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平時身體倍兒棒,然而孕檢一查,竟然有點貧血。這其實很常見:一方面,懷孕以後孕婦的血容量增加,血紅蛋白相對稀釋;另一方面發育中的寶寶和胎盤都需要大量的鐵。這時候如果鐵的攝入不足,身體就很容易缺鐵,甚至發生缺鐵性貧血。
血清鐵蛋白是鐵的貯存形式。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孕期血清鐵蛋白濃度<20μg/L,即診斷鐵缺乏。
鐵缺乏的早期,雖然身體儲存的鐵已經不夠了,但血紅蛋白尚可正常。隨著儲存鐵的進一步耗盡,機體將不能產生足夠的血紅蛋白,當血紅蛋白濃度<110 g/L時,就發生妊娠合併貧血了。缺鐵性貧血在孕產婦當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統計資料,將近有20-30%左右的孕產婦都會出現缺鐵性貧血。
其原因是:
第一,懷孕之後的口味發生的一些變化。
第二,在早孕期的時候往往出現嘔吐,所以進食比較差。
第三,孕婦的血容量增加了。
第四,往往胎兒需要儲存鐵,以及胎盤需要儲存鐵,所以由缺鐵所導致的缺鐵性貧血在妊娠期間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
妊娠期貧血的危害有哪些?
1、對孕婦的影響
貧血孕婦的抵抗力低下,對分娩、手術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也差,即使是輕度或中度貧血,孕婦在妊娠和分娩期間的風險也會增加。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表明,貧血使全世每年數十萬孕產婦死亡。例如:重度貧血可因心肌缺氧導致貧血性心臟病;胎盤缺氧易發生期高血壓或妊娠期高血壓性心臟病;嚴重貧血對失血耐受性降低,易發生失血性休克;貧血產婦抵抗力,容易並發產褥感染。
2、對胎兒的影響
孕婦骨髓和胎兒在競爭攝取孕婦血清鐵的過程中,胎兒組織佔優勢。而鐵通過胎盤由孕婦運至胎兒是單向運輸,不能逆向轉運,所以胎兒缺鐵程度不會太嚴重。但當孕婦患重度貧血時,經胎盤供氧和營養物質不足以滿足胎兒生長所需,容易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羊水減少、死胎、死產、早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病風險。
孕媽媽在孕期補鐵很重要,在生活中孕媽媽們就要多吃一些富含鐵類的食物,如菠菜,動物的肝臟,紅瘦肉等等。合理的飲食,食物多樣化;增加優質蛋白食物(肉、蛋、奶、豆製品);多吃富含維生素 C 的蔬菜水果,有利於鐵元素在體內的吸收利用;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