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手裡的落葉,如一首生命之歌,孤獨而平靜,最後走入永恆之境

2020-12-23 緣來醬子

文|緣來醬子

生命的無常,就像落葉,其實所有事物都是無常的,沒有一件事情是持久的:永遠有變化及死亡。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心理需求的發展總是會期待大人的回應、期待大人肯定、期待大人能給予許多愛和歸屬感的保證。

如果能及時得到回應或歸屬感的溫暖,內在的心理需求就會開始累積經驗,最後反饋到對自己的觀感,並形成對「自我」的價值。

有非常多人自小就處於心理需求是被漠視的,在這孤獨的關係裡,內心就有大人也無法理解的世界,甚至被誤解為不正常的幻境。

這個世界不歡迎不一樣的人,這是生活教給艾略特的第一課。

艾略特是《抓落葉》這本書的主人翁,一生都認真地活著,卻仍然感覺像落葉一樣,失去了自己的控制,被生活推著而隨波逐流。

《抓落葉》的作者湯米巴特勒,是哈佛法學院的高材生,不但懂高深繁複的法律條文,巴特勒更喜歡探尋寫作的奧秘,法律只能制裁罪惡,或者保護弱者;而故事能溫暖和感動所有的人。

湯米巴特勒用科幻與故事劇情交叉,出現那種「無力感」的潛在心理需求,任誰都能從中得到各自的啟發。

而故事裡赤裸裸地讓讀者感受到:活著,快樂不快樂都可以,走下去才重要,抵達生命的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

艾略特在8歲那年,就知道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

艾略特說樹葉不是直線平緩墜落,落葉不可預測,充滿活力,不循規蹈矩,不時懸空,懸停下降的過程,很難抓,但同時也是抓住它的最好時機,因為急轉彎、變速和其他運動意味著猶豫不決。

要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

所以艾略特可以很輕易地抓住落葉,但為了讓哥哥高興,艾略特假裝輸掉了抓落葉的比賽。

從此這就變成了他人生的每一天。他像觀察落葉一樣關注著周圍每個人的期待。

他處處讓著哥哥,聽從父母的安排、勤勤懇懇工作、對戀人體貼入微……他不再理會自己的感受,不失望、不委屈、不難過、也不再快樂。

他總覺得自己和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想法和大家不一樣。

在艾略特10歲那一年,因為和醫生討論「永恆的幻境」 的結果,讓他不知所措,甚至被質疑有自殺的傾向。

他憂鬱了。

這讓他覺得痛苦,感到周圍的世界在加速下沉,他想要逃離這個世界。

一顆心破碎前能夠承受多次打擊?也不知道人一生終能承受多少下?也許是無限的,也許某個時候開始,人們就不再嘗試了。

艾略特到28歲仍有自殺的念頭,但他從不打算和任何人談這個問題,即使下定決心,並有信念完成,但很多方法都不可靠,不但可怕,也會很痛苦,連想想都很困難。

艾略特不斷尋找逃離的方式,然而每一次都因為欲望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卻也意外抓住了生命中的愛。

艾略特遇見了薩莎,兩人從相互的經歷中了解對方。艾略特準備離開這個世界,連遺囑都已寫好,但薩莎改變了艾略特的下半生。

薩莎給了艾略特最深情的告白:我的心在乎你的心。

薩莎治癒了艾略特,兩人攜手走過下半生。用互相期望的方式愛著對方,互相溫暖。

艾略特82歲時,薩莎先他一步離世,在處理好薩莎的身後事,艾略特選擇隨薩莎一同而去。

愛,能化解你對生命的質問,愛自己,是改變你一切關係的黃金鑰匙。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能不能遇見那個人,而是無論你遇到與否,你能不能先放開心胸好好愛?

而真摯的愛不但能療愈一切,也能化解對生命的無力感。

而與自己的和解,如釋重負的生命,就如落葉般輕盈

坦然面對自己生命必然的匱乏,「上天不會給我們無法承受的考驗」,即使當時覺得幾乎被壓垮了、已經走投無路了,也請試著相信,這一定是你所能夠承受的考驗,所以它才會出現在你面前。

《陰影,也是一種力量:化內在陰影為生命動力的﹝榮格陰影進化論﹞》這本書中提到「當我們有意識理解自己的陰暗,將會湧出更多的正向能量」,去發掘自己存在的價值,投注更多的善良與愛到世上各個陰暗角落,並點上一盞燈。

承認黑暗,從黑暗中找到禮物,逐步成長。其實,我們的潛意識中,都藏著一把讓靈魂解脫的鑰匙,只要我們懂得開啟,就會發現:

原來,我們內心的陰影,就是我們唯一的出口和解藥。

負面情緒,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別急著丟棄它、甩開它,要學著像朋友一樣相處,它才會對我們友善點。故意視而不見,它就會躲在我們的影子裡,如影隨形,趁我們不注意,絆倒我們前進的腳步,逼著我們看見它。

我們一點一點努力,可能還是有改善的機會!了解與接受事實,而不是只有有美好的信念,掌握生活,有勇氣面對現實的樂觀,才是真樂觀。

就如《抓落葉》中的一句話:生命在於奮鬥。

相關焦點

  • 抖音天空之境背景音樂是什麼歌曲 天空之境在哪真實地點介紹
    抖音上面,很多人都喜歡去天空之境,天空之境也算是網上熱門的打卡景點了。那麼抖音天空之境背景音樂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抖音天空之境背景音樂是什麼  據悉,抖音裡面天空之境的背景音樂是《《Ngẫu Hứng》,抖音上面的是這首歌的純音樂版本的。
  • 李白生命中的最後一首詩,沒有孤傲之氣,只剩遺憾與無奈
    後世之人,可以不知道盛世長安的繁榮與喧囂,卻無法不知大唐的謫仙人李白的詩與酒。西元761年,一身疲憊李白來到了金陵,投靠了他的族叔李陽冰,此時的他已經年過花甲,不再是那位繫著寶劍豪擲千金的公子俠客,他只是一個行將就木的孤獨老者。數十載的豪飲與長嘯,燃盡了他追夢的激情,也燃盡他的生命之火。
  • 《追捕》與《杜丘之歌》 一首歌想起一部電影
    《追捕》與《杜丘之歌》 一首歌想起一部電影 時間:2017.11.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顧影 電影《追捕》曝主題曲《杜丘之歌》MV 時長:03:41 來源:電影網
  • 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描寫的入木三分
    人們通過閱讀唐詩不僅僅是在讀一首簡單的詩歌而已,主要的還是讀一種心情,同時也是一種藝術上的享受,它不僅非常的抒情,同時有的還充滿了哲理。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 唐詩裡無比孤獨的一首詩,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把孤獨寫絕了
    那麼說起唐詩,並不是一兩句話,便是能夠說得清楚,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可以說是把孤獨寫絕了。小編要推薦的這首唐詩,便是馬戴的《灞上秋居》,相信有一些朋友讀過這首詩,有一些朋友,可能連聽到沒有聽過,那麼下面就來與大家聊一聊這首詩。
  • 《英雄本色3》一首英雄的夕陽之歌
    《英雄本色3之夕陽之歌》,1989年由徐克導演,周潤發、梅豔芳、梁家輝主演。講述了小馬哥從香港到越南去救出堂弟志民一家,期間碰到了不少波折。他在機場無意中認識的周英傑給他很大幫忙,並且引發了三人之間一段微妙的感情的故事。
  • 世界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日:患者們親自創作一首「生命之歌」
    在今年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日期間,中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關愛中心雨燕與蔻德罕見病中心(CORD)在武田中國的支持下,發起「化『腫』為零 暢想未來」世界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日紀念活動,患者共同打造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擁抱陽光 暢想未來 - HAE生命之歌》,通過這種方式,將病友們一路的酸甜苦辣和對未來多彩人生的希冀匯成音律,唱出自己的心聲。
  • 卡森·麥卡勒斯:生命中,唯有孤獨永不退場
    卡森.麥卡勒斯以寫作為生,在她的小說《傷心咖啡館之歌》裡,有一段話這樣寫道:「……一個從來只想到紡紗機、飯盒、床,然後又是紡紗機的紡織工人,——這樣的一個人說不定某個星期天喝了幾杯酒,見到了沼澤地裡的一朵百合花。「也許他會把花捏在手裡,細細觀察這纖細的金黃色的酒杯形狀的花朵,他心中沒準會升起一種象痛楚一樣刺人的甜美的感覺。
  • 四川8歲「深呼吸男孩」,上音師生為你寫了一首歌
    採訪者問小男孩。 「不好的感受。因為家裡一個人,感覺很孤獨。」男孩忍住眼淚。 「那你是怎麼來調節自己的?」採訪者又問。 男孩擦擦鼻涕和眼淚,回答,「深呼吸啊。」 最近,一段四川攀枝花8歲小孩接受的採訪視頻感動了很多人。
  • 瘂弦詩《一般之歌》解讀
    這首詩平易樸實,又異常深刻,儘管只有19行,但足以堪當「偉大」二字,即使瘂弦先生沒有寫作他的長詩《深淵》,沒有寫作他的那兩首獲得廣泛聲譽的短詩《紅玉米》《如歌的行板》,僅憑這一首非凡的《一般之歌》,就可以在詩史上留下自己不會抹去的印跡。然而,簡樸、深邃的詩,總是在它的時代被忽視,陶淵明的詩如此,瘂弦的這首《一般之歌》亦如此。
  • 一首歌讓無數偉大的靈魂為之動容,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第一次記住這首歌的名字,是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裡。這是村上最具藝術張力的小說,可卻並不那麼好讀:平行世界裡的兩個故事交叉相疊,兩個世界既互相獨立,又被遙相呼應的細節線索相連。而連接著兩個不同世界、找回少女失落之心的重要線索,正是這首愛爾蘭民謠《丹尼少年》。它是主人公最愛的一首歌,上小學時的一次口琴比賽上,他演奏了這首歌。
  • 墨象|李庚:馬勒「大地之歌-2018」
    歌十九世紀奧地利作曲家馬勒1907-1909年創作的《塵世之歌》(原譯《大地之歌》)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唐詩為歌詞內容的大型交響聲樂作品《大地之歌》是馬勒根據漢斯·貝格的《中國之笛》中李白、錢起、孟浩然和王維所作七首德譯唐詩創作的。馬勒對現世的告別。 這是一首悲觀主義者對現世的厭倦, 對彼岸的憧憬,和讚美大地的最後的頌歌。
  • 一首歌,一條路——旅行的孤獨中你需要這些音樂來陪伴自己
    你的進行旅行的理由可能就是為了享受這種孤獨感,不過還是從人的本能力顯現出一股欲望,想和別人說說話,或者像聽別人唱一首舒緩的歌。這種感覺總會讓你有些不安,於是你開始十分想找一首符合你現在心境的音樂讓你平靜下來。
  • 聲入人心 | 唱一首天上的歌《生命的河》(帶視頻)
    讓每一個渴慕主的心彼此靠近↑↑↑聲入人心 | 唱一首天上的歌《生命的河》1「生命的河,喜樂的河,緩緩流進我的心窩」,這首耳熟能詳的詩歌,在小時候經常吟唱,並且還有手語舞蹈相伴。每次唱過之後,心情莫名的溫暖起來,跳躍起來,喜樂起來。
  • 《抓落葉》:快樂不是人生唯一目標,歷經千帆,仍舊內心平靜才是
    最後,科學家們發明了一臺能夠探測人類心底最深處真實欲望的儀器。假如有人想按這個按鈕,必須大聲的對儀器說出自己的願望,按鈕就會搜索你的意識和潛意識裡尋找你真正的意圖,最後才會釋放電流結束你的生命。這個「生命按鈕」的構想,是我最近在看的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的小說《抓落葉》中的一個片段。不得不說,是很巧妙的一個構想。
  • 《傷心咖啡館之歌》是小說更是詩歌,奏出愛的無望絕望幻滅之歌
    這便是眾多西方優秀現代小說之所以能引我們強烈共情的原因所在——它們如此敏銳地洞徹了人生的絕望,又如此強烈地傳遞出被冷漠割裂的個體生命對愛和溫暖的渴望。在我眼裡,卡森·麥卡勒斯的《傷心咖啡館之歌》,便是這樣一本出色的小說。——這其實不是一篇小說,而是一本小說集。
  • 史上最後一首「唐詩」,出自元代不知名詩人之手,全篇都是名句,成為唐詩最後的千古絕唱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唐詩的光芒穿越了千年夜空,時至今日依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詩,並非唐人首創,但卻在唐人手裡煥發出了最美麗的光芒,大氣磅礴,肆意昂揚。失意時,李白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憂鬱時,杜甫低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孤獨時,王維輕訴「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可以說,頭頂的星空、 眼前的山水,遠方的家園,背後的故國,腳下的土地,心中的夢想,都被唐人寫進了詩歌裡,刻成了兩個字「意境」。
  • 紀念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01「生命之歌」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是其父母的第十四個孩子,是整個家族中最小的成員。這正是應該靜坐的時光,和你相對,在這靜寂和無邊的閒暇裡唱出生命的獻歌。《吉檀迦利》中,泰戈爾用他「泛神論」及與之共生的博愛思想,表現了他對整個人類命運的一種思考與終極關懷,是一部「奉獻給神的祭品」,一部「生命之歌」。
  • 一個男孩兒就是一首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木說,ID:yunmushu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亂七八糟的表達欲像洪水,有時候會拉上一道閘,那就是斷更的時候,有時候淹沒人間,則是現在。音樂偏好是一件頗私人的事情,一首好聽的歌卻能同時吸引成千上萬個「私人」,大概這就是音樂的神奇之處。很久之前出過一期:《我曾在深夜聽這首歌520次》,到現在還是很喜歡。翎渡 - 愛爾蘭畫眉夜深人靜的時候偶然在網易雲的首頁發現,因此成了昨夜的單曲循環。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暮秋之景,山水美景讓他的內心恢復平靜安寧
    詩詞內容大多表達離愁別緒,大多表達對妻子的悼念之情。但是這單一的內容和情感表達,卻讓他做到了極致。他的那些詩詞就是這樣,看上去內容單調,但讀起來絲毫沒有做作之感,絲毫不覺得尷尬,反倒更容易把我們沉浸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