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法蘭克福 魏建軍:WEY有信心有能力和其他豪華品牌同臺競技

2020-12-17 車文驛

法蘭克福時間的9月12日上午9點,距離WEY品牌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但WEY展臺已經被媒體記者圍得水洩不通。

尤其外媒的記者,他們試圖在第一時間目睹這個來自中國的豪華品牌到底能「亮出」多少乾貨。於他們而言,WEY到底是花拳繡腿藉助法蘭克福營銷品牌,還是有備而來真的要劍指歐洲市場——這種隱隱的不確定性撩撥起了他們濃濃的興趣。

在WEY品牌展臺,車文驛採訪了參觀WEY品牌的某國際零部件參展商,當我問他對WEY品牌怎麼看時,他反問我說「IS CHINESE BRAND?」,當我說出「YES」的時候,他說,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品牌,感到非常驚豔,造型非常好,而且做工非常不錯。

他還說,「我是北京奔馳的供應商,經常去北京,但是對於誕生在保定的品牌真的感到很驚訝」。他還向我詢問了北京到保定的距離,他很有興趣去保定參觀這個品牌。

WEY品牌展示了共計六款車型,而重要的看點在於,全球首發XEV純電動概念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8以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VV7S -HI4 、VV5S -HI4。

近年來,德國乃至歐洲汽車品牌,在新能源與智能駕駛兩方面的態度、技術儲備都相對保守與滯後,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自負。不過,在全球汽車電動化、智能駕駛的大趨勢下,德國汽車品牌充分嗅到「暴風雨」來臨前的「血腥味」。

也就是在法蘭克福車展開展的前夜,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等品牌都紛紛舉辦「品牌之夜活動」發布戰略,戰略聚焦的點主要在電動化與智能駕駛兩方面。

比如,2022年奔馳全系電動化,未未來10年在電動化方面投入100億歐元、到2025年大眾汽車要投入200億歐元發展新能源汽車、奧迪則展示準備實現L5的自動駕駛技術的純電動AUDI AICON,等等。

WEY品牌展出的四款新能源車型恰恰是在這個契機下,藉助國際性車展塑造並傳遞「技術形象」,比如全球首發的純電動概念車XRV就搭載了獨特的矩陣式充電技術,充電效率更高,而且更安全,不僅如此,還搭載L4自動駕駛技術。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接受《車文驛》採訪時說,「這次國際車展展示不但能提升我們品牌的信心,也能向國際市場宣布WEY這個豪華品牌是有信心站在最高端市場與其他豪華品牌同臺競技,我們是有這個能力的」。

可以預見的是,在過去百年以德國汽車工業馬首是瞻的全球汽車的技術與格局正在面臨著來自全球其他地區汽車新興勢力的挑戰。

當然,這不是德國汽車工業第一次面臨這樣的「威脅」——1989年誕生於北美的日系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就曾在德國的汽車重鎮科隆發布了第一代豪華旗艦型轎車LS400,LS400成為日本汽車向德國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們下的「戰書」。

如今,雷克薩斯成為在德國傳統豪華品牌之外的最大的贏家,最新的數據顯示,在北美地區,雷克薩斯力壓奔馳寶馬奧迪而連續兩個月成為豪華品牌的銷量冠軍,而在中國,雷克薩斯也正在以產品與服務的核心優勢「掠奪」原本屬於德系三強的客戶。

而雷克薩斯之所能在過去的28年中,能不斷地從傳統德系豪華品牌陣營中「分化」客戶的原因,在於品質。儘管豪華品牌並不願提及性價比,但雷克薩斯最初的車型的售價是明顯低於奔馳、寶馬等品牌的。

而對於WEY品牌如何與傳統豪華品牌抗衡時,魏建軍表示,WEY品牌豪華高端的前提是安全,對於消費者來說,WEY和傳統豪華品牌的區別在於以更少的支出享受到更高端的價值。

在品牌定位之外的核心的產品品質上,WEY品牌團隊對質量、對性能,對細節把握的是非常「苛刻的」。

魏建軍說,「對WEY品我真的是沒怎麼費心,這幫人盡職盡責,真是敢於拼搏和挑戰,我很少表揚人,現在我學會表揚他們了,這個團隊確實讓我感動」。

直面殘酷的競爭是後來者的宿命。28年前,是雷克薩斯的宿命,28年後同樣是WEY的宿命。WEY來到德國只是一個亮相,在國際化戰略下,未來的任務還很重。但最核心的是「掌握核心的技術」,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術,不管是走出去,還是與供應商合作,話語權就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而這也是一個新生豪華品牌的必須課。

進入高端並不是獲得多少利潤,而是要建立自信、建立認知,要得到消費者信任最核心的依然是產品——「品牌如何建是手法,但關鍵還是產品」,魏建軍說。

所以,儘管WEY明確提出了國際化,但對於真正的走向國際市場,依然需要一定的積澱。因此,WEY品牌進入美國的時間表被定在了2021年。

對於為何是2021年,魏建軍說,「我覺得應該吸取教訓,我們的成功要有很好的聲譽,能為中國製造背書,進入一個高端市場,怎麼也得準備5、6年,一定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進入美國很複雜,要謹慎,而且要做得非常細緻」。 此外,他還半開玩笑地說,「美國的律師就等著中國的汽車進去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其實,WEY品牌覬覦美國市場的「野心」在國內的兩次活動中也能看出些端倪。

今年7月, VV7參照美國IIHS小重疊碰撞標準,達到了等同於美標「GOOD」級別的成績;而8月底, VV5S成為中國第一個進行參照美標進行車頂靜壓測試的車型,在超過6噸重的超強壓下,VV5S以超過整備質量3倍的成績獲得「PASS」評價,通過測試,WEY品牌展示了其安全第一的品牌屬性。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上說,這也是進入美國市場的未雨綢繆之舉。

實事求是地說,WEY上市的兩款車型VV7與VV5在中國是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的,VV7在剛剛過去的8月,銷量超過7千臺,這對於一款售價區間在15-20萬元而且上市僅4個多月的中國品牌來說,是可圈可點的。

以本土市場為基礎,苦練內功進而實現國際化,對於新生豪華品牌來說,是最穩健的,就像當年的雷克薩斯,儘管是日本品牌,但因為它是誕生在北美的豪華品牌,所以,在深耕北美市場,站穩腳跟之後,才開始走向國際化。

全球化是第一步,但首先滿足中國市場,在滿足中國市場之後,然後進入下一個市場,WEY品牌CEO嚴思說,「我們不會畏懼任何一個車企,包括歐洲車企——這是為什麼我們要來參加法蘭克福車展,我們要對我們的經銷商負責,首先交付中國市場,中國客戶是最重要的」 。

相關焦點

  • 徐留平、魏建軍打卡法蘭克福,外媒打幾分?
    60年後,重回「騎車故鄉」的紅旗擁有了嶄新的面貌,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難掩激動之情示:「我們又以飽滿精神和昂揚的姿態,帶來了兩款代表紅旗品牌最新技術和最新創意設計的車型,來向大家展示和分享。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是紅旗品牌的高光時刻。」
  • 李瑞峰親自掛帥WEY,長城為何還要再造一個高端品牌?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繼WEY和光束汽車之後,長城欲再造一個全新高端電動車品牌。值此之際,外界的一個普遍疑惑在於:2016年為了衝擊高端化,長城汽車已經在哈弗品牌之外,單獨打造了一個「中式豪華品牌」WEY,為啥現在又要搞一個定位高端的全新品牌?
  • 王小博:長城WEY定位豪華SUV三年效果不佳,高端發展走不出魏氏道路
    以自己的姓氏作為品牌名稱,足以看出長城掌門人魏建軍對這款品牌的重視程度。畢竟,從近年來長城的一系列品牌動作來說,當初H8和H9進軍15-20萬自主品牌高端市場後就遭遇不溫不火的尷尬局面,先期投入的巨大研發資金儘管升級了長城汽車汽車技術實力,但卻沒有在市場層面得到應有的回報。
  • 中國汽車市場黑之章(卷三):領克潮起wey韜晦,紅旗飄揚育新貴
    在這個"鄙視鏈"中,至少在"品牌向上"的路上,中國車企努力了整整3年,如今吉利的領克、長城的wey收穫的地位,如同這"三百元的耳機"一般。"十幾萬還要買國產?還號稱豪華品牌?腦子有病吧?""你知道領克嗎?"、"你開過wey嗎?"、"你都沒開過你BB啥?"
  • 靈魂拷問:有沒有一款車能治好新能源下行「焦慮症」?
    兩個月前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魏建軍向世界展示了WEY-X和WEY-S兩款概念車,以及WEY VV7 PHEV、VV7 GT PHEV、VV7 GT Pro PHEV、VV7 GT PHEV像素大燈版四款車型,並宣布了進軍歐洲的目標。 兩年前的2017年,同樣是在法蘭克福車展,魏建軍曾帶著剛剛創立一年的WEY來到歐洲。
  • 直擊法蘭克福,資深評車師Steve Fowler先生眼裡的中國WEY
    也曾為《衛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獨立報》以及許多地方電臺撰稿。在2019法蘭克福車展現場,買車家CarBuyer有幸與《Auto Express》主編史蒂夫一同觀展。他本人說,「我做編輯已經二十幾年了,我們看到汽車行業如此快速的變化,特別是來自中國市場的技術和汽車的湧入,在WEY品牌展臺前,史蒂夫的感慨頗多……史蒂夫先生對於WEY品牌的認知是從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中開始的。「顯然這個品牌在這裡有更大的影響力,所以我一直在尋找這個品牌,並且做調研。作為高端品牌的一部分,它的確是一個有趣的中國品牌」。
  • 布局「C+智能戰略」 WEY欲做新時代的豪華品牌
    長城汽車正是中國自主品牌的代表車企之一,除了賴以成名的皮卡車型,哈弗家族更是成為中國 SUV 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勢力,它們給予長城汽車的不僅是技術積累與用戶口碑,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信心,一個讓中國自主品牌走向高端化的信心,是時候需要更進一步了,於是就有了兩年前 WEY 的破繭而出。
  • 證道論劍話英雄,這才是WEY與奔馳「神交」的禪機
    正面對話豪華,才能為中式豪華證道一如魏建軍所言:「對汽車品牌來說,區域性品牌是沒有意義的,只有走出去才能活下來」,WEY也不能只在國內標榜豪華,更要與真正的老牌豪門對比證道,才能真正的成為豪華。不得不說,要開展這樣「樹標杆&場景化」調研方式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舉動,縱然當前中國品牌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可與百年豪門同臺展示,只會將自己的不足毫無保留的暴露出來,甚至有可能打碎長期以來建立的品牌口碑。但作為中國豪華SUV的領導者,始終以「豪華、安全、智能」為核心的WEY則認為:「走上去」、「走出去」的進程中,離不開消費者的參與、鞭策與見證。
  • 森麒麟Qirin990與國際品牌主流輪胎同臺競技性能最優 國貨新標杆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輪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高性能輪胎,那麼究竟哪個品牌才是最好的選擇呢?前不久,有專業測試機構就對米其林、倍耐力、普利司通、馬牌這類主流品牌綜合性能突出的輪胎做了對比,其中,國產品牌森麒麟Qirin990輪胎與他們同臺競技。
  • 魏建軍:零部件企業走出「襁褓」 引入競爭、協同發展
    「以目前掌握的技術和裝備能力,長城汽車可以不出保定,就開發、生產出一輛完整的汽車,」魏建軍繼而對長城汽車的研發實力不無驕傲地說到。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之所以談及零部件,是因為在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長城汽車不僅第二次帶來了WEY,還首次帶來了控股的蜂巢易創、蜂巢能源、諾博汽車、曼德電子電器四家零部件企業;而同在今年舉辦的上海國際車展上,長城汽車更是一口氣攜蜂巢易創、蜂巢能源、未勢能源、上燃動力、諾博汽車、精工底盤六大零部件企業集體亮相。
  • 哪些中國汽車大佬或亮相法蘭克福
    眾所周知,作為汽車工業起源地的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歷來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動態的風向標,而除了橫空出世的概念車和諸多全球首發的量產新車爭奇鬥豔之外,其同樣是各大車企「大佬」刷存在感的地方,任何一個車企大佬都不希望錯過這個全球矚目的舞臺,發表自己對於品牌命運和行業趨勢的獨到見解。那麼,令中國消費者非常關注的是,是否有中國汽車業內的大佬會出現在外媒的「長槍短炮」面前呢?
  • 同樣出身豪門卻不甘平庸,馬伯騫與魏建軍的不羈人生
    或許,大概率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魏派董事長魏建軍;二是VV7家族本身。和馬伯騫一樣,魏建軍也是出身顯赫,但他們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並願意為之努力,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而VV7 GT作為中國豪華SUV WEY品牌的旗艦級車型,憑藉令人印象深刻的運動格調設計、全面領先的智能科技配置、豪華精緻的做工,堅定了巴博斯汽車對其合作改裝設計的信心。
  • 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為「WEY」代言,用自己的姓命名一部車卻不是...
    用自個的姓命名一部車,卻不是為了名聲廣告片裡魏建軍坦言,用自個的姓氏來命名一個全新的SUV品牌,這肯定需求勇氣,換做別人可能會以為僅是獲取眼球,而魏建軍做這個工作,那肯定是鏗鏘有力,為何?要知道哈弗品牌現已為魏建軍發明了數不清的榮耀和位置,更是讓長城轎車變成我國品牌中最掙錢的轎車企業,也讓長城轎車自豪的變成了一個不必借款的轎車企業,全部出資均是自有資金,哈弗H6接連48個月在細分商場榜首,魏建軍見義勇為的變成了河北首富,當然你我都眼紅的雄安新區周圍,長城的儲藏用地據傳超越萬畝。要名聲,魏建軍肯定用不著壓上自個的姓氏,但他挑選這麼做,可見WEY對他的重要意義。
  • 對話魏建軍:長城沒有"秘密" | E企TALK
    為何在此時調整目標,是否會效仿其他品牌降薪,新形勢下如何建立穩固的廠商關係,魏建軍全都做出了回應。 3月14日,長城汽車宣布下調年度銷量目標和利潤預期。 為何會選擇在此時調整?是否會效仿其他品牌降薪?新形勢下如何建立起穩固的廠商關係? 針對近期行業裡的幾大熱點話題,魏建軍通過線上視頻對話的方式接受了包括騰訊汽車等在內的獨家專訪。
  • 連續兩次出徵法蘭克福引熱議,長城汽車在向世人證明什麼?
    以「Driving Tomorrow」為主題的第69屆法蘭克福國際車展於當地時間9月10日盛大開幕。時隔兩年之後,長城汽車再次攜WEY品牌及多款實力車型進擊法蘭克福,發布全新的國際化品牌戰略和全新一代的造型語言,以及全新的產品和技術規劃。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 長城魏建軍首次披露心路歷程
    魏建軍採取遠低於國外品牌的低價策略,將潛在客戶定位在小企業和個體戶,一下子就有了批量,成本也下來了,迅速成為中國皮卡領域的銷量冠軍。他們注意使用戶保持對長城皮卡的新鮮感,「長城皮卡3個月一小變,一年一大變,不斷改進使這個車變得時尚、很洋氣。」魏建軍認為:一定程度上,長城汽車引導了中國市場對皮卡的需求。短短幾年後,長城皮卡成為國內皮卡行業的龍頭。
  • 法蘭克福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參展商: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664家中國展商亮相法蘭克福春季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有參展商表示——「我們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法蘭克福春季國際消費品博覽會2月7日至11日在德國舉行,圖為外國客商正在中國企業展臺參觀。
  • 長城獨裁者魏建軍
    從過往的媒體報導和貼吧自曝也能看出,偏安在保定的長城汽車很難像其他本土車企一樣吸引到頂尖技術人才,魏建軍為節省成本開出的三四千的薪水只能招到少數大學生,剩下大多都是保定周邊農民。他們的抱怨極多,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因為他們不幸地恰恰符合了魏建軍式管理「靠單一高能量的人調動眾多低能量的人」中——低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