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釋反脆弱性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什麼是脆弱體質。
逃避並不等於不存在;不犯錯也不等於完美;不會的東西依然還是不會。選擇規避、消滅問題,愈加不會達到我們理想中的效果。
真實的人生隨機性本就無處不在,沒有按照計劃行事、失去對生活的控制、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我們會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情感危機、或者工作難題,也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和痛苦。
此時,你需要具有反脆弱性。讓人害怕的壓力、混亂與挑戰,反而能讓人變得更加強大。
|什麼是 反脆弱性?
有個朋友剛參加工作時,常常因為工作難度大、項目變化多而哭鼻子。一旦犯錯,總會搭上自己的時間、花上更多的精力解決問題,還會被領導當眾批評,她總是擔心自己隨時可能失業。
可如今的她,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處亂不驚,輕鬆應對。
其實她這幾年的成長,有賴於那份如履薄冰的工作。正是因為她曾遇過蠻橫的客戶,嚴苛的領導,處事應變的經驗,才讓她變得越來越強大。
當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對挫折時,有的人選擇自暴自棄,怨天怨地。然後止步不前,看似是困難打倒了他們,其實是他們自己先擇了趴下。
針對無處無時不在的脆弱和無法預知的變化,塔勒布教授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反脆弱。當人面對壓力、挫折和不確定性時,反而能茁壯成長。
前年我去青島旅遊,走到棧橋時,很遠就聽到了曼妙的琴聲,走近後發現是一位很美麗的姑娘在拉小提琴。
經過交談,得知姑娘畢業後不久,眼睛就出現了問題,本想留在大城市的她不得不回到了家鄉。前幾個月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自暴自棄。可是後來,她覺得人生很長,不能因為一個變化、一道坎兒就放棄希望。她拿起小提琴,走到海邊,為來到這裡的遊客帶來了一段段美妙的音樂。
那天她身穿白色連衣裙,披著長發,站在海邊,雖然視力幾乎為0,卻依然沒放棄對生活的嚮往和音樂的熱愛。
時刻準備好面對無常,才不會被無常打倒。即使倒下,仍然可以站起來繼續戰鬥,繼續修建內心的堡壘。
|如何 具有反脆弱性?
人天生具有反脆弱的能力:越是經過摔打,精神會變得更加的堅韌。你要主動利用那些不確定性事件,而不是躲避它們,要成為一團烈火而非一點蠟燭,讓風為你的燃燒而加持。
那麼,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具有「反脆弱性」呢?
脆弱的人更依賴穩定的環境,如果你總是偏好「肯定正確」的事,逃避錯誤,你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所以,你要允許自己犯錯,並且接受自己的失敗。在一次次解決問題地實踐中提升能力與認知,推動自我的成長。一個人想要快速地學會遊泳,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身處水中,在撲騰中學會遊泳。在你有能力選擇時去試錯,不要等著命運把你推到牆角時而無可奈何。當然,在你試錯之前,你需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不必要的試錯中去。既然變化是必然會發生的,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去思考「如何從變化中獲得持續的自我成長?」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進化的過程中生命體都具有一定的反脆弱性。每一次你遇到的挫折和混亂,都可以成為你從中學習的源泉,成為促使你不斷進化的動力。海明威在《永別了,武器》中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擁有強大的反脆弱的能力,不僅僅在意外面前能夠承受打擊,保持穩態,而且還可以從磨難中獲得成長,讓自己的能力和內心都更強大,從而在生活、工作中獲得內心的歸屬,活得真正且高級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