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總價合同的認知誤區及常見風險

2020-12-11 騰訊網

固定總價合同俗稱「一口價」合同,雙方以施工圖、已標價工程量清單或預算書為基礎,工程任務和內容比較明確,一次包死,在約定的範圍內合同總價不作調整。

很多人有個誤解,覺得「總價合同就是一口價咬死,不再變化」。其實,無論總價和單價合同,都能變化,只是變化的形式不一樣。

總價合同與單價合同

合同按照計價方式,可劃分為類:總價合同,單價合同與成本加酬金合同。

假如你要去買一頭豬,該怎麼算錢?

1.單價合同版

我:老闆,這頭豬怎麼賣啊?

商販:20元一斤

我:這一頭多重啊?

商販:過個秤嘛,500斤。500斤×20元/斤=1萬元

註:通過單價×數量的乘法形式得到合同價,就是單價合同。

2.總價合同版

我:老闆,這頭豬怎麼賣啊?

商販:這頭豬1萬元。

3.區分「總價合同」和「單價合同」不在於價錢是否可變!

很多人有個誤解,覺得「總價合同就是一口價咬死,不再變化」。

無論總價和單價合同,都能變化,只是變化的形式不一樣。

比如,10天前做了以上的約定,10天後豬長成了550斤,豬肉漲價了,成了30元/斤。那按照不同計價方式的約定,算成交價就不一樣了:

固定單價合同:20元(單價不可變)×550斤(數量可變)=1.1萬元

變動單價合同:30元(單價可變)×550斤(數量可變)=1.65萬元

固定總價合同:按1萬總價算,不變化。

變動總價合同:1萬×110%(變化幅度已經達到了約定可變範圍。)

所以,總價合同和單價合同的區別不在於是否可變,而在於變化形式總價合同是在總價上進行幅度變化,而單價合同是在單價或數量上變化後,再做乘法。

總價合同的常見風險

固定總價合同在建築市場頗受歡迎,眾多發包人比較青睞這種相較於固定單價、按實結算、成本加酬金等比較簡化的結算方式,且把建築施工過程中的諸多風險轉嫁給了承包方。不過作為話語權明顯處於弱勢的承包方,即使要籤訂固定總價合同,也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防範和控制風險。

第一、承包方在報價時,一定要明確固定總價具體是針對什麼的總價固定,是發包方提供的招標圖紙、工程量清單,還是工程要求、標準、範圍、規模及功能等,固定總價所對應的標的是否已經明確無異議?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仔細審閱招標文件和施工圖紙,避免漏報、錯報項目。尤其是發包人採取工程量清單報價時,一定要把施工圖紙和工程量清單逐一比對,認真核查,一經發現工程量清單內容有遺漏之處,應及時書面要求發包人把遺漏項增加進來。務必防範工程量清單報價內容與施工圖紙不一致的風險。

第二、一定要確保發包方提供的是施工圖,而非草圖和方案圖,並同時要求發包方給予一定的時間踏勘現場和編制投標書,及時通過詢標要求發包人明示施工圖紙中不明確的地方,並做好詳細記錄,以備將來發生爭議作為證據。同時,承包方在投標報價時應採取「背對背」的方法,即由兩名以上預算員同一時間計算、審核工程量,相互比對結果以便及時發現工程量漏算和錯算之處。

第三、在和發包人籤訂的固定總價合同中,應明確風險包幹的範圍,譬如在施工合同的專用條款部分約定固定價款的風險承受範圍為百分之十,超過此範圍應該調整,如何調整等。此舉可避免出現過大的風險,造成承包人無法承受,導致嚴重虧損甚至破產。

以上三個方面僅是防範風險的冰山一角,實踐中,工程量清單漏項還是比較常見。工程量清單漏項是指由於發包人原因或承包人疏忽,遺漏了施工圖紙中包括的部分工作內容。

因此,承包人除了上述幾點外,還應在施工合同中儘可能用「暫定工程量」、「暫定合同單價」、「暫定施工範圍」有彈性空間的表述。(由於建設工程周期較長,不確定因素較多,在施工圖紙不盡完善、工程量清單不能達到和施工圖紙完全一一對應的情況下,用諸如「暫定工程量」、「暫定合同單價」的表述更有利於承包方,把不確定的風險轉嫁到發包方。)

來源 | 網絡;內容略有刪節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固定總價合同風險的承擔者是誰
    履行合同的承包商必須承擔完成工作的責任而不管完成工作的成本是多少。在這種合同中,價格保持不變,除非採購雙方均同意改變。那麼固定總價合同風險的承擔者是誰呢?下面由張凱娟律師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 EPC合同總價包幹風險——固定總價暫定,並不意味著按實結算
    合同中對工程價款的約定有以下幾部分:(一)案涉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條款」23條「合同價款及調整」23.1約定「協議書中表明的合同價款為固定合同總價,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變。合同價款所包含的工程內容為初步方案設計範圍所包含的工作範圍」,該條同時約定了合同價款調整的情形及合同價款所包含的風險。該部分31條「變更價款的確定」約定了對合同價款做出調整的具體操作及遵循的原則。
  • 固定總價合同解除後的如何計價?
    全部工程完工是固定價格適用的前提,故在合同解除後以固定價格為基礎,按比例折算的做法並不合理。此時應按照合同籤訂時,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計價方式對已完工程進行計價一、隆豪公司將涉案工程發包給方升公司,施工範圍包括地下部分、主體結構與安裝裝修,雙方約定工程單價為1860元/m2,合同總價款為6834萬元。
  • 對於承包商而言,成本加酬金合同與固定總價合同相比較,承包商承
    對於承包商而言,成本加酬金合同與固定總價合同相比較,承包商承 對於承包商而言,成本加酬金合同與固定總價合同相比較,承包商承包工程的(   )。
  • 某工程以固定總價合同形式發包給承包商,在工程款支付期間,承包
    某工程以固定總價合同形式發包給承包商,在工程款支付期間,承包 2019-03-12 17:27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EPC總承包項目固定總價範圍如何確定?
    筆者近日處理一起EPC總承包項目固定總價問題的爭議,通過對總承包商提供的書面材料進行梳理,爭議焦點為商業街區EPC項目中的燃氣工程是否包含在EPC合同固定總價中。二、EPC合同價款的確定及風險承擔通過上述對EPC總承包項目履約依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後發包的工程,EPC合同固定總價在投資估算的基礎上制定
  • 固定總價的前提下工程量清單漏項問題的應對與預防
    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中明確,工程量清單中的風險分擔,建設方承擔量的風險,承包商承擔價的風險,漏項歸根結底也是量的風險,所以漏項問題看似建設方的責任。但由於與固定總價合同形式的結合使用,清單的量的風險實際也是由承包商承擔,這裡漏項問題的責任歸屬似乎就不那麼明顯了。所以本文一方面要弄清什麼情況下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同時又要考慮如何避免問題發生以及問題發生之後各個階段的應對措施。
  • 「建設工程」固定總價施工合同解除後,已完工程價款如何結算?
    固定總價施工合同解除後,已完工程價款如何結算?首先,根據雙方籤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合同價款採用按約定建築面積量價合一計取固定總價,即以一次性包死的承包單價1860元/㎡乘以建築面積作為固定合同價,合同約定總價款約68,345,700元。作為承包人的方升公司,其實現合同目的、獲取利益的前提是完成全部工程。因此,本案的計價方式,貫徹了工程地下部分、結構施工和安裝裝修三個階段,即三個形象進度的綜合平衡的報價原則。
  • 什麼是固定價格合同、可調價格合同?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係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在招投標活動中,合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麼,什麼是固定價格合同,什麼又是可調價格合同呢?固定價格合同是指在約定的風險範圍內價款不再調整的合同。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0): 固定總價不能鑑定?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家房地產公司與建築公司因為稅款是否可以抵扣工程款、代付的工程機械是否可以抵扣工程款、固定總價是否可以鑑定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爭議。最高院認為,稅款約定是建築公司繳納,就可以抵扣,既然開發商代為繳納,建築商就不能耍賴。而且,開發商幫建築商墊付了工程機械,也是應該要付款的。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5): 為何固定總價不鑑定?
    而且,如果合同約定的是固定總價,就不要再去鑑定了,這不合法啊!案涉合同內項目採用固定價款。鑑定人員一審出庭時明確承認對案涉合同內項目進行了鑑定。一審法院委託進行造價鑑定的只是合同外變更項目。該鑑定意見超越了一審法院委託鑑定的範圍,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該鑑定意見依據的鑑定材料沒有經過質證,只是三建公司一方的陳述,宏達公司不予認可。
  • 最高法院:採用固定價格方式計價的工程,合同解除時應如何計價?
    ,故在合同解除後以固定價格為基礎,按比例折算的做法並不合理。四、一審法院認為,合同約定的固定價格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應參照適用,故應以合同約定總價款除以定額預算總價,計算出雙方約定價格相對於鑑定價格的比率,然後以此對已完工程定額預算進行折減,推算出已完工部分價款。
  • 買賣合同法律風險管理
    買賣合同不僅是商事活動最重要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關。籤訂一份高水平的合同不僅需要專業的法律知識,還需要有本行業的專業知識,需要了解本行業產品的特性,才能就具體的條款進行談判。篇幅所限,筆者本文不就行業特性展開討論,僅從常見合同最主要的八個條款闡述買賣合同極易出現的陷阱及應對策略。
  • 視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在理論上都可能是終身僱用的勞動合同,如果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期限籤到勞動者退休的時間,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工作內容是勞動者在退休前不可能完成的,那麼實際上這與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就等同了。
  • 籤合同前必讀!企業常見合同法律風險及防範措施46則
    但中小企業通常沒有專門的法務來負責改進合同狀況,以至於許多企業照搬以往的文本或不分青紅皂白的「拿來」,甚至部分企業還在沿用經濟合同法時代的文本、引用的標準及法規已經失效的文本,這樣的合同容易在履行過程中產生糾紛,甚至導致企業在訴訟或仲裁過程中承擔敗訴風險。這些企業有的逐漸開始重視法律風險,有的不以為然。
  • 嬰幼兒血管瘤的認知誤區,你「中招」了幾個?
    嬰幼兒血管瘤(IH)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60%以上發生於面部和頭頸部暴露部位,影響美觀。家屬要求治療迫切,但往往容易走入對血管瘤的認知誤區,後期產生多種併發症,如潰瘍、出血、感染,引起肢體功能障礙等。
  • 常見的決策誤區與認知偏誤
    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客觀,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選擇性注意        人們常常傾向於忽略掉不符合自己期望的東西,只看到自己期望看到的東西,他們期望看到的東西又是基於熟悉的東西、先前的經歷,或是個人的欲望、興趣需求,這就是選擇性注意。
  • 沒找到對的人:源於3個情感認知誤區的啟示
    大部分人找不到對的人,不是時間問題,也不是能力不足,更不是緣分未到,而是源於3個常見情感認知誤區。本文將從情感認知誤區、情感認知誤區的啟示進行講述。你不知道對方不知道,是我們情感中常見的誤區之一,這也就高估了對方的情感理解力。高估對方情感的理解力,它指的是:一旦你知道了某件事情,也就沒有去想不知道某件事情是什麼樣的,了解某件事情多的不知道了解少的人的想法,就像生來富足的人想像不到生來貧窮的人日常生活的模樣。
  • 孕媽三兩事 之 孕期常見的十大認知誤區(生活篇)
    懷孕後,孕媽媽格外關注自己的衣食住行,但不免會存在一些認知誤區,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孕期生活中常見的認知誤區。>生命孕育,健康守護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隨手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人孕媽三兩事 之 孕檢的十大認知誤區
  • 薦書丨圈套:常見合同籤約技巧與風險防範-「享書社」
    圈套:常見合同籤約技巧與風險防範指明合同審查要點,歸納合同籤約技巧,精準提示籤約風險,提供有效應對策略!】列舉合同籤約時常見的圈套及風險點,結合法律規定給出預防與應對策略【案例解讀】選取生活中常見的合同糾紛,有針對性地提示合同條款風險點,以案釋法,真操實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