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被罰抄1000遍的經歷?這是不是聽上去就很荒唐呢?我甚至覺得非常恐怖。
同組的語文老師讓我幫她錄課,說好的時間是第三節課。我提前二十分鐘到場,檢測機器,調試設備,預防課堂上出現的一切可能意外。
看看時間,離上課只剩兩分鐘了,來錄播室的學生還不到五個。我問老師是不是學生不知道是這節課錄?老師看看時間顯然也不淡定了:上節課剛跟他們說過。「別著急,再等等吧。」我安慰道,同時心裡為這些孩子的不禮貌氣憤。
上課鈴聲按時響起來了,教室裡依然少了四五個學生。老師無奈地讓一名學生通知沒來的學生抓緊時間到位。
課錄完了,整堂課除了老師指名朗讀外,其他人一言不發。站在後面錄課的我,也被這無比沉重的氛圍包裹著,不敢大聲呼吸。課結束的那一刻,倒是我鬆了一口氣。
沒過幾天,那位老師又找到我,請我再幫她錄一次。她說她弄明白學生上次那樣表現的原因了。原來是第一節數學課時,老師罰他們全體學生抄1000道數學題,午休結束後交,不交的後果更嚴重。一個午休也就40分鐘,一上午學生還要上其他的三節課,要求學生在40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1000道的數學題,這實在是不能完成的任務。怎麼辦?除了第一節的數學課外,其他的課上學生都在奮筆疾書。這時候語文老師的錄課就顯得不合時宜了,才會出現學生不願去,去了也沒心情上課的情形。
當我聽完那位老師的話後,我愕然了。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麼變態的要求。不過,我想,一個老師專業素養的高低似乎和年代無關。不知道這些學生犯下了什麼「滔天大罪」,才惹得老師憤怒到如此地步?
我以為我的學生已經夠可憐了,他們往往被其他學科的老師罰抄試卷,整張的試卷和答案,一次幾十遍。一次無意中發現他們密密麻麻的本子,我眼都花了。這種無效的作業除了解了老師心中的怒氣,意義何在呢?學生寫了,老師只是以檢查為名,實際上老師是不會細看的。
還有那些學生字詞寫錯,讓抄100遍的。如果學生一開始抄的就是錯的,那就是他又把錯誤重複了100次,這錯誤的印象更加深刻了。那罰抄的意義又何在呢?
如今學生的作業負擔已經很重了,國家一直倡導「減負」,可事實是,學生根本找不到喘息的機會。放個清明、端午小長假,各科老師輪番上場,「咱的作業不多啊,就兩張卷子」……每個老師都這麼說,那加起來呢?學生哪有時間去參與那些傳統的節日,只能埋頭在各科的試卷中。而往往這時候學生的作業是最低效的,因為檢查作業時老師就會發現,布置作業只是完成了教師一個人的心安理得罷了。
我很少在周末或節假日布置過多作業,即使布置也是讓學生動手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試卷。我寧願他們在那段時間陪陪爸媽說說話,或者好好休息休息,抑或讀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也不願他們用應付的態度來對待,以至養成習慣後,每周日到校的那兩節課就是互相的抄作業、補作業。
我們經常說:應該讓學生真正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可往往我們又在逼著孩子們厭惡學習。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成績,希望我們避免題海戰術,多從學生的角度想想,讓孩子們從低效的作業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