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第三個故事,李安的顛覆之作隱瞞著一個恐怖...

2020-12-25 騰訊網

2012年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橫空出世,這是李安繼《斷背山》之後又一部讓他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電影,也是李安導演的又一部巔峰之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改編予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故事敘述一位名叫派的印度少年經過船難之後,和一隻叫理察·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了227天並且生還的故事。這部電影在上映的時候獲得了極高的反響,並且橫掃了當年的頒獎季。在李安的操刀下,派的故事成為了一部高潮迭起又極富深意的藝術作品,大海上暴風的肆虐,平靜無波時的寂靜,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震撼。

而全部用電腦特效打造出來的老虎更是栩栩如生,陰晴難測的獸性搭配男主角青澀卻又自然的演技,交織出了一段奇幻卻又引人入勝的情感。除此之外,這部電影裡也充滿了哲學與宗教的元素,讓觀眾在享受一場視覺盛宴的同時,還能夠藉此反思。

正因為如此,影片中遍布著李安的引喻手法,許多人要看重複看上許多遍才能從中找出來。而影片中,最明顯的,也是影片直接告訴大家的隱喻無非是代表廚師的獵狗、代表水手的斑馬、代表母親的猩猩以及代表自己的老虎「理察·帕克」。於是影片敘述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動物間本能的廝殺,與人類間獸性的暴露。

影片的最後,給了大家一個選擇,是相信人性的美好和光明還是人性的殘忍和黑暗,許多人會選擇美好,但是卻相信了殘忍。李安在被問到他自己的選擇的時候,他的回答發人深省,他說「這兩個故事他都不相信,於是他把兩個故事都當成真實的故事來拍攝」。

這不禁令我產生了第三個故事的想法,在此之前,我羅列幾個比較容易被忽視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船的沉沒是偶然還是必然?

影片中,對於船舶的沉沒原因只是一筆帶過,然而卻充斥著許多的不合理,如果僅僅是因為風暴就能致使這麼大的一艘貨輪沉沒,那麼電影後面的風暴居然沒能把派的救生艇淹沒,這似乎是一種不和諧,並且在影片最後的兩個故事中,派給他們的說辭中強調了都是在船隻沉沒的前提下才發生的後續故事,這似乎是在有意地繞開這個問題。唯一的解釋是這是人為的,然而誰是幕後黑手呢?留到後面再說。

派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說謊高手?

影片的最開始,派的原名是便辛·墨利多·帕貼爾,而便辛二字在印度是尿的意思,於是他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便周而復始的告訴身旁的人叫他派,甚至為了改變人們的慣性,他默寫出了圓周率,讓這個傳奇影響到他人最初的印象,與其說他是說謊高手,不如說他本性深處的狠勁,對自己也對他人,也為後面他能夠從容的編織出兩個故事做出了鋪墊。

第二個故事中的不自然

在派說出第二個故事的時候,關於他母親的那段,似乎有所有隱瞞,我們都知道廚師殺了水手並且吃了他,其後又殺了派的母親,並且把母親的屍體投入海中,而派為了給母親報仇,殺了廚師,然後依靠廚師的屍體維繫生計。但是我們再回顧到影片食人島那段的時候,卻發現派在撒謊,那座島就是他的母親,顯然廚師並沒有把母親的屍體投入海中,而是留在了船上,而派在即將要死的時候,最終還是吃了他的母親。

船上真的只有四個人嗎?

我們一直認為船上只有四個人,分別是廚師、水手、派以及他的母親,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在他敘述第一個故事的過程中,曾經出現了一隻老鼠,並且最終拿來餵了老虎。而影片中每種動物都代表著一個人,那麼,老鼠代表的又是誰呢?

以上幾點,是我總結的幾個個人觀點與疑問。所以在我心中,第三個故事應該是這樣的,派的一家以及他的女友其實都上了那艘船,而船之所以會沉沒,除了風暴的原因之外,還有他和他的女友因為某種意外而造成的,動物也是他女友放出來的,並且因為害怕躲在了救生艇的甲板下。

於是在漂流的過程中,廚師為了活命殺了水手果腹,最後還殺了派的母親,而在帕要殺廚師的時候,他的女友跳出來幫忙,結果意外死在了派的手中,於是船上其實有三具屍體,分別是廚師、母親和女友。這也是為什麼派在登上食人島的時候把女友送給他的手繩綁在樹根上的原因,那是他決定要食用女友屍體時做出的禱告。

關於這點還是能從派為了活命隨手把老鼠拋向老虎的動作窺見一二。食人島其實是隱喻了兩個女人,一個是母親,還有一個是女友,其實在影片的開頭,已經有所隱喻了,在派第一次稱讚女友的時候就形容她的手的姿勢代表了森林,並且女友也告訴了他蓮花藏在樹林之中。

食人島的安排真的很有意思,李安把血淋淋的真相拍成了美輪美奐的景色,並且巧妙的把可食用的樹根以及滿島的貓鼬當成了一種隱喻,用華麗的景色掩蓋了吃人的殘酷現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似是一部奇幻片,其實是一部人性殘酷的剖析。第三個故事是我個人的理解,那麼你心中的第三個故事是怎麼樣的呢?期待你留言說出你的劇本。

(本文為八零後老哥原創,轉載望告之)

相關焦點

  • 李安不願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覺得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會限制觀眾的想像  核心提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圖為劇照)自在國內上映以來昨日,記者通過郵件採訪了李安,他坦言這部電影拍出來就是讓觀眾解讀的,但自己並不想將自己的解讀公布於眾,因為那樣有標準答案的感覺。  □記者 王峰 實習生 邵凱慧  這個片子有很多模糊的東西  有網友說:「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個片名時,我以為是風光冒險片,看了第一遍,發現是勵志片,又看了一遍,覺得是驚悚片,在網上看了解讀,後背發涼,原來是恐怖片。」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細思極恐的恐怖故事
    電影講述了一個以法國遊泳池命名的印度男孩派,在一艘裝滿動物的日本船上,前往加拿大途中所發生海難,在大海漂流並倖存活下來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但當派躺著病床上,對律師說第二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感覺不太對勁,這真是個細思極恐的恐怖故事。一人一虎漂泊在茫茫大海,面對著船上的猛虎和食物匱乏的絕境,又有多少人還能擁有生的勇氣呢?
  • 李安:人定勝天,還是心存敬畏 自找麻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的第一部3D 電影,他覺得這比拍文藝片難得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組 供圖)天遂人願是好萊塢主流電影理所當然的思路,在中國成長起來的李安不相信「人定勝天」:「人對老天爺是要有敬畏的。」2012年11月2日,李安在北京為媒體放映了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20分鐘的片段,主要是壯觀悅目的場面戲,比如驚心動魄的海上風暴和沉船,或者成群飛魚穿梭划過救生艇上的少年和老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心裡的人生路,有美夢,有風霜
    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沒有來由的,我就是想去看一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個電影由三個簡單的故事組成,其中第二個故事佔據影片80%的敘述篇幅,但鏡頭裡只有一人一虎,第三個故事只有寥寥數語卻信息量極大。影片播出後,第二個和第三個故事的真假性爭議也很大。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是如何生存過來的?電影還藏了一種結局
    說起李安導演,在電影界那可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雖然近20年主要轉去了國外發展,但在國內依然還是留下了「李安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以及更加著名的《臥虎藏龍》和《色·戒》。這些作品的年代都已經漸漸久遠,而反觀李安近十年來的作品,最出名的應該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從未被低估的神作
    提到導演李安,大多數人只會想起《色戒》,在這部曾經備受議論的片子中,被談論的最多的就是鏡頭裡的湯唯,多年後,人們再看到《色戒》,卻只會驚嘆於李安的才華。而我對導演李安的印象,卻是始於他的另一部神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少年派奇幻漂流》導演李安:我沒有宗教但有信仰 母親是基督徒
    2012年年末,在電影界紅得發紫的《少年派奇幻漂流》引發中國觀眾對信仰的思考。不禁惹人發問,為何李安導演會拍這樣一部有關信仰的電影?因著這樣的疑問,近日,媒體工作者陳文茜在採訪李安過程中問到他是否有宗教信仰,李安回答「沒有宗教,可是有一些信仰」。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小時候看到的是冒險,長大後看到的是人性
    2012年,一部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電影在國內上映,憑藉著冒險奇幻的劇情和美輪美奐的3D特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導演李安也因此名聲大噪。在電影上映僅一個月時,全球票房就已經超過了2億美元,甩了同時期上映其他影片了一大截,最終這部電影拿下了6億美元的高票房,成為了李安所有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不僅票房好,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很高,各大媒體接連報導,甚至有外媒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電影生涯的巔峰之作。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暗黑童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暗黑童話 華人導演李安憑藉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此片還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三項大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宗教、感情、人性的碰撞,不凡歷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中國人李安。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其實這部電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隱藏著第三個故事,而最終所要表達的是人性思考,心靈的追求。在談論少年派之前,需要預設若干個前提。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第三個故事
    近日來極度敏感,無意間又看了一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哲思由畫面湧出。看完後,又看了一些影評,但這部電影,我有自己的解讀……有關幾個動物的分析已經太多的人寫過。對我而言,我只關注派和老虎,這更單純,直接了當。老虎的出場時間,預示著恐懼,恐懼孕育著人性的另一面「毀滅」。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敘述視角切換與敘事結構生成
    摘要:區別於李安導演以往慣常使用的第三人稱敘述視角,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第一人稱視角呈現精巧的故事結構與深刻的敘事主題。暗隱者敘述視角、經驗自我視角、敘述自我視角、受述者視角的精準切換形成出色的修辭效果,為影片設置懸念,生成意蘊深長的套層敘事結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與原著的不同和相同
    很喜歡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瑰麗奇異的畫面,奇幻故事背後殘忍的吃人故事,都讓人無法不去想它。電影看了好幾遍,原著也看了一遍。相對於原著來說,電影做了很多的改編。我一直在等漂流的故事開始。在漂流的故事開始前,是派名字的來歷,是他依次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信仰佛教呢?)。然後,原著裡並沒有派寫了滿滿幾黑板π的故事,也沒有那個跳舞的阿南蒂,這都是李安在電影裡面加上去的。漂流開始了,書中的漂流比電影描寫的更加細緻,在電影裡,幾隻動物之間的衝突進展的很快。
  • 用信仰認識自我的旅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李安導演的電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通過船隻失事、人獸共處、海上奇觀、浩瀚晴空、神奇浮島等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影像,表現了一個少年在大海上冒險求生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心靈探索的故事。在大海上漂泊的日子裡,少年派與自然抗爭、與最真實的自己抗爭。活下去的本能,逼迫著少年派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他的道德底線。
  • 為什麼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能夠最直接地揭露人性醜惡?
    少年派在極致的環境裡激發內心的獸性存活了下來,而在近乎死亡的狀態下僅存的點滴人性讓其由絕望之路折回到重生之門,當一切回歸平靜,善良的本性驅走了所有的獸性。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中情節環環相扣耐人尋味,派的經歷詮釋了理性,信仰與本性的真諦,開篇以派跟父親在餐桌上的對話埋下理性與信仰的伏筆,是對整部電影的第一次預示,當派做出選擇時也預示了接下來的三個故事的發展與落幕。
  • 《少年派奇幻漂流記》派說的前兩個故事都是假的,吃人食母才是真
    看完《少年派奇幻漂流記》,我有點雲裡霧裡。李安導演就是高明,結局和《盜夢空間》一樣,留給人無限的遐想。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英俊少年,名叫「派」。派和家人遭遇了沉船海難,家人全部喪生,派逃到了一隻救生船上,而一隻孟加拉虎也上了救生船。一個猛獸和一個少年組成奇異的團隊,同舟求生,並最終戰勝困難,獲得了重生。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風暴,海難,吞噬——這是一場內心博弈
    2013年,在第85屆奧斯卡的頒獎禮上,導演李安親吻著剛剛獲得的小金人,他憑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個獎得來實至名歸。一艘小小的救生孤船上留下少年與猛虎,少年派從最初一邊與自然搏鬥抗衡,一邊防範猛虎襲擊,到最終馴服猛虎,與之和解相互依賴。共同在海上完成了227天的漂流,獲得重生,創造了奇蹟。如果故事進行到這裡讓這部影片戛然於此,這將會是一部集奇幻,美好於一身的勵志劇作,但是也許只能流於普通。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黑暗的第三層故事,揭示了人類文明的真相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李安用真真假假的線索,構建了一個巨大的敘事迷宮,迷宮表面奇幻而迷人,內裡卻幽暗而隱晦。為了生存,你要學會講故事很多人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作家。也許有人會認為,作家不過是引導派講出故事的工具人,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唯美的奇幻視覺下隱藏著對人性思考
    大家好,今天來說說一部非常唯美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一開始給人是一種奇幻冒險的感覺,但是到最後卻以一種讓人不可思議的方式逆轉了前面所發生的事情,引發觀眾們對人性的思考,對於生存和人性的選擇,現實往往很殘酷。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不懂是童話故事,看懂的則是對人性的思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完第一感覺就是震撼,至今豆瓣評分9.0,而且是出自國人導演李安之手,這部3D電影一經上映,立馬就火爆了,在第85屆奧期卡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視覺等在內的四個獎項。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接下來這個少年最終選擇與活下來的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接下來這個少年最終選擇與活下來的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