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客觀,深度。在這裡,讀懂中國茶。長按右側二維碼,與這個行業同頻。
▲圖|網絡
1、普洱茶生茶,第5年是個分水嶺,也是一個小變化期,品質趨向融合與穩定,也換一句話說,好的會漸漸變完美,差的諸多的缺陷也基本表露出來。
2、普洱茶放多長時間能進入品飲階段?
答:建議生茶6年,熟茶四年。
3、普洱茶是一種最簡單也最容易騙人的茶,新的時候好喝,放下去不一定好喝,新的時候難喝,放下去不一定難喝,通常3-5年為一個穩定期。
4、茶太老了,當不適感盡退後,活性的營養成分也流失殆盡,離開品飲值去談各種所謂文化價值,仿佛也是不太現實,那麼最佳的品飲線應該是:澀與不澀之間,苦與不苦之間,太新與太老之間。香氣:清正自然無濁染即好。香甘苦澀乃茶之真味,但基於普洱茶,畢竟還有一個陳的元素。兩字:中正!
5、茶葉陳化的變化三部曲:多酚類降解,兒茶氨酸釋解,分子裂解,到了一定老的第三步以後,所謂的陳味,也未必給很多人的接受,那麼微分子的作用在於使身體做熵減產生的保健性作用,所以有錢還是要喝老茶。
6、真正的好茶,就是能用鮮爽本韻蓋住茶湯的苦澀,再將苦澀不知不覺轉化,在喉間醞釀片息,帶來清新利爽的清甜。
▲圖|網絡
7、世界上永遠沒有最完美的茶存在,也沒有最壞的茶存在,有其鮮明個性的一面亦有其致命缺陷的一面,只有具有綜合優越性強的茶產區茶產品存在,只有未深諳諧道的茶人們,才會去為名山名寨做代言做背書。
8、普洱茶因為具有後陳化使其品質更佳的特性,質樸自然生態有機為其核心的價值意義,衡量新茶品質表現在於清濁與能量上,並非建立在所謂的名山名寨等的概念上,所以在未來,去概念化和輕品牌化是眾多茶商茶人要走的路。
9、當名山名寨成為一種概念或一種通用的標籤時,陳化結果才是衡量品質的唯一依據。
10、好茶的口感標準---中正平和有韻。
往期好文推薦|
如何判斷不能喝的老茶,或者假老茶?(這篇文章對你很重要)
哪個跟你說熟茶非大廠的不喝?喝普洱茶我們要喝的是什麼?
名山古樹就一定是好茶麼?(業內人士深度揭秘)
▼編者推薦:
掃碼加讀茶君個人微信
希望他的朋友圈分享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