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不要喊「媽」:孩子6歲前做好這4點!家長不再兩行淚

2020-09-03 紐博恩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孩子寫作業到底有多難!

很多家長選擇在家給孩子輔導作業,而一眾吃瓜群眾見證了很多歷史性的時刻:因輔導孩子作業而崩潰的家長與日俱增。

能不輔導作業嗎?但現在1年級的題家長有時候都不會做,更不用說孩子了!

但只要家長一到輔導孩子作業的時間,立馬&34;。

爸爸:我覺得你就是上天派來收拾我的。

爸爸拿著掃帚無處安放:九九四十五,你生氣不?

九九四十五?

還有這位:遙知不是雪,是水?

有網友說:輔導作業的意義或許在於「早日拋棄我家孩子是個天才的幻想」!

試問:給孩子輔導作業是渡劫嗎?

網友辣媽小雞仔給自己家的孩子定了這樣的規矩。

「不要喊媽媽」系列


可謂孩子寫作業,親人兩行淚!

輔導孩子寫作業,真是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步驟。

既然輔導孩子寫作業這麼難,是不是應該在孩子在上小學,幼兒園時期就應該教孩子一些知識,為孩子打下基礎!

要知道,在早些年就已經禁止「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學習訓練。

爸爸媽媽們不妨注意以下2點:

  • 一是要注重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孩子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作為基礎的。

也就是說要讓孩子玩好,在和家長小朋友的遊戲玩樂中學習,孩子通過自身的感知、親身體驗去學習。

這個時期,爸爸媽媽們可以多和孩子做互動,多陪伴他們。

  • 二是要尊重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在孩子上小學前的這一階段,爸爸媽媽們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比如: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嘗試和探究、富有想像力和創造等。

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學習品質的培養,僅僅注重追求一些學習技巧,這樣的方式會奏效,但請注意,效果只是暫時的,並且這樣的做法是一種短視而有害的。

《新聞周刊》曾提及:「98%的學前孩子都有著天生的創造力,但步入學校教育後卻只有2%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直保持著這種創造力。」

在孩子入學前的幾年,是他們大腦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是能夠接受新鮮的事物的,父母在這一段時期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要。

那么爸爸媽媽們在孩子3—6歲這個階段可以做些什麼呢?

1.帶孩子和大自然接觸,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帶孩子去做一些戶外活動,種植和飼養活動,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季節的變化......以及與我們生活的密切相關。

不少人會說,孩子太小,不能讓孩子做一些重活,但其實只是體驗,並不是說讓孩子有多麼辛苦。

你看,世界冠軍郭晶晶也會帶著孩子去種植、上街頭做公益,就是讓孩子親近自然,體會生活。

2.帶孩子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樂趣

這個階段可以引導孩子注意食物的形狀,並能用形狀來描述事物。

比如你帶孩子去動物園、博物館後,和孩子討論你們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狀,並且用生動的話語表達出來。

像長頸鹿的脖子長長的,像一根很粗的棍子。

也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問題,比如玩滑滑梯,大家要按順序來,他是第幾個。

另外利用生活中和遊戲中的實際情境,去引導他們有數的概念。

3.培養孩子去感受美,豐富想像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美。

帶孩子看畫展就是不錯的選擇,讓他們接觸多種形式的藝術和藝術作品。

陪孩子一起畫畫,同時也要欣賞他們的興趣以及獨特的感受,不用刻意按照自己的思路教孩子如何作畫,該塗抹哪種顏色,比如:香蕉應該塗成黃色的,蘋果應該塗成紅色綠色的......這樣會極大的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現在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美術班,老師教大家怎麼畫,畫完後,你會覺得,這老師教的真好,我家孩子畫的真好,殊不知,所有孩子的畫風都是統一的,孩子的想像創造力完全是空談。


4.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某位作家曾說,自己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給孩子讀書,陪孩子一起讀書,幼兒園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能背誦唐詩,認識很多漢字,但自家孩子卻普普通通。

而孩子大一點,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認字的速度超過了很多同齡的孩子。

這裡要說的點是,閱讀可以調動孩子大腦的思維,當你給孩子閱讀的過程中,這些詞彙是會進入到他的記憶當中的。

他能聽懂詞,只是不認識字,其實你給孩子孩子講的故事,在他的大腦內已經有一個立體化的形象,一回生,二回熟,就像閱讀在前,識字在後。

總之,要不要提前教孩子算數、識字,其實不在於時間早晚,重要的是要找到孩子適合的學習方式,將正確的學習思維教給孩子,而不是打壓式教育。

心理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世界級音樂家、藝術家、運動員及科學家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父母並不懷著培養巨星的夢想。

他們做的只是響應孩子,當孩子對某些技能感興趣的時候,父母就給予他們支持。

END

今日話題:

你在育兒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心得體驗呢?歡迎來交流。

更多育兒內容,歡迎關注紐博恩,有什麼問題歡迎討論。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不要喊「媽」|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秘笈」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爸爸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送進醫院搶救。我看了既好笑又心疼,為孩子輔導個作業有至於那麼嚴重嗎?這位爸爸就是湖南沅江的夏先生,今年45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幾天前,他在家裡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差點被孩子氣暈,隨後出現了持續性的頭痛情況。之後,他看手機時一些常見字都不認識了,才到醫院就診。經CT結果顯示,夏先生被診為:腦出血。
  • 作業寫不完,開學淚兩行!「開學」大片即將上映 ,學生瘋狂補寫作業...
    「作業寫不完,開學淚兩行」,開學在即,不少家長在朋友圈曬出孩子在家狂補作業的照片,補寫作業成了不少學生這兩天的「頭等大事」。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從早到晚「惡補」作業,甚至有孩子熬夜寫作業開始掉頭髮了。
  • 最近「不要喊媽」火了,做到這10點,讓孩子不要凡事都「喊媽」
    我是『小河馬的精分爸爸』今天在小區裡遇到一個媽媽,聊了幾句,她說最近網上有一個東西很火,叫「不要喊媽」,她昨天給自己家裡也列印了一份,放在孩子的小桌子上了,她們家的今年剛一年級!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東西!不要喊「媽」!寫完的句子及看圖說話請讀兩遍,讀通順並改正!不要喊「媽」!數學:所有的題目做完請認真檢查!不要喊「媽」!不會的題,請通讀三遍!不要喊「媽」!
  • 孩子寫作業「磨洋工」,越催越磨蹭?家長這做好4點,能事半功倍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寫作業「磨洋工」的時候,往往家長越催孩子越磨蹭。這是為什麼呢?
  • 寶媽陪娃寫作業,被氣得默默流淚,孩子寫作業到底要不要家長陪?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對1980名家長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4%的受訪家長對陪娃寫作業這件事感到頭疼,其中24.4%的家長感到非常頭疼,只有16%的家長感到快樂。1)影響孩子注意力孩子寫作業時,父母在身邊陪伴最大的弊端就是影響娃的注意力,不僅會分散孩子做作業的注意力,還會打斷娃的學習思路。孩子應該獨立專心的做作業,有問題可以找家長諮詢,但家長儘量不要和孩子共處一室。
  • 作業沒完成,開學兩行淚?花式寒假作業讓孩子告別開學趕工
    作業沒完成,開學兩行淚。但事實上,開學並沒有那麼愁雲慘霧。記者採訪多所學校了解到,今年筆頭寒假作業不多,開學前不用趕工。家務勞動、體育運動等作業一天半天也趕不出來。17日,荔灣區文昌小學舉辦了開學·元宵遊園會,讓孩子們帶著歡樂的情緒回到學校的「懷抱」。
  •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現在很多孩子在家的地位猶如眾星捧月一般,這也導致了孩子遇到一點問題就缺乏了獨立解決的習慣。比如寫語文作業的時候,碰到一個不認識的字就喊「媽」;寫英文作業的時候,看不懂某個單詞又喊「媽」;就連數學作業寫完之後的檢查工作也交給媽媽。
  • 給熊孩子輔導作業太鬧心?寶媽一封《不要喊媽》見奇效,快來拜讀
    導語:大家好,有的家長感覺在孩子上學之後,自己會輕鬆很多,不過這部分家長後來發現這純屬是自己想多了,單是給孩子輔導作業這件事情就讓他們感到崩潰。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們不老實寫作業,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熊孩子們一旦有問題就求助家長,即便是一些很簡單的問題。
  •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
    雖然如今的教育鼓勵孩子們不懂就問,但是有一些能夠通過自己的摸索而知道答案的問題,家長們更傾向於孩子獨立思考。「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現在很多孩子在家的地位猶如眾星捧月一般,這也導致了孩子遇到一點問題就缺乏了獨立解決的習慣。
  • 被孩子氣哭!有一種崩潰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家長們花大價錢,給孩子買各種輔導資料,報各種興趣學習班,更有甚者親自上陣,輔導孩子寫作業。,情緒會逐漸失控,寶媽都會忍不住過來讓寶爸收收手。畢竟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孩子寫作業、親人兩行淚啊!
  • 輔導孩子作業有風險!家長們自求多福
    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實力表演「母慈子孝」、「雞飛狗跳」孩子,你可知道你的爸爸媽媽身上承受多少壓力被送進醫院搶救……↓↓↓湖南沅江的夏先生,今年45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幾天前@海浪永遠追隨韜韜的腳步:輔導小學生寫作業的都知道這媽的心情,我就是這樣過來的。@Xiaochongzi197059: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不宜大吼大叫,但是有時候真的是很讓人崩潰。
  • 孩子寫作業怎麼就那麼難?這4招專治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
    陪娃寫作業又上微博熱搜,近日河北保定一段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被急哭了的視頻引起大家的關注。視頻中,媽媽與兒子一同抽泣著。原因是寶媽對兒子說,寫字要注意空格,孩子怎麼也不明白,就哭了。讓她陪娃寫作業……陪娃寫作業,人間修羅場被娃氣哭算什麼?畢竟有的家長直接被氣出心梗!前段時間,深圳一位45歲的家長劉先生輔導三年級的兒子寫作業。
  • 新入學家長做好這四點,孩子寫作業不偷懶!
    「不寫作業,母賢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說的就是很多家庭中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遇到的問題。而其中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問題了。更可氣的是,等到第二天跟別的家長一聊,才發現昨天老師布置的作業並不多,人家的孩子8點不到就寫完了!這當然都是寫作業磨蹭惹的禍!
  • 寫作業就犯愁?家長學會這6招,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很多孩子寫作業靠家長催,有時候逼得孩子邊哭邊寫。網絡上也是總有各種家長發布的「看孩子寫作業集錦」,家長們觀看後紛紛表示感同身受,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甚至被氣笑了。前段時間也有這樣一則新聞,河北保定一位寶媽在輔導幼兒園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孩子怎麼也學不會寫字時空格,先是把孩子吵哭了,而後自己也心疼得哭了起來。
  • 這4條真相太扎心了,有孩子的家長千萬不能錯過,笑著笑著就哭了
    ,有笑有淚,有幸福有憂愁。下面,就和優媽一起盤點老母親所具備的4大絕招吧,看看有哪些是你已經掌握得爐火純青的。陪孩子寫作業的我每天都像在渡劫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明明剛剛看平板還挺嗨,家長兩行淚都說作業是親子關係的最大敵人果然沒毛病!
  • 「不要喊媽!」刷屏父母圈:毀掉一個孩子,媽媽總是陪著就夠了
    前幾天逛購物網站的時候,頁面向我推薦了一個書桌小擺件,叫「不要喊媽」。一個相框的樣子,上面印著之前網上流傳很廣的那段話:語文:不會寫的字請查字典!不要喊「媽」!寫完的句子及看圖說話請讀兩遍,讀通順並改正!不要喊「媽」!
  • 6歲前,父母教孩子做好這3件事,將來寫字不愁寫不好
    對於孩子的教育,相信每個當爸媽的都不想甘於人後。如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有些家長就比較心急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於是每天開始讓他寫字,還有些家長較為佛系,孩子上學後有老師教自然而然就會了。其實,教孩子寫字不是一件能急得來的事,尤其是當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寫字漂亮、寫得好、寫得快時,正是因為他們提前做了功課。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做到這4點,你就不會被氣成內傷了
    「時代疾病」,並且80%的家長在輔導作業的時候想打孩子。其實,都和我們家長有關,我們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只要做到這4點,就能事半功倍。根據調研報告顯示,孩子最討厭聽到父母說的五句話:①快去寫作業。②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③不許看電視/玩手機。④你怎麼這麼笨哪。⑤一天天的就知道玩。看看這5句話,是不是你經常說的呢?孩子上了小學,從一個環境到一個新的環境,本來就需要適應,隨著學力的壓力越來越大,對作業本身就牴觸的情緒。然後,家長再一問再問,除了作業那點事,別的什麼也不關心了。
  • 孩子寫作業拖拉?父母只需要做到這6點,孩子乖乖寫作業!(下)
    很多家長朋友們都會抱怨自己家小孩一點都不聽話。下課回家作業不寫,扔下書包就一溜煙地跑去玩耍了!好不容易抓過來寫作業,卻又咬咬手指頭,轉轉筆,根本不好好寫作業!那麼,今天這篇文章佳佳將接著討論父母如何能夠讓孩子乖乖地寫作業。4.與孩子及時溝通交流,減少代溝帶來的不良影響!近日,在閱讀《教育病》一書時,作者在論述中總結概括了家長與孩子之間存在代溝的後果,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代溝意味著孤獨,代溝意味著我們的精神漂泊,代溝意味著昨日草帽的丟失,代溝意味著老一代人的權威喪失!
  • 我的一年級:我把作業本撕了,帶著兩行淚去上學了。
    現在你有孩子了,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 前幾天我在看育兒書籍,和我媽分享裡面的一些觀點,我媽就給我說了上面的話。這話我聽了不知多少遍了,尤其在我有了孩子後。我媽特別親孩子,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但是自己又覺得老辦法不行,要學習新的育兒知識,所以她總是有些焦慮。 說到教育的問題,我有一個梗一直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