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逢佳節「胖三斤」,不只是面子問題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免不了大快朵頤,飽嘗美食。許多人不由地感嘆:每逢佳節「胖三斤」,春節過後尤其嚴重。
其實,「胖三斤」的背後,不只是面子問題,吃得太好、動得太少,威脅的還有你的血糖、血脂和尿酸。
如何在節日裡吃得舒心,又保持健康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的專家們提出了如下建議。
海鮮菌菇不長胖,但容易誘發痛風
家禽、肉湯、海鮮是節日期間餐桌上的「常客」,這些食物雖然美味,但吃得太多,意味著你的身體可能會攝入過多的嘌呤。
冬季寒風凜冽,火鍋往往是聚餐的首選。吃火鍋時免不了要吃海鮮、肉類、動物內臟、菌菇、海帶,這些火鍋常用食材都是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往往不知不覺之間一盤又一盤的高嘌呤食物下肚了。
很多人認為,食物的精華都在湯裡,所以吃火鍋還愛喝湯,殊不知嘌呤更易溶解於久燉的湯中,一勺又一勺喝的可都是「高嘌呤湯」。過多嘌呤的攝入,會導致尿酸蓄積,以結晶的形式沉積在關節、組織和腎臟中,而尿酸鹽晶體在關節及周圍組織沉積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正是痛風急性發作的原因。
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陳海冰主任醫師提醒:親朋好友相聚,免不了推杯換盞,酒是誘發痛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酒精易使體內乳酸堆積,乳酸對尿酸排洩有抑制作用。在各種酒類中,啤酒和白酒的誘發作用最強,因為除酒精外,它們還含有較高濃度的嘌呤。
許多痛風患者知道啤酒容易誘發痛風,不能多喝,但其實白酒、黃酒同樣也會誘發痛風,如果一定要喝點酒為聚餐助興,痛風患者可以少量喝點紅酒。
陳海冰主任醫師提醒那些原本就患有痛風的人,長期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治療的關鍵,節假日也不例外,不要暴飲暴食,務必少吃高嘌呤的食物。
喝酒也會引起血脂升高
節日聚餐的菜餚多以雞、鴨、魚、肉、蝦、蟹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為主,而雜糧、蔬菜和水果攝入相對較少,加上頻繁的舉杯暢飲,在導致體重劇增的同時還有可能會引起血脂水平的增加。
特別是對於那些原本就患有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人,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張鋒醫生提出了飲食上的「一個平衡」和「五個原則」。
「一個平衡」即平衡飲食,人們從飲食中獲得的各種營養物質應該種類齊全、比例適當,保持飲食結構平衡。要做到「五個原則」即低熱能、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纖維飲食。低熱能即控制飲食的總量,達到和維持理想體重。低脂肪即儘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烹調用油宜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魚類及豆類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少,可考慮取代肉類作為蛋白質的來源。不吃或儘量少吃高油食品(腰果、花生、瓜子、蛋糕、西點、中式糕餅、巧克力、冰淇淋等)。高纖維的食物包括各類水果、豆類、燕麥片、木耳、海帶、紫菜、菇類、瓜類、莢豆類及蔬菜莖部。
值得注意的是,酒精也會導致血脂升高。因為酒精可激活脂肪組織中的脂肪酶,促使脂肪酸釋放到血液中。酒精在肝臟中氧化消耗輔酶,使脂肪酸氧化不足,促使合成甘油三酯導致血脂升高。
在控制飲食的同時,要想控制血脂,還應定期、定量地運動,從而有利於促進身體脂肪代謝。節日期間更應該適當增加運動量,以加速體內代謝、消耗脂肪能量、降低血脂。
高熱量的誘惑,該如何抵禦
春節是美食「大薈萃」的節日,除了正餐,還免不了零食與點心。對一般人來說,多吃一些有發胖的威脅,但對於糖尿病前期,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不是小事。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糖尿病前期毫無症狀,不會影響生活,其實正在朝著「糖尿病大軍」邁進的他們更需要抵禦高熱量食物的誘惑,及時控制飲食,切不可在節日期間放鬆懈怠。
那麼,這些人群該如何既控制血糖,又能不與美食絕緣呢?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劉芳主任醫師建議,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控制主食儘量以粗、雜糧和薯蕷類代替精、細糧。如用紅薯、土豆、玉米或雜糧飯、麥片、稠雜糧粥等作為主食,避免食用由精細米麵加工的年糕、湯糰、元宵等。
適量副食雞鴨魚肉等副食富含蛋白質,吃得過多在體內同樣會轉變成糖,所以也要控制量。一般建議,每公斤體重吃1克,建議少吃紅肉(豬肉、牛肉、羊肉)類,多吃白肉類(魚、蝦、蟹肉,雞肉和鴨肉的瘦肉),還有豆腐、百葉等豆製品。
儘量少油中國菜最大的缺點是濃油赤醬,油炸、紅燒的菜餚熱卡高,對血糖控制是很不利的。所以,要想控制血糖,過年燒菜的油水不宜大,宜選擇清蒸、清燉、涼拌、熱拌等烹調方法。
少量飲酒在春節聚會這樣特殊的情況下,血糖高的人偶爾、少量喝點酒並非不可,但應注意少量的概念是:紅酒50到100毫升;啤酒200毫升。即便如此,還應相應減少25克主食攝入。
吃對水果面對親戚朋友帶來的水果,糖尿病患者不能像健康人一樣想吃就吃,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在兩餐之間可少量食用,同時水果熱量必須計入總的熱量之中,並儘量選擇血糖指數低的水果如獼猴桃、柚子、橙子、蘋果、梨、火龍果等;而不吃血糖指數高的水果如桂圓、香蕉、蜜橘、鮮棗等。水果應直接食用,如果榨成果汁食用,其升血糖作用顯著高於水果,故應避免。水果類的加工產品,如水果罐頭、乾果、果脯,一般都是加糖製作,亦應避免。
此外,無糖食品不能多吃。所謂的無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但糕點是糧食做的,同樣會產生熱量,若攝入過量,也會使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