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語言學博士DIY申請經驗總結

2021-03-02 洋博士留學PhD

基本情況:本科-浙江外國語學院,GPA 3.42,英語(翻譯)專業;碩士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學,GPA 3.43 (classification:credit),英語研究(教育方向)

一、時間線

1.7-1.17 開題報告寫作

(1.7 發郵件詢問招生辦海外生是否可以在職就讀,1.8收到肯定回復)

1.18-1.24 旅遊、休息

1.25-2.26 準備申請材料

1.25-1.31填寫網申信息

修改sample writing

掃描上傳各種文件材料

個人陳述一稿

2.1-2.7   開題報告二稿(重點修改研究方法)

個人陳述二稿

郵件聯繫教授寫推薦信(論文導師不回郵件,試過導師學校郵箱、個人網站聯繫方式、詢問學校研究生辦,均無果。)

2.8-2.13  個人陳述終稿

開題報告三稿(字詞、語法審核)

協商推薦信(自擬草稿給教授)

2.14-2.19 春節放假(期間了解英國其他大學的項目,郵件詢問伯明罕,無果)

2.20    提交申請

修改自擬的推薦信

第一封推薦信提交

2.26    第二封推薦信提交

3.6   學校郵件通知,面試安排在4.17前

(3月大部分時間準備並參加了工作面試三輪;整理Gap Inc.數據; 閱讀文獻)

3.24  收到學院郵件:1.通知有匹配導師;2.詢問是否願意參加面試;3. 附一篇主題相似的博士論文,面試時需說明我的開題報告與其區別(原創性)

3.25-3.27 閱讀博士論文

3.28    導師郵件聯繫到我,通知面試具體時間

3.29-4.4 總結區別、拓展開題報告中的研究方法部分

4.5     下午5點面試

4.12    收到學校郵件,已被錄取

4.14    閱讀錄取通知中的各項事宜,接受錄取


關於申請周期的總結及補充:

1. 注意兩個截止時間,即項目的申請截止時間和獎學金的申請截止時間。獎學金的申請前提是先被學校錄取,如果覺得有把握拿獎的申請者一定要留好充足的時間,因為獎學金的申請截止時間一般早於項目的申請截止時間,比如蘭卡的一些獎學金申請截止時間都集中在二、三月份,而我次年一月開學的項目,申請截止時間在申請當年的十月,從我2月20日提交申請到4月12日收到錄取,學校差不多需要50天的運作周期審核、面試、決定,雖然我申請得比較早,但還是完美錯過獎學金申請了呃。。。

2. 延續上一點,關於提前多少天申請,實話說很難把握,因學校以及申請的時間段而異。有些學校招生比較有效率,處理申請的周期相對短,並能及時回復申請者的郵件,從這點上看,蘭卡算是非常高效了,每個流程的等待時間基本上不會超過半個月,郵件隔天就能收到回復(這點真的很贊,畢竟我之前2月中旬給伯明罕發的郵件至今還沒下文。。。),而且面試一周後就會出結果。只能說,申請前應該儘量做到心中有數,預備好提前量,另外,可以確定的是,越早申請被錄取的機率越大,因為每個項目每年的錄取學生有限,在你符合各項條件並且有導師可分配的前提下,錄取是先到先得的。總之,申請宜早不宜遲。

3. 有關獎學金,就英國而言,人文社科領域、非英國或歐盟國家的學生成功申請到獎學金的難度比較大,因為相對來講還是僧多粥少吧。一些學校有少量自帶funding的項目,那種是有指定課題的,申請者申請時更像是應聘工作,需要向學校展現比較強的學術背景和能力。


二、申請前準備

1、收集信息:

首先之首先是要明確自己讀博的意願不是一時衝動,了解讀博這個經歷的意義有哪些,考量自身情況是否合適,作出這個決定後的得失(需要注意的誤區是,不是所有的、因為選擇一件事而放棄的其它可能性都可算作機會成本,只有可能性最高的第二選擇才是,所以在權衡要不要做一件事時,你可能失去的未必真有你想像的那麼多,如果意願夠堅定就不要將時間浪費在猶豫不前上)。

我讀博的初衷是進一步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所以這也是我收集信息的起點。碩士第一學期發現自己對話語分析和社會語言學感興趣,所以在選課和論文上都向這個領域靠攏,目的是積累對該領域文獻和研究現況的了解。第二學期選修Special topics in English studies, 它的實際課程內容是批評話語研究(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我目前的研究課題就是從這門課上得到啟發的,記得之前向這門課的教授聊過自己想讀博的打算,詢問是否有學校推薦,他提到蘭卡剛好當時新推出thesis and course work的博士項目,我後來去學校網站仔細瀏覽,發現這個項目特別適合自己,因為蘭卡英文學院的CDS學術基礎非常棒,有自建的語料庫,且該項目的授課部分可以幫助自己提高學術能力,就讀形式上又允許在職模式,比較符合我一邊工作、一邊做研究的想法。現在回想,自己從選題到選學校、項目都比較順其自然,沒有很多糾結,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只願意對感興趣的事情花時間和心思,並且我也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把推進對它的了解看成是非常有意義的事。當然,整個過程能如此順利,還得感謝STES這門課的教授,從他那裡獲得的啟發和幫助遠比我自己悶頭讀文獻、查網站更多,同樣的內容他的見解遠遠高於我,與他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疑惑,不是懶於自己收集、總結信息(恰恰相反,所有想法和疑問的產生都基於一定量的信息積累),而是看到了自己思維的局限,需要有人能從更高的層面上給予點撥,這種做法會更加高效。

除了蘭卡,我也看過其他的學校,我找博士項目的邏輯還是基於課題,尋找相關領域比較知名的學者,查詢他們目前的工作學校,再在對應學校的網站裡找學院和項目信息。這個思路適合已經找到自己研究方向的申請者,這麼做一來為日後申請時套瓷導師鋪路,二來可以很大地縮小信息範圍,直接選擇那些在相關領域學術基礎強的學校,此外,這麼做也是為了讓自己對該領域內的學者有一個基本了解,同時還可以藉機收集一些有用的文獻。 當時我還看了其他幾所大學和相關導師的情況,就我的課題領域而言,英國大學裡批評話語分析或者話語分析做得不錯的學校還有伯明罕、卡迪夫、UEA,此外,愛丁堡、UCL也有相關的教授,但這兩所大學在語言學領域上的強項不是話語分析,而我的擇校標準更傾向於某一學科領域上的學術實力而非學校的總體實力或知名度,所以一開始就不打算考慮愛丁堡和UCL。另外三所中,我對伯明罕更中意,因為它也有遠程授課的博士項目,還有許多話語分析領域的知名學者在那裡工作。當時的考慮是第一志願蘭卡,但如果被拒了需要一個備選方案的話,伯明罕更合適。其實我心裡很清楚,蘭卡就是最適合我的選擇,但找備選方案的目的是想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暗示,以此減緩孤注一擲時帶來的壓力感。


2、 準備文件材料:

申請需準備的材料:

開題報告(research proposal)、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學士、碩士的畢業證(graduate certificate)、成績單(degree classification)、兩份推薦信(reference),語言成績(雅思託福的test report),另外,由於學校一般會對語言成績裡的小分有要求,如果是剛好過線的情況,學校會建議申請者提供sample writing/additional evidence (比如碩士期間獲得高分的課程小論文或是發表過的文章) ,上交該材料可以進一步證明申請者的學術寫作水平。


材料準備過程:

開題報告:

其實早在去年暑假,我就大致定下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因為當時還留在香港,每天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學習,大概在6月定下課題、閱讀文獻,7月中旬把自己所見所想寫成了一篇毛胚房版本的開題,厚著臉皮發郵件給原來城大的教授,希望他能給自己一些意見,教授本來已經很忙了,還抽空趁轉機的間隙回復了我的郵件,回看那封郵件,真的非常感激,不僅回答了我郵件裡一個個現在看來非常幼稚的問題、推薦了一些可以幫助到我的相關文獻,還評閱了我附件裡的那篇毛胚房,針對我開題報告中沒有想到或者表述得不夠清楚的地方,他提出了許多問題,最最感激的是,作為過來人,他在research scope方面給了我一些建議。然而,我去年8月初回家,停了很久,基本上到年底都沒再動過工,雖然陸陸續續讀了一些文獻,可始終沒有重新動筆寫過一個字,(現在要是讓我總結一下那段時間自己做了啥,我只想用一句「思考人生」來敷衍,科科),直到今年1月,重新翻出之前寫的開題報告和教授回信,我才恍然發覺自己明明已經備好行囊、站在起點線上很久了,還在害怕什麼、遲疑什麼呢?得相信自己啊。

我寫開題報告的操作流程是先確定課題、查閱文本數據>閱讀與該課題相關的學術文獻>總結目前的研究成果>找出research gap>提出研究問題>閱讀文獻、查找可能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或理論>設計出一套既結合前人所做研究、又適用於解決當前問題的研究方法>最後,可以再預設一下研究成果。簡單而言,在真正動筆前,是一個邊閱讀文獻和文本數據、邊做筆記再邊記錄自己想法的過程,等整個流程結束後,再整理筆記,把零散的想法按邏輯重新排列或做補充,最終形成一個結構性相對完整的框架。搭好框架,只需向裡面填內容就行了。開題報告的寫作有固定的形式,所以必須按照形式一步步將研究課題說清楚。學校網站一般會有針對開題報告的指導,對每塊內容都有具體要求,參考價值很大,另外,也可以參考一些現成的開題報告,但最好是參考和自己研究領域相近的,網上可以找到一些模版。

整篇開題報告,最能直接體現申請者學術能力的是文獻綜述部分,因為研究的課題、方法、假設都僅僅是一個課題啟動的開端,極有可能在讀博的過程中出現調整和改動,而文獻綜述的部分是申請者對研究現況的總結,即體現她/他對該領域了解的深度和廣度,又側面反映出其歸納、總結、表述信息的能力。關於文獻綜述,我見過一種比較簡便可行的寫作方法(YouTube上看到的,連結找不到了。。。):1. Write annotated bibliography; 2. Reorganize pattern; 3. Combine paragraphs (10-14 lines); 4. Add topic sentences and transitions; 5. Add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其中,第二步至為關鍵,是對信息的分類,尤其是一些帶有邏輯聯繫的信息,比如因果(causal)、部分-整體(part-whole)、補充擴展(additive)、轉折(adversative)、時間(temporal)等等,信息分類完之後就進入第三步-重組,每個段落的分信息都服務於一個總信息即段落大意,比如一般文獻綜述會以一個概念作為導入,那麼導入段的內容應集中討論闡述該概念的定義(內容不外乎what, why, how),段落的推進也需注意邏輯聯繫,比如研究的課題是如何解決一個問題,那麼文獻綜述的主體部分可以是:set stage to define the problem>show the problem is worldwide>bring problem to current context>present some minor solutions being used currently>present the best overarching solution.

個人陳述:

我寫個人陳述的時候參考了一篇博客文章,《陳述目的:繼往開來,展現匹配》

連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fa07fd0102x104.html

作者提出,一篇學術性好的文章應該符合以下標準:清晰;連接無縫;順暢;結構總體穩妥,前後照應;文法正確。寫個人陳述時還有一個原則很重要,即「show not tell」, 巧妙地舉例、組合事實,「讓別人自己得出你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的結論」。

我的個人陳述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簡單介紹課題和研究該課題的原因(重要性/必要性),這一部分只需突出重點,目的是幫助招生辦的人準確鎖定將來可能指導你的論文導師;第二部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繼續求學的願望,這一部分的重點就是show了,可以具體列舉一些過去的學術研究經歷,展現自己對研究項目的學術熱情,表達對繼續求學的期待;第三部分解釋自己選擇該校、該項目的原因,首先是為了體現申請者本人對學校、項目課程、教授的了解程度,進而表現其對學校和項目的濃厚興趣;第四部分展望未來,即通過完成博士學習,你希望能獲得怎樣的收穫?大體上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最直接的是在研究課題的那個領域裡能達到什麼突破,再就是對該領域所處的research community能做何貢獻,最後就是談情懷了,對人類、對社會blah blah(這種大概也就只能感動自己,一句帶過就行)。


學士、碩士畢業證:

若畢業證上有英文就無需翻譯,若沒有,則需回學校開英文版的畢業證明(帶有公章),自己找的證件翻譯模版不具權威性,直接開證明即可。


學士、碩士成績單:

上交材料的要求和畢業證同理;而關於具體成績的要求,大多數學校都不是特別高, 比如蘭卡的要求是usually an MA, with a good mark (including at least 60% on the MA thesis/dissertation),有些學校會要求classification是merit,成績單上的classification有三種:distinction,merit(城大叫credit,不知道這個稱法是否適用於在港的所有大學),和pass 。總之,申請前要仔細閱讀入學要求。


推薦信:

推薦信需要兩封,其中一封最好是請碩士論文導師寫,另一封可以找和目前研究課題相關的課程教授寫,推薦人必須很了解申請者的學術研究能力,可以為其學術能力做證明。推薦信的提交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申請者自己發郵件給推薦人,再由推薦人直接將推薦信發給學校,要求是推薦信需按學校特有的格式;另一種是學校代申請者發郵件給推薦人,推薦人直接通過郵件中的連結完成推薦信內容。顯然第二種更保險,因為不用考慮推薦信的格式是否標準。不過,如果選擇第二種,雖然邀請信會由學校代發,但出於禮貌,申請者還是應該先與推薦人聯繫,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目前的課題,順帶回顧過去愉快的學習經歷,當然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詢問其是否願意做自己的推薦人,

我的推薦信準備過程有些曲折,我想換一種文風吐槽一下。過程曲折最主要的原因是碩士論文導師壓根兒聯繫不上(也有可能是聯繫上了,但人不願意回。。。)其實,如果真的如我猜測-他不願意回復我郵件,我也沒什麼好意外驚喜的,畢竟,在寫碩士論文期間,我僅僅見過他老人家一面,討論了一下開題報告,其餘論文輔導都是通過郵件,關鍵是,也沒什麼輔導,我發給他的郵件要麼是沒回復的,有回覆的也只有yes/no (我明明問的不是簡單疑問句啊,為什麼答案可以這麼簡單???) 記得有一度我也是非常困惑的,和同為他指導論文的同學交流了一下,發現他對我還算是「客氣」的,起碼還選擇性地回了幾封郵件,我還上一些論壇,看看有沒有和我一樣倒黴的人,幸運地發現遇到這樣的導師也不算我命不好,畢竟奇葩是按比例分配的。和我一同上課的PhD同學和我解釋說,我導師的職稱是正教授,又是身兼英文和媒體兩個department的教授,每天都忙到不行,自然無暇顧及MA的小朋友了。好吧。。所以就算是請他寫推薦信,估計他連我是誰都記不起了,何來對我學術能力的了解?關鍵好巧不巧,他在我畢業那年也離開了城大,我發郵件到他原來的城大郵箱,十有八九也是得不到回復的啊。於是,我就開啟了一段網絡尋人的奇葩歷程,感覺自己像一個變態粉絲,先在谷歌上搜愛豆的名字,發現他LinkedIn上的工作簡歷也只到城大為至,再去google scholar上找他最新發表的文章,因為一般文章上會註明作者的聯繫方式,結果人最新文章裡要麼沒聯繫方式,要麼寫的還是城大郵箱,實在沒轍,我只能寫郵件給英文學院辦公室,結果他們也不知道他去向,只說他從城大離職了,問了原來的老師,前同事也不知道,唯一的線索是那個教授的個人主頁,我仔細一找,還真發現了一個郵箱號,然鵝,即使是發郵件到他的個人郵箱聯繫他,最終,我還是沒有收到回復,哪怕是一個No。後來,我還是找了另外兩位教授幫忙,他們都第一時間就給了我回復,感激。

教授在寫推薦信的過程中也需要申請者提供一些輔助材料,首先,申請者可以做一個表格,將自己學習該門課程的各項作業、考試成績羅列出來,附上當時教授的評語,如果是課程小論文的話,還可以再簡述一下課題和內容。幫我寫推薦信的其中一位教授要求我自己先擬一份草稿給他,自己寫草稿的時候可以適當借鑑一些模版,主要是學習這種文體的格式和用詞(genre analysis 即視感),另外一位教授則需要參考一下我的簡歷,再就是他們都要求我提供碩士期間的成績單。總之,申請者可以在請求教授寫推薦信前先準備好成績單、簡歷、甚至可以自擬一份草稿,這樣做效率會高很多。當然,一切順利的前提是,別遇上太忙或是剛好在你畢業之後他也溜了、且大家都不知道他溜去哪兒的教授,不幸的是,這兩項我都中了,幸運的是,城大還有很多nice的教授願意幫忙,感恩。


語言成績:

注意成績有效期,一般要求的期限是從成績有效的開始時間到項目的開始時間不超過兩年,另外,有一種情況可以不用提供語言成績:2 years full-time study at undergraduate level, in the UK or other majority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OR 1 year full-time study at postgraduate level, in the UK or other majority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問題在於majority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如何定義, 就我而言,雖然香港的大學都是英文授課的,但應該不屬於那個範疇(其實,這個問題我沒有認真考證過),最終我還是去重考了雅思(所以,我到底是屬於怕麻煩還是不怕麻煩呢。。。)。

如果要參加語言考試,就更需預留好充足的時間,儘量在申請前達到學校的語言要求。


三、申請

整個申請流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網申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申請系統,和碩士申請的操作是一樣的。註冊帳號,選好項目,提交各項材料即可。我是在2月20日提交了申請,兩周後的3月6日收到學校郵件,通知我申請已被考慮,將在4月17日前安排面試。


第二階段:準備面試、pilot study

正式通知面試日期前的等待其實對申請者的心理是一個考驗。研究項目是否被學校認可,是否有導師可以指導你、面試的確切時間都尚未確定,此時申請者可能會因為緊張不安而無法集中思想、好好準備下一環節,但是,必須要及時做好自我調節,因為等待的時間裡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準備面試、回顧之前讀過的文獻、繼續收集數據、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法甚至還可以提取一小部分數據做pilot study。所以一定要儘快調節心態,著手準備之後的面試。反思自己,這一點就做得不夠好,面試時間沒出來的時候非常焦慮,沒有抓緊時間準備面試,導致自己在得知確切的面試時間後措手不及,更加焦慮。緩解焦慮最好的方法還是按計劃一步步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提前做好時間安排,把注意力放在當下而不是結果。

有關面試的準備,我參考了一篇經驗帖,作者寫得非常到位,對自己的面試也確實幫助很大。連結:http://tieba.baidu.com/p/5415282956

內容準備上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自我介紹,二是研究項目。自我介紹中還要重點說明自己的相關學術經驗、讀博的原因以及為什麼選擇這所學校。關於研究項目,需要著重談一下你感興趣的原因、課題的研究現況、你閱讀過哪些文獻、有何發現。我面試的時候就被問到了關於文獻的問題,因為之前準備得不夠充分,這一塊我回答得不太好。由此得出的經驗是,準備面試時,一定要把之前看過的文獻再重新梳理一遍,以免因遺忘而出現表述不清的狀況。

硬體上也需在面試前做好調適。面試一般都是通過Skype進行的,面試前先註冊好Skype帳號、下載調試好視頻的各項功能,如果已知面試人的帳號,可以先加一下對方好友。還有就是,網速一定要有保障,否則會給面試交流造成很大的障礙。


第三階段:面試

僅談一下我自己的經歷,面試是在下午5點開始(英國上午9點),總共時長半小時左右,直接由將來的導師面試。內容和我之前第二階段提到的面試準備差不多,和導師交流研究項目時可以把自己覺得最有研究價值或最有趣的前期發現做簡要介紹,這麼做可以突出重點,也體現出你課題項目的獨創之處。我在被告知面試時間的同時還收到一篇去年剛完成的博士論文,研究的話題和我幾乎是一樣的,郵件裡明確提出希望我在面試時具體闡述自己的研究與那篇論文有何區別,其實,剛收到消息時我的內心是非常忐忑的,因為那篇文章是剛剛發表的,我在準備開題報告的時候根本沒有讀到過,如果僅僅是課題相似,那問題倒不大,而我擔心的是作者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是否與我相似,相似度太高就意味著我課題的原創性不夠,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就必須做很大的調整,換題都是有可能的。這個真的是始料未及,所幸的是,讀完那篇論文後,我發現自己和那個作者只是在同一個話題上心有靈犀,研究的目的和方法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面試的時候,我就剛好可以重點談一下其中的區別,從而也能體現出我課題的原創性。面試中我表現得不好的地方在前文已有提及,教訓就是要重視文獻綜述這一部分,不論是在開題報告的寫作過程中還是在之後的面試準備時,都要不斷地梳理、拓展,這一方面最能體現出申請者目前的學術能力,所以,必須準備充分,嚴謹不馬虎。


四、總結

這篇文章的初衷一是總結自己申請蘭卡應用語言學博士項目的經驗,再也是想通過它幫助到有類似想法的同學,但幫助的範圍比較有限,可能對希望去英國、攻讀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申請者更具針對性一些。前文囉嗦得太多了,怕不夠突出重點,還是再總結一下吧:

1. 注意項目和獎學金的申請截止時間,尤其是希望申請獎學金的同學,一定要預留好充足的申請時間。為提高申請成功率,儘量提早申請。

2. 選擇申博前,做好包括心理、思想、信息等各方面的準備。收集信息前最好確定一個大方向,比如就我而言,大方向就是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由此散發,尋找相關的文獻和學者、適合自己深造的學校和項目。

3. 個人覺得開題報告是材料準備中最需時間和精力投入的部分,因為其他文件材料只需按部就班、一步步準備即可,即便是運氣不好,像我一樣遇到一個不回郵件的前導師,最後還是能找到其他願意幫忙的教授的,所以要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辦法總比問題多。我之所以覺得開題報告特別重要,是因為它是最能直接體現出申請者學術研究能力的材料,別的文件材料都只能證明你的過去,是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而開題報告證明的是你目前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提高的部分。開題報告中,文獻綜述尤其重要,而大量閱讀是寫好文獻綜述的基礎,閱讀時需要帶著目的,邊讀邊做筆記,記錄關鍵概念、研究發現以及一些對自己有所啟發的語句,同時也要及時梳理、補充,為寫作搭好框架。

4. 在提交完申請材料、等待面試的時間裡,一定要及時調整好心態,儘快投入面試準備,複習之前閱讀過的文獻,要確保能夠清晰地闡述自己當前研究的課題、方法以及其中的原創性。

回復 招生信息 查看全球最新PhD招生信息

回復 套磁 攻破博士套磁全獎攻略

回復 計劃 研究計劃寫作指南拿回家

回復 CSC 了解公派留學新動態

了解洋博士

洋博士留學工作室是一家專注於博士全獎申請的留學機構。

國內最專業的博士留學申請團隊,全PhD海外導師陣容,提供學校及導師篩選、學術背景提升指導、套磁指導、獎學金申請指導、WS/RP寫作指導、面試輔導等博士留學申請服務

90%的同學通過我們的博士保獎學金服務,獲得了北美、歐洲、澳洲等地世界名校的博士全獎錄取。

諮詢方式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洋博士小助手」進行諮詢

添加時請註明:「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Phd】愛爾蘭-瑪麗伊瑪克特教育學院(MIC)-應用語言學結構化博士
    :這個應用語言學博士課程為四年制全日制課程,包括授課課程(在課程一年級)和個人研究,主要內容是博士論文。課程特點結構化的教組件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博士)旨在提供廣泛的課程研究的語言描述(語言系統:語法、詞彙和語音)、應用語言學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框架的話語,以及專業研究能力的實證分析語言上下文。
  • 語言學前沿:AI時代下的應用語言學,來自UCL博士的分享
    通過研究語言學的字句語法、基礎理論,應用語言學家試圖解決語言世界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如何進行語言教學,如何翻譯,如何建立語言規範等等。應用語言學家便是去連接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習慣的那座橋梁。而近幾年來,隨著認知神經科學、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等學科的發展對於應用語言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19年的AAAL重點討論了AI、網際網路對於語言學習、教學產生的幫助,而今年BAAL的主題則是應用語言學面臨的挑戰。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天津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自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點授權以來,至今已招收10屆碩士生,約100名以上的畢業生獲得碩士學位。畢業生中大多成為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機關等部門的骨幹人才,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 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考研經驗分享
    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一、院系介紹   中央民族大學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成立於1952年,設有多個語言系分支。我在本科所讀的專業為中國語言文學,在選擇未來發展時面臨文學和語言學兩大方向,本科期間跟隨老師做課題、研究方言,使我萌生了對於語言研究的興趣。因此,最終選擇了語言學方向,報考的是南方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 在職申請博士申請經驗:針對跨專業在職申請人的博士申請總結
    希望我做的這個總結能給跨專業/在職申請人一些啟發。出於對隱私的保護,我特地重新申請了一個新 ID, 並且把我的個人信息都隱去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下聯繫我 。我的基本情況如下:北京某非211/非985的大學純文科雙學位,GPA: 3.9/4亞太(新加坡/香港)某公立大學碩士:應用科學碩士,GPA: 4/5研究經驗:美國知名智庫研究員一年(青年學者孵化計劃) 讀研學校助研兩年
  • 中央民族大學20年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經驗分享
    我在本科所讀的專業為中國語言文學,在選擇未來發展時面臨文學和語言學兩大方向,本科期間跟隨老師做課題、研究方言,使我萌生了對於語言研究的興趣。因此,最終選擇了語言學方向,報考的是南方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 知點考研:2020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經驗分享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1)我一開始因考博因素就定了學碩方向,其次定的是考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因為我不擅長文學方向,而語言學方向偏邏輯分析,較好把握。(2)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學方向一共四個專業:「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2020年報考這四個專業的人數加起來一共230人,招26人,其中「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各一到兩人,外應方向和英語語言文學方向分剩下大概23—24個名額。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考研複習經驗
    漫步語言花園——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老實說,語言學在中國語言文學系裡算是一個有著理科血統的專業。當真正踏入這個專業領域的時候,我才發現,那些語言現象、發音系統、字詞句 語法的研究分析遠沒有我期待的浪漫、夢幻,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
  • 2021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參考
    我在本科所讀的專業為中國語言文學,在選擇未來發展時面臨文學和語言學兩大方向,本科期間跟隨老師做課題、研究方言,使我萌生了對於語言研究的興趣。因此,最終選擇了語言學方向,報考的是南方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 2021復旦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考博招生目錄
    本院擬招收直接攻博生2人,碩博連讀生3人,實際招生數視生源情況調整;本院實行申請-考核制,選拔方案見《復旦大學各院系2021年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制選拔辦法》。學院不接收同等學力資格考生申請博士生。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01(全日制)語言學研究 楊雪燕鄭詠灩02(全日制)韓國語語言學研究 蔡玉子畢玉德04(全日制)俄語語言學研究 姜宏05(全日制)日本文學 王升遠06(全日制)口譯理論與實踐 康志峰07(全日制)德語文學 李雙志08(全日制)翻譯學、法語文學
  • 知點考研:2020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我在本科所讀的專業為中國語言文學,在選擇未來發展時面臨文學和語言學兩大方向,本科期間跟隨老師做課題、研究方言,使我萌生了對於語言研究的興趣。因此,最終選擇了語言學方向,報考的是南方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 申請美國留學語言學專業就讀,如何進行學校甄別與決策-優弗教育
    申請美國留學語言學專業就讀: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Austin,TX)(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申請美國留學語言學該系提供碩士和博士學位交叉學科(例如應用語言學和羅曼語言學)的申請應向相關學科而不是語音學提交申請。不具備語言學背景的學生也能夠申請,但在入學第一年須接受預備課程學習。每年招生人數為13-15名。申請者須參加 GRE 考試,還必須提交一篇語言學或其他相關學科的學術成果或研究報告。
  • 這14所英國大學應用語言學專業的申請要求你知道多少?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UCL、KCL、愛丁堡大學等14所頂尖英國大學語言學專業的申請要求,滿滿的都是乾貨,所以一定要仔細閱讀以下內容哦!01 MA Applied Linguistics with Tesol(1)專業背景要求:要求應用語言學
  • 中國人民大學2021年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研經驗備考指導匯總
    中國人民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本專業有語言學理論研究、句法語義研究、音系學研究、社會語言學研究、計算語言學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等研究方向。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學專業知識、獨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論素養、能夠從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理論研究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畢業生就業去向博士和碩士主要就業去向是國內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業事業單位等。
  •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英語教育方向)課程...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國家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主體單位。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普通語言學、計算語言學,努力在外語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國內外語言政策與研究規劃、外語教育資源與技術研究等領域做出重要標誌性成果。
  • 墨爾本大學現代語言學教育專業申請條件難不難?需要相關工作經驗?
    墨爾本大學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這是澳洲的頂尖名校,也是澳洲著名的八大聯盟學校成員之一,墨爾本大學始建於1853年,坐落於澳大利亞文化、藝術與工業中心墨爾本,是一所享譽世界的頂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那麼大家知道墨爾本大學現代語言學教育專業申請條件難不難?需要相關工作經驗?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下相關介紹吧!
  • 語言學PhD申請攻略(2018-2019年)
    樓主是研究生期間開始申請,專業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 主要任務:聯繫適合的博導。✪申請名校(比如港中文、香港理工、賓夕法尼亞大學大學、賓州立)的語言學專業或教育專業的成功機率很小(有些要求必須有正式工作經驗),錄取比率大約在2-5%左右,遠比國內考博艱難。經常是幾百人申請,最後只錄取幾個人。✪不清楚博導的人品和帶學生的方式如何,有風險,了解導師為人的渠道較少。
  • 留學乾貨|2020年英國語言學專業詳解~
    3、本科背景:申請者本科是語言學相關專業的學生。4、工作經驗:本專業對申請者的工作經驗沒有硬性要求,如果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有利申請。具體如下: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ESOL MA 應用語言學及英文教學碩士,此課程是不僅僅是具有工作經驗的老師也是為沒有教學經驗的學生設計的,幫助學生培養特定的專業興趣,包括TESOL,第二語言靈活掌握並且可以授課的能力,論文演說,語言測試,跨文化交流,形成獨立的思考方式,多媒體以及網絡的學習方式
  • 讀了語言學博士,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這期我們要介紹的是語言學博士的(逗比)生活。今天的這位嘉賓目前正在鄰國日本留學,所以,除了給大家介紹語言學專業的相關內容以及文科博士的生活外,我們還邀請她講述了關於日本留學以及轉專業的經驗。閒話不多說,直接鼓掌吧!還有一句!
  • 2021年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考研經驗
    一、寫在前面我報考的是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初試總分403,政治69,日語86,基礎英語114,寫作和翻譯134,最終專業排名第七。考研這條路一路走來還是不容易,再加上今年疫情原因,考研戰線拉長,到五月底擬錄取才終於能鬆口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