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欄 ⑬ 簡宏生:關於智能障礙者支持性就業的經驗分享

2021-02-12 喜安人文



關於智能障礙者支持性就業的經驗分享



簡宏生

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人員認證

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業人員督導認證
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專業人員認證
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認證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實習督導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諮商心理學系實習督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實習督導

接受支持性就業服務的成人身心障礙者,仍是以智能障礙者居大多數,而順利透過支持性就業服務成功進入職場並穩定就業的成效也最為顯著,智能障礙者的身心特質主要呈現於認知人格生活適應及行為等三方面。

認知及學習能力方面:

主要為學習速度及反應較緩慢,且常有失敗的預期,學習遷移及類化困難,學習動機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及持久。

人格方面:

智能障礙者對失敗的預期高,經常用的防衛機制有否定、退化、內化、抵消、壓抑等行為或態度表現。

生活適應及行為特徵方面:

則是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事務處理能力、時間觀念均比同年齡者較不足,缺乏臨機應變能力,語言理解及表達較差,體能、健康狀況普遍較為偏弱,遇到事情常缺乏彈性,職業適應較困難。

重度智能障礙兒童會出現部分偏異行為:

1.自我刺激行為

2.自我傷害行為

3.侵犯或破壞行為

4.爆發性行為

對於智能障礙者的教育課程設計,首應考慮課程本身是否符合智障者的需求與發展,智能障礙者年齡越大時,就應越重視實用性及職業性課程,使其走入社會時也能有良好的適應,教導他們更具體、更實用的課程,並強調自助及職業技能的培養為主,要學習基本小區生活能力及職業生活技能。

智能障礙者要接受正常教育及有正常的生活圈,同時也要有高質量的生活而不單只是所謂正常的生活。

生活質量:

包括個人信念、需求、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等是否謀合。

因此智能障礙者也要有工作的權利和社會的參與,實證研究證實,智能障礙者如果能滿意自己的選擇,就能提升他們的成就感及生活的質量(Bambara,1995)。

基於接受智能不足正常化的概念,應鼓勵他們能發展獨立自主的行為,因此需要在家庭、學校及相關職業訓練中教導一些技能使他們能夠在環境中,自己能作選擇、計劃未來、自主、及有職業上的自我概念、有動機去工作、賦予權利,對個人生活能自我負責。

智能障礙者在小區中能被接納及適應是很重要的社會教育工作,工作環境及人際關係是影響智能障礙者在職場時能否就業成功及是否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產能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智能障礙者在競爭性的職場需要支持性就服員的協助。

其原因為:

1.社會會由一個人在工作時的產能來判定他是否有價值。

2.個人由所接受到的薪資及福利待遇,可以增加個人在經濟上的安全及掌控生活的選擇。

3.如果智能障礙者能夠在競爭職場中得到工作產能的認可,如此可減低社會環境對於身心障礙者的烙印。

4.工作可提供智能障礙者和同事互動機會,發展人際關係及可以在閒暇時間安排社交活動。

5.經由參與工作,生活中可以增加獨立,改善生活質量及個人滿意。


支持性就業首先仍是會評估個案的一些基本能力(智力、興趣、性向及人際關係)。然後再設計一系列的社交活動與職業教育。

如:

在社交活動中會鼓勵及帶著孩子參與一些團體活動(職前團體、旅遊等)或假日的體育休閒活動(看球類比賽、小區聚會等)。

透過團體輔導方式進行討論及角色扮演方式再不斷的修正社交技巧,等到孩子具備基本的社交能力及技巧後,再採用支持性就業模式讓僱主逐漸認識智能障礙者的特性與優點。

只要在適當的輔導安排下他們可如同一般人一樣的工作,同時針對工作環境分析、工作分析、案主與工作配對分析,職場/僱主的態度亦同時列入觀察。

另外:

適當給予智能障礙者應有的薪資及福利待遇(休假及保險),我們在實務經驗上皆顯示智能障礙者在支持性就業服務協助後能持續一份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同時也均能很滿意他的工作。

最後:

仍強調針對智能障礙者仍需要有家庭及同儕友誼的支持,並能夠提供交通上的便利及生活活動的娛樂,可以有效提升智能障礙者的生活質量及自我價值。


點擊下面連結,關注——

● 2016年9月中國北京·【第二期】身心障礙者融合就業實務工作坊(9月23日、24日、25日)

● ● ● ●


每日薦書24

喜安特殊教育淘書店

國內最全的特殊教育書籍整合平臺

查看詳情: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書籍頁面

● ● ● ●

為兒童和家庭帶來平安與喜樂

促進生命尊重與社會和諧

我們是各類發展遲緩兒童的智慧支持者

合作夥伴

臺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公眾號:xarw365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大齡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欄 ⑭ 簡宏生:關於智能障礙者的生涯發展與職前準備
    簡宏生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人員認證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業人員督導認證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專業人員認證>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認證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實習督導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諮商心理學系實習督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實習督導
  • 大齡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欄 ⑮ 邱英哲:從工作中去獲得幸福,臺灣支持性就業經驗談
    而其服務對象也是有所規範,規範於針對具有就業意願及就業能力,而不足以獨立在競爭性就業市場工作之身心障礙者,依其工作能力,提供個別化就業、訓練及其他工作協助等支持性就業服務。臺灣發展支持性就業服務迄今將近30年歷史,從1986年開始有少數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應用美國支持性就業的理念輔導智能障礙者進入小區中競爭性職場就業。
  • 大齡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欄 ⑫ 簡宏生:在職場實地訓練中,自閉症的孩子真的難以輔導嗎?
    簡宏生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人員認證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業人員督導認證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專業人員認證>行政院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認證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實習督導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諮商心理學系實習督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實習督導
  • 大齡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欄 ⑯ 邱英哲:人境適配,因地制宜
    所謂的人境適配,指的就是就業輔導員評估身心障礙者的生、心理功能,整體的特質、障礙狀況狀況後,協助開發適合身心障礙者的最佳職場,以求穩定工作。以「人境適配理論」來說,就是其認為身心障礙者和環境是一種動態的關係,身心障礙者會影響環境,環境也會影響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同時不只是被動地遷就環境,還會積極尋找、創造有利的環境。
  • 2017年深圳·身心障礙者職業培訓工作坊
    專業人員在提供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時,以個體、環境、工作適配觀點檢視身心障礙者本身與環境支持條件之間的差距,可以了解服務對象的職業重建支持需求,進而依據其需求提供適切的服務。透過有系統的評量方式了解服務對象的支持需求。成人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包括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職前準備及就業適應團體、支持性就業服務、庇護性就業服務、職務再設計、創業輔導及其他職業重建服務等。
  • 林美瑗:追求生命彩虹的小琪(兼談大齡身心障礙者職業探索)
    其實不全然,我們很多大齡身心障礙者,當他15歲後基本性格已經穩定了,從15~24歲就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探索階段的關鍵期,我們應該多提供給他們多元的、豐富的體驗機會。 對於各類身心障礙者在生涯探索過程,協助他們「發展切實的自我概念」更是職業生涯探索的核心工作!在臺灣對於大齡身心障礙者,勞動部會免費提供給他們至少一次的職業前的全方位評估。
  • 心智障礙者的美好生活
    2020年12月22日-29日,在山城重慶市江津區受評山莊,向陽兒童發展中心青年部的老師進行了關於心智障礙者美好生活和職業教育的培訓課程,緊張、有序的度過了7天,向山莊的所有老師致敬!大家都在談論融合,原本認為在社區居住和活動就是融合。
  • 臺灣「庇護工場」多層次保障身心障礙者就業(圖)
    這個餐廳的女服務員一律扎著黑色頭巾,穿紅色上衣黑色裙子,她們基本上是身心障礙者,這家餐廳名叫蕃薯藤餐廳。  庇護員工很可愛很單純  11月下旬一天傍晚,導報記者來到這家位於臺北「建國南路」一段327號高架橋下的餐廳,客人不是很多。餐廳服務員介紹,通常中午客人較多。
  • 探訪臺北庇護工場 身心障礙者就業不靠愛心靠產品
    N海都駐臺記者 葉春 文/圖 海都訊 4月30日,臺北庇護工場推出母親節促銷宣導會,臺北市長郝龍斌站臺吆喝,表示庇護工場的產品,經過衛生等檢驗,「品質不亞於市面上相關產品,甚至更好,且價格合理,希望市民更多支持身心障礙者家庭。」據介紹,目前臺北有42家庇護工場,涵蓋餐飲、烘焙店、加油站、遊泳池、手工皂等。
  • 好消息,好消息:大齡自閉症職業重建分享會漳州有專場了! 蔡幸媚老師公益分享會歡迎您!!!
    業重建就業經歷共(  21年 )        (一)  伊甸基金會幹事、就輔組長、臺北特羅亞庇護工場組長、高專及副主任2015.01~2015.12       (十六) 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委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辦理中彰投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輔導團委員 ( 2015.01~2015.12.)
  • 友善服務,讓身心障礙者無障礙
    在熊米屋烘焙坊,「喜憨兒」正在製作餅乾。有人說,評判一座城市的包容度,要看它對待身心障礙者的態度,看後者是否能夠留得下、過得好、有尊嚴。支持與包容身心障礙者,是臺北帶給外來客的一大印象,而這份友善也像清新的空氣一樣感染著每一個人。愛心餅乾烘焙出幸福記者每次外出採訪,在捷運市府站附近,總會聽到一陣叫賣聲:「大哥哥、大姐姐,愛心手工餅乾,每包50元新臺幣!」
  • 壹基金聯合水滴公益啟動「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
    受這些身體功能障礙的影響,心智障礙者代表了國內邊緣化群體之一,他們的確診、訓練、教育、就業、個人發展和社會融合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需求都面臨很多挑戰,生活品質極低。 2016年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編著的《中國孤獨症家庭需求藍皮書》中提到,心智障礙者家庭面臨的困境包括家庭成員社會角色功能轉化、家庭經濟負擔增加、康復機構發展不均、社會對心智障礙群體認知有限等問題。
  • 林美瑗:談身心障礙者家長的委屈
    談身心障礙者家長的委屈    文/林美瑗      前幾天我在中國精協的領航家長講課,一位媽媽分享孩子「隨班就讀」遇到的挑戰,他講起兒子小學二年級時在班上被同學戲弄的事,其中包括兒子的褲子被當眾拉扯下來!講到這件事已經過了兩年了,媽媽還是聲音哽咽眼眶淚崩!
  • 臺北:友善服務,讓身心障礙者無障礙 - 臺灣新聞網_臺灣時政新聞...
    東南網7月15日訊(福建日報駐臺記者 劉深魁 文/圖)有人說,評判一座城市的包容度,要看它對待身心障礙者的態度,看後者是否能夠留得下、過得好、有尊嚴。支持與包容身心障礙者,是臺北帶給外來客的一大印象,而這份友善也像清新的空氣一樣感染著每一個人。
  • 案例館|夢想啟航的地方:臺灣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
    勝利中心是一個讓身有障礙的人挖掘並善用與生俱來的價值與天賦的夢想平臺;是一個傳遞夢想、智慧、經驗與技能,並願意共同協作的互助組織;也是為身心障礙者群體就業提供多維度支持的圓夢舞臺。勝利中心的發展背後有一段將近半個世紀的動人故事。
  • 重慶師範大學青少年職業重建中心招生簡章
    重慶師範大學青少年職業重建中心建於2015年。依託重慶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基地。
  • 壹基金與水滴公益聯合啟動「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 共建三級...
    心智障礙者父母最大的心願,是比自己孩子多活一天  心智障礙者,是指先天性智能及發展障礙人群,包括:智力發育遲緩、唐氏症候群、 泛性發育障礙(自閉症、阿斯伯格症、Retta綜合症、非 典型自閉症等)、部分腦癱和癲癇造成的發展障礙以及其他發展障礙。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推算,我國心智障礙人數保守估計達2000萬。
  • 什麼樣的工作適合我們聽力障礙者?
    聽力障礙者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歸結起來,主要有:溝通困難是聽力障礙者就業中存在的最大問題聽力障礙者中,大多數是有口不能說、有耳聽不到聲音。由於聽力、語言的障礙,他們中的大多數使用的是手語。目前手語的普及率很低,所以溝通困難是制約聽力障礙者發展的極大障礙。社會對聽力障礙者認識不夠由於聽力的障礙,他們一直生活學習在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中,導致社會對聽力障礙者的認識不足。主要表現為:一、認為聽力障礙者什麼也不會。
  • 讀寫障礙者的思維優勢
    據全球性慈善機構「 Made By Dyslexia 」統計,4/5 的讀寫障礙者認為,他們的成功歸功於自己的「讀寫障礙思維(Dyslexic Thinking)」。事實上,讀寫障礙思維創造了不少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品牌和藝術。
  • 訂定《臺北市老人與身心障礙者搭乘公車及捷運補助辦法》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九日臺北市政府府法三字第09570725100號令訂定發布全文16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第1條 臺北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補助老人與身心障礙者搭乘公車及捷運,以宏揚敬老美德及增進身心障礙者福祉,特訂定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