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有「親密鏡頭」,媽媽撒謊口渴支開娃,卻被娃鄙視:至於嗎?

2021-01-15 萌孩控

作為父母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如果鏡頭裡面出現親密的內容,你們會怎麼做呢?肯定大部分的父母選擇支開孩子,或者是捂住孩子的眼睛,可是自己的心理也是忐忑的,總是這樣「掩耳盜鈴」真的好嗎?

沙溢曾經分享過這樣一件事,他和兒子安吉一起看電視,劇情中有吻戲的時候,他就支開兒子,說自己口渴了讓孩子去倒水喝。可是次數多了,孩子就起了疑心,於是很無奈地詢問爸爸:「爸,你怎麼一看到別人接吻,你就口渴?」

這樣一句話讓沙溢無言以對,自己害怕尷尬,怎麼兒子一句話讓場面更尷尬了呢?

其實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甚至根本就沒辦法控制,每次電視劇中剛出現親密的鏡頭,就習慣性的支開娃,獨自看電視。

陳星就是這樣的一位媽媽,兒子已經八歲了,剛剛上二年級。可是每次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劇,畫面中要出現親熱鏡頭了,陳星就會捂住兒子的眼睛,或者是讓兒子幫忙倒水喝,總之不讓孩子看見。

小時候這些招數還是管用的,可是時間長了,有一次陳星又說自己口渴了,兒子卻坐在沙發上不動了:「不就是談戀愛,你至於每次親吻都要我去倒水嗎?老師都講過,相互喜歡的人就會擁抱接吻。」

這時候陳星才意識到,可能自己總是逃避尷尬,忽視了孩子也需要了解這些東西。

詢問兒子以後才知道,老師告訴過孩子們,相愛的人在一起就會擁抱、親吻、牽手,這是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就像父母會親親孩子,會抱抱孩子。但是這些只能和相互喜歡的人做哦,不能隨便觸碰不熟悉的人,也不能給其他人觸碰。

其實正確的給孩子講解「親熱鏡頭」會更好,不然會讓孩子產生誤區

1. 孩子會好奇

首先父母長期逃避性別的教育,總是捂住孩子眼睛,父母沒有陪伴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也會看到這些畫面,父母不可能保證他們什麼都接觸不到。父母的遮遮掩掩,只會讓他們更好奇。

2. 好奇心會驅使他們探索

因為遮掩帶來的神秘色彩,會讓孩子們自己探索,從網上找到解答,或者是乾脆學人家和異性談戀愛,這樣的局面是父母不想看到的。

孩子終究會進入青春期,如果父母總是逃避教育,肯定會將教育線索推給網絡世界,而網絡世界就是魚龍混雜的,不適合孩子的教育。

3. 沒有正確地引導,他們學不會保護自己

因為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們可能想要知道答案,於是會因為好奇心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到時候父母就追悔莫及。在適當的年紀,給予孩子一些困惑的解答,不要以為的逃避尷尬,讓孩子們學會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電視劇中出現了親密鏡頭,父母也應該恰當地告訴孩子:

在孩子7歲以後,他們就會對這些親密鏡頭有反應,這個時候父母就不能再逃避了,趁著這個時機,其實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時候。

告訴孩子們成年人相互喜歡以後,就會做出這些反應,因為喜歡一個人就想接觸他。就像爸爸媽媽喜歡寶寶,就會抱抱你,親親你,這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

不過只能和很喜歡很喜歡,並且相互熟悉的人做這些動作哦,和其他人要保持距離,因為大家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很多事情是無法藏住的,和孩子開誠布公地談,可能會是更好的結果。

今日話題:你和孩子一起看到親密畫面會捂住他眼睛嗎?你覺得幾歲開始性別教育更合適?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家長啞口無言的瞬間:看電視支開娃,被反問「看別人接吻口渴?」
    他故意對安吉說,自己口渴,讓他給自己倒杯水。大家都懂得,為了不讓孩子過早接觸這些少兒不宜的畫面,很多家長都這樣做過。可過了一會,這種不良畫面即將再次出現,沙溢故技重施,讓安吉再給自己倒水。誰知被安吉反問:「爸爸,你怎麼看到別人接吻就口渴?」這話懟得沙溢啞口無言,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安吉果真是親兒子。
  • 陪孩子看電視,遇到親熱鏡頭?別再傻傻地捂眼睛
    一次沙溢兩口子和安吉在看電視時,正好出現了接吻的畫面,然後,沙溢咳了一聲,讓安吉去給自己倒杯水,成功支開兒子;可安吉回來後,電視上又出現了親吻畫面,沙溢奔潰了,讓安吉再給自己倒一杯水後,結果我們「東北小仲基」不幹了,說:你怎麼一看到別人接吻就口渴啊!沙溢瞬間石化!
  • 陪娃看電視遭遇尷尬鏡頭 女兒模仿要嘴對嘴親親 家長不知如何解釋
    「小時候全家人一起看電視,總會遇到親親嘴等少兒不宜的鏡頭,每到關鍵時刻,媽媽總會拿手蒙住我的眼睛,說小娃兒不許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25歲的張楠吐槽不斷,她說,以至於後來看到劇情,媽媽還沒反應的時候,自己已經條件發射似的蒙著眼睛。「起初,我以為小孩兒看了親嘴會傷眼睛。後來漸漸長大才明白了家長是怕我們跟著電視學壞。」
  • 5歲孩子撒謊偷媽媽錢,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然後我問了這位媽媽幾個問題:01 「你問過孩子為什麼要撒謊嗎?」我說:「那孩子說他為什麼要撒謊了嗎?」「說啥說啊,就在那一個勁的哭!」「那你告訴他為什麼你會這麼生氣了嗎?」「我為什麼這麼生氣還用說嗎!他能不知道嗎!」孩子真的可能不知道。
  • 接娃也有「鄙視鏈」?媽媽接孩子太晚被嘲,表示:我太難了
    說起接娃放學,相信每個寶媽都深有體會,但由於寶媽和寶媽之間各有不同,有些人重視事業,對工作很積極;有些人重視育兒,想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所以寶媽們接娃的時間就出現了差異,繼而形成了一種「鄙視鏈」。高薪職場媽媽接娃過晚,被其他家長鄙視小林是一個職場女性,對工作很積極,因為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公司的高管。由於工作比較忙,下班時間又不固定,小林經常會在接娃放學時遲到,有好幾次,孩子都等哭了。
  • 帶娃人選也存在「鄙視鏈」?全職媽媽處在底端,可憐得格格不入
    參加同學聚會,全職媽媽發現自己處在鄙視鏈底端,與別人格格不入前段時間,姍姍參加了同學聚會,本應該是與老同學開開心心敘舊,但姍姍參加完卻非常悵然若失。姍姍告訴大家她現在是全職媽媽,孩子從出生都是她來帶,大家都感到了詫異,畢竟如今專心在家帶孩子的新時代女性,不多了。姍姍去廁所的時候,聽到有兩個同學小聲討論「真想不到,姍姍竟然放棄工作當全職媽媽,不知道咋想的。」「是呀,全班數下來也就倆全職媽媽,要我說呀,女人天天帶娃很容易讓別人瞧不起的。」
  • 心理學:孩子撒謊就是品質差嗎?面對孩子撒謊究竟該怎麼做?
    表姐說,氣的不是他看電視,接受不了的是他撒謊,這是原則問題。前兩年有個事在網上很火,7歲孩子被親生父親綁在樹上,一邊問孩子數學題一邊利用升降機把孩子往下放。孩子撕心裂肺的哭:"求你了爸爸,求你了。"網友紛紛指責父親太狠心,數學不好可以慢慢教,至於用這種方法對待幾歲的孩子嗎?採訪中這位父親抹了一把淚:"娃成績差沒關係,這次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沒辦法,這孩子天天撒謊,甚至有時候還偷東西,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最後沒辦法才用這種方式。"
  • 兒子撒謊,陳小春踢碗發飆!娃說謊時,家長第一反應最重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而且根據加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系的李康教授研究發現:撒謊往往需要讀心能力和控制能力,撒謊的孩子跟不撒謊的同齡人相比,有更優越的認知表現。當然,科大大不是在表揚撒謊,而是想告訴大家:說謊並不是一面映射娃道德品質的鏡子,而是一個難得的教育契機。
  • 您的孩子撒謊嗎?
    您的孩子撒謊嗎?作為一篇親子教育的文章,現分享出來,以饗讀者。我想是因為我們會把孩子的撒謊視為對大人的不尊重,也害怕撒謊成為孩子的習慣而難以糾正,然而,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有去探究一下孩子為何要撒謊。有一天,我女兒給我打電話說:「媽媽,老師安排我吃完午飯後去學校辦黑板報,中午我可以不在午託班午睡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碰巧,那一天我在家裡辦公,沒有回公司。
  • 幼兒園接娃「鄙視鏈」,父母掙得多反而排靠後!你在第幾層?
    一旁老師看穿了李娟的心思,安慰她:「李媽媽你也別往心裡去,接孩子而已,家長們自己非得搞個鄙視鏈。」幼兒園接娃「鄙視鏈」,父母掙得多反而排靠後李娟也才知道,原來在家長之間,還流傳著這麼一條「鄙視鏈」!鄙視鏈最頂端:中午就接能在中午就接孩子的家庭,都是有錢又有閒的家庭。
  • 「接娃時間鄙視鏈」:孩子總是最晚被父母接走,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幼兒園門口,一個小男孩看到自己的媽媽在門口等待,立即欣喜雀躍地衝出校門,孩子邊抱著媽媽邊哭:「媽媽,你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由此,在幼兒園家長之間形成了一個「接娃時間鄙視鏈」。這是從我一個朋友那兒聽來的,她無奈地說自己處於「接娃時間鄙視鏈」末端。
  • 幼兒園接娃時間也有「鄙視鏈」?排在「末位」的,卻是高收入家長
    現在的家長普遍都很焦慮,所以說,才有了各種各樣的「鄙視鏈」。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自己的孩子,就連孩子上學放學,家長們也都會選擇親自接送。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到放學的時候,我們就能看見校門口的家長,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中產雞娃「潛規則」:學遊泳、鋼琴會被鄙視?
    前段時間,有個話題吵吵著上了熱搜。那就是「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在這個熱搜裡,精準地把各類運動,按照鄙視鏈分好了階級。有趣的是,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的遊泳和鋼琴,在興趣班鄙視鏈裡都只是墊底的選擇。中產媽媽們雖然會跟著誇讚說:「你們家孩子真優秀!」但緊接著只會陷入深深的焦慮當中。「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中國家長的名言,或許也正是中產媽媽們焦慮的源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的中產家庭標準是:年收入10~50萬元,有房有車能旅遊。但是,在一線城市,中產往往有著更高的門檻。
  • 你的孩子慣性撒謊,打罵真的有用嗎?
    「寶寶打碎杯子卻不承認,這孩子是不是品德有問題?」「寶寶剛去上了4天的幼兒園,為了逃避上學,早上就裝不舒服,我該怎麼教育他不要說謊呢?」總有許多媽媽一提到孩子撒謊就仿佛如臨大敵,好像孩子撒謊是變壞的開始,生怕孩子一不小心走上不歸路。孩子撒謊就是意味著他們道德品質有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撒謊,謊言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 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老人帶娃,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就算在過去那個窮苦年代,也有不少老人幫著帶娃。但是隨著後來獨生子女的增多,女性地位的提高,很多家庭對女兒,也多了許多的重視與心疼。因此,在如今,姥姥帶娃,也是非常常見的。只是,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
  • 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
    只是,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 北漂任勞任怨帶娃,只因是孫女"媽媽的媽媽"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一個短片,故事非常簡單常見,講述了一位北漂的外婆。
  • 會撒謊的寶寶聰明?你家寶寶會撒謊了嗎?
    我想看看娃啥反應?見他不理我,我湊近了再問:「你知道是誰尿的嗎」?「奶奶尿的」他說完咧開嘴笑起來。[大笑]婆婆聽到喜笑顏開:「我孫子會撒謊了呢」[呲牙]「媽媽剛才發現你的褲子尿溼了,奶奶幫你洗的呢」我試著提醒他
  • 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小麗發現了孩子的在撒謊,在晚上吃飯的時候終於忍不住拆穿了孩子的所有謊言,孩子聽後嚎啕大哭,並用細碎的聲音說:"媽媽我錯了,我不應該撒謊",對此小麗更是十分惱火,和孩子說:"知道撒謊是錯誤的還要和媽媽撒謊"。最後這件事情被小麗的丈夫和平化解了。孩子愛說謊欺瞞家長,被急著訓斥,學會這3招輕鬆搞定。
  • 伺候月子也有「鄙視鏈」,親媽伺候被說「丟人」,你被鄙視了嗎?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對於女性來說,生產是一件非常韓耗費身體氣血的事情,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產後「坐月子」的風俗,來幫助女性恢復身體。這些都會成為周圍鄰居談論的焦點,媽媽還告訴丹丹坐月子不要那麼多事。丹丹這才明白,「回娘家坐月子」也會被人鄙視。產婦伺候月子也有「鄙視鏈」,你被人鄙視了嗎?在伺候月子的人群中,也存在著一些「潛在規矩」,並非是想讓誰伺候就讓誰伺候。
  • 孩子說老師打他的臉,媽媽鬧出大烏龍,娃撒謊的小心理你真的懂嗎
    強強的媽媽已經連續一星期不敢去幼兒園接孩子了,這項工作變成了老公的了,弄得老公怨聲載道,每天跟單位領導請假接孩子,這叫什麼事啊!可是老婆就是死活不去接孩子,原因還得追溯到一周前,強強被接回來後,晚上睡覺的時候跟媽媽說老師打他的臉了,媽媽再三確認後,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老師面前質問,老師也是一臉蒙圈,她啥時候打過孩子呀?後來另一個生活老師把孩子叫過來,當面問孩子,老師怎麼打的你呀,你能模仿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