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健康身體好,脾胃有「4怕」,勸你避而遠之,養好脾胃少生病

2020-12-25 靜姝健康說

脾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脾臟主要運化水溼,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溼氣排出體外,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如果脾臟功能受損,人的消化能力受到影響,體內溼氣也會加重,此時就需要好好調理身體,儘可能減少脾臟功能下降,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那麼,如何來觀察,自己是否脾虛呢?參考以下4種表現,若你全佔,十有八九是脾虛了。

1、身體浮腫

脾虛,脾臟運化水溼的能力就會降低,多餘水分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滯留在體內,此時人就容易有身體浮腫的表現。常見的比如眼瞼浮腫、下肢浮腫等。

2、大便不成形

脾虛發展至一定程度,影響人的消化能力,排便的時候,若發現自己大便黏膩、不成形,就可能是脾虛引起的。

3、疲乏無力

脾臟功能下降,身體運化能力減弱,人體運行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不能及時供應,患者就會有疲乏、無力,提不起精神的感覺。

4、頭暈

生活中許多脾虛的人,都有頭部眩暈的感覺。這是因為脾臟功能下降,自身體內水液的代謝變慢,人體局部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壓迫,也會影響血液循環,此時患者就會有頭暈症狀。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脾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百病生,脾胃好,則百病消。

脾胃健康身體好,脾胃有「4怕」,勸你避而遠之,養好脾胃少生病

1、怕思慮過度

有些人遇上難解決的問題後,總是茶不思、飯不香,思前想後,過度思慮,最後讓自己陷入一個死循環,問題沒解決,還傷了脾胃。過度思慮,容易導致氣滯,影響脾胃運化,時間一長,傷害脾臟。

2、怕涼

脾主升、胃主降,兩者協作共同完成食物在體內的轉化過程。如果經常貪吃一些生冷食物,不注意保暖,導致寒氣入體,將直接傷及脾胃,損傷脾胃功能,同時也讓寒氣滯留體內,影響胃酸分泌,降低自身免疫力,誘發疾病。

3、怕久坐

久坐是多數現代人,一天中最常做的事。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休息娛樂,長時間的久坐都會損耗人的元氣,不利於消化,影響血液循環,出現運化不暢問題,久而久之,導致脾虛,體內水溼慢慢堆積,令人發胖。

4、怕急

現在生活節奏快,大家生活、工作壓力大,常常就會忽略對脾胃的養護。飲食不規律,吃飯狼吞虎咽,而且經常吃外賣、快餐,邊走邊吃,或者節食減肥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脾虛症狀越來越重。

脾胃喜溫性,生活中應多吃溫補食物,比如南瓜、小米等,它們可以增強脾胃功能,健脾益胃,加快體內毒素和垃圾的排出,進而起到養生保健的效果。切記少吃生冷過激性食物,並保持平和心態,加強體育鍛鍊,身體健康,脾胃自然正常運轉。

另外,脾胃不好的人,需要儘早將養脾胃提上日程,最簡單的調理方法,就是多喝茶,喝茶的時候,順便在茶中加些紅豆、薏苡仁、赤小豆、芡實和蒲公英等中藥材,幫助你祛溼排毒,補氣補血,補脾虛,健腸胃,還有一定的減肥效果,每天喝2杯,一年四季均可以喝。

紅豆:利水消腫、祛溼氣、養胃生津

薏苡仁:健脾益氣、止瀉、利水滲溼

赤小豆:利尿、消腫利水、解毒消腫

芡實:入脾、腎經,健脾除溼、 補中益氣

蒲公英: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等

擔心自己控制不好比例的,可以點擊下方↓↓↓,已經為您配製好的,同款茶包,祝您永遠健康美麗。

相關焦點

  • 養好脾胃不生病
    養好脾胃不生病為什麼會脾虛?造成脾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還是因為在生活中的一些不太好的生活習慣造成的:1、暴飲暴食有的孩子的每日三餐都會吃的比較多,或者狼吞虎咽、吃飯過快,這樣的飲食習慣時間長了,就會傷害到脾胃,造成脾虛。2、愛吃冷飲冰冷的食物會給身體造成非常大的刺激。
  • 寶寶挑食厭食總生病,很可能是脾胃「鬧矛盾」,中醫教你養脾胃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在6個月以前很少生病,但過了6個月以後,感冒、發燒、便秘全來了!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身體反而越差了呢?孩子生病多半是「吃出來的」我們都知道,6個月內的孩子以母乳餵養為主,從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到1歲左右孩子的飲食基本上和成人相似。
  • 小兒推拿李波:你知道吃哪些食物,可以幫助孩子養好脾胃嗎?
    小兒推拿李波:你知道吃哪些食物,可以幫助孩子養好脾胃嗎?脾胃是孩子的後天之本,孩子脾胃好了,吸收能力就強,孩子的營養跟得上,身體的免疫力就好,也就不容易生病了。4、薏米利水滲溼,健脾,脾最怕溼,而薏米是除溼的好手,多喝薏米有較好的健脾效果。
  • 想要孩子身體好,8歲前控制好飲食,少吃這四類,養好脾胃少生病
    02 從看吃的好不好這一點來選擇幼兒園第二天複診,醫生看了看舌苔,和朋友聊起天來,他說通過這次經歷,你就要有預防意識了,孩子馬上就要上學了,選幼兒園一定要呀想好了,首先要看吃喝怎麼樣,這點很重要。我說的好指的是對孩子脾胃好不好,就選那種清湯寡水的,粗茶淡飯就好,孩子從某種程度上說窮養更健康,冰激凌,西瓜等涼性,生冷的一定不能給她吃,肉類也少吃,要控制好,保持度,調料少放,一直到8歲左右,脾胃才會發育好,才能稍稍放寬,但也不能大意,這關係到孩子長大以後的健康,因為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一旦形成了,很難改變。我很認同醫生的觀點。
  • 寶寶脾虛積食,易導致體質差,常生病,養好脾胃,增強體質
    為什麼說經常脾虛積食的寶寶容易生病呢?這是因為脾虛積食的寶寶臉色都是比較蒼白或者蠟黃的,平時的食慾也比較差,不愛吃飯又非常挑食。而且晚上也是睡不好的,愛哭鬧或經常冒冷汗,感冒、發燒、咳嗽更是家常便飯,三天兩頭就要跑醫院!
  • 積食的「救星」發現了,不是益生菌,若孩子愛喝,脾胃好少生病
    如果長期不處理,會影響身體發育。孩子每次生病,家長也跟著受苦。尤其是孩子積食,非常常見,如果孩子天生脾胃不好,就更容易出現積食。孩子積食時,身體會有4種「信號」,若佔1種,家長都要重視(1)口臭和舌苔增厚積食的孩子仔細聞口氣會有酸腐味,主要食物不消化在胃中發酵造成的。一些嚴重的孩子可能會嘔吐,食欲不振,孩子舌苔中間位置開始增厚,嚴重時舌苔發黃。
  • 「十孩九脾虛」,別再傷孩子脾胃了,難怪上幼兒園三天兩頭生病!
    越冷的時候,家長就越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然而脾胃問題就被家長關注到,很多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會經常感冒發燒。家長們都在說是幼兒園的環境不好,細菌太多,但我想說,孩子在幼兒園的這些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脾胃問題。一、吃飯比賽,孩子消化不好現在很多幼兒園為了鼓勵寶寶吃飯,老師經常會說:「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吃的最快呀?」
  • 脾胃不好,常吃這四寶,身體棒棒的
    五招養好脾胃對於脾胃問題,「三分靠治,七分靠養」,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幾個最為簡單易行的養脾胃小方法,養好脾胃!1  常揉腹腹部是六腑的所在部位,其共同生理功能是飲食的受納、消化、吸收與排洩,做好腹部保健,可以加強消化系統功能,防治肥胖、高血壓等。
  • 脾胃差總生病?學古人用最簡單的方法來養護,趕緊收藏
    脾胃最為脆弱的,再加上現在食物涼的也快,如果吃飯不及時,吃進去的東西就是涼的,脾胃怕涼,這個時間就很容易傷及脾胃。1、食欲不振:吃飯不香,飯後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症狀。2、舌苔厚膩:健康的舌苔呈淡紅色,潤澤、均勻,表面有一層白白的薄苔。而如果舌苔厚膩,就是典型的積食、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差的症狀了。5、便秘: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造成功能性便秘。
  • 4個調理脾胃小方法,簡單實用,值得收藏!
    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不好,那麼,身體的氣血就會出現生成不足,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就會百病叢生。補脾,是許多慢性疾病調理的關鍵。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脾胃不好的人,從外表上就能看出來。
  • 秋季一到,牢記帶娃「不睡2覺,不吃2飯」,脾胃養得好,生病少
    如今秋季到了,早晚的溫差很大,大人們如果稍有不注意,都會感冒生病,更何況是小孩子呢?說到這兒,朋友還不免誇獎那些不怎麼生病的孩子,有幾個小朋友,一年到頭也不怎麼生病,也不請假,而且吃飯也吃得很香,個子也比同齡人要高一些,一看身體素質就好。其實,很多寶寶身體容易出現問題,往往都是家長護理不當,長時間積累下來的毛病。
  • 6歲女童確診脾胃衰竭,2年不發育,醫生:父母無知毀掉孩子脾胃
    前段時間聽說霞霞生病了,連夜發高燒送到醫院,醫生確診孩子是脾胃衰竭,孩子肚子裡常年有積食,難怪孩子平時食慾不好,還不長個子,身體抵抗力還也差,這些都是脾胃虛弱導致的,並且醫生表示,霞霞的飲食存在很大的問題,經常給孩子吃到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這是在害孩子啊!
  • 孩子脾胃弱、愛生病,試試這3招,趁夏天養個好脾胃
    夏天天氣熱,脾虛積食、感冒發燒的孩子特別多,如果你去醫院,準能看見兒科門診前人山人海的場面。中醫兒科診室裡有句「行話」叫「十個孩子九個積食」,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孩子吃得更營養、更精細了,加上運動量少,因此積食等消化疾病越來越多,脾胃和體質受影響都變差了。
  • 這4個信號是孩子脾胃在「求救」!堅持3個習慣,不積食、少生病
    導語:眾所周知,孩子的消化系統相對於成年人的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善,脾胃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容易引起積食。尤其是一些兒童,平時的活動並不需要過多的能量,如果餵養過多的話,很容易積食脾虛,降低免疫力。 積食是很多疾病的根源,父母一定要非常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況,積食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 孩子積食愛生病?多半是脾虛,調理孩子的脾胃,這3件事做少了!
    然而,大部分孩子在積食後會誘發一系列的疾病,導致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就會動不動就生病,甚至會誘發習慣性生病。此外,積食會傷害脾臟,而脾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在體內主運化。脾臟是人體能量的製造中心,負責食物的消化、運輸以及吸收。
  • 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好了,身體棒棒
    有句話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脾胃是後天之本」,可見脾胃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根基,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可見,保護脾胃,多麼重要。 脾胃有問題,不但影響食慾、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相反,脾胃健運,能讓身體氣血充足,保證各個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 脾喜歡燥,不喜歡溼氣;胃喜歡規律,討厭被刺激。但壓力大、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喝酒、暴飲暴食、愛吃冰冷、吃醃製食物、久坐少動、焦慮緊張……種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負。
  • 孩子脾胃功能好,才是真的好
    門診時常有孩子媽說不知道到底怎麼養娃才是對的,關心過度怕太寵,狠狠心又怕給不了孩子安全感,吃多了怕孩子不消化了,限制飲食但看到孩子難過的樣子又不忍心了。養娃是一門學問,為人父母后肩上就多的不止一份責任,這些責任伴隨的是一輩子。
  • 兒科醫生:4種食物少給孩子,不要再餵了,5點建議養好脾胃
    調查發現:82.1% 的兒童至少有1種特別不喜歡而不吃或少吃的食品;62.8%的兒童有1-2種特別不喜歡而不吃或少吃的食品;19.2%的兒童有3種以上。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有這樣一位寶媽,體質不太好,所以沒有足夠的奶水餵養孩子,被迫無奈,只能選擇奶粉餵養,但是孩子奶奶擔心這樣做,孫子攝入的營養不足,會影響發育,所以在孫子4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吃些雞蛋羹、雞湯等輔食,認為這樣孩子才能吃得有營養,發育的好。
  • 養脾冠軍已公布,不是小米粥,經常吃,小孩少積食,脾胃更好
    中醫上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根本,氣血的源頭,孩子經常會因為積食導致脾胃虛弱,如果父母在平時不注意幫助孩子護理脾胃的話,孩子一旦生病,脾胃的功能就處於低弱的狀態,導致孩子不願意吃飯,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哪些方面可以導致孩子積食脾胃受損?1、飲食不當現在很多新手父母往往都缺乏嬰幼兒保健知識,在孩子飲食方面,搭配不科學,只是片面地強調營養價值,過度餵養,因此很容易損傷孩子的腸胃,造成消化不良,吸收困難導致食慾下降。
  • 中醫建議:冬天常喝4種養生湯,潤肺驅寒、滋補脾胃,冬季少生病
    人的身體器官日復一日的工作以維持人體健康的狀態,但如果我們對內臟的保養不加以注意其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冬季是人類身體新陳代謝相對較快的季節,身體要想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各器官的功能活躍是基礎。在冬天我們可以常喝這5種養生湯,能夠起到潤肺驅寒、滋補脾胃的效果,把器官養護好了,身體機能才能更好地運作,也就能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