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積食愛哭鬧,中醫怎麼破

2020-09-05 中醫趙利欣

這是一個小男孩,4歲。

主訴是尿床,特別是陰雨天尿床,容易積食,稍吃得不注意,口氣就重了,大便兩天一次,幹粗,晚上翻來覆去,很熱,總踢被子,蓋的被子已經很薄了,是夏涼被那種,也不願蓋,總跑出來幹晾著,脾氣大,愛哭鬧。

我看舌苔,中後部厚膩,結合症狀,這個孩子肯定是個脾胃很容易積食的。

再看一下鼻梁青筋,4歲孩子青筋不應該過於明顯了,如果很明顯的話,中醫認為是肝熱。

青是木之色,肝為木,所以青筋顯露提示他肝氣過強,肝熱。

那麼,肝氣強,就會克制脾土,脾胃運化就不好。這是我們中醫五行生剋理論,

再結合脾氣大,夜不安睡,翻來覆去,一方面是因為腸胃積熱擾動心神,更重要的是肝熱擾動心神。

這種情況,如果只去健脾消食,能取效一時,但是肝對脾的這種過度克制並沒有根本上解決。

我們再來回頭看尿床這個症狀,小兒遺尿中醫上一般也是從脾腎論治,縮泉丸、菟絲子散等都是常規用方。

但我都沒有使用,因為他的病機的主要矛盾並非脾腎虛,他並不神疲乏力,並不矮小,他的主要矛盾就在於肝脾不調。

肝氣是主疏洩,二便與肝氣相關

陰雨天,天之溼重,被克制的脾胃功能在陰雨天會更差一些,所以陰雨天會尿床。

這真的是天人相應啊……

在孩子身上每每可以看到天人相應的表現。

綜合上面的思考,我開出的方子是柴胡桂枝湯合保和丸加減,稍加一兩味健脾消食,通降陽明之品

前一陣子,他媽媽給我微信反饋:

自從吃了三副藥之後,再沒有尿床,以前挑食厲害,現在吃飯好了,性格活潑了。

鄰居的奶奶看到他說像是變了個孩子似的。

感謝關注趙醫生。

——————————

小趙不能陪你一生,

但中醫能讓你健健康康

相關焦點

  • 孩子積食不長個?中醫:試試這四種方式,腸胃好了,個子也長了
    寶寶的胃腸道還處於發育階段,如果過多的攝入一些油膩、高卡路裡、高蛋白的食物,只會使其積聚在胃腸道內不能快速的消化,而食物長期不能被消化,慢慢的就會損傷脾胃,引發積食。嚴重時還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1、口氣如果媽媽聞到寶寶的口腔中散發出一種比較難聞的怪味,那就要懷疑寶寶是不是積食了。
  • 孩子積食,脾胃差,不長個?中醫:6種食材泡水喝,健脾胃還長個
    出現這些狀況可能是寶寶積食了。【什麼是積食?】首先,中醫稱它為「積食」,類似於西醫的「消化不良」!從字面理解,就是食物聚集,而沒有完全消化。進而導致了一系列的病症。積食算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幾乎80%的小孩都有過積食的經歷。但長時間積食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導致孩子的個子也會比同齡孩子小。孩子積食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知道,沒能及時調理。寶寶有沒有積食,看看有沒有這些症狀就知道!這些地方最誠實,不會說謊!
  • 一歲寶寶胃被撐破,醫生怒斥:孩子積食了還在餵?這些方法可以救
    經過醫生檢查發現,因為給孩子餵的玉米太多,美美的胃被撐破了,在胃裡還有大量沒有來得及消化的玉米粒,直接就擠到了胃腔裡。後來還導致心臟和呼吸的驟停,因為腹腔感染很嚴重,手術以後的胃難以癒合,等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孩子又進行了第二次的手術。事情的起源是,前一天美美的媽媽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下午下班以後煮了一鍋玉米排骨湯,本來想著給孩子吃點玉米喝點湯。
  • 孩子愛積食?是爸媽慣出來的毛病。中醫講這幾點要牢記,受益良多
    最近有寶媽問我,「醫生,我家孩子總愛積食,這是怎麼回事啊」經過我仔細詢問,結果發現孩子的積食都是他們當爸媽的原因。其實不止這個寶媽的孩子,甚至臨床上,絕大多數孩子的身體問題都和飲食不當、脾胃失和有關一正氣不足,外邪入侵。表面上看是感冒、發熱、咳...但根本原因是家長餵養不當。如果家長懂-點中醫知識,通過自己對孩子脾胃進行調理,孩子就不會輕易被疾病盯上。
  • 孩子整天哭鬧,多半是積食惹的禍!預防積食,這3個好習慣要養成
    其實,到了秋季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飲食問題,稍微吃的不對,就會誘發腸胃出現問題,導致脾虛積食的出現。去年的時候,堂哥家3歲的女兒依依整天的哭鬧,還不好好吃飯,睡覺也睡不好,老是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把家裡的大人都快折磨瘋了。
  • 積食不是「啞巴」,出現5個跡象,十有八九是積食來了
    積食不是「啞巴」,出現5個跡象,十有八九是積食來了 天氣越來越冷,每天兒科診室裡都擠得滿滿當當的,發燒感冒的孩子,來不及打疫苗就流感了,父母緊張焦慮,又不斷抱怨,孩子一到秋冬季節就整天生病,也不知怎麼回事,免疫力特別差。
  • 「我家孩子經常積食」,要怎麼給孩子調理?幫孩子消積食全套方法
    看網上說這是積食,就帶孩子去看了看,開了點藥,龍牡壯骨顆粒吃完兩盒了,醒脾顆粒也吃了兩盒了,現在還繼續給孩子吃著,感覺效果不大,醫生有什麼好辦法嘛。」最近收到一位家長的私信,孩子生病當家長的也很著急,從字裡行間看出,這位家長對積食並不是那麼了解的,下面先帶大家溫習一下積食的幾種常見表現:舌苔白厚或黃厚清晨起床後,口中異味較明顯食慾差、挑食、厭食、飯量小易夜醒、哭鬧、愛趴著睡大便不成形或便秘對孩子消化情況有個正確的判斷,是合理餵養、顧護小孩脾胃的前提,建議家長們熟知這幾點。
  • 退休院士聲明:愛積食的孩子,早晚2件事,堅持4天,勝吃消食片
    有時候家長都會發現有的孩子吃得挺多,但是總是不長個子也不長肉,每天給孩子,是特別有營養的東西,效果也是一樣的,去醫院檢查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病變,直到去看了中醫才知道原來孩子,因為受到了傷害,反覆性積食讓孩子脾虛,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反而身體越來越瘦。
  • 中醫院士提醒:1種「飲料」可勁喝,堅持3天,清理積食胃口好
    每位父母養育孩子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每位孩子的習慣也由此不同,但是,父母在帶娃的過程中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積食,很多家長都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麼孩子一檢查就積食了呢?有很多的家長抱怨,每次來醫院都說有積食,咱們小的時候也沒聽說有積食,而且這個東西大人也沒有,怎麼就偏挑小孩子呢,積食到底是怎麼回事?積食是什麼?
  • 什麼是積食?寶寶積食的症狀有哪些?
    很多家長會問:該怎麼觀察舌苔呢?其實,我主張在動態的過程中觀察舌苔,比如您經常看孩子的舌苔,對孩子平時的狀態就有一個了解,可是最近幾天發現孩子的舌苔突然比平時厚了,這種變化就非常有診斷意義了,而且這種觀察醫生是看不到的,家長更有優勢。
  • 孩子積食不要怕,堅持2事、做好3點,積食沒了體質好,吃飯變香
    小兒積食是一種常見病,也是一種高發病,當了父母的大人們,經常在自己的圈子裡討論發現誰家孩子首次中招積食了,誰家照顧孩子不當,孩子積食反覆發作等等關於小孩積食的一系列話題。家長常提起的積食到底是何方"妖孽",竟讓家長們如此哭鬧。
  • 孩子反覆積食,如何通過中醫的飲食方式糾正反覆性積食的問題
    孩子積食絕大部分和不正確的飲食習慣有關係,無肉不歡,無油不歡,已經成為現在餵養孩子的一種常態。特別是老人有隔代親的情懷,唯恐飲食沒有營養,感覺大魚大肉是長身體的根本。這種餵養方式是錯誤的,是造成孩子反覆積食的主要原因。另外,發現孩子積食就長期使用化積食的藥物,這本身也是錯誤的,因為反覆使用積食的藥物,本身會消耗孩子脾氣,導致脾氣不足,這也是孩子反覆積食的另一個原因。
  • 【健康】孩子是不是積食了?中醫教您看舌苔+推拿!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健康正常的舌苔呢?健康的舌苔是薄白而潤的舌苔,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質,苔薄白而均勻,或中部稍厚;潤澤有津,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孩子舌診怎麼看?舌頭的不同區域是不同臟腑的反射區,可以從不同區域的舌質舌苔變化看到寶寶臟腑的寒熱虛實變化情況。
  • 孩子積食「七信號」
    中醫所說的積食即「積滯」,「積」為堆積,「滯」為停滯。3、大便異常 有的孩子大便次數增多,但粘膩不爽,會粘馬桶,肚子脹,排氣比平時多;有的孩子出現便秘現象,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大便質硬,排便困難。4、食慾紊亂 在積食初期,孩子往往表現為食慾減退,不想吃東西。積食時間一長,孩子可能會肚子餓,吃完又覺得肚脹或肚痛,反反覆覆。
  • 兒科專家:推拿+「它」,孩子積食不攻自破
    所以很多的孩子在出門之後都會出現非常熱的情況,回到家之後就變得不愛吃飯了,或者是,等到涼快過來之後,胡吃海塞吃的肚子鼓鼓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警惕起來了,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最容易發生積食的現象。如果要判斷孩子是否患有積食,就要警惕以下4個現象一,大便異常,患有積食的孩子通常會幾天不大便,或者是大便非常的乾燥,並且有一定的酸臭味,有些孩子還會造成消化不良,形成腹瀉,但是無論是便秘還是腹瀉,都會因大便有沒有消化完的食物殘渣出現,所以會有一定的酸臭味。
  • 積食的「剋星」發現了,不是益生菌,孩子若愛喝,脾胃會感激你
    前幾天家裡的一個親戚,讓表姐帶著樂樂去試試中醫,抱著試試的想法,表姐一家就帶著樂樂去中醫那裡檢查了。經過醫生的檢查,才弄清楚了樂樂的咳嗽是怎麼回事。原來前段時間樂樂很喜歡炸雞,看著孩子喜歡吃,樂樂的奶奶就會自己買食材回家做給樂樂吃。
  • 孩子尿床了,父母別急著罵他,這樣處理寶寶尿床,讓孩子不再尿床
    孩子尿床了,媽媽們別急著罵他,這樣處理寶寶尿床,讓孩子不再尿床。(3)和孩子一起讀有關尿床繪本孩子尿床之後會產生心理壓力,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該怎麼來應對壓力,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讀一些關於孩子尿床的繪本。這些繪本從兒童的心理出發,讓孩子理解自己尿床的行為,幫助孩子緩解尿床帶來的心理壓力。
  • 孩子積食不長個?醫生:這3種營養亂補一通,難怪積食成這樣
    中醫講「積生百病」,相信很多寶媽在育兒過程中都遇到過孩子積食問題。孩子發生積食,就不願意吃飯,愛哭愛鬧,讓很多寶媽都束手無策。其實寶寶積食與日常飲食脫不了關係。
  • 積食的寶寶,堅持3件事,脾胃會好轉,不積食生病少
    有很多寶媽們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突然就不愛吃飯,睡眠質量也不好,容易哭鬧,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說孩子可能是積食了,孩子腹痛腹脹,哭鬧不止,反覆感冒,也有可能是積食導致的。
  • 孩子整天哭鬧,多半是積食惹的禍!預防積食,這3個好習慣要養成
    因為孩子整日不吃飯,還哭鬧不止,堂哥就帶著女兒去了醫院,經過檢查後,發現依依是積食了,脾臟有點虛弱。之後,醫生給了堂哥一些建議,除了吃藥,飲食上也要多以清淡為主,不要再吃高油鹽的食物,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回去後4、5天依依整個人都活潑了起來,不在哭鬧,恢復了小孩子該有的精氣神。之後堂哥家人就特別的在意,不再給孩子亂餵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