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衣服滲血:三流父母用拳頭,二流父母用嘴巴,一流父母用……

2021-02-22 親寶寶育兒

「棍棒底下出孝子」

是父母最大的愚蠢

來源 | 朗讀君

(ID:langdu120)

前不久,安徽一名10歲女童被親生母親毒打的新聞引起全網關注。

9月,全國各地的學校都陸續開學,其中安徽合肥颱風的吳山中心小學也迎來了可愛的學生。

但是當天,任課老師發現一位三年級女孩不太對勁,一副痛苦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老師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

醫生給女孩做了全身檢查,得知她全身上下都有傷口,除了正在流血的新傷,還有已經癒合的舊疤痕。

面對醫生和老師的詢問關切,女孩說,媽媽經常打她,不僅用鞭子抽她,還會把火鉗放她身上,並且威脅她不可以告訴任何人……

當地警方發通報稱,已經安排孩子親屬暫時照顧孩子,也將依法處理那位媽媽。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可是有些父母,不僅沒有對孩子付出,還把孩子當成發洩情緒的工具,這樣的父母比比皆是……

在一期訪談類節目中,嘉賓姬小卓透露,他和親生父親處同一屋簷下,卻幾乎8年零交流。

小時候,媽媽讓爸爸看他寫作業,爸爸就躺在床上看著他。

有一次,媽媽看到原本應該在做功課的小卓在桌子上睡著,爸爸在床上睡著,非常生氣,質問他爸爸:

為什麼你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他們大吵了起來,甚至發生了肢體衝突,媽媽哭著回房睡了。

爸爸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凌晨5點,拿著30釐米長的塑料尺子,抽打了他一個晚上。

小卓寫錯了一個字,爸爸就拿橡皮把所有的都擦掉,讓小卓從頭開始寫。

當時小卓6歲,他非常不理解,為什么爸爸要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對待他。

他媽媽常說他爸爸不管孩子,他對小卓的教育是不負責的。

他的爸爸想證明給他的媽媽看:

好,你說我不負責是吧?我把孩子打成這樣,讓你看看我有多負責。

小卓的遭遇揭開了「中國式暴力管教」這道沉默的傷疤。

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打罵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是無形的,像一道疤痕永遠伴隨著他長大。

揪心的是,這種成長的隱痛,大部分子女都經歷過亦或許正在經歷著。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概念在父母的腦海裡根深蒂固。七八歲背誦的古詩文都忘不了,七八歲挨得打怎麼會忘呢?他媽媽不光不記得,搞的好像是樂樂瞎編的一樣,而且還說他記仇。父母要求孩子記住他們餵給孩子的每顆藥,但卻驚訝於孩子的回憶裡有鞭子和疤。他努力地和父母在表面上裝親切,二十多歲了,有時候起了爭執,他還是會擔心突如其來的巴掌。雖然已經很久沒有被打,不過他無意識的躲避卻戒不掉。有多少父母打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幌子,給孩子內心帶來無法磨滅的創傷,而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比比皆是。面對小孩犯錯,很多家長沒有耐心去跟小孩解釋這樣做為什麼不對,即使解釋了,小孩可能都沒有相關概念,以至於無法理解大人。《人性的弱點》中說:溫柔、友善的力量,永遠勝過憤怒和暴力。1、沒有思考的愚昧,孩子只知道做這件事會被打,不知道為什麼被打,一棍子下去孩子就不會思考了。2、逃避以及謊言,小孩說謊要麼為了獲得更多的好處,要麼就是為了逃避懲罰,接踵而來伴隨著責任感、榮辱觀的缺失。有了這三個惡劣本性慢慢發酵,什麼樣的敗壞品德調配不出來呢?這種打進骨子裡的心理創傷,比孩子被打受到的皮肉之苦可怕百倍。李賀漲紅了小臉:「不進就不進,這個家,誰愛呆誰呆,我再也不回來了。」留下爸爸在家中凌亂、焦慮、擔憂,李賀媽媽追了幾條街,這才把「離家出走」的李賀帶回了家。父母的「威脅」教育,不但會激化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會讓親情疏遠很多,孩子從小就有一種畏懼感。以至於到現在,李賀和他爸,每天都沒有話說,距離感特別強。父母的威脅成了習慣,經常性對孩子施以諷刺、侮辱、謾罵。25歲的李賀,到了這個年紀,父母仍舊每天訓斥,沒完沒了地數落他。稍微犯一點錯誤,就把過去全都推翻,把李賀說的一無是處。李賀從他們面前走過去,他們也能把他三歲時沒吃完的一碗飯拿出來數落。在父親的威脅教育下,導致李賀思維上產生依賴感,反正到最後橫豎都得聽他爸爸的。家長喜歡威脅子女,無非是想子女順服、聽從他們,但威脅、語言暴力,真的不是明智的教育方式。在這樣複雜的情感的碰撞中,形成嚴重的依賴和逆反的心理。很多父母在孩子童年時對他最大的要求是「聽話」,這讓多少孩子成年後,永遠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和世俗的標準裡。很多父母在孩子做完任何事後,都缺乏正面反饋,這讓多少孩子成年後永遠對自己沒有自信。中國式家長特別喜歡「雙標」,把自己的缺點視為透明,卻要求子女達到理想標準。這種不問原因上來就主觀臆斷威脅的教育方式,從來不換位思考的教育方式,堂而皇之推脫責任的教育方式。在孩子教育上,語言有時候是蒼白的,行動和事例會悄悄印進價值觀。「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穿得很破,身上又髒又臭,臉色也很不好,讓人很不舒服。蕭雲「騰」地一下站起來,端起碗就跑到飯館的另一邊去了,離那個乞丐遠遠的。當時蕭雲覺得自己這麼做是對的,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憤怒,心想:我怎麼能跟乞丐一起吃飯呢!蕭雲以為我走開了,她爸爸肯定要跟過來,結果爸爸紋絲不動。甚至沒有回頭看我一眼,就繼續在原來那個地方吃他的飯,津津有味。很多年以後,蕭雲突然意識到,實際上,當年在那個飯館,她爸爸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她。爸爸「告訴」蕭雲,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是乞丐,即使一個人看起來很糟糕,也不應該被區別對待,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言傳身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潛移默化的,耐心一些,靜待花開。這種影響就像蕭雲爸爸對她的影響一樣,是深刻而有力的。而有些孩子就是「難帶」,需要父母付出更多、更有耐心。這個「難帶」的孩子生活在一個重「言傳身教」、不放棄、有耐心的家庭,和生活在滿是不良影響、對孩子暴力、失望的家庭,最終形成的人格是一定會有很大差異的。言傳身教並不代表孩子所有的行事特點和習慣都要和家長一樣。孩子好動愛玩,父母好靜愛宅;父母愛吃茄子,孩子愛吃黃瓜,這些沒有孰是孰非。我們在生活中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成為孩子們未來的行為準則,「言傳身教」即指於此。「 有時候說得天花亂墜,都不如一句發自肺腑的低語,都不如一個觸動人心的行動。」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父母身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信任的,接觸時間最長的,就是父母。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所以為了孩子的教育費盡心力。在孩子年幼不知事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我們的一言一行,對他的未來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朗讀君,來源:朗讀君(ID:langdu120),每日分享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學習資料和家長教育心得。

最近有不少寶媽問:為什麼沒有及時看到新的推文?由於微信改了推送規則,沒有點「贊」或「在看」、沒有把我們設為「星標」,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不想錯過精彩推文,看完文章記得點「贊」或「在看」,把「親寶寶育兒」設為「星標」,這樣我們每天就可以準時見面啦~

相關焦點

  • 10歲女孩上課衣服滲血:三流父母用拳頭,二流父母用嘴巴,一流父母用...
    作者:朗讀君 近日,安徽一名10歲女童被親生母親毒打的新聞引起全網關注。 但是當天,任課老師發現一位三年級女孩不太對勁,一副痛苦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老師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 醫生給女孩做了全身檢查,得知她全身上下都有傷口,除了正在流血的新傷,還有已經癒合的舊疤痕。
  • 真相太殘忍,10歲女孩上課衣服滲血:三流父母用拳頭,二流父母用嘴巴,一流父母用……
    但是當天,任課老師發現一位三年級女孩不太對勁,一副痛苦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老師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醫生給女孩做了全身檢查,得知她全身上下都有傷口,除了正在流血的新傷,還有已經癒合的舊疤痕。
  • 三流父母用拳頭,二流父母用嘴巴,一流父母用……
    作者丨朗讀君近日,安徽一名10歲女童被親生母親毒打的新聞引起全網關注。
  • 真相太殘忍,10歲女孩上課衣服滲血:三流父母用拳頭二流父母用嘴
    近日,安徽一名10歲女童被親生母親毒打的新聞引起全網關注。9月,全國各地的學校都陸續開學,其中安徽合肥颱風的吳山中心小學也迎來了可愛的學生。 但是當天,任課老師發現一位三年級女孩不太對勁,一副痛苦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老師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
  • 三流父母用拳頭,二流父母用嘴巴,一流父母用……(絕想不到)
    近日,安徽一名10歲女童被親生母親毒打的新聞引起全網關注。但是當天,任課老師發現一位三年級女孩不太對勁,一副痛苦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老師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醫生給女孩做了全身檢查,得知她全身上下都有傷口,除了正在流血的新傷,還有已經癒合的舊疤痕。
  • 真相太殘忍,10歲女孩上課衣服滲血:三流父母才用拳頭解決問題
    父母是面鏡子,照出孩子的一生。01近日,安徽一名10歲女童被親生母親毒打的新聞引起全網關注。但是當天,任課老師發現一位三年級女孩不太對勁,一副痛苦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老師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醫生給女孩做了全身檢查,得知她全身上下都有傷口,除了正在流血的新傷,還有已經癒合的舊疤痕。
  • 三流父母靠拳頭教育孩子,二流父母靠嘴巴教育孩子,一流父母靠…
    三流父母靠拳頭教育孩子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打孩子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的方式,更有一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父母打孩子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個網友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就伴隨著父親的拳頭。從小被打到的這位網友對生活完全沒有熱情,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心態好像是八十歲的老人,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就喜歡一個人呆在房子裡孤獨的走過一生。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1、一流的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3、一流的父母教孩子獨立思考。
  • 三流父母給手機,二流父母給玩具,一流父母給最需要的愛和陪伴
    一種現象是在飯店裡、公交車上、馬路上,甚至超市裡,隨處可見孩子拿著手機玩耍,只要孩子哭鬧,父母第一反應就是不要哭,不哭的話,給手機給你玩,然後孩子拿到手機,就乖乖吃飯,乖乖跟在父母身後。另一種現象是父母回到家之後各自玩手機,丟一堆玩具給孩子自己玩,孩子蹭回到父母身邊,父母嫌麻煩吵鬧的讓孩子不要打擾,自己去玩玩具。
  • 父母也分級:一流做榜樣,二流當教練,三流是保姆,末流呢?
    有人就調侃說,父母也是有級別的,「一流父母做榜樣,二流父母當教練,三流父母是保姆」。1、一流父母做榜樣這種父母可能是最棒的父母了,他們知道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知道教育孩子的關鍵還是以身作則。希望孩子能夠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在平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看書,而不會在旁邊玩手機。知道孩子比較內向,就會刻意帶著孩子參加各種活動,讓孩子的性格更加陽光。這樣的父母能夠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他們能夠用自身正面的形象去影響孩子,這樣的父母當然是一流的了。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而一流的父母這樣做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二流的父母做教練> 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他們會用各種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孩子學會各種技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一流的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曾經有個媽媽帶孩子去逛商場,他覺得孩子一定會喜歡這個熱鬧非凡的場所,可是和他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場裡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甚至有些害怕吵著要出去。媽媽不明白一向喜歡玩的孩子怎麼會排斥又漂亮又熱鬧的商場呢?
  • 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練,一流父母做……
    前幾天,看到了這一幕,鄰居家7歲的兒子不停地拍著門,小臉凍得通紅,哭著說:「媽媽我冷,你開門讓我進去,下次我一定好好考。」任憑孩子怎麼拍打,裡邊還是沒有動靜。不得不說,這當媽的也太心狠了,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成績一旦下滑就嚴厲懲罰。這種父母就屬於教練式父母。我們無可否認他們是關心孩子的,但是他們太渴望孩子成功,用各種手段逼迫孩子優秀,只看成績,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你是幾流的?
    點擊上面免費訂閱,為你打造專業的精品閱讀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中國大多數家長,首先是孩子的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他們會用各種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孩子學會各種技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 「三流父母給手機,二流父母給玩具,一流父母給...」
    最近網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三流父母給手機,二流父母給玩具。」而真正一流的父母,會給孩子最好的陪伴。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你願意犧牲你的時間去陪他,他就會抽出空來陪你。當孩子不再麻煩你,他可能已經長大成人了。你後知後覺,發現孩子環繞在膝下的時間,總共也就那麼幾年。
  • 孩子犯錯,三流父母發脾氣,二流父母講道理,一流父母對策很高明
    家長教育孩子可分為三個等級1、三流父母2、二流父母:講道理3、一流父母:立規矩因此,專家認為,父母最晚需要在12歲之前給孩子立好規矩,以免將來出岔子。,但他們的自尊心已經萌生了,家長在立規矩時,不可態度過於強硬,而是應該多聽聽娃的想法,嘗試用溫和的語氣進行溝通,在達成共識後,這樣立的規矩才能夠被遵循,之後執行的時候,也能夠更加順利。
  • 10歲女孩上課衣服滲血:言傳身教,讓教育更有效
    近日,安徽一名10歲女童被親生母親毒打的新聞引起全網關注。9月,全國各地的學校都陸續開學,其中安徽合肥颱風的吳山中心小學也迎來了可愛的學生。但是當天,任課老師發現一位三年級女孩不太對勁,一副痛苦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老師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醫生給女孩做了全身檢查,得知她全身上下都有傷口,除了正在流血的新傷,還有已經癒合的舊疤痕。
  • 三流的父母溺愛孩子,二流父母縱容孩子,而一流父母都在做什麼?
    三流的父母溺愛孩子 還記得「一個孩子澆了商場的鋼琴,家長被索賠20萬」這個曾轟動一時的新聞麼?這家的孩子不願意學習鋼琴,為了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不滿,他隨手就把一杯水灑在鋼琴上,而父母面對他如此魯莽的行為,不僅沒有責備,反而還誇獎說:寶寶做得真好,瞧瞧這鋼琴被洗得乾乾淨淨的。
  • 10歲女孩上課時衣服在滲血:有些人,真的不配當父母!
    歲女童被母親毆打#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事情的起因是學校的班主任發現一位三年級的女孩好像不太舒服的樣子,走近一看,竟然發現有血從她的衣服上滲出,就連忙將她送往了醫院。  經過多次詢問,小女孩說,「媽媽多次用繩子鞭打」和「燙紅火鉗夾燙」,並且「不給吃喝」,嚴令她
  • 一流父母當榜樣 三流父母當保姆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努力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小學放暑假,媽媽說:「小孩子自己出去玩多危險啊,在家待著吧」;初中寒假時,媽媽說:「還有那麼多作業,玩什麼啊?」高中時,媽媽說:「馬上高考了,你還敢出去玩?終於我們考上大學了,媽媽說:「怎麼不出去玩呢?」我說:「我找誰玩啊?」最近這個網上流傳的段子,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今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大包大攬」的習性及惡果。
  • 一流父母當榜樣,三流父母當保姆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努力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最近這個網上流傳的段子,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今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大包大攬」的習性及惡果。有言道:「一流的父母當榜樣,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三流的父母當保姆。」心理學者武志紅提出了「巨嬰」概念:很多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