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背後的秘密(中)

2020-12-20 丙甲書畫

四、文字價值

華夏民族是由多民族、多種語言、多種文字構成的民族,存在著民族多樣性,語言多樣性,文字多樣性。

自秦帝國統一文字至今,多樣性仍然存在,但漢字成為多民族的共同遵崇。單個民族的語言文字仍然存在,但官方文件,考試,一律以漢字為準。

因此,從漢文字的形成,從篆書到隸書,到楷書,到草書,以唐楷為核心。

漢字的演變到統一,實際上形成了華夏文明中多民族統一的文化認同,一帖《蘭亭序》,出現了從帝王,到士大夫,到民間百姓的共同誦讀,共同抄寫,千百年來如此,在世界範圍內,有哪個國家那一個民族有這樣的浩大「文化現象」?有哪個國家那一個民族能做到?

除了華夏文化,沒有。

至此,「蘭亭序」由一個書帖演繹成了一門學問。

自唐始,圍繞「蘭亭序」展開的研究,歷經千年,從來沒有停止過,至今仍然沒有停止,這種文化的傳承和延續,難道不是我們華夏民族文化的根脈流動嗎?這種文化的自覺意識,不正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嗎?

什麼是我們的根?漢字就是我們的根。

在多民族的磨合和交融下,漢字成了多民族共守護的根。

在漢字書法的影響下,彝族文字有自己的彝文書法,納西族文字有自己的納西文字書法但漢字仍然是多民族的共同遵崇。

因此,漢字就是我們這個民族內心強大而堅實的堡壘。

我們對《蘭亭序》的每一遍書寫,其實都是文化認同的一遍承諾。

這就是漢字的價值,也就是漢字的力量。

當然也是《蘭亭序》的力量,因為,它是書寫的範本,是漢字的內容表達之一。

五、思想價值

《蘭亭序》講究取法自然,筆道中庸。

「自然」和「中庸」都是華夏民族的哲學表達。

《蘭亭序》表述:以人為本,天人合一,陰陽和諧,濃淡相宜,疏密有致,看似筆法,核心為哲學,外表為美學,整個作品看起來,華麗而不嫵媚,飄逸而無飄浮,華麗到極致而不過,飄逸到極致而不媚,為何?這是《蘭亭序》內含的「中庸」之道。

《蘭亭序》的書法美學,實際上是哲學的藝術表達,「平衡」、「和諧」、「天人合一」等,無不隱藏哲學的道理。在《蘭亭序》中,字的陰陽為和諧,大小為和諧,寬窄為和諧,疏密為和諧,所以,至唐朝就被供奉為神品。

上下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蘭亭序》的美學表達,暗合「易經」的中心思想:「平衡和諧」。

所以,《蘭亭序》無意識地表達了自然的規律,天地的規律,宇宙的規律。或許,《蘭亭序》的力量就來源於規律。

於是,我們在對《蘭亭序》進行臨寫的時候,就是對規律的認同,對和諧的認同,對平衡的認同,每一遍書寫,都是對人心的一次修正。

因此,《蘭亭序》風行千年,至今不衰,一定有它隱藏的道理。

傅山墨跡欣賞
鄭板橋墨跡欣賞
趙孟墨跡欣賞

相關焦點

  • 《蘭亭序》背後的秘密(上)
    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中,漢字書寫逐漸成了是否入仕的重要條件之一。《蘭亭序》也逐漸成為漢字書寫的標準範本之一。自唐始,歷代政治家、士大夫、尋常百姓,都把對《蘭亭序》的誦讀和臨寫,當成一種身體實踐和精神追求,《蘭亭序》被刻寫在碑石上,被寫成各種各樣的書體,被編入教課書。形成了圍繞《蘭亭序》的種種活動。
  • 《蘭亭序》背後的秘密(下)
    《蘭亭集序》,亦名《蘭亭序》,載於《晉書-王羲之傳》。從永和九年開始,至今1700多年的歷史中,王羲之一直是中囯書法史中的靈魂人物,當然,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他也是位列峰巔的人物。王義之,首先是文學家,然後才是書法家。
  • 《蘭亭序》的秘密
    那年,時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的王羲之,在蘭亭搞了一次上巳節的雅集。  蜿蜒曲折的溪水兩旁,書童將斟酒的羽觴放入溪中,讓其順流而下,若觴在誰的面前停住了,誰就得賦詩,若不能,就罰酒三杯。  坐在這曲水旁邊流觴的,共有四十多人。他們寫了三十七首詩,編成《蘭亭詩集》,它的序,被稱為《蘭亭序》。
  • 《蘭亭序殺局》:藏在王羲之第一行書背後的懸疑
    擺在我案頭的是一部3卷本的《蘭亭序殺局》,作者是王覺仁。這本書的封底,演員陳坤這樣評價:《蘭亭序殺局》是一本奇書。小說以探尋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的秘密切入,結合唐太宗時的「四王奪嫡」之爭,江湖與廟堂風起雲湧,眾多歷史名人輪番登場,是歷史與想像的巧妙結合。
  • 《蘭亭序》的單字欣賞,你會發現王羲之用筆的秘密!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的優點很多,如果有人問《蘭亭序》到底好在哪裡,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王羲之寫的,除此之外很難想到此帖的精妙之處。那麼我們今天一起欣賞《蘭亭序》筆法和章法的用筆秘密,領略書聖的風採。
  • 《蘭亭集序》的背後是什麼?它在中國文化史上起到了什麼作用?
    《蘭亭集序》的背後是什麼?它在中國文化史上起到了什麼作用?很多人都知道王羲之的故事,也都知道他的傳世代表作《蘭亭集序》,這部作品就是王羲之的標籤。可是在這部作品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呢?今天我們說一個蘭亭雅集的故事,背景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 《蘭亭序》的單字放大,發現了王羲之用筆的三個秘密!
    作為天下第一行書,只要是練習書法者,對於《蘭亭序》並不陌生,如果不讀《蘭亭序》則不知文脈為何意。如果不寫《蘭亭序》則不知筆韻為何物。他行書字帖《蘭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傾倒了無數習書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後人尊稱為「書聖」,那麼我們在欣賞蘭亭序的時候,發現了王羲之用筆的秘密。首先就是他提筆開始寫的時候,尖鋒用筆,尖鋒用筆,就是充分調用筆尖的鋒毫,並由細細的鋒毫引發獨特的筆勢。我們通常將筆毫劃分成筆尖、筆肚、筆根三部分。
  • 《蘭亭集序》是為誰作的序?
    這時你是否會想到曾經搖頭晃腦全文背誦的那首「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一天誕生的。將盛滿酒的杯子放在溪水中,杯子在誰的面前停下,誰就要即興賦詩一首,做不出來就要將酒喝掉作為懲罰。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和親朋好友在蘭亭玩曲水流觴的遊戲,「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王羲之為集會上的37首詩寫了一篇序文——《蘭亭集序》。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角色培養攻略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幻書啟世錄遊戲裡的角色都是以書為原型,而蘭亭集序在遊戲裡也是有。蘭亭集序最大的優勢就是獲取的難度非常低,因此可以說是人手一個。但是這不意味著他的強度就很低,實際上這個角色的強度還是很高的,下面就帶來了他的培養推薦。
  • 90後畫師葉露盈又出新國風繪本啦,這次講訴《蘭亭序》背後的故事
    每篇文章背後都有屬於它的故事,只是缺少說故事的人。新國風繪本作家葉露盈的新作《蘭亭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用綺麗浪漫的插畫,引領我們去親近古雅的《蘭亭序》。帶讀者重回一千六百年前的暮春午後,走進那場文人盛宴,講述千古名篇背後的故事。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中部分繁體字
    米芾的行書中,其每個筆畫會有很多寫法,變化多端,完全是屬於「隨心所欲」的書寫,對初學者來講,不好把握行筆方法,所以《蜀素帖》可以排在後期臨摹。本人初選的是《蘭亭序》,著重臨摹其繁體字,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完全臨摹《蘭亭序》,只是部分筆畫可能會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讓整個字符合自己的審美觀。本篇文章中,會將繁體字對應的楷書和行書兩種寫法列出,供大家參考、討論。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值得培養嗎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在幻書啟世錄中有很多幻書,其中蘭亭集序是一個群攻幻書,那麼具體的技能效果是什麼呢,同時值得培養嗎,下面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攻略內容。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培養方法一覽  幻書啟世錄中蘭亭集序是一位稀有度為SR的幻書角色,玩家可以在通關主線1-5後用古錢幣購買獲得,獲得難度非常低,因此也非常容易培養升格。  前期的蘭亭集序就擁有者遊戲中數一數二的高傷害以及較高的面板數值,同時他還是一位群攻類角色,適用範圍更加廣闊。
  • 《書法問集》551、如何學好《蘭亭序》,《蘭亭序》很難學嗎?
    這個真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只能說說學《蘭亭序》比較好的步驟。【學《蘭亭序》千萬不能只臨《蘭亭序》,學《蘭亭序》不是終點,圍繞《蘭亭序》會讓你更了解書法史。】書聖王羲之永遠是書法的中心,不管怎樣都離不開王羲之。
  • 唐太宗和《蘭亭序》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尤愛王羲之之書,雖已收集甚富,仍然思念《蘭亭序》真本,經常叫人明察暗訪。《喪亂得示二謝帖》唐代內府雙鉤填墨摹本浙江紹興永欣寺有僧人辯才,為王羲之第七代孫僧智永嫡系的再傳弟子,藏有《蘭亭序》,從不示人。
  • 想寫好《蘭亭序》的看過來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書寫。她與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並稱三大行書法帖。《蘭亭序》講的是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
  • 楊金平:《蘭亭序》真跡絕非偽作
    王羲之用行書寫下了《蘭亭序》,他以後多次書《蘭亭序》,但均不如原作,所以《蘭亭序》原稿被王羲之視為傳家之寶,傳至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智永在永欣寺出家為僧,臨終時將祖傳《蘭亭序》真跡傳給了弟子辨才和尚,企望在永欣寺裡保存。
  • 長知識丨《蘭亭序》到底是什麼序
    一、「蘭亭詩」與王羲之儒道雜糅思想相呼應。王羲之本人崇儒愛道,《蘭亭序》表現了其思想特質。在41首蘭亭詩作中關涉儒家的有:王羲之:「詠彼舞雩,異世同流」;謝安:「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孫綽:「春詠登臺,亦有臨流」;桓偉:「宣尼邀沂津,蕭然心神王。數子各言志,曾生發清唱。」
  • 《〈蘭亭集〉序》的文化內涵
    在《〈蘭亭集〉序》中,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是針對人生、生命和生死大發感慨,這其實是當時士人精神的普遍反映,因而《〈蘭亭集〉序》能夠引起那個時代士人的共鳴。  《〈蘭亭集〉序》一開始寫到聚會的盛況、蘭亭的美景:「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代左右。
  • 命運多舛的《蘭亭集序》
    提到中國書法,王羲之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個人,而提到王羲之,《蘭亭集序》則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幅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士在蘭亭宴飲之後醉酒寫得。
  • 1666年前的蘭亭雅集上,王羲之根本沒寫《蘭亭序》!
    那是好幾年前,看祁小春先生的《山陰道上》一書時,從相關文章受到啟發,在《神龍本蘭亭序》手稿上還原《臨河敘》的面貌,製作出了下面這張圖,圖中深色文字是《臨河敘》的內容,淺灰和紅色是《蘭亭序》增加的內容。 從這視圖化的比較中可以看出,《蘭亭序》所增加的二百零六字中有八處改寫的痕跡,平均每寫二十六字就會有一處改寫。而處在前半部分,《臨河敘》的一百多字中竟無一處改寫痕跡。從寫文章的角度來說,這種改寫頻率出現在一篇文章裡是讓人費解的。 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蘭亭序》是依照《臨河敘》改寫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