒難題
    表妹昨晚和微信聊天說,她和婆婆又鬧矛盾了。原來,表妹3歲的兒子一邊看手機一邊吃飯,表妹不讓孩子這樣做。並表示如果孩子不放下手機,坐下來好好吃飯的話,就不讓他吃飯。還狠狠地訓了孩子一頓。孩子就哭了起來。婆婆心疼孩子,一直在護著孩子。說孩子還小。不能這樣對他。後來,兩婆媳你一言我一語就吵了起來。這樣的場景,就是典型的隔代教育矛盾。相信很多家庭都會有發生過。
  • 四類老人是隔代教育典範,幫著帶娃矛盾少,子女不操心孩子不遭罪
    ,但兩代人之間畢竟存在一定的代溝,隔代教育難免會出現很多矛盾,甚至可能引發家庭危機。但是,也有一部分老人堪稱隔代教育的典範,不僅能將娃帶好,還能避免家庭矛盾。,比如下面這四類老人堪稱隔代教育的典範,孩子帶得好,子女不操心孩子不遭罪。
  • 老人帶孩子,隔代教育發生矛盾時,建議從三個方面化解
    現實就擺在面前,年輕的媽媽一旦離開職場,家庭就會減少一部分經濟來源,所以大部分家庭都選擇最實惠的方式,讓父母過來幫忙帶娃。就目前而言,隔代教育是幼兒家庭中的一種普遍現象。老人與年輕人相比,由於出生時的生活的年代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對問題的看法當然也不同,在育兒問題肯定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一般來說,老年人帶孩子的宗旨是,只要孩子吃飽穿暖,孩子開心快樂就行。由此可見,老年人帶孩子重點放在物質方面,他們對孩子的精神世界關注的就弱一些。老人信奉「經驗育兒」,而年輕的父母與老人恰恰相反,他們側重於「科學育兒」,比較重視對孩子精神方面的滿足。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到底苦了誰?
    當今社會,年輕人看不慣又離不開的隔代教育。之前小辰出過一篇關於隔代教育,解決一些矛盾的具體方法,今天主要跟年輕父母們梳理一下心態。,最後,老人妥協,來到城裡照顧孩子。聽別人說過這麼一個事:一位奶奶跳樓才結束了輾轉3個城市帶4個孩子的日子。6年時間因為帶孩子患上了肩周炎,自己還有糖尿病,老人心情抑鬱,卻無人理解。本該安享晚年的高齡,卻依然為了兒女奔波。
  • 隔代教育矛盾多?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
    一定有人跟你說過:「千萬別讓老人進行隔代教育,矛盾多不說,還會毀了孩子」,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隔代教育真的不可以麼?在我看來,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建議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如果家裡老人具備這三類特點,請放心讓他們教育孩子,錯不了。
  • 隔代教育矛盾多,看不慣又離不開,何不嘗試化解矛盾實現共贏呢
    有調查顯示,我國80%的家庭中都是由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的,這在我國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了。不是說父母選擇讓或者不讓老人幫忙帶孩子,而是根本沒得選,只能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因為大多年輕父母都要為了家庭和事業在外工作打拼,自己根本沒有時間來照顧孩子,請保姆對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又不現實,所以就都選擇了讓老一輩人幫忙帶孩子。隔代教育中國有一半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長大的,我們也把這種教育方式叫做隔代教育。
  • 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隔代教養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80、90這代父母對子女的成長要求不斷提高,祖父母這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已經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由隔代教養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溺愛孩子、不科學的餵養、不適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這是城市和農村隔代教養的普遍問題。
  • 隔代教育困難多?斯泰同學讓老人也能變成帶娃達人
    隔代教育的「愛與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尤其是全面二孩時代的到來,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是跟「看孩子」牢牢綁在一起。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80、90後父母對子女的成長要求不斷提高,老人這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已經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 爺爺幫忙帶孫子卻患上焦慮症:在隔代教育中,老人同樣不能被忽視
    important}提到隔代教育,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老人的寵溺和孩子的頑皮,一副其樂融融的畫面。然而在現實中,誰能想到,老人帶娃也會帶出焦慮症呢?,要照顧孩子的情緒,不捨得教訓孩子,另一方面擔心訓孩子,會讓兒子兒媳不高興,要照顧子女的情緒,最終,老人獨自承擔了所有的壓力,被焦慮壓倒。
  • 1.9億人次吐槽老人帶娃:隔代育兒的矛盾,究竟該如何避免?
    然而隔代育兒的矛盾應該如何解決呢?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生活中的摩擦以及隔代育兒的困難呢?以下三點,家長們不妨看一看。1、 自己親力親為,不麻煩老人很多家長看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要不是生活所迫,也不至於讓老人幫忙照看。
  • 隔代教育的愛與礙
    隔代教育,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情況。據統計,在我國有60%的家庭都存在隔代教育,在二胎政策開放後,這一比例甚至達到80%。在這樣的家庭裡普遍存在一個困局:一面老人辛苦撫養孫輩,一面子女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已經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甚至有人指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必須拒絕隔代教育。那麼,隔代教育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 老人帶娃容易有家庭矛盾?年輕父母學會3個解決方法,好處多
    但現在身邊的很多年輕父母都不敢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心理負擔很重。生怕老人太寵孫子或孫女,容易使寶寶變成愛撒嬌的嬌氣包。有些年輕父母也擔心,給老人來家裡帶娃,在相處的過程當中產生分歧和矛盾,從而帶出了家庭矛盾。我們可是細細回憶一下,我們70後、80後,有幾個是沒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過的呢?
  • 老人帶娃有很多矛盾?解鎖隔代教育,讓你輕鬆應對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基於國情,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有隔代教育這種情況。而於處於維持階段的我們,需要大部分時間和經歷去承擔工作,經濟,持家,照顧子女和老人的壓力。所以老人家們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大部分雙職工家庭帶養孩子的主要對象。
  • 隔代教育有弊端,老人帶娃,家長應該如何溝通規避
    文/阿凱媽媽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發展,老人帶娃似乎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年輕父母外出工作打拼,家中長輩居家帶娃,雖然很多媽媽也想親自帶娃,但是,工作卻不允許,無奈之下,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人們常說「隔輩親」,這句俗語流傳至今一點兒不假,家庭中的長輩,在照顧孩子時,難免會對孩子遷就溺愛,所以在老人帶娃的過程中,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習慣,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