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精」是消費時代必修課

2020-12-25 紅網

第11個「雙11」過去了,交易數據在各大平臺上又創造了新紀錄。數據顯示,11日全天,阿里巴巴旗下平臺交易額超2684億元;自11月1日零時至11日24時,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達2044億元;蘇寧易購1小時訂單量同比增長89%,「雙11」顯示了強大的內需推動力。

而消費增長的背後,也有年輕人消費理念的變化。雙11前夕的相關調查顯示,9成青年表示自己雙11購物會「首選分期免息」支付方式,原因是「能更省錢」,薅平臺的羊毛,還能把現金都存起來做理財,「一舉兩得」。

有網友表示,希望在更多的教育、培訓平臺能夠開通免息分期,幫助自己早日實現職業夢想。這些消費領域的新變化,讓人感慨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在轉變,這屆年輕人有點「精」。

你有你的生意經,我有我的消費「精」。年輕人消費觀念發生變化,變得越來越「精」,絕非壞事,恰恰說明這屆年輕人的財商很高。對於年輕人來說,正規的數字金融服務能夠為其自我提升、自我實現提供正能量。報告顯示,98%的中國職場人工作後有意願進行學習提升,65%的職場人願意花錢進行再深造。

曾經,一些大學生被套路貸坑得慘不忍睹,究其原因,那些放貸者故意挖坑,設置陷阱讓人防不勝防。除此之外,也與少數年輕人不諳世故,缺乏基本的理財常識有關。正因如此,相關部門一再提醒年輕人,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要了解金融常識,如確需貸款,則要選擇有正規許可的機構辦理,並及時按約還款,維護良好信用。

精,不是貶義詞,在這裡是對年輕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理財能力的一種肯定。教育部辦公廳曾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集中開展校園不良網貸風險警示教育工作,開設金融安全相關課程,引導學生樹立金融理財觀念和金融安全觀念。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部門還提出,高校要增強學生對網貸風險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對不良網貸的甄別抵制能力,以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理性消費觀教育活動,及時糾正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很顯然,無論選擇正規、有場景的金融服務,還是善於精打細算,無論懂得如何薅羊毛,還是知道怎麼更省錢,都說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走向理性與成熟。

其實,學會理財,學會合理借貸,學會支配財富,學會實現財務獨立,本就是當代年輕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技能。正如經濟學家陳志武所說,對於年輕人來說,適度的借貸會讓財務紀律變得更強,激勵自己去學習怎樣理財、怎樣管理自己的財務;能夠培養自食其力的習慣,儘量做到財務獨立,在人格方面也可以更完整,讓個人更自由。前段時間教育部曾表示,將在中小學課程教材中融入金融知識,為提升學生金融素養提供保障。財商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期待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來源:紅網

作者:吳一光

編輯:張瑜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1/14/6213979.html

相關焦點

  • 攪局者「秘密魔水」,白酒消費將迎來光瓶精釀白酒時代
    2012年我國光瓶酒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在持續的反腐倡廉限制「三公」消費、環保政策趨嚴等因素的影響下,眾多酒企紛紛進入光瓶酒市場,2016年光瓶酒市場規模約650億,到2018年市場規模增至960億元左右。雖然光瓶酒市場規模日益壯大,但是目前我國光瓶酒的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
  • 萊寶精釀:上海本土精釀啤酒,如何引領質感時尚消費文化?| 創業
    精釀啤酒消費增速每年都在 40% 以上,它如何在消費藍海中佔據一方領地?在商品貧瘠的年代,工業啤酒曾代表了先進生產力。小鋼瓶的出現讓萊寶精釀一下子有了獨特的標識,與之定位也相得益彰。與此同時,消費市場也慢慢從二元需求社會慢慢向多元化社會過度,人們的需求開始多樣化,個性化。傳統的工業啤酒已經跟不上時代。為此,萊寶精釀為不同的年齡層次和不同人群打造了與之價值觀相匹配的產品。
  • 隨手借:消費金融時代的苦口良藥
    這是屬於消費金融的時代。  在大數據技術與金融科技的驅動下,消費金融的市場容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越來越多企業積極發力消費金融市場,這裡面不乏銀行機構、小貸公司、網際網路巨頭、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公司等身影。
  • 融創高倩:房地產進入大消費時代
    她認為,房地產從過去的大投資時代,已經到了大消費時代。高倩認為,對於中國美好生活的理解是五件事,第一是買一套好的房子,這個好的房子不是單單指大房子,而是綜合了硬體和軟性的服務,第二是一輛好車,第三是文化、娛樂、休閒、體育,第四是健康、養老和教育,第五是智慧社區和智能家居;居民收入提高了可能對居住的要求也提高了,有錢了想住得好一點、安全一點、舒適一點。
  • 大數據時代必修課:讓傳感器採集的數據成為資產
    尤其是對於一些工業企業來說,從物聯網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用於預測分析、工業生產,這不僅是大數據時代下的必修課,也是推動企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包容性增長、可持續增長的強大驅動力量。而法米特的企業願景便是讓傳感器採集的數據成為資產。 法米特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於物聯技術的品牌,物聯網分析與傳統技術分析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使用的數據。
  • 【權威發布】媒介素養:新媒體時代的「必修課」
    【權威發布】媒介素養:新媒體時代的「必修課」 2020-08-23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降薪、輪班的後疫情時代,實體消費如何「解封」?
    正常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復,讓疫情抑制的消費欲在人們心中「膨脹」起來。面對摩拳擦掌的「火鍋精」「奶茶精」們,全國各大門店不僅設立了健全的測溫、消毒、登記等監督措施,也實行了戴口罩進店、錯位就餐、分散人群等防護程序,監督與防護並濟。以北京地區為例,在多數餐廳同行顧客三位以上會建議分桌,部分餐廳甚至實行一人一桌;在人群較為集中的購物商廈,理貨員也會時刻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距離。
  • 後喻時代、精享族…營銷怎麼做才能圈粉90後?
    後喻時代:90後成話語體系領導者美國社會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其著作《文化與承諾》中,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個時代:「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在「前喻文化」中,晚輩向長輩學習知識和經驗,而「並喻文化」中晚輩、長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之間,「後喻文化」中,由於知識和經驗更替的速度加快,出現長輩向晚輩學習的狀況。
  • 低垂果實的時代已經過去,最大的消費機遇是發現消費
    所以我想講的是,我們熟悉的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會進入一個越來越慢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懂得推動這個時代增長的動力,理解消費,變的比以前更加重要了。右圖講的是美國,道理也是一樣,經濟增長越來越慢。雖然增長在放緩,但實際上消費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測算,假設中國經濟增長在今後五年跟預測差不多,人均收入增長佔GDP份額差不多是穩定的。
  • 消費時代,哪些人是買買買的「主力軍」?
    今天,思響哥和大家一起,深挖買買買背後的消費心理,解讀中國時下的消費時代。什麼樣的消費心理導致人們「買買買」?第一種為獵奇與佔有的消費心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與中老年消費群體相比,年輕人在「買買買」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名牌、時尚和潮流。資訊時代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使得最能接受科技新成果的年輕人在購物、旅遊消費中如虎添翼,如魚得水,形成了可能已經迥異於中老年人的購物、旅遊、社交、娛樂等新型消費習慣。
  • 後疫情時代,藝考的「消費降級」與「轉型升級」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很多家庭的收入都會受到影響,經濟復活和發展,不僅是國家和政府所要考慮的問題,更是一個「家庭」一個「人」所要考慮的問題。後疫情時代,對於藝考生們來說,該不該繼續自己的藝術夢想,是一項艱難的選擇,對於藝考培訓機構來說,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變機。
  • 招生 | 第二屆臺灣法學薪傳營、第二屆臺灣青年學人工作坊
    第二屆臺灣法學薪傳營第二屆臺灣青年學人工作坊
  • 失敗學:店長們的必修課
  • 河南: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
    新政規定,日常教學過程中,全省中小學要重點強化七大領域德育教育,其中包括: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面提升科學素養和生態文明意識;加強品德修養教育以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 手機存量時代,互相拉踩是必修課?
    如何花樣拉踩蘋果,成為了國產手機的必修課。除了拉踩蘋果,友商間的輿論戰愈演愈烈。這樣的現象,來源于于手機市場飽和,廠商間的利益點高度重合。例如,小米推出萬元機,自然最直接就將矛頭指向了華為保時捷系列。使用價值不重要,小米要圈層排位如今的手機圈可能比娛樂圈還需要爆點。
  • 李佳琦直播和我們的第四消費時代
    Part1:反稀缺我們通過梳理時代的變遷,來洞察消費底層的邏輯。1. 渠道是反稀缺的消費史可以劃分為四個時代。在時代的進程中,商品數量經歷了從匱乏到豐富,再到爆炸的過程。第三消費時代(商品數量豐富且異質化),稀缺的是內容,反稀缺則要豐富內容,要幫助用戶Shoping起來、逛起來。
  • 天津市教委:「四史」成為大中小學必修課
    根據《方案》,基礎教育階段將立足《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歷史》等課程教學,圍繞課程目標,將有關內容作為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講解;職業教育階段將開好新增設的公共基礎必修課──歷史課程,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高等教育階段將結合思政課改革創新,重點講授好《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思政課程,並將有關內容有機融入課程思政教學當中。
  • 消費時代的文學商業化彰顯創造性的喪失
    文學藝術的商品化會導致文學藝術意義的減弱消費時代已經來臨文學是否面臨著一個消費時代,許多人還是持懷疑態度的,有的人甚至拿中國東西部的不平衡、整體還在建設小康社會之中來否定消費時代的到來。法國學者讓·波德裡亞(Jean Baudriard)在馬克思提出的歷史變化的三個階段即前商品化階段、商品階段和商品化階段的基礎上提出了第四個階段,那就是消費社會階段。在消費社會中,商品不僅僅是數量的極度擴張問題,而是商品太多,反客為主去製造人們的各種需要。從文化消費角度來看,在我國,文化消費的嚴重不足是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 【青年學人】爭鳴:技術已經引起新的教育革命?
    【青年學人】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輕學術原創專欄,該專欄定位是比純學術論文通俗好讀、卻不失前沿的觀點和學理性分析。【青年學人】旨在匯集國內外80、90後教育學碩士、博士、青年研究員,通過個性鮮明的輕學術文章,向整個行業傳遞他們在各自細分研究領域的思考和沉澱。導讀:技術的進步為教育帶了很多新的變化。
  • 勞動教育進入大學生必修課,原因有三點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文件指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我昨晚剛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先是很詫異,為什麼要突然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後來我看了文件並且思考了十來分鐘,終於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