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病毒從武漢病毒研究所逃逸?我國專家:不可能!

2020-12-25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2020年,全球前所未有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了解新型冠狀病毒上,這種病毒已經奪去了全球近15萬人的生命。雖然科學家們已經了解了這種叫做SARS-CoV-2的病毒的一些最隱秘的細節,但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任何明確的答案——這種病毒從哪裡來?

這張透射電鏡圖像顯示了從美國首例COVID-19病例中分離出的SARS-CoV-2顆粒。

眾多科學家表示,現實情況是,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這種致命的冠狀病毒從何而來。流傳的理論有以下這些說法:

SARS-CoV-2是在從蝙蝠傳給第二代動物,然後傳給人類之後自然產生的;

它是故意設計的,然後被人類意外釋放;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自然發生的病毒,這種病毒隨後從高度安全的生物實驗室——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WIV)中逃逸。

針對第三種說法,WIV實驗室的負責人則斷然否認與該研究所有任何聯繫:怎麼可能!

近日,我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袁志明表示,「這種病毒不可能來自我們,我們有嚴格的監管制度和研究行為準則,所以我們有信心。」

此外,認為SARS-CoV-2轉基因是純粹的陰謀,關於中國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一種自然產生的冠狀病毒,隨後從實驗室「逃脫」,這種說法純屬造謠。最可能的情況是SARS-CoV-2是自然發生的。波士頓大學國家新發傳染病實驗室副主任Gerald Keusch說:「目前沒有任何數據支持,但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病毒從蝙蝠傳播到某些哺乳動物物種,然後擴散到人類。儘管存在種種猜測,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哺乳動物的種類。」Keusch說,這一溢出事件可能發生在病毒進入活體動物市場之前,「這是一個複雜的環境,所以最終導致了有更多的感染傳播。

黑暗的起源

SARS-CoV-2病毒與冠狀病毒的關係最為密切。冠狀病毒是在中國雲南省生活在1000英裡(1600公裡)外的某些馬蹄蝠種群中發現的。據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已知的首例人感染SARS-CoV-2的病例發生在武漢,最初被追蹤到一個海鮮市場(那裡出售活魚和其他動物),但一些最早的病例與該市場沒有聯繫。

更重要的是,儘管提出了從蛇到穿山甲到狗的幾種可能的宿主,研究人員仍未能找到一個明確的「中間宿主」——一種可以作為SARS-CoV-2從蝙蝠跳到人類的跳板的動物。如果菊頭蝠是主要宿主,那麼蝙蝠病毒是如何從它在亞熱帶地區的天然宿主跳到數百英裡外繁華的武漢的呢?

處於病毒大流行爭議中心的實驗室

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這個實驗室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被批准處理四級病原體的實驗室之一。四級病原體是最危險的病毒,具有很高的人際傳播風險。這些問題導致一些人將目光轉向其他地方,尋找病毒的起源,一些人將目光集中在武漢病毒學研究所(WIV)。

2015年,WIV成為中國第一個達到生物搜索安全最高水平的實驗室,即BSL-4,這意味著該實驗室可以用於研究世界上最危險的病原體,如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的數據,SARS-CoV-2需要達到BSL-3或更高。)在2017年報導稱,像這樣的實驗室必須遵循嚴格的安全準則,包括在離開之前過濾空氣、處理水和廢物,以及要求實驗室人員在進入設備之前和之後淋浴和換衣服。

據《自然》新聞報導,這種類型的實驗室確實引發了一些科學家的擔憂,他們擔心一旦出現問題,這些實驗室所涉及的風險以及對公眾健康的潛在影響。WIV也未能倖免於這些擔憂。2018年,科學家從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外交官參觀了WIV,他們擔心缺乏安全性和管理實驗室,外交官把兩個官方警告送回美國官方的一份電報,通過《華盛頓郵報》表示,實驗室的工作蝙蝠與潛在的人類冠狀病毒傳播風險可能導致一個新的類似非典疫情。但顯然這種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我國專家堅決否認!所有這些都不能表明SARS-CoV-2的起源。

直到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可以開始排除一種想法,即導致流行性感冒的冠狀病毒是在武漢實驗室裡設計出來的,或者是作為生物武器進一步創造出來的。研究人員表示,確切的證據表明,這是一種從動物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中產生的自然傳播病毒,不是由人類設計的。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傳染病學副教授亞當·拉林(Adam Lauring)說:「目前所能獲得的數據根本不能支持這種說法。」Lauring指出此前一項研究提供了證據,也反駁了病毒是在實驗室設計的觀點。

克裡普斯研究所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副教授克裡斯蒂安·安徒生和他的同事們在《自然醫學》雜誌的研究中分析了動物體內SARS-CoV-2和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這是對這一觀點最有力的反駁之一。他們發現,SARS-CoV-2的一個關鍵部分幾乎肯定是在自然界中出現的,而不是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來的。SARS-CoV-2是病毒用來附著在人類細胞外部ACE2受體上的突刺蛋白。對病人和各種動物的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的分析表明,這種病毒可能起源於動物宿主,然後在人體內傳播和傳播後可能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

SARS-CoV-2病毒在特定基因上與之前實驗室研究的冠狀病毒有一些關鍵區別。這些變化使得它不太可能是實驗室逃逸的結果。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絕對不可能是從武漢病毒所出來的」
    針對「新冠病毒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洩露」的謠言,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武漢病毒所研究員袁志明日前接受CGTN專訪時表示,我們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科研行為準則,我們對這一點充滿信心,有些人出於政治目的發出的陰謀論是沒有證據的,希望這樣的聲音不會影響到科學家的合作和抗疫行動。
  • 美稱有新冠源自武漢病毒研究所證據 中方:散布謠言毫無道德底線
    問:美方曾表示,掌握了新冠病毒源自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的證據。據報導,日前美國務院公布了2018年美駐華使館官員訪問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份外交電報,再次引發了國際輿論對相關問題的關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注意到相關報導。
  • 武漢病毒所所長駁病毒起源陰謀論:反覆澄清洩漏謠言,仍被當作替罪羊
    武漢病毒所所長駁病毒起源陰謀論:反覆澄清洩漏謠言,仍被當作替罪羊  Connor Feng • 2020-08-11 15
  • 專家:武漢病毒所離華南海鮮市場50公裡 實驗室不可能洩漏病毒
    《環球時報》近日採訪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楊佔秋教授,以一個武漢本地病毒研究專家的視角,闡述他眼中籠罩在新冠病毒身上的種種疑惑。蝙蝠是不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楊佔秋認為,目前尚無定論說明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而業界比較公認的觀點是最有可能來自蝙蝠。
  •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
    來源標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這是這家研究所29日對外公布的消息。
  • 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專利?看看律師怎麼說
    武漢病毒研究所官方刊文稱,「對在我國尚未上市,且具有智慧財產權壁壘的藥物瑞德西韋,我們依據國際慣例,從保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在1月21日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並將通過PCT(專利合作協定)途徑進入全球主要國家。」隨後,「瑞德西韋」被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發明專利」的短消息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
  •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答《科學》雜誌18問……
    導語石正麗駁斥了川普 「新冠病毒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洩漏」的說法,並回答了有關病毒起源、研究成果的一些提問。近日,《科學》雜誌刊登了一篇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通過郵件接受該雜誌提問採訪的稿件。
  • 天氣熱了,蚊子或成新冠病毒宿主?武漢病毒所回應
    近期網絡流傳題為《石正麗凌晨發出警告:對疫情不必抱有太大樂觀,蚊蟲或成第三宿主》的不實信息,該謠言可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據官網資料顯示,石正麗系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安全工作委員會主任、新發病毒學科組組長。石正麗被外界譽為「蝙蝠女俠」,因其在SARS病毒溯源的研究中證實了蝙蝠是S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武漢病毒研究所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 美散布新冠肺炎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 中方:他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中國
    (抗擊新冠肺炎)美散布新冠肺炎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 中方:他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中國中新網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梁曉輝)就近日美國一些政客頻繁散布「新冠肺炎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0日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說
  •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近期,有媒體發布題為《AI海選潛在新冠藥物看中一類腫瘤藥,武漢病毒所擬開展試驗》報導,稱: 「記者從瑞士AI技術與生物醫藥公司Demiurge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答《科學...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7月24日發表對我國科學家石正麗的採訪報導。在這篇報導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回答了一系列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和研究所工作的問題。本報經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授權,翻譯並刊登《科學》雜誌對石正麗訪談全文。  問:您曾經發表過多篇關於冠狀病毒的論文,甚至發出了可能存在動物傳染人類的警告。
  • 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 吉利德在研藥專利?看看智慧財產權律師怎麼說
    不過,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傳出「搶註」瑞德西韋專利一事,引發廣泛關注。   2月4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文章稱,武漢病毒研究所在1月21日對「在我國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識   那麼,究竟是誰「搶註」了專利,吉利德與武漢病毒研究所申報的專利有何不同? 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申報能成功嗎?   國內藥物研發人士:專利申請是「跑馬圈地」,這是一種談判手法   2月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上述爭議撥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公開電話,但無人接聽。
  • 新冠病毒從實驗室洩漏?怎麼可能!看美國病毒專家的四大理由
    《商業內幕》2日報導,曾對武漢病毒研究所人員進行培訓並參與合作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流行病學專家喬娜·馬澤特 (Jonna Mazet)認為,新冠病毒的傳播極不可能是源自實驗室洩漏 ,並列出了四大原因。
  • 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來源於自然!專家:即使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也...
    比如有些人說未來注射疫苗是危險的,或者說這種疫情是由媒體所炮製的,或者說這種病毒對人不會造成威脅。所以要重視這些謠言,要證明謠言是錯的。「很不幸的是現在有些媒體報導中,這種謠言就像病毒一樣擴散並影響著人們,對人們造成了傷害。所以需要在防控病毒傳播的同時也破除謠言。」霍頓也在視頻採訪中指出,對中國的指責不僅不公平,更是事實上錯誤的。
  • 多益網絡徐波,實名舉報武漢病毒研究所「對實驗動物管理不善致疫情...
    2月4日,多益網絡董事長徐波發博,稱自己實名帶可靠證據作為線索,舉報武漢病毒研究所。 徐波稱,因疫情防疫事關重大,懷疑武漢病毒研究所,對實驗動物管理不善,致病毒實驗動物流出,導致2019新冠狀病毒疫情。
  • 謠言與政治偏見也是病毒
    在疫情全球持續蔓延,各國攜手戰「疫」的關鍵時刻,一些西方國家政客與媒體無視我國疫情防控的成功經驗,無視相關措施正在取得的積極成效,不斷大肆「甩鍋」、推責、製造「政治病毒」,惡意歪曲中國疫情防控的努力,蓄意抹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政治制度,對疫情防控國際合作造成了嚴重幹擾。
  • 原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萬餘字長文:疫情之下的是與非—新聞—科學網
    [Epub ahead of print] 2020/04/12:武漢病毒研究所和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開發的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臨床試驗批件。該疫苗時依賴於武漢病毒所最早分離的一個新冠病毒毒株,由武漢病毒所和武漢生物製品所共同克隆篩選之後,合作開發得到的疫苗。
  • 武漢病毒研究所:已經對「瑞得西韋」申報中國發明專利
    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官方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聯合研究,在抑制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川普稱應該對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調查 中方回應
    記者問: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蓬佩奧等美方官員近日多次散布所謂新冠病毒源於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言論,並稱應對此進行調查。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耿爽:我們多次指出,新冠病毒源頭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應該交由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去研究,不應被政治化。
  • "零號病人"背後的武漢病毒所 曾研究雙黃連功效
    (原標題:「零號病人謠言」背後的武漢病毒研究所) 「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