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2020-12-20 甘農社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古人說的一點也不錯,雖然到了立秋,然而暑熱未退,夏秋交際之時,夏天的味道還多了些。

在眾多落葉喬木中,最先感知秋的氣息的,是梧桐。立秋一到,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與大自然的入秋法則不同,人類對於「入秋時間」的討論,還有著更多層次的表達。

在二十四節氣的規則中,把「四立」中的「立秋」作為秋季的開始。

但是在天文學的領域,根據太陽直射赤道與晝夜長短的情況,將「秋分」作為秋季的開始。

如果你對地理還有點印象,那麼一定知道,我們所在的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並不垂直,而是存在一個小小的夾角。也正是這個夾角,造就了這個世上諸多的美好。四季更替,寒來暑往,草木枯榮,晝夜長短的變化,無不來自於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周而復始的運動。

從氣候統計的角度來看,一般1月為最冷月,7月為最熱月,9~11月為秋季。《氣候季節劃分》中規定,連續5日每日日平均氣溫在≤22℃~≥10℃時的首日才是每年入秋的日期。

由於我國各地地理位置的南北差異、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異太大,全國同步入秋的情況不可能發生。因此,立秋到來時,我國很多地方仍處於夏季的餘熱當中。

有不少年份,立秋熱,處暑依然熱,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這種夏秋連熱的情況出現,「秋老虎」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需更多注意防暑降溫。

每個節氣都有屬於它的儀式感。

史料記載,宋朝到了立秋這天,皇宮內會把栽種在盆中的梧桐移至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報:「秋來」。等待梧桐葉應聲落下一二片,「秋來」的呼聲漸次傳遞,此起彼伏,瞬時傳遍宮牆內外。帝王還要率領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並祭祀秋神蓐收。

民間也有自己「迎秋」的儀式。婦女、兒童會在這一天戴上梧桐的葉子。立秋收成後,古代先民還會挑選一個好日子,品嘗新收米谷,以示慶祝。

迎秋儀式,表達了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

到了現代,又有「啃秋」和「貼秋膘」的民俗。「啃秋」,在一些地方也被稱為「咬秋」。我國有些地方講究在立秋之日吃西瓜、香瓜,稱之為「咬秋」,寓意用西瓜「咬」去暑氣,「咬」掉「秋老虎」,迎接涼爽秋天的到來。

「貼秋膘」的說法最早見於清代的《京都風俗志》:「立秋日,人家亦有豐食者,謂之'貼秋膘'」。在當地中國作家、散文家汪曾祺的筆下,「貼秋膘」被詮釋成了從大口吃肉和大口喝酒的滿足裡,散發出的剽悍豪邁之氣。

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

立秋栽蔥,白露栽蒜。

今日立秋,涼風有信,悠然入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涼風有信 一葉知秋
    立秋之日涼風至 清商時序 萬物收斂 暑去涼來 白露晨起 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晝夜溫差開始明顯,但白天仍然很熱,故有「秋老虎」之說,所以我們也把立秋到秋分這段日子稱為「長夏」。
  • 100句立秋海報文案,句句有暖意
    ,一枕新涼一扇風6.涼風有信,秋月裡的小確幸7.秋風十裡,如沐四季8.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9.37.高粱知秋,可攬豐收38.立了秋,把扇丟,涼風至,飲好酒39.灑一地酒,醉一城秋40.一葉一報秋,綿柔話豐收41.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42.一葉知秋意,片片藏甜蜜43.一葉一報秋,鮮桃話豐收44.暑去涼風至,一覽豐收時45.秋色宜人46.秋色溫潤,指尖清涼
  • 立秋文案唯美句子簡短 立秋發朋友圈說說關於秋天句子
    明日,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一起來看看立秋節氣可以發哪些唯美可愛的朋友圈吧。秋 by:dll  暑意尚存,立秋已至,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夏天的遺憾終歸被秋風溫柔化解,祝我們好在秋天  初秋天氣晴,宜收集快樂  希望這個秋天可以帶來很多好消息
  • 立秋了,古人描寫立秋的詩句又美又貼切!
    2020年8月7日,立秋節氣。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立秋標誌性物有三,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民間在立秋這一天有「啃秋」,也就是吃西瓜的習俗。
  • 2019立秋圖片唯美句子一葉知秋 立秋圖片大全配祝福語
    在立秋節氣(8月8日)即將來臨之際,浙江省長興縣小浦鎮的方一村、小浦村等開展了鄉村民俗迎立秋活動,包括「啃秋」吃西瓜、「立秋」懸秤稱人、「賞秋」尋找秋天的氣息等內容,用體驗傳統民俗的方式引導孩子們了解傳統節氣由來,傳承中華文化。小浦鎮以「十裡古銀杏長廊」聞名,也是當地鄉村旅遊的主打品牌。
  • 七首秋天詩詞: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木心《雲雀叫了一整天》清晨,一陣涼風迎面襲來,梧桐樹上竟飄下一片泛黃的殘葉。秋天,真的要來了。信寫好了,又擔心言不達意,拆開看了又看,才交給送信人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回憶兒時,茅屋三椽,老梅一樹,高枝啼鳥,小川遊魚,如今,物是人非,空留落寞。
  • 今日立秋: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②此時節,「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③立秋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的季節到了。④我國地域遼闊,此時大部分地區仍處炎夏,需提防「秋老虎」。⑤民間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立秋時節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其中「立」為開始的意思,「秋」為莊稼成熟的時期。
  • 涼風有信,一葉知秋!關於秋天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清晨,一陣涼風迎面襲來,梧桐樹上竟飄下一片泛黃的殘葉。秋天,真的要來了。
  • 今日立秋 | 涼風夜至,滿階梧桐
    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 立秋後,天氣不會馬上涼快,有短暫的回熱,多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人們將此稱為「秋老虎」,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 立秋|一葉知秋,心有所寄
    鬥指西南,盛夏光年將有所分離,乳鴉啼聲,似乎提醒著人們立秋的到來。八月,當我們還沉浸在暑期的歡樂時節,秋以昂揚姿態已開始在舞臺翩翩起舞了。到了立秋,綠葉依然濃密,甚至於轉向蒼翠,枝條上綻放的不是花蕾的萌動,更多的是果實的冀望。
  • 今日立秋|這些和立秋相關的語文文化常識,快和孩子一起學起來吧
    ——二十四節氣歌今日立秋,你知道「秋處露秋寒霜降」中哪一個「秋」代表立秋嗎?作文素材:立秋有三候立秋有三候,候代表氣候,大暑時節有三個典型的氣候。這些在現在往往被我們所忽視的典型氣候,如果能被孩子寫進作文裡,必定成為一個亮眼細節!
  • 今日立秋,別忘了陪孩子做這6件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時節「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也稱「七月節」。了解「立秋」的小知識對於立秋,相信小朋友們心中也會有「十萬個為什麼」,一起來看看吧~立秋後天氣會轉涼麼?
  •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意味著什麼?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一般在公曆的8月7日、8日、9日這三日內,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立秋意味著什麼立秋後雖然依然炎熱,還有所謂的「秋老虎」,但是,氣溫總體上已經由大暑的最高值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氣溫差日益增大,這也預示著秋高氣爽、月明風清的秋季的來臨。另外,立秋也標誌著豐收季節的到來,給人以喜悅。
  • 【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
    關於【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立秋】立秋節氣朋友圈最優美說說 2020立秋微信朋友圈句子,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朋友圈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今日幾點立秋 2019立秋會下雨嗎?立秋三候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 今日立秋:落葉知秋,願君安好!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 立秋,暑去涼風來!關於立秋的這些小知識您都了解嗎?
    已經過了立秋幾天了,但是這並不是說天氣就不熱了,秋老虎的威力還是不容小覷的。立秋有哪些小知識了?今天君奮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下!對立秋的解析: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而且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 今日幾點立秋 2019立秋會下雨嗎 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秋高氣爽的日子就快到來了,你是不是很期待?
  • 今日立秋!這些要點需記牢
    」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時節「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雖是暑去涼來之時但立秋後要小心「秋老虎」!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涼風颳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習俗·立秋裡的儀式感作為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氣,「立秋」這天,民間有「貼秋膘」「曬秋」「啃秋」等習俗。
  • 今日立秋 炎炎暑退 一枕新涼一扇風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秋,揪也,物於此而揪秋也」上蒸下煮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草木要開始結果孕子,收穫的季節就要到了!暑去秋要來,今日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