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不待見自己的孩子,這四條老師底線,家長可能觸碰了

2020-12-16 糖果的媽媽

自己當過二十幾年的學生後,有一名當老師的閨蜜,經常聽她聊起工作上面的事兒。所以對師生關係頗有點小感悟。老師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學生,糖果媽媽來為大家做逐一分析。

首先老師對待18歲以下的學生的印象,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家長,二是學生本身。

孩子年齡越小,家長發揮的效應也就越大。所以往往最愛鑽研師生關係的是小學生的爸爸媽媽們。

有一段時間關於小學「班主任」的負面報導時不時的就會進入大眾的視野,「班主任」甚至被妖魔化,成為了校園暴力的幫兇。這是教師群體的悲哀,更是家長的悲哀。

毫無疑問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兒童身心健康的成長,讓孩子在感受愛的同時給予他人愛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

為了促進良好的師生關係有些家長費盡心力不惜重金,這樣的做法顯然用力過猛,有違相關法規政策。

讓自己和孩子用真誠的方式去交流促進良好的師生關係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些是老師們的雷區吧,避免踩雷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第一步。

第一條: 不配合常規教學工作

1、家庭教育很重要

學校教育中的教學,是對孩子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施加影響的活動,是為幫助孩子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開展的。

所以作為家長,配合學校的常規教學是我們應盡的義務。雖然孩子白天都呆在學校裡,但是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還是家庭教育。

2、接受老師的專業建議

學校雖然也是服務型組織,但學校始終無法替代家長朋友們對孩子們的引導。所以老師們也會利用家長會課後溝通的方式,指導家長對孩子們進行行為幹預。

因此,缺席家長會,沒有執行老師對孩子學習任務的相關要求、沒有聽從老師的建議檢查孩子作業、這樣顯而易見的雷區我們就不要進了。

第二條:越級上報反映問題

1、寬以待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師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積極溝通了。如果發現了問題,作為家長並沒有找到當事人老師溝通而是直接反應給了上級領導。

這顯然不是明治之舉,我相信在任何一個企業或者單位,領導都不會喜歡這樣的員工。這樣處理問題的方法顯然是不成熟的後患無窮的。

孩子是單純可愛的,作為家長也不要讓我們的多慮影響了孩子們的快樂童年。

2、理性處理

糖果媽媽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家中的一位姐姐為孩子辦理轉學,班主任因個人事宜而影響了手續辦理進度,這位姐姐沒有跟當事人教師溝通,而是一個電話打到了當地教育局。

於是乎,我的這位姐姐在三十分鐘內接到了來自教育局工作人員、校長、教學主任、班主任等相關人員的電話「慰問」。轉學手續確實因此「特事特辦」很快的解決了。

看似解決的事情,卻也為後來外甥的轉班而埋下了伏筆。家長會上班主任將姐姐對「轉學手續」事件的處理方法做了公開「說明」。

姐姐回家就跟我說這個家長會她真的坐不住了,眾矢之的,大人尚且如此別說孩子了。最後姐姐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而為外甥調換了班級。是我看我小外甥活蹦亂跳的樣,真的覺得作為家長真的要理性一點。

第三條:提不合理要求

1、明確教師工作內容

我國的《教師法》中有明確教師的崗位任務原文如下:1)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2)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水平。3)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存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繁忙全面發展。4)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2、減輕教師多餘工作量

糖果媽媽身邊就有一個一不小心踩了雷區的閨蜜,我這個閨蜜結婚多年,男方三代單傳,兩人求子多年。經歷了一波三折才生下一子。

全家上下,對孩子的寵愛自是不必詳述。孩子對於我閨蜜而言是生命中的第一位,所以當孩子成為一年級的小豆包的時候,她的焦慮無處不在。

總會私信班主任「老師您幫我看下我兒子中午課間有沒有穿外套出去玩」。「老師我兒子上課的時候有沒有玩她的新鉛筆」。這樣的小事去私信老師在她身上真的屢見不鮮。

我很理解家長的這種心情,但是孩子對她而言是唯一,但是對老師而言就是學生中的一個呀。你這不是給人家老師添麻煩嗎,如果你擔心他玩新鉛筆你就直接不要給他帶不就好了。

不要用自己的麻煩去麻煩別人,是人際交往中的常規操作。良好的師生關係也不能忘記這條哦。

第四條、 在孩子面前表達不尊重老師的言行

1、家長要樹立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句話是被大眾所認同的公理。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家長確實應該為孩子做個表率。

9月10日是教師節,這個節日讓學校門口的花店收益猛增。我家寶寶所在的學校對每位老師都提出了節日不收鮮花和禮物的要求,因此孩子們將送來的花束帶回家送給了媽媽們。

第二天我閨蜜小馨在學校門口迎接同學的時候,小東同學的爸爸媽媽身著正裝來到我閨蜜跟前行了個鞠躬禮,小東爸媽說「小馨老師,辛苦了我們家人都非常感謝您對孩子的教育」。

小馨說在那一瞬間,感動的淚水勝過千言萬語,作為老師我也要感謝小東同學的父母,給予我這樣的尊重。

2、尊重教師勞動成果

記得在小時候寫作文,總會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現在當了老師,也確實體會到了教師這個職業的辛苦。

一路走來,糖果媽媽真的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位老師,是你們的教導啟迪了我正向的人生觀。生而為人,每一個孩子都要從「自然人」進化成為「社會人」。

在做出該表之前,要先學會適應生存。所以各位家長朋友們,要先平衡自己的心態,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儲備獨立生活的本領。這樣我們才能為孩子的夢想插上翅膀,目送他們漸行漸遠。

相關焦點

  • 家長最不能觸碰孩子這3個底線,否則孩子自尊心會受到傷害
    有些大人喜歡在客人面前說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尿床、亂扔垃圾等,甚至女兒第一次初潮有些家長也會給別人說,一點都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對於大人來說,孩子沒什麼自尊心,而且很多人把自尊心與面子混淆在了一起,覺得所謂的自尊心就是面子問題,孩子需要什麼面子。
  • 孩子也有底線,家長請勿觸碰
    也許家長會這麼認為,我家孩子,我想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我生的,我養的,我供他吃穿,愛他教育他,哪有什麼該不該做,我對孩子做什麼都沒有不對的。這樣的想法是絕對不能有的。世界上的每個人,包括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管孩子的年齡是多大,都應該被當做一個獨立的人被對待。
  • 幼兒老師午休時打孩子耳光│即使為自己,也請老師記住這10條警示(幼兒教師培訓模板)
    10條警示,請幼兒園根據警示對老師培訓提醒到位: 1.教育部幼兒教師《專業標準》中明確要求:尊重幼兒人格,維護幼兒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就是說,幼兒園招聘老師時,要向公安和司法機關查詢要招聘的人,是否有過傷害幼兒的行為。如果查到,則不能聘用。 5.在網絡資訊時代,如果因為傷害幼兒引起輿情熱點,涉事老師會被整個社會和網絡唾棄,甚至被網絡「人肉」,影響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所以,請勿觸碰底線。
  • 想讓孩子被老師「特殊」待遇?那家長要懂事,避免不受老師待見
    小麗也是非常的自責,看著兒子每天放心背著書包不開心的回家,自己的心情也很是沉重。一.讓老師厭煩的家長類型1.不關心孩子的學習類型,認為孩子的學習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所有的老師都最怕遇到這樣的家長,自己不重視孩子的學習,不看護好年幼好動,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反而逼迫孩子考得好成績,孩子學習不好
  • 靈商引航: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
    幫助帶孩子的阿姨不管在哪個家庭通常都很受待見,會非常被主人重視,要漲工資漲工資,請假就放假,提個什麼要求都儘量滿足。道理很簡單,因為家長怕阿姨「心情」不好,影響到她對孩子自己孩子的照顧和態度,而家長又不可能24小時監督。
  • 孩子總是調皮該不該打?觸碰這幾條底線,不打就不會長記性
    文|文兒很多家長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調皮,越來越不容易管教。更讓家長頭疼的是,孩子總是調皮搗蛋到底該不該打?並不是孩子每次調皮搗蛋的時候,家長都要把孩子打一頓,而是要根據孩子調皮的性質和闖禍之後的態度酌情而定,如果孩子觸碰了這幾條底線,不打就不會長記性。
  • 部分老師為什麼不被家長尊重?到底是家長變了還是老師變了
    讓這樣的老師來教育學生,來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艱巨任務還是不那麼讓人放心。再看看部分老師的師德修養,的確讓人覺得義憤填膺。儘管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三令五申不允許在職老師辦補習班,還籤訂了承諾書,依然有個別膽大包天的老師偷偷辦補習班,要求孩子去補習。不去上課就用各種方法給孩子穿小鞋,各種方式的刁難讓家長苦不堪言。
  • 開學了,這幾類孩子最受老師待見,這幾種家長最受老師喜歡
    文/歆小迪小學9月1日正式開學了,對於新生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家長們比孩子還著急焦慮,希望孩子能遇到一個負責任的老師,孩子能被老師所喜歡。其實,凡事都是相互的,老師喜歡那個孩子,也是孩子和家長做的好。那麼哪幾種類型的孩子最受老師待見?
  • 為什麼孩子聽老師話,不聽家長的話?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學以後,常常會不聽自己的話,但是會聽老師的話。之前有一位媽媽說過:「平時我讓孩子做什麼,他總是磨磨唧唧,開始講條件,一點也不配合。但是老師的話就像是聖旨一樣,都不用我們提醒,自己早早的做好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家長可以看一下這四點,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教育孩子。
  • 班級中這4類學生「不吃香」,更不受老師待見,但長大後會很優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有的時候有些事情別人是不願意幫你去完成的,而這個時候如果被拒絕了,那麼這樣肯定就會沒有辦法做朋友了。所以像是這樣懂得拒絕的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可能不是很「吃香」,老師可能也並不待見,但是長大之後這樣的學生可能會更有出息
  • 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應該注意「底線」,別把老師的工作都做了
    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父母也會有困擾,和孩子之間也難免會爭吵,有衝突,有的父母在內心還會產生不平衡感,因為作業雖然是家庭作業,但是給孩子講題答疑的應該是老師,如果父母全都代勞,那麼何必要老師呢?其實這種問題可以解決,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底線,不要把老師的工作都做了,如果老師的布置有問題,應該提出異議。
  • 高中數學老師:最不待見這3類家長!一語道出,無數班主任內心話
    正是接觸了少說也有好幾百、上千位的學生家長後,我想在此提醒許多孩子父母,如何正確地與孩子班主任打交道——這其中,或許沒有很多家長想的那麼複雜;但用正確的合適的方式,您確實能從孩子老師那收穫,更多能幫助孩子成長的信息。
  • 閱卷老師坦言:四類字體最不受我們待見,當心你家孩子被扣冤枉分
    而對於學生而言,會經歷各種大大小去地考試,若是卷面整潔,字跡工整能讓閱卷老師心曠神怡,甚至對於一點答題的小毛病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若是模糊不清,就像蜘蛛網一樣亂,一些字恐怕只有寫字本人能辨認出來,可能就會直接扣除卷面分。有些字體老師表示:真超不待見的。
  • 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
    導讀: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大多數富豪取名都不「大」?給孩子取名字,這3個底線別觸碰
    導讀:為何大多數富豪取名都不「大」?給孩子取名字,這3個底線別觸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大多數富豪取名都不「大」?給孩子取名字,這3個底線別觸碰!
  • 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
    很多家長往往教育孩子都不以鼓勵的方式而是用打擊的方式,往往會觸碰到孩子的底線,可能家長們不知道除了成人,孩子也有不可觸碰的底線,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孩子對這些錯誤可是會耿耿於懷的,如果在眾人面前來揭開孩子的傷疤,無一會讓孩子感到痛苦,比如他曾經的倒數第一名,比如他曾經是個愛哭鬼等等。這些錯誤可會讓孩子很是尷尬,這個底線可是會很傷自尊的哦!
  • 作為老師不收家長送的禮物,卻給自己孩子的老師送禮,什麼操作?
    有一位網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朋友是初中老師,不收學生家長送的禮物,卻讓家人給孩子的小學老師送禮,怎麼理解?自己身為老師不收家長的禮物,卻轉身讓自己的家人給自己孩子的老師送禮,這是什麼雙標操作,相信很多人可能不明白。
  • 踩這四條紅線,別想當老師
    在許多人眼裡,可能以為只要進入教師行業,就是鐵飯碗了,一朝入編便是公職人員。但其實根據國家近幾年的政策來看,有一些硬性規定是必須要遵守的。如果踩了下面四條紅線,一定做不成老師。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班補課,而部分老師正是看中了這種心理,會給學生實行有償補課。更有甚者在課堂的時候不把完整的知識傳授出來,反而讓學生參加自己辦的輔導班,藉機收取錢財。 對於這種現象,教育局嚴厲打擊,絕不姑息。凡是被發現,將會立即吊銷教師資格證並開除。
  • 觸碰孩子底線的這幾件事,各位家長知道嗎?可別犯了教育中的大忌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和成年人一樣,也會有自己的底線。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隨著年齡長大,他們會形成獨立的人格,擁有屬於他自己的底線。所以各位家長不要總是把孩子的糗事掛在嘴邊,你們可能覺得很好笑,可這只會讓孩子難堪。4.
  • 孩子步入幼兒園3大「潛規則」,老師雖然不挑明,家長要心裡有數
    雖然老師給樂樂媽媽道了歉,並表示以後不會這樣了,但自從這件事之後,老師和樂樂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繫也少了許多。樂樂媽媽把她的情況發在了寶媽群裡後,瞬間引起了眾多寶媽的共鳴,稱道:幼兒園是有「潛規則」,孩子和家長的表現決定了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