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躋昆教授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與阿拉伯語已是「鑽石婚」

2021-01-07 澎湃新聞

「你數吧!用你兩手的十指:

第一,我愛的是你,

第二,我愛的是你,

第三,我愛的是你,

第四,第五,

第六,第七,

第八,第九,

第十,我愛的還是你。」

也許你對這首動人的小詩還有印象,出處就是那段刷遍朋友圈的由北大電視臺拍攝的金婚視頻。

這首詩來自敘利亞大詩人尼扎爾·格巴尼,而這位讀詩的老者,正是這首詩的譯者,一生致力於教授阿拉伯語、翻譯阿拉伯文學作品、撰寫阿拉伯文學史的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仲躋昆先生。

今天(11月19日)上午,仲躋昆先生獲得了代表我國翻譯界最高榮譽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此前,北京大學的季羨林先生、許淵衝先生都曾獲得過該獎項。

改革開放40周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今天上午在北京舉行

會上, 中國翻譯協會向仲躋昆(左二)等翻譯家頒發了「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在2006年,那時是北大阿拉伯語專業成立60周年,1956年開始在北大學習的仲躋昆先生曾詼諧稱自己和阿拉伯語是金婚。

按照這個說法,如今的仲先生已和阿拉伯語步入了鑽石婚的殿堂。

過往的六十多年中,仲先生與阿拉伯語、阿拉伯文學和文化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仲躋昆先生,1938年生,遼寧大連人,北京大學阿拉伯語系教授、資深翻譯家,曾任中國外國學會阿拉伯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翻譯協會文學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現為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仲躋昆先生撰寫的《阿拉伯現代文學史》《阿拉伯文學通史》《阿拉伯古代文學史》等著作,填補了我國在阿拉伯文學史領域的空白,上述研究成果榮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二等獎。

仲躋昆先生還翻譯了黎巴嫩、埃及、沙特等國的大量阿拉伯文學名著。

2009年,仲躋昆先生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

仲躋昆於2009年獲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

仲躋昆先生曾獲得北京大學、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埃及高教部等多次表彰。

2011年,獲「阿聯謝赫∙扎耶德圖書獎之第五屆年度文化人物獎(2010-2011)」與「沙特兩聖寺之僕人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翻譯獎之榮譽獎」。

2011年於阿布達比國際書展答記者問

「阿拉伯語和漢語就算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了」

1956年,仲躋昆考入了北大。

就此,他與阿拉伯語結緣,而這門語言是被公認為最難學的語言之一。

仲躋昆說:「過去我看過一個材料,說原來東歐國家的外交官,如果懂一門外語,工資可以加10%,但是如果懂漢語或阿拉伯語的話,工資就加20%,從這點來看,阿拉伯語和漢語就算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了。」

仲躋昆先生在歡迎阿拉伯當代著名詩人阿多尼斯來華訪問會上朗誦其譯詩

北大阿拉伯語專業的建立者、著名學者、翻譯家馬堅先生曾對仲躋昆說:「你要說它難,也難;說它不難,也不難。要說它難,俄語有六個格,阿拉伯語只有三個格,這樣一比,阿拉伯語也不過如此。」

馬堅先生還說,「難能可貴」,只有難,學出來才算有本事。

於是,仲躋昆抱定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專業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在他的觀念中,學習阿拉伯語是為了國家的需要,而他對阿拉伯語越學越有興趣,欲罷不能。

為了學好阿拉伯語,仲躋昆還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認真做好課前的預習,遇到不懂的在課上請教老師或者課下自己查詢資料;多朗讀,多背誦;多看書,由淺入深進行閱讀,並通過大量的閱讀記憶單詞,提高自己的阿拉伯語水平。

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開羅大學進修期間(1978-1980),拜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及作家馬哈福茲

「人類文化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翻譯史。」

談起翻譯,仲躋昆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到,他認為:「人類文化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翻譯史。因為文化發展的規律是『傳承-借鑑-創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借鑑靠什麼,當然要靠翻譯。」

與巴勒斯坦前總統阿拉法特

談到對翻譯阿拉伯文學的理解,仲躋昆說:「在我看來,阿拉伯文學不啻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塊瑰寶,一塊璞玉,我們要想方設法把這塊璞雕琢成璧,獻給中國人民。這種雕琢過程就是翻譯。」

仲躋昆認為一個翻譯應當像演員一樣,最好的演員俗稱「千面人」,要演什麼像什麼。做翻譯,譯詩歌就要像詩歌,譯散文詩就應當是散文詩,譯小說、戲劇就應當是小說、戲劇。

仲躋昆2010年於巴黎,在第三屆沙特阿卜杜拉國王國際翻譯獎年會上作有關翻譯的主旨發言

在他看來,嚴復先生提出的「信達雅」這一翻譯標準是有其背景的。

那時書面語和口語是脫節的,譯文要修飾成典雅的文言文,才叫「雅」。在他看來,現在的翻譯標準,能真正做到「信」就夠了。

所謂「信」就是忠實。如果譯文在內容、風格等等各方面都能做到信,即忠實於原文,讓譯文的讀者能有與原文的讀者一樣的理解、體會。做到「信」也自然就實現了「達」,而「雅」則要看原文的風格,它雅你就雅,它俗你就俗。

仲躋昆最早發表的譯文是敘利亞著名女作家烏勒法۰伊德麗碧的短篇小說《最親愛的人死了》,那是1961年,發表於《世界文學》。

而仲躋昆正式搞翻譯是在改革開放後,詩歌、散文、小說都譯過。

先後發表有(部分為合譯):《努埃曼短篇小說選》《難中英傑》《沙漠——我的天堂》《淚與笑》《米拉瑪爾公寓》《本來就是女性》《庫杜斯短篇小說選》《阿拉伯古代詩選》《紀伯倫散文詩選》《一千零一夜》等。

仲躋昆於2011年榮獲阿聯謝赫扎耶德國際圖書獎之年度文化人物獎,阿聯副總理謝赫曼蘇爾為其頒獎

2011年,仲躋昆獲「阿聯謝赫·扎耶德圖書獎之第五屆年度文化人物獎(2010—2011)」與「沙特兩聖寺之僕人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翻譯獎之榮譽獎」,這可以視為阿拉伯世界對他翻譯工作的認可與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古代詩選》選譯了130多位阿拉伯古代詩人的400多首詩歌,其中有兩首「懸詩」,每首相當於中國的100左右聯句,都是一韻到底。仲躋昆已譯出了七首「懸詩」,手頭還有不少譯出的阿拉伯古今詩稿有待發表。

「《一千零一夜》散韻結合,情節跌宕起伏,妙趣橫生,就像中國古典的話本,或是武俠小說、演義之類。照理讀起來應是津津有味,令人愛不釋手,但很多譯本達不到這種效果。」

仲躋昆出了一個選譯本,實現他自己對《一千零一夜》的理解。

《一千零一夜》 仲躋昆、劉光敏譯

仲躋昆翻譯了紀伯倫的作品《淚與笑》。原文本是無韻的散文,仲躋昆盡力把每篇譯成有寬鬆韻律的散文詩,讀起來更上口,更美一些,其中有些譯文還被選作初中語文的教材。

《淚與笑》 仲躋昆等譯

阿拉伯語教育要「廣種博收」,不要「廣種薄收」

仲躋昆把自己的治學經驗總結為「從廣博,到精深」:年輕時要伸開兩手抓,要廣、要博、要泛,如金字塔,要鋪好底盤,打好基礎;中老年要逐漸收攏,握緊拳頭,要高、要精、要尖、要深、要細。寫論著,要像下圍棋,事先要有周密的布局。

仲躋昆與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

開始是化整為零,一部專著可分若干小題目;然後化零為整,成書。要由點連成線,由線連成面,由面結成體。

仲躋昆對阿拉伯語教育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阿拉伯語教學進入高校,最初僅是咱們北大一家,後來相繼有北外、上外等七八家院校設有阿拉伯語專業。現在我國已有四五十家高校創設了阿拉伯語專業。這當然是可喜的現象。但我們一定要『廣種博收』,不要『廣種薄收』。我們北大的阿語系,要依仗北大『後牆厚實』、專業系科齊備、名師群集這些有利條件,向高、精、尖發展。要努力培養出一批專家、學者型的人才。」

在仲躋昆看來,不想超過自己老師的學生不是好學生,不願讓學生超過自己的老師不是好老師:「老師要騰出自己的肩膀,讓學生踩著,向上攀登。」

仲躋昆於北京大學,在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獎頒獎典禮上為阿拉伯當代著名詩人阿多尼斯頒獎

仲躋昆先生簡歷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資深翻譯家,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作協會員,阿拉伯作協名譽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38年生於遼寧大連市,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系並留校任教,1978—1980年於開羅大學文學院進修,曾在蘇丹(1972—1974,援外翻譯)、葉門(1983—1985,薩那技校任教)各工作兩年,曾訪問阿拉伯多國。

曾任北大東語系阿拉伯語教研室主任兼希伯來語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阿(拉伯)友協文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譯協文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會長,中東學會理事等。

2001年獲正大獎教金,2005年獲埃及高教部表彰獎,2011年獲阿聯「謝赫扎耶德國際圖書獎之年度文化人物獎」、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國際翻譯獎之榮譽獎」、中阿(拉伯)友協「中阿友誼貢獻獎」,2012年獲北京大學「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獎」,2015年獲「北京大學東方學學術研究貢獻獎」,2018年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原題為:《繼季羨林、許淵衝後,北大教授仲躋昆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北大著名阿拉伯語專家仲躋昆逝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仲躋昆教授親友處獲悉,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北京大學著名阿拉伯語專家、著名阿拉伯語文學研究學者仲躋昆教授於2020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 仲躋昆等七位翻譯大家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原標題:仲躋昆等七位翻譯大家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翻譯界的最高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19日在北京頒出,阿拉伯語翻譯家仲躋昆,日語翻譯家劉德有,西班牙語翻譯家湯柏生,德語翻譯家楊武能、宋書聲,波蘭語翻譯家易麗君,法語翻譯家柳鳴九獲得這一殊榮
  • 深切悼念北京大學教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仲躋昆先生!
    先生一生致力於教授阿拉伯語翻譯阿拉伯文學作品撰寫阿拉伯文學史。2018年11月,仲躋昆先生獲得了代表我國翻譯界最高榮譽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今日我們一同回首先生為中國翻譯事業奉獻的一生。1956年,仲躋昆考入了北大。
  • 紀念|翻譯家仲躋昆逝世,其著作是研究阿拉伯文學的奠基之作
    2020年4月13日晨,中國翻譯界最高榮譽「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北京大學著名阿拉伯語專家、我國著名阿拉伯語文學研究學者仲躋昆教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作為仲老的後輩學人,北京外國語大學薛慶國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心情沉痛,他介紹說,仲老此前罹患前列腺癌,由於他病情擴散,春節前後住進了北大醫院。
  • 五位翻譯家榮膺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原標題:五位翻譯家榮膺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在9日舉辦的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暨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上,曹都、顧錦屏、林洪亮、王弄笙和王智量等5位翻譯家獲得了中國翻譯界的最高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此前,季羨林、許淵衝、屠岸、何兆武等翻譯家曾獲此殊榮。
  • 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著名翻譯家李士俊
    中國網12月2日訊 記者馮竹 12月2日9:30中國外文局舉行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暨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著名翻譯家草嬰、許淵衝、屠岸、沙博理、李士俊5位先生全國翻譯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 南開教授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大會授予10名專家「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17名專家「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其中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谷恆東教授榮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和「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由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在2016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重點表彰為中國俄語教育事業耕耘工作五十年以上的學者。
  • 唐笙、潘漢典、文潔若、任溶溶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記者華春雨)我國著名翻譯家和中外文化交流學者唐笙、潘漢典、文潔若、任溶溶6日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榮譽稱號。  中國外文局和中國翻譯協會6日在北京舉辦「全國翻譯工作座談會暨中國翻譯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
  • 楊憲益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一生追求信達雅(圖)
    中國網9月17日北京訊2009年9月17日,中國翻譯協會在京舉行儀式,授予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專家楊憲益先生「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郭曉勇,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為楊憲益先生頒發了榮譽證書,並宣讀了中國翻譯協會《關於授予楊憲益先生「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決定》。  郭曉勇在頒獎儀式上表示,楊憲益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專家,在國內外翻譯界和文化界享有較高的影響力和崇高威望。
  • 著名翻譯家沙博理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頒人已經確定,著名翻譯家沙博理最終榮膺2010-2011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盛典舉辦四屆以來,首次將這一獎項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籍猶太人。
  • 翻譯事業拓寬改革開放之路
    中國翻譯事業為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翻譯協會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院長周明偉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翻譯成為國外科學技術、思想文化、人文藝術、經濟貿易等各個領域先進理念、先進方法、最新成果進入中國的「橋」和「船」。同時,翻譯也為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優秀成果走向世界,鋪設了「高鐵」,開闢了「航線」。
  •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頒獎 368位獲"資深翻譯家"稱號
    翻譯外國名著家喻戶曉 傳播中國經典前無古人 表彰翻譯家長期翻譯生涯中的傑出貢獻   代表我國翻譯界最高榮譽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9月23日由中國翻譯協會頒給了我國著名翻譯家和中外文化交流學者高莽、林戊蓀、江楓和李文俊,其他來自外事、社科、對外傳播、科技、軍事、教學、服務等翻譯領域的368位翻譯家獲得「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
  • ...語大學教授孫義楨榮獲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退而無休的詞典人生
    【MBA中國網訊】日前,在第四屆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上,上海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教授孫義楨榮獲中國辭書會第四屆「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為中國辭書人的最高榮譽,旨在表彰甘於寂寞、甘於奉獻,在辭書事業上卓有建樹的辭書界前輩。
  • 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著名翻譯家許淵衝
    中國網12月2日訊 記者馮竹 12月2日9:30中國外文局舉行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暨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著名翻譯家草嬰、許淵衝、屠岸、沙博理、李士俊5位先生全國翻譯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許淵衝,1921年4月生於江西南昌。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翻譯家。
  • 何兆武、梁良興、郝運獲得「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組圖]
    4月20日,在中國翻譯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蔣建國為梁良興頒發「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中國網 董寧 攝影    中國網訊(記者 董寧)中國翻譯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於4月20日—21日在北京舉行。
  • 阿拉伯語與中文翻譯中的文化轉化
    【摘要】阿拉伯語與漢語在語言結構、句子形式、語言變化、詞型種類、語態、文化差異等方面存在差異,尤其深刻闡述了文化在翻譯過程中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 英語共學社Eagles: 擺脫牽引,適度變通,讀楊憲益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英文新聞有感
    今天無意中找到一篇有關楊憲益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舊聞)的譯文,讀了幾句,即讚不絕口,然後一氣呵成地看完。同時,響應英語共學社的分享精神,把自己不算成熟的筆記無償貢獻給各位,如能對諸君有一點啟示,便心滿意足。
  • 「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劉新)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19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來自中央國家機關,全國各地以及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型跨國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以及行業組織商會等領域的代表參加會議。
  •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得主高莽:翻譯是要流汗的
    日前,中國外文局和中國翻譯協會舉辦的「第二屆中譯外高層論壇暨『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表彰大會」在京舉行。高莽、林戊蓀、江楓、李文俊四位翻譯家獲此獎項。本報對獲獎翻譯家進行了專訪,請他們講述自己的翻譯人生,將分期發表。
  • 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著名翻譯家沙博理
    中國網12月2日訊 記者馮竹 12月2日9:30中國外文局舉行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暨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著名翻譯家草嬰、許淵衝、屠岸、沙博理、李士俊5位先生全國翻譯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