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裡講述了一名牧羊少年聖地牙哥,因為一個做了兩遍的夢,踏上了他的尋寶之旅;旅途中他經歷了痛苦困難,但也收穫了愛情,最後他在尋寶出發地找到了寶藏的故事。
聖地牙哥為了追逐夢想,縱使困難重重,仍是一往無前。
為了解夢他答應給解夢的老婦人十分之一的寶藏。之後遇見耶冷王,他用十分之一的羊換耶冷王一個答案。出發後第一次被少年夥伴騙,他落得個身無分文。然後遇到了水晶店老闆,老闆年輕時也有夢想,打算攢夠錢財路費,再去麥加朝聖。牧羊人為了有口飯吃和攢錢買羊群,為水晶店老闆打工。打工的一年期間,水晶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很快老闆就有了足夠的錢財。但他沒有行動,因為他覺得他的夢想是他的精神支撐,他害怕一旦夢想實現之後,就沒有了生活下去的動力。對比之下,牧羊人攢夠了買羊群的錢後,沒有在水晶店停留,繼續踏上了旅途。
後來在撒哈拉沙漠,他結識了一位去綠洲尋找鍊金術師的英國人。當英國人費勁心思找到鍊金術師,詢問如何鍊金,大師回答「去試試看吧」。英國人對這答案甚是沮喪。英國人和水晶店老闆不同,他是一位執著追求夢想的人,卻也是迷茫糾結的人,他感到夢想觸不可及。而在綠洲,牧羊人遇到了他的愛情。遇到法蒂瑪之後,他想要放棄追逐寶藏,因為當有了愛人之後,似乎安穩的生活成為了更好的選擇。如果聖地牙哥停止前行就此在沙漠度過餘生,那麼他就會像無數向現實生活妥協的世人一樣,夢想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而書裡的聖地牙哥,在聽了法蒂瑪的一番勸解後,選擇繼續自己的夢想。
橫穿沙漠後,他終於到達了金字塔,挖寶過程中,又遇到一群劫匪。劫匪聽了牧羊人的夢想,覺得這有點愚蠢,他們無法忍受一路歷經磨難、痛苦,卻只為達成一個極有可能無法實現的夢想。劫匪不相信夢想,只相信眼前的現在。最終,在沙漠難民的指引下,聖地牙哥在最開始做夢的廢棄小教堂裡挖出了寶藏,並與與摯愛法蒂瑪終成眷屬。
人活這一生,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牧羊人聖地牙哥,他歷經千辛萬苦去追尋的寶藏,最後卻發現,就在自己身邊。這一趟看似白走的旅程,經歷的這些痛苦、恐懼甚至死亡有意義嗎?就像生命,有人會問,人總歸會死,會什麼要在這世上活這一遭呢?
聖地牙哥卻說:牧羊人總會遇到風險,要麼是狼群,要麼是乾旱,恰恰是這些讓放牧生涯更刺激。
同樣的,人被生活虐得死去活來後,會讓生活更富有色彩,不再平庸。
雖然聖地牙哥在金字塔他沒有找到寶藏,他卻在這「白走」的旅程中經歷了很多,他認識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好人壞人,不斷使自己的心智得到成長。
解夢老婦人和耶冷王讓他明白,生活總是要付出些代價的。第一次騙他的少年,讓他意識到要聽聽別人的忠告,太過善良輕信別人會讓自己一無所有。之後還遇到了四類對夢想態度不一樣的人。有夢想卻害怕追夢的水晶店老闆。執著追逐夢想卻很迷茫的英國人。相信愛情永恆並鼓勵愛人繼續追夢的法蒂瑪。不信夢想只信眼前的劫匪。這其中包括他最重要的人。最後他也看到了夢想中矗立在白色沙漠中,莊嚴雄偉的埃及金字塔。在這樣的旅途後,聖地牙哥已經不再是「牧羊少年」聖地牙哥,他收穫了這整個奇幻之旅的所見所聞,所有的困難,所有的驚喜,成為了「追夢人」聖地牙哥,這個過程使他成為了更好的自己。這個旅程他並沒有「白走」。
有人說這本書其實就是本心靈雞湯,其實並不完全是,人在不同的階段,遭遇的不同,心境和感悟也在不斷地變化。
書裡聖地牙哥說「有的時候,最好與羊群為伴,羊群不聲不響,只顧吃草喝水。與書為伴也行,書總是在人們最想聽故事的時候,告訴你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本書很適合低落期的你,這個時期你可以多看看書,多與動物為伴。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