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應技大考入華師,任學長分享
在插班生這場為期九個月的戰役裡,最重要的三個點就是----方法、時間和心態。其中,我個人認為心態是最重要的。就像你們看玄幻小說男主修煉一樣,欲成神必先修心,考插界的神也是如此。下面說幾個你們可能會困惑的點吧。
一、關於剛剛進入考插狀態時的能力
看到我的標題了嗎,我想你一定看得到,這句話是我想要送給你的第一句話。想必你們當中的有些人雖然有著一顆堅定的心,但卻對自己存在著深深的懷疑,like『我本身就應該是這個分數段的,我真的可以競爭的過別人嗎?』亦或許你們中有很多覺得自己高考只是失誤而已,你本該在哪裡,你也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這些情感都很正常,但我想你們不需要這些思想,這些思想的任何一種在我看來都只是對你們的掣肘。
我本人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二等獎,高考失誤了50-60分,單是語文74分我就已經輸了很多,你們覺得這樣的我在考插班生的過程中在知識方面會有很大的優勢嗎,答案是『yes, but so tiny.』你們以為高中競賽是什麼?省級賽能讓學員學到過多少有關於高數線代的知識,國賽大佬不會來考插班生的,我想表明,除了基礎的微分部分,物理競賽會學一元積分和極限,競賽與這場考試中的聯繫其實並不大,一試組成的絕大部分都是高中的知識拓展,二試是數論+平面幾何+概率論+不等式,這些與高數並無相關。高中就更不用說了,高中學的再好也搭不上多少微積分的邊。所以單從知識方面,你們的水平都差不多,都是基本為0。
那麼你可能會反駁我說,起點一樣又怎麼樣?人家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效率高,我比不過 or 別人效率沒我高我可以輕鬆一點。
我只想說,全是扯淡。真正想要考上的同學學習方法好的會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不好的會去找好的,而不是人前人後總是抱怨這個玩意,每個人來到這裡都帶著希望與些許怨氣,也正因此,你們才願意努力,也因此,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你努力養成好的習慣。一直在原地抱怨的同學,活該考不上。
二、關於原始學校與能力問題(永遠不要把自己看扁,也不要過高)
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點,因為這裡面,雖然上文說了都是從頭開始,但是差距太大太大你是無法彌補的。而且存在一個底氣問題,幾所211的同學去考復交因為他們心裡有底氣,手裡握著的也有底氣,所以在中期作出選擇的時候我希望你結合實際來選,你手裡沒有211就儘量不要去爭復旦交大,除非你確實很強,一個是因為輸了你付出的代價比較大,另一個你備考的過程中知道和你競爭的都是一群大佬,這個或許會對你有積極的影響名單我覺得更多的可能是過度的壓力。當然適度選擇不意味著你二本就只能選一本,一本只能選211,那是不科學的,所謂適度是你在自己能力能達到的範圍內去做一個最合適選擇(你也可以按難得準備去考簡單的)拿我自己來說,我的數學我是按照復旦難度準備的,但我知道我考不上,我幹嘛要去碰運氣,回來穩一手華師大他不香嘛。所以我希望你可以適度選擇。
三、關於學校與考插之間平衡所帶來的壓力平衡。
這個點,很多學長學姐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的觀點裡,我的第一學歷必須要好,所以我個人把考插備考看的比學校重的多。你們可以自己選擇重心,也根據中期自己實力,不能兩邊都廢了。如果只能壯大一邊,我建議是考插,畢竟只有一次。在學校事件和考插事件一起壓過來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無力,脆弱但必須堅強,覺得自己承受了太多,不知從何下手,而夜裡獨自對著外面發呆。這些都很正常,我們都經歷過,我只希望我現在提到了到時候的你能比我更快的回歸狀態,一絲一縷捋清楚一件一件做,總能做完的不是嗎?
四、找到一個或兩個team
朋友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網絡上也好,現實中也罷,他們有的能夠讓你有自信、卻讓你清醒的知道我要保持不能被超過。有的能讓你知道你離他的水平還有距離,要努力去追逐,我的考插生活中有兩個team,一個現實中三人組,一個是網絡上的十人群。我很感謝他們,也很感激自己當初做了這個決定。所以我強烈建議你找一些聊的來的人,同時和自己不是對手的人,一起努力,能讓你的心態變得更好一些。我已經有了,我希望你們也有。
最後談一談我對於知識上的推薦吧
首先是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在我這裡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過程
基礎難度=>>考研基礎難度=>>考研難度=>>競賽基礎難度=>>競賽難度
1. 基礎難度
想必你已經報基礎班的課或者你選擇了在網絡上看別的老師的基礎課,(建議不要局限於基礎班的課,b站上都有最好一次性看的多一些,我是一次性看完的再去提高的)選擇了什麼並不重要,怎麼去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希望你在基礎部分一定不要不以為意,每一點基礎都要牢固,每一個知識點最好都羅列整理起來,建立自己的框架,以便於後續往裡面填充知識。在這個階段我個人建議,最好不要去接觸其他的書,把手頭的教材吃透,保證教材(建議同濟七版)上的例題,習題離開了答案,你每一題都能會寫,儘量熟練一些哈哈。
2. 考研基礎難度+考研難度
這個時候其實機構老師的課(我當時是王老師和張宇的課),實際上已經是打下了考研難度了的,只不過你自己還沒有去做題,把思維和題目聯繫起來,所以你做題目吃力。這個階段你需要做一本基礎的考研題目,或者說是解析版本的題目來提高你的能力,但是這本書看的不僅要細緻,而且要細緻,所以這個時候很吃時間,你要每天大把地投入時間。
個人建議是文都教育出版社的毛剛源(淘寶直接搜這個名字就能找到了),這本書裡面你回頭來看的話基本上沒有難題,課後題目因為沒有解析不建議過多浪費時間,主要是看例題題型,以及他解析的思路與方法,學著去解析,實在不行就記著,往你的基礎框架裡填充基礎題型綱目。同時為什麼說兩個難度是同時進行的呢,因為你可以配著一本正規考研難度的題目去寫,個人建議是同濟大學出版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數學複習與解題指南》(綠皮書),做完一章地毛剛源,整理完所有思路,帶著這份思路去寫綠皮書(其他書籍搭配,方法大同小異),這樣子只要你做到了,我想可以提升的很快。
另外在你提升的過程中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但請一定要自己做下來,不要對著答案直接看解析,那樣效率真心不高,特別是綠皮,毛剛源以看、整理為主,綠皮則以練題為主。寒假階段大概這個時候會到來,這個時候可以加一本張宇千題進來提高難度、覺得特別難的題,可以放棄看答案,因為裡面考研題目,國賽題目,決賽題目都有,不可能全會的(以便於升級到競賽水平
3.競賽基礎難度+競賽難度
這個階段適度提升自己就好了,建議不要超過兩本競賽書,一個是看不過來,另外一個是沒啥必要,建議是這本書,從難到容易的題目都含括在內,解析比較完整,適合的新手競賽玩家
可以輔以陳仲主編的書競賽指導看,個人喜歡2019版本地題目(華師大連著兩年考過這本書上連著的兩道證明題)這兩本都吃透的話,想必任何學校的數學你都可以大概率有一個不錯的成績吧,至少除了復旦以外都絕對夠用了。
4.最終複習階段
個人建議不要再買什麼別的書從頭做了,把筆記整理仔細過一遍,把綠皮書或者張宇千題再看一遍,輔以機構給的模擬卷,衝刺卷,想必已經足夠。
5.證明題單獨說一下
補充一下,如果覺得自己證明題目沒有思路的話可以選擇性的看看徐兵主編的《高等數學證明500例》或者裴禮文數學分析(看星號的就好)
看別人寫的去,我學的不咋
Tips1:建議數學不要買上一屆學長的筆記,或者最好僅作參考,自己整理才是最好的,最能幫到你自己的。英語倒是可以
Tips2:建議能出國的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我反正留了,沒用上罷了。
最後
願你們的前路不會迷茫
願你們的所願都通往彼岸
祝你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