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理財天才的丁謂,為何會成為《宋史》奸佞錄裡的奸臣?

2021-02-23 執筆談古今

對那些喜歡阿諛奉承領導的小人們,我們常常用溜須拍馬這個詞來形容,但是大家知道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這簡單的四個字成語卻來源於兩個典故。

溜須的典故來源宋代,宋真宗丁謂是主管財政事務的副宰相。而當時的宰相是名相寇準,丁謂對之畢恭畢敬,言聽必從的。

在一次宴會上,寇準喝湯把自己的鬍鬚弄髒了,丁謂立馬起身為其揩拂鬍鬚,即溜其須,寇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須耶?」說得丁謂既羞又惱,從此對寇準懷恨在心,這就是「溜須」的由來。

至於拍馬則是來源於元代,元代是遊牧的蒙古民族得的天下,所以元朝的官員大多是武將出身,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讚美,就是誇他的馬好。

一方面是蒙古人對馬鍾愛有加,另一方面馬也是他權力、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誇他的馬就等於是誇他。

下級見到了上司,往往要對上司的馬誇讚幾句,一邊拍著上司的馬背一邊用盡天下最美的詞誇讚這匹馬。後來,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創造出溜須典故的小人—丁謂,是為何一步步高升成為一國宰執的,他到底有那些過人之處?

自古以來能在斑斑史冊留下大名的人,無論是忠臣還是奸臣,其都是一些能力出眾之人。而丁謂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此人才華出眾,多才多藝,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天才。

丁謂(966~1037年),字公言,小字謂之,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河北。從小丁謂就表現得很優秀,機敏聰穎,過目不忘。

早年,丁謂隨做官的父親丁顥在涇州。其父親同僚竇偁見丁謂聰明機靈,頗有才氣,稱讚道:「此兒將來必定做大官。」於是將女兒相許。

而才華出眾的丁謂也確實不負眾望,淳化三年,年僅二十六歲的丁謂考中進士,任大理評事、饒州通判。

淳化年間(990-994年),峽路一帶少數民族因不堪壓迫,在邊境地區糾眾造反,年輕的丁謂奉命前往處置。這些人熟悉山川道路,攻佔州縣,掠奪男女,與官府為敵。

他一到此處即下令停止進軍,孤身冒險入溪洞會見其首領,曉諭朝廷安撫之意,並宣稱帶有皇帝詔書,一律赦免不殺。

並且贈以錦袍、銀帛,使他們感激涕零,這些少數民族首領紛紛表示願意世代奉貢朝廷,並將誓言刻錄石柱,豎在邊境上,西南地區從此得以安寧。

此時的丁謂的表現完全是一派名臣作風,有勇有謀,孤身犯險,以一己之力平息幹戈,真可稱得上不懼艱險的英雄。

而後丁謂採用以鹽換糧的辦法,解決夔、萬諸州軍餉之弊,同時也減輕了邊民長途解送皇糧的勞苦。他又奏準黔南邊民養的馬,可以到市場上自由交換。還親自規劃經營建築夔州城寨,以增強邊防。

可以這麼說丁謂治理地方的政績十分突出,他也是憑藉自己傲人的政績一路升遷,進入中央,擔任三司使,成為朝廷的重臣。正是在這個位置,丁謂在理財上的天賦得以充分的發揮。

當時全國糧賦十分混亂,每年徵收數量不一,並隨意加碼,百姓苦不堪言。丁謂擔任三司使後,專門調查,制定相應政策,並奏議以鹹平六年戶口和財賦收入為標準,此後每年按此數據徵收,並報朝廷備案,以利國計民生。

並結合實際情況,編訂了一本《會計錄》,確定了賦稅基數,穩定了稅額,結束了財政管理長期混亂不堪的局面,成為後人研究宋代經濟的重要文獻資料。

宋真宗時期,宮中著火,皇帝將重修宮殿的任務交給了丁謂負責。這是一個複雜的工程,需要挖土築建磚窯燒磚,從外地運輸材料進京,還要清理工地上的廢墟,任務可謂十分艱巨。但是作為天才的丁謂運用系統規劃的思路,想出了一個一舉三得的好辦法。

他首先在皇宮前開溝渠,然後利用開溝取出的土燒磚,再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入溝中,使船隻運送建築材料直達工地。工程完工後,又將廢棄物填人溝中,復原大街,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取土燒磚、材料運輸、清理廢墟三個難題,使工程如期完,並為朝廷節省了不少經費。

工程建設的過程,同現代系統管理思想何其吻合。丁謂主持的皇宮修建工程體現了中國古人高超智慧的管理實踐。

單單從此事看丁謂的話,此人是是個難得實幹型的政務天才,所以當時的宰相寇準也對丁謂頗為賞識,若是丁謂一直這樣持續下去,估計也是一代名臣。

但是慢慢地丁謂性格中缺陷卻暴露了出來,此人品性狡狹,雖然才能出眾,但是做事沒有底線,不僅沒有將自己的理財的天賦用於國家建設上,反而是用在了迎合皇帝的私心上。

當時宋真宗要在宮城營建玉清昭應宮,朝中大臣皆都上疏勸諫反對,認為此舉浪費民脂民膏。丁謂卻勸告宋真宗:「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宮奉上帝,而且用來祈皇嗣。群臣如有阻撓,我願意與他辯論。」從此便無人再敢勸諫。

於是善於逢迎的丁謂成了宋真宗眼前的紅人,不久其又領建造會靈觀、玉皇像迎奉使、修景靈宮使、天書儀衛副使,為皇帝建造了一批豪華宮殿,利用其理財的天賦,為宋真宗搜颳了大量民脂民膏,用於宋真宗的揮霍上。

原本博學多才的丁謂,為了權利變得邪佞狡詐,被朝中諸人斥為「奸邪之臣」。人們將他與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合稱為「五鬼」。

而且丁謂此人心胸非常狹窄,他和寇準本是良師益友,深受寇準提拔重用之恩,但是因為開頭所說的溜須的典故,丁謂便對寇準懷恨在心。再加上此時丁謂距離宰相只有一步之遙,而宰相寇準為政嚴正,丁謂為了清除異己掌握大權。

便千方百計羅織罪名極力排擠,天禧四年(1020年),將寇準趕出朝廷,被貶為相州知州,後又貶為道州司馬,丁謂還不滿足。

乾興元年(1022年),丁謂又勾結宦官雷允恭,修改「詔書」,把宋真宗病死歸罪於寇準,再將他貶為雷州),最後導致寇準客死貶所。丁謂更是趁機將朝中凡是與寇準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

宋真宗晚年,由於身體每況愈下,政事多由劉皇后代理。丁謂看到這個情況,果斷跟劉皇后結成政治同盟,藉助劉皇后之手權傾朝野,將李迪、馮拯等對手一一扳倒,如願以償登上自己朝思暮想的宰相的位置,可謂是權傾朝野風光無限。

宋真宗駕崩後,宋仁宗即位,劉皇后成為劉太后,以攝政之名,統領朝中大政。丁謂本是劉太后的同盟,他還以為其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不料劉太后深知丁謂為人,知道不能對其委以大任,藉口其為真宗修建皇陵時出現錯誤,將其罷相外貶。

其實,照實說來丁謂雖然是有奸臣之名,但是其並未做太多傷天害理的事情,非但如此,其還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他之所以有此惡名,主要是因為其善於逢迎皇帝,沒有堅守為臣的底線,滿腹才華全都用在了討好皇帝的身上。

再加上此人心胸狹窄為了打擊政敵不擇手段,尤其是陷害了於國有大恩的寇準,故此才上了宋史的奸佞錄,留下千古的罵名。

相關焦點

  • 一個大大大奸臣的性福人生
    夏竦夏竦同學家裡很多美女姬妾,閒來無事,就教她們寫詩習字,不少成為閨閣內的書法家、女詩人。其中一個修習石介的字體,可以亂真。宋 江參 盤車圖2、曲線救國王欽若、丁謂、夏竦三人在宋史中同一列傳,這是修史者合併同類相的做法,認為他們都是很有才華的奸臣。
  • 琦善為什麼會成為「奸臣」「賣國賊」?
    沒有一個民族和國家,會饒恕自己歷史上的賣國賊。(根據歷史學家研究表明,1840年鴉片戰爭時,世受國恩、位極人臣、聖眷正隆、家貲豐裕的琦善,談不上有賣國的動機,扣在他頭上的賣國罪名無一可以成立。——編者)琦善賣國說的根由在於:他不主張用武力對抗的方式,來制止英國的軍事侵略,而企圖用妥協的方式,達到中英和解。
  • 一代奇才,被冤枉近千年:大宋最應該平反的「奸臣」
    宋朝出「奸臣」。但有的是「真奸臣」,有的是「被奸臣」。官修正史《宋史》中,《奸臣傳》4卷共21人,蔡確、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等人榜上有名。第二,兩宋300多年,一共出了21個奸臣,而王安石的支持者和追隨者竟然佔了1/3,《宋史》的編撰者究竟企圖說明什麼問題?第三,這幾個人,果真都是奸臣嗎?
  • 順天護國,秉持忠義;奸佞當道,生不逢時
    可是宋江何曾想到,一切都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的美夢而已;朝中的那些仇視他們的奸臣們,怎麼可能坐視他們得到聖恩眷顧而置之不理呢?奸佞若要如此當道的話,俺們就再回梁山泊去!非但眾頭領如此,就連宋江也是這麼想的!童貫自作聰明,可宋江難道就是傻瓜嗎?他雖然一心想要歸順朝廷,為國出力;可是也還沒有傻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一旦眾兄弟分開之後,就會被奸臣們各個擊破,逐一剿滅,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對於宋江而言,再回梁山泊是逼不得已的做法;因此他只得喝退眾人,好言懇求欽差,將實情回復給皇帝。
  • 一把扇兩萬錢,北宋第一書法家蔡京,為何會成為十惡不赦的奸臣?
    講到宋徽宗,人們也許會以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但講到蔡京,那就是死不足惜了。作為北宋的末代宰相,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他曾命令手下到民間搜刮奇珍異寶,並放任宋徽宗沉迷於自己的嗜好中,使得朝廷動蕩不安,最後還讓金兵入侵成功。歷朝歷代所有令人唾棄的事情,他好像全都幹過了,其名聲之差可見一斑。
  • 這三人都是古代的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遺臭萬年!
    每個朝代都會湧現一批愛國愛民的忠臣,可凡事都有兩面性,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可恨的奸臣。這些奸臣欺上瞞下,弄得朝堂一片烏煙瘴氣,民間更是民不聊生。如此,世人對於這些奸臣們都是痛恨不已的,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歷史上曾出了許多奸臣,至今仍讓人心生痛恨。
  • 杯酒釋兵權真相:丁謂、王曾、司馬光3位宰相誰講的故事是真的?
    然而,不論是當時宋朝官方的文獻《國史》,還是後來元朝編寫的《宋史·太祖本紀》,對此事都沒有留下哪怕一點痕跡。對於北宋初期而言,如此重要的影響到未來數百年國策的大事,居然在官方文件中一字不提,這裡面是另有隱情,還是壓根就沒有發生過呢?想搞清這件事,還要從最早的民間記錄,丁謂的《丁晉公談錄》說起。
  • 理財銷售「雙錄」新規出爐 信託公司參照執行
    事實上,數位信託公司的客服都更為推薦線上自主錄製視頻的方式完成「雙錄」。「就算是到公司的財富中心,接待的理財經理也會推薦您利用手機客戶端自助錄製視頻。」某位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因為您如果完全選擇線下購買,單為您錄製視頻還需再配備一名理財經理,並且過程也比較繁瑣。」   「目前來看,投資人自主錄製視頻的方式與規定的『雙錄』要求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 古代食堂裡飛出的成語
    如今國家的各級政府機關大都有自己的機關食堂,專門負責為公務員提供便捷、價廉的工作餐,這種食堂在古代也是有的,而且發生在其中的故事還成為後來一些成語的典故。  唐代史料《因話錄》中就有一篇專述唐代御史臺三院食堂會餐的情景,說當時每次吃完飯後,都要有一個「知雜事」的御史(稱為「雜端」)站起來點評工作,當他嚴肅地批評屬下在工作上的過錯和不足時,食堂內往往氣氛緊張,此時若有官員言笑,則會遭到嚴厲的懲罰。  而當他就某事集思廣益地聽取眾人意見,或者與同僚聯絡感情的時候,食堂的氣氛也會隨之活躍起來。
  • 為什麼皇帝總是分不清忠臣和姦臣?
    父母和老師會告訴他們要忠誠,不要奸詐。甚至還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嶽飛的母親在嶽飛的背上紋上了「精忠報國」的字樣,告訴他不要違背自己的信仰,要做一輩子的忠臣。史官在書寫歷史、評價歷史人物時,也是以「忠奸」問題作為評價這個歷史人物的第一標準。在這種標準下,歷史人物被放在不同的序列中。比如《史記·酷吏列傳》中的人物,基本都被認為是奸臣。
  • 買理財產品要"雙錄" 不會扯不清了
    重慶晨報記者零距離見證理財產品雙錄系統。記者 平索茜 攝但7月1日起,重慶各家銀行都開始了理財產品銷售「雙錄」(錄音、錄像)工作。在過去的幾天裡,一些市民在銀行購買各類理財產品時,都會發現旁邊有攝像機在進行錄像。昨日,記者走進銀行,「零距離」接觸了這套雙錄系統。那麼,雙錄究竟會給市民的投資理財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呢?
  • 男主是反派文,他是權勢滔天的奸臣左相,人人憎他,唯有她愛他
    男主是反派的古言文,他是權勢滔天的奸臣左相,人人憎他,唯有她愛他大家好,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5部男主是反派的古言文,他是權勢滔天的奸臣左相,人人憎他,唯有她愛他。希望你能喜歡。3.夫君是奸臣作者:斯陶小說簡介:男主是反派的古言文,表面純良無害,實則是個內心腹黑,善於心計男主。原以為遇到了,溫厚純良的天才少年。結果卻是個善於偽裝、玩弄權術的奸佞小人。
  • 南明首輔馬士英到底是不是奸臣?
    這番千人踩萬人捶的待遇,對馬士英來說倒也算得上事出有因,畢竟《明史》也將他華麗麗的歸入了《奸臣傳》之中,還言之鑿鑿的說他「貪鄙無遠略」。然而,就在馬士英的奸臣地位即將實錘之際,老馬本人抓住南明最後的歲月,帶上一腔熱血,兩分氣節,率領王師輾轉各地,堅持反清鬥爭,最終以身殉國,羞煞一眾嫌水涼的清流們。一通氣壯山河的神操作,幾乎洗白了馬士英的奸臣形象。
  • 宋詞裡的大宋王朝·二 離腸斷處說寇準
    2   「青史字不泯」,從寇準留下來的詞作和宋史裡有關他的記載裡,約莫可以勾勒出他的輪廓。   然而,從這首詞裡也能看出寇準回顧總結自己的大半生宦海浮沉,在最巔峰時代是何等的風光無限:安享富貴榮華40年,作為一介書生可能皓首窮經一輩子也可望而不可即,在他來說出入宮廷、陪王伴駕不過是家常便飯;軍權相權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權傾朝野,俾睨天下;位極人臣,功高蓋世,門生桃李遍布朝堂郡縣……
  • 銀監會發布銀行理財「雙錄」暫行規定
    為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及代銷產品銷售行為,有效防範和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市場亂象,切實維護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8月23日,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品(以下簡稱自有理財產品)及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以下簡稱代銷產品),應實施專區「雙錄」管理,即設立銷售專區,並在銷售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
  • 此人,醜行與秦檜不相上下,連諡號都一樣,卻沒被打入宋史奸臣傳
    但《宋史》卻未將史彌遠列入《宋史·奸臣傳》,為什麼?01南宋嘉定十三年夏天。江南水鄉的一個午後,紹興下了一場大雨,這場雨非常大,時間也很長。這個船艙裡的中年人名叫餘天錫,是私塾的教書先生。僧人,是他朋友。餘天錫一路旅行,肚子也咕咕叫了,聽說僧人的朋友做的好酒菜,不免心動,就答應了。只是這一去,驚天動地,改變歷史,讓南宋太子斃命,讓大宋王朝加速了它的滅亡。
  • 宋史114:太監周懷政欲廢掉劉後,立太子監國,寇準會附和嗎?
    寇準得到宋真宗的默許,打算請皇太子監國,藉機除掉佞臣丁謂。他覺得安排妥當,萬無一失,一時心滿意驕,酒後失言,傳到丁謂的耳朵裡。113、丁謂十分驚詫,對李迪說:「皇上的病很快就會好的,為什麼讓太子監國呢?」李迪從容地說:「讓太子監國,古來就有這種制度,有什麼不可以的呢?」114、丁謂聽了這話更加不安,並在劉後面前極力貶低寇準。
  • 陷害嶽飛的奸臣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他到底是什麼人?
    而秦檜和万俟卨,又是這五人中唯二還被寫進了《宋史·奸臣傳》的大奸吝。秦檜我們再熟悉不過了。而万俟卨,作為一個開封府武縣(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走出來的讀書人,倒是還有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背景。在看到"万俟卨"這個名字而不知其讀音的時候,你覺得其中的姓氏是什麼,"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