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卷分析|2020年DSE通識科速評

2021-02-20 摘星DSE

今天是大多數考生的第一科DSE考試:通識教育科。

 

今天僅僅從考試本身的技術性角度,摘星在此給大家點評。以下不涉及非常具體的答案。

(圖:香港01)

 

1. 總體難度接近去年,甚至覺得比以往有一點點容易了。不如以往幾年時常有新題型出現,今年沒有特別新穎的題型。今年也沒有出現比較題,實在免去不了煩惱。

 

2. 這幾年限定論點的題目在卷一佔大多數,今年不例外。除了1(c)及2(c)兩題不限定論點以外,其他都是限定論點題。限定論點當中,單一論點佔最高分數的是3(a)及3(b)題,該兩題均是寫一個論點算4分,暗示要大量引用資料及解釋。一如以往,限定論點的話是寫得越詳細越好。

 

3. 今年卷一總分是42分,與去年相約。3道大題共分為8道分題,也是與去年相約。去年的重點題型是數據題,但今年數據題佔比下降,共3道分題佔12分。其餘題型包括問題題、挑戰題、資料是否支持題、程度題等。如果熟悉不同題型的應對方法,相信今年會有不錯成績。

 

4. 分題2(c)值得一提。題目要求選一個挑戰,再證明國際移民多大程度上能解決該挑戰的。如果答同意,則需要說明國際移民在解決該挑戰上的有效之處;如答不同意,則需要說明國際移民無法解決挑戰。注意題目不是要求評論國際移民本身的利弊,而是說明國際移民能否解決該挑戰,考生必須扣題。

 

5. 分題3(b)也值一提。題目用了看似很新的用字「兩難情境」,但其實在以往已經出過差不多的字眼。以往2014年題目問過「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事實上與此題非常相似。兩難的意思是無論哪個選擇都不是最理想的選擇,因為在特定情況下,選擇支持哪一個價值都可能會損害另一個價值。

 

 

1. 卷二的話題則比較新穎,問的包括粵劇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民營及國有企業,以及智慧城市發展。

 

2. 從題型的角度來說,沒有特別不同的題目。單單算題型的話,今年的難度還是比較低。

 

3. 最複雜的題目應該是第二題(b)問,要求比較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的角色。重點是比較哪個更應該佔主導地位。一旦到這類型的比較題,則需要訂定比較標準再說明哪個較好哪個沒那麼好。

 

4. 第一題(b)問也值得一說。題目問到「對當代生活作出的重大貢獻」,意思應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提升改善當代人的生活素質。如果同意則需要指出對當代生活的好處是什麼,不同意則指出沒有貢獻/有損害。重點是「當代生活」的字眼,考生要小心扣題。

 

5. 最後,第三題(b)問的用字是「更加可持續的社會」。考生最好是先要定義什麼「可持續社會」,然後再說明智慧城市可否滿足可持續社會的標準。

近期精選內容

以下即近期摘星精選文章,想知道更多DSE及各地升學資訊的你不能錯過。

摘星及學習相關

衝擊世界排名前50大學!摘星2021屆DSE全年班招生!

劍橋、清北、港三大齊了!19屆摘星全年班錄取名單

除了香港,考DSE還可以去哪升學?(附摘星實例)

最新2019屆港校聯招DSE分數線全面分析

明年才考DSE的高二生現在可以怎樣準備?

今年考不了DSE只能復讀了嗎?

用DSE考上LSE商科竟然比港校容易?真實offer分析

用一年時間來準備DSE考試,足夠嗎?

長分析|現在還值得去香港留學嗎?

港籍學生

為何港生考DSE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比較港澳臺聯考及DSE哪個更適合你

4000字長文分析港澳臺聯考與DSE差異

聯考失利到DSE逆襲6科37分 她教你怎樣考好DSE!

如何透過DSE考上清華大學?

重磅!最新2020屆內地院校分數線出爐!

港生透過DSE考上北京大學有多難?

該選DSE還是聯考?分析兩個考試的三大差異

全面比較港澳臺聯考及DSE分數線

港生想考清北復交要在DSE中排第幾名?

非本地學生

詳解DSE非本地生申請港大的流程

用DSE同時申G5英校及港三大的完全攻略

送你今年港校首輪申請截止日期!

DSE港校、英校申請

高考能上中山大學,考DSE就能上牛劍?

DSE申請裡最高性價比的大學居然是帝國理工學院!

被劍橋大學錄取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摘星學生告訴你!

牛劍申請流程全攻略

比較英校、港校本科費用!兩者原來沒有差很遠…

考英校要DSE多少分?來看看G5的offer!

DSE其他升學出路

新加坡大學DSE申請全攻略

DSE申請加拿大本科全攻略

DSE往德國升學

DSE報讀澳洲八大分數線全分析

相關焦點

  • 維港首席名師為你拆解2020年DSE通識科試題
    2020年DSE通識科考試雖然已經告一段落, 維港名師團首席代表 Kelvin Sir特別為廣大的DSE學子準備了卷一的拆題分析,絕對是滿滿的乾貨!維維老師喊你趕緊收藏!通識科卷一共設3道必答題:今年第一題為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單元範疇,試題資料談及青少年使用網際網路的不良影響、青年的網上行為及「遊戲障礙」。題目要求就資料解釋可能引起的個人成長問題,以及就試題所提供的資料可怎樣用作支撐「使用網際網路對公共衛生構成一些風險」的相關論述。
  • DSE通識科「大變」 | 2020施政報告確認通識科改革
    DSE通識科改革細節✦更改課程宗旨及目標✦優化教材,修改通識科考核標準✦縮短課時✦課程內容增加內地考察項目✦更改「通識科」名稱○ 指出「修正風波」所暴露的教育問題○ 通識科未來改革方向,將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著手嚴控教師質量○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2020
  • 斐魚教育對2019年HKDSE通識科考題的分析
    HKDSE通識科4月3日開考,政治題在絕跡兩屆之後,今年於卷一必答題再現,只要求說明立法會組成、選舉得票分布變化,及行政長官不由政黨成員出任對管治的影響,爭議較小。斐魚老師認為,整體而言今年通識卷比去年簡單,主要考核考生通識根底及有否追蹤時事的習慣。
  • 2020年DSE中文科閱讀、寫作卷考了什麼?
    2020屆DSE全年班招生中!2019屆摘星DSE全年班收穫22個港三大、9個新加坡國立及南洋理工、2個清北、1個劍橋錄取!有志於考上名校的你不能錯過。早前摘星做了兩次考卷的分析,得出差不多的結論:看來今年DSE考卷並沒有特別巨大的變化,難度與以往差不多。
  • 香港各界人士:通識科教材「消毒」是香港教育撥亂反正的重要一步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表示,通識科教材是香港中學生常用讀物,一段時間以來其部分內容卻偏離教育宗旨,甚至淪為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煽動學生參與違法暴力活動的工具。他指出,教育局推出通識科教材自願送審服務,剔除「有毒」內容,修正偏頗觀點,有利於通識科教學回歸教育本位,幫助學生成為有見識、負責任的守法公民,對教育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也有重要意義。
  • 讓通識科教育 回歸育人初衷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在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通識科考場外,考生正在複習。 資料圖片香港高中引入通識科教學,初衷本是加深學生對國家人文歷史的理解,讓學生面對社會問題能夠獨立思考、明辨是非。香港通識教育亟待改進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團結香港基金9月7日發布通識科研究報告,揭示通識科出現教材缺乏監管、教師支援不足、鼓勵應試考評模式而忽視思維發展等5大問題,並就此向特區政府提出13項建議改進通識科教育。團結香港基金是在香港註冊的非營利機構,由董建華先生於2014年創設並出任主席。
  • 香港通識科檢討報告仍堅持「必修必考」,被批:換湯不換藥,沒涉及...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的通識科教育爭議自「修例風波」爆發以來持續發酵,前特首董建華形容通識科失敗,建制派要求評分改為及格和不及格。專責小組完成歷時近3年的檢討,22日提交長達46頁的報告,在香港社會引發巨大爭議。
  • 2020年DSE數學科考卷硬核分析(內含題解,慎入)
    先來說說選擇題,今年的選擇題難度比前兩年有所下降,而且題型基本上都是常規題型,相較於18年的選擇題難度突然暴增,今年算是給大家一個安慰了。下列摘星幫大家挑幾道有代表性或者是難度比較大的題型,簡單講解一下。
  • 【林鄭月娥談通識科改革】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在回應通識科...
    【林鄭月娥談通識科改革】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在回應通識科改革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9日表示,自推出以來爭議不斷,改革通識科不是受到中央命令,香港教育制度屬香港內部事務,是回應社會關懷青年成長的意見。
  • 香港DSE考試更新:終極報告強調通識課必修必考!
    備受社會關注的通識教育科之生死存亡,近日得到最終結果,報告建議維持四個核心科目安排不變,即通識科必修必考,但容許學生可以選擇不進行獨立專題探究(IES),將IES轉為延伸和選修部分,並將筆試及IES的評級分開匯報,又考慮將教科書納入現行的課本送審機制。專責小組是2017年成立,整體監管香港中小學課程。
  • 香港通識科要大改!將重點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通識科的這幾項改革措施,業內人士怎麼看呢?香港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接受《橙新聞》訪問時指,通識科的多項改革,不少都是教評會多年來所爭取,所以教評會都很支持教育局的決定,並希望教育局能用一年時間,把有關改革措施全部上馬。
  • 鄧飛:香港通識科改革的力與度
    這是一個除舊布新的重大舉措,不妨用「除舊之力」和「布新之度」來作教育專業上的分析:先看除舊之力。首先,改革通識教育可以大幅度降低教育界熾熱的政治化氛圍,讓教育回歸其本身應有的樣子。從2012年第一屆通識科香港高考開始,香港政治議題就幾乎成為這門學科必考的題目。從來高考都是教學的指揮棒,怎麼考就決定了怎麼教和教什麼。
  • DSE升學模式對未來高考的影響,高二高三復讀生必須關注!
    而且逐年增長的考生人數,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想進入好的大學或者高中可謂是難上加難,但如今全新的政策所帶來的新選擇給了孩子們新的希望,那就是——香港高考dse升學模式。DSE, 全稱香港中文憑試,俗稱香港高考。
  • 改革通識科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重要一步
    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題:改革通識科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重要一步新華社記者改革通識教育,回歸育人本位,早已是香港社會的主流呼聲。改革通識科是香港教育進行系統性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一步,唯有通過刮骨療毒式的有力舉措,才能清除侵入香港教育肌體的各種病毒,避免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被人誘騙利用成為「政治炮灰」,才能逐步建立健全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培養出尊重國家、崇尚法治、懂得包容的現代社會負責任公民。
  • 原來,香港高考(DSE)與內地高考差別這麼大!
    從2012年開始,香港的「高考」(DSE)也很「隆重」,受到的重視程度特別高!接下來小編就談談香港高考DSE與內地高考有何不同。考試時間:首先在考試時間上,香港一般是在每年4月和5月舉行,學生都是在讀完初中和高中了才參加。內地是每年的6月7日和6月8日,部分省份會連考3天。
  • 2021年國考行測考情分析:副省級考卷難度有所增加
    2021年國考行測考情分析:副省級考卷難度有所增加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年國考行測考情分析,國考副省級題量,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香港高考」通識科又玩「政治題」:考試材料極為偏頗 考生普遍...
    據香港《星島日報》28日報導,27日結束的通識科考試是第一門核心科目,卷一的必答題第三題涉及「今日香港」單元,提供資料為「公眾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意見調查結果」。有香港記者發現,該資料引用的調查正是公信力全無的「記協」持續多年、抹黑香港新聞自由的「新聞自由指數」2013年至2018年的調查,進行調查的機構則是反對派鍾庭耀當年主導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 團結香港基金就通識科提出13項建議 含取消七個等級評分方式
    中新社香港9月7日電 (記者 韓星童)團結香港基金7日發表有關通識教育的研究報告,並就通識科的課程、考評等五個範疇向特區政府提出13項建議,包括取消現行七個等級評分方式,僅以合格與否取代;把審查範圍擴大至教科書附帶的補充材料等。
  • 2021年DSE今天起開始報名!想入讀海外名校、內地高校、香港八大,DSE要達到多少分?
    2021年dse時間表前幾天,香港考評局公布了2021年DSE考試報名的日期。 2021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甲類及乙類科目考試將於2020年9月28日至10月19日接受報名。今年(2020年)整體報考人數跌至52,687人,較去年下跌6.4%,是2012年有文憑試推行以來最少人報考的一屆,預料入讀大學競爭略為緩和。回看過去,在2012年首屆文憑試共有72,876人報名,比今年多逾兩萬人。
  • 如果2020年是一張考卷,你會交出怎樣的答卷?
    科明 如果2020年是一張考卷,你會交出怎樣的答卷? 如果2020年是一張考卷,它有些難,甚至有些超綱。滿分或許不易,但我們至少要不留遺憾。對於今年高考的考生來說,有不同也有相同,不同的是超額寒假、雲端開學、高考延期,但不變的是乘風破浪,為夢想拼盡全力,一往無前!十年寒窗,今日亮劍,祝各位考生高考必勝,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