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泰山,見證泰山的雄偉,青松的品格,讓人流連忘返

2020-12-20 傷心的胖子

放假的第二天,為了擺脫高三的勞累和對成績的恐懼,我們決定去爬泰山,濟南的天空總算擺脫了霧霾的陰影。我們一家三口跟著叔叔們共八人驅車來到泰安決定爬泰山求平安。「立根雖在破巖中,咬定青山不放鬆」這句讓我像泰山頂上一青松的寄語讓我對泰山充滿了嚮往!

咬著山東名吃煎餅卷大蔥,拄著藤拐杖,向著前面的臺階進發。邊走邊欣賞,呀!路一邊有許多精美或雄偉的碑刻,一邊卻不時有石灘和風景秀麗的巖景,真漂亮啊!這就是天下第一山的泰山嗎?山頂的風景是不是不一樣呀?這些問題驅使著我加快腳步想儘快找到答案。走啊!走啊!這臺階怎麼總也走不完呀,我覺得好累哦!「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稍微休息下我和哥哥二人向前方衝刺,你追我趕不一會兒就到了乘索道的中天門。咦!後面怎麼一個大人也沒有跟上呀?我和哥哥二人等呀,等呀!總算十分鐘左右叔叔出現了,緊接著阿姨……,我親愛的老媽像喘氣的老牛在半小時後才與我們匯合。在人群中蠕動了近四十分鐘的我們才坐上了上山頂的纜車,徐徐上升中,我看到了泰山不同的風景。這山、水、樹、河越來越小,走路的人群像螞蟻一樣向前移動……這些統統在我們的腳下了。

南天門到了,下雪了嗎?怎麼這樹上、山上、屋頂上都是雪白雪白的呀!巍峨的泰山好像披上了一件有白色雪花點的外衣。臺階角落裡不時有冰凍的雪,我拿著拐杖打呀打呀。那成片的雪松美麗的像一個個天使,我不禁用手呀拐杖呀去勾呀摸呀!風帶著雪的冰涼摸著我的小臉,摸呀摸呀我的臉蛋變成了最紅最紅的紅蘋果,差點讓肚子餓的老媽給「咬」兩口了。繼續向玉皇山頂進發,途中有一口「聖水井」讓我撅著屁股看了半天也沒有發現一滴水。泰山石刻——唐摩崖,這字體、刻功讓我感嘆不已不禁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照片。「聰明正直」的碑刻不就是我的寫照嗎!也要拍照留念。

終於到山頂了,只見有三塊大碑刻聳立在山頂處果然、雄峙天東、孔子小天下處,讓人看了不禁心情澎湃。站在山頂往下看,只見遠山近水皆在腳下,雲霧繚繞中的青松紮根在奇石怪峰中,雖被風吹雪打仍舊挺直腰杆。我突然明白了蔣老師對我的期望和要求。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話好像在我和哥哥身上沒有驗證,就連最最難的十八盤也沒有困住我倆。天黑了,彎月和星星出來了、奇石秀林和青松一起送我們下山。這次泰山行,讓我見證了泰山的雄偉,青松的品格。真讓人流連忘返呀。

相關焦點

  • 感受泰山的雄偉,登泰山而小天下,給你不一樣的登山體驗
    對泰山的初次印象是小學時候的一首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老師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一下 這句話的含義,從此就被泰山的高大宏偉做感染。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有幸考入了泰安的大學,終於能有時間近距離地去感受泰山的美。
  • 身臨其境的體驗泰山風情,細說泰山各大景點
    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述世界五大山之一泰山,希望能帶給大家留下一段難忘的記憶,希望大家帶著美好的心情滿載而歸。說起泰山,大家也有所耳聞。而現在關於泰山的詞語典故,大家肯定也能說出幾個。古人有一句詩,「一覽眾山小」說的就是泰山。那麼泰山的獨特之處在哪裡呢?竟然能讓古人如此的敬仰。
  • 被譽為名山大川之中的「至尊」泰山
    泰山一名相信所有的人都是有所了解的,這個名字是國內五嶽之一的東嶽,位於山東省境內的泰安市,整個山體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個市之間,總面積達到了24200公頃。而作為咱們普通人來說,可能並沒有杜甫這樣的情懷,也沒有人家那麼高絕的文採,所以大多來泰山一行的人,都是抱著能夠一覽名勝古蹟的心情來的。而泰山之所以重要,也和這些曾經的遺蹟有很大的關係。
  • 泰山走一遭,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雄偉
    導語:泰山走一遭,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雄偉一到放假各個景區都是人山人海,所以有些人反而沒有出門遊玩,如今旅遊高峰期已經過去,人們的生活又步入了正軌,有些遊客剛好準備這段時間出門旅遊。泰山是五嶽之首,十分雄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很多人想要一睹風採的地方。泰山位於山東,是天下第一山。自秦始皇起,歷代的帝皇登基都會來到泰山進行封禪,因此山下有數量眾多的古代建築,摩崖石刻上也有兩千多處碑帖,裡面包含了許多帝王的封禪祭文。如今這些地方和周圍的景色相融合,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在景區有8個遊覽區,包含了許多景點。
  • 盤點下你印象中最美的泰山風光
    泰山以氣勢雄偉著稱於世,自然風光多姿多彩,以雄、險、奇、幽、奧、曠為典型特徵,形成旭日東升、雲海玉盤、碧霞寶光、晚霞夕照等獨特的自然奇觀。泰山以氣勢雄偉著稱於世,自然風光多姿多彩,以雄、險、奇、幽、奧、曠為典型特徵,形成旭日東升、雲海玉盤、碧霞寶光、晚霞夕照等獨特的自然奇觀。
  • 「中華泰山成人禮」讓高中學生在登泰山中傳承泰山文化
    近日,泰安市啟動「中華泰山成人禮」高中學生登泰山活動,內容由「研學泰山」「攀登泰山」「泰山宣言」「感悟泰山」「走向未來」五個部分組成,在每年3月份至12月份,各相關學校將按照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分期分批組織實施,在學生高中畢業前按計劃完成。
  • 泰山十景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1紅門坐落於泰山南麓王母池西北,東臨中溪,西靠大藏嶺。宮前建有「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天階」三重石坊;因西北懸崖上有兩塊紅石,形似門扉而得名。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登攀中!泰山十八盤在對松山北。高阜之上,雙崖夾道,舊稱雲門,今名開山,為清乾隆末年改建盤道時所闢。4南天門古時候泰山代表著上天,故而泰山之頂即是天庭的位置所在。天庭共有東、西、南、北四大天門。
  • 三山五嶽之泰山篇
    泰山古建築在彪炳著文化,也在延展著文化。秦代的泰山刻石,是中國「書同文」的見證,被視為稀世之寶。唐高宗與武則天的《雙束碑》,兩石並立,寓意高宗與武則天共掌天下,碑文中還有武則天自己創造的文字。被稱為「碑中一絕」。
  • 孔子登臨處令人流連忘返3大旅遊景點
    一.孔子登臨處孔子登臨處明代修建,兩側有明代人題「天下奇觀」及「盤路起工處」大字碑。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門,一天門則是天梯的開始,人們由人間已漸漸進入天堂。走上登山的正路,一連穿過三座石坊: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和天階。
  • 仰望泰山的星空
    遙望泰山歷史文化的星空,這種感覺尤其強烈而真切。泰山就像一部底蘊厚重的大書,翻開這部「書」,那來自泰山歷史深處的古韻悠悠、書香嫋嫋,那些人、那曾經的故事,似乎離我們並不遙遠。北宋四大書院,徂徠書院居首。而徂徠書院與泰山書院一脈相承、一衣帶水,就如同泰山與徂徠山的姊妹關係,南北相對,距離不遠,文脈相連。
  • 泰山民俗文化
    「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汶水滔滔,行人儷儷」,億萬年來泰山與汶水共同孕育獨具特色的泰山文化,澤被萬千聖賢先哲、高官巨賈與黎民百姓。泰安地處齊魯文化交接部,黃河運河匯瀾,九省御道穿城而過。先秦楚人北上,魏晉魯人南遷,明初晉人西來,南北東西文化在此多次碰撞、融合與更生,逐漸形成獨特而又豐富的泰山文化。
  • 泰山名人——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時魯國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泰山與名人結緣,肇始於孔子。孔子登臨泰山,抒懷暢志,開闊胸襟;考察封禪,學習禮儀;了解民情,觀知時政,活動內容與歷史遺蹟十分豐富。明代《泰山志》說:「泰山勝跡,孔子稱首。」這不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內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發揚光大。同時,孔子也開創了名人登泰山的先河。由於他的特殊地位和影響,使後人竟起仿效,接踵而至。
  • 天下第一山——泰山,巍峨雄偉,氣勢磅礴
    泰山是我們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泰山有五嶽之尊,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稱,泰山已經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象徵,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寄居地。因為朋友曾說過,泰山安四海皆安,泰山給人的一種氣勢磅礴,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讓人有一種膜拜的感覺。
  • 實時 | 泰安、臺灣兩地60名學子在泰山之巔宣誓成人,鏗鏘有力的《成人禮之歌》一併附上供欣賞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7月7日,60名學子踏著晨曦在「孔子登臨處」用自己嘹亮的聲音面對泰山抒發了自己對泰山的熱愛之情。當天,由山東省臺辦指導,泰安市臺辦、泰山景區主辦,泰安十九中承辦的「海峽兩岸 情重泰山」2017兩岸中學生中華泰山成人禮活動在泰山大觀峰舉行,來自臺灣高雄和泰安十九中的60名青年學子在泰山的見證之下宣誓成人。
  • 臺灣學子登上大觀峰 在泰山見證下宣誓成人
    臺灣學子登上大觀峰,在泰山見證下宣誓成人。(圖片來源:泰安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泰安訊 「泰山是五嶽獨尊,世界聞名,能在這裡舉行自己的18歲成人禮我感到非常幸運和自豪,我也將遵循我的誓言,孝敬父母、努力學習,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來自臺灣板橋高級中學的關詠心同學在參加了2018「海峽兩岸·情重泰山—臺灣中學生中華泰山成人禮」後感慨道。
  • 東嶽泰山:氣勢雄偉,13位帝王封禪天下,沒有西嶽華山那麼難爬
    孔子是魯國人,可能他見到的最高山就是泰山了吧,所以有此感慨。其實山本身只是地殼運動地質構造的產物,是一種地貌,本身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只是中國人喜歡賦予這些自然景觀以文化內涵,所以變的有了性格,有了寓意。人稱嶽父叫做老泰山,稱道德高名望重的人為泰山北鬥,把用來闢邪的石頭稱作泰山石敢當,可見泰山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圖中是泰山孔子登臨處,有第一山的石碑。
  • 揭秘孔子與泰山的不解之緣
    孔子當年與高人下棋的「九宮格」棋盤,至今在泰山「孔子登臨處」的遺蹟清晰可見;在泰山浩瀚的名勝古蹟中,孔子泰山聖跡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孔子登臨處」、「知足常樂處」、「荷政猛如虎」處、「瞻魯臺」、「望吳峰」、「孔子小天下處」等。此外,在泰山的南麓新泰「放城」鎮,就是因孔子中的72賢人之一「林放」故裡而得名「放城」。
  • 「登泰山而小天下」,古樸渾厚的泰山文化
    1、泰山歷史悠久,是自然之山,也是精神之山古代帝王登基或祈太平之歲,多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史記·封禪書》載:「自無懷氏至周,有七十二代君主興起,在泰山上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之後,秦始皇,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歷代帝王登泰山者史不絕書。
  • 「泰山印象—泰山麗景特展」在臺南善化舉辦
    「泰山印象—泰山麗景特展」在臺南善化舉辦 2013年11月07日 09:2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泰安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1月7日泰安消息 日前,赴臺參加「2013臺灣·山東周」活動的泰安市經濟文化交流團一行來到位於臺南善化區小新裡的善化東嶽殿,舉辦了「泰山印象——泰山麗景特展暨泰安市人民政府惠贈泰山攝影圖片」活動,由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雲鵬率領的交流團全體成員、臺南市議員李文俊、善化東嶽殿全體理事以及來自臺南、高雄、
  • 沾一沾皇家靈氣,泰山考古有大發現——黃帝泰山封禪祭地於雲亭山
    黃帝封禪泰山時,先在雲亭山祭地,後在泰山祭天。雲亭山為東西兩座山頭,兩座山頭都是南北狹長,中間隔著一條山谷,東為云云山,西為亭亭山,合稱之為雲亭山。雲亭山海拔高度141.5米,周圍面積4平方公裡,此山雖不在「三山五嶽」之列,卻是皇帝封禪聖地。經專家考證,古時帝王封禪泰山,首先在泰山正南方的雲亭山上設壇祭地,然後起駕登臨泰山,完成封禪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