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介紹:徐雲博士
2004年迄今長期負責在武漢同濟醫學院開展心理諮詢師培訓工作,多年擔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培訓管理辦公室主任,2008年汶川地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救援專家團志願團成員、分隊長,2015年長江東方之星遊輪監利沉沒危機心理幹預的指導專家 。
以下文章由徐雲博士2月17日20:00-21:30的線上講座:《疫情心理幹預個案及專業技巧的靈活運用》音頻整理,以饗有志於疫期心理危機幹預的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愛好者,以資借鑑參考。
本次疫情開始,徐雲博士立即迅速組建了湖北聯合同濟心理危機志願工作隊,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緊急心理幹預前線工作站,第一時間在疫情一線組織展開心理救援的工作。
徐雲博士先談了心理諮詢師在當前疫情中的現狀。
當下,心理諮詢師滿腔的熱情投入心理援助,而我們的工作對象,他們的最大訴求點並不在接受心理輔導、心理支持上。
對於目前這個史無前例的新型冠病毒的肺炎疫情,這是一個世紀性的大災難,大部分人包括心理諮詢師也沒有相關的經驗應對這次疫情。
我們自己的諮詢師,有一些是很有經驗的諮詢師在進入輔導過程中,自己的狀態就很快顯得不穩定,甚至自己都淪陷了……
在這裡,我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在參與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心理危機幹預、心理援助方面的心得和一些得到認可的做法。不一定所有的做法都是正確的,不一定所有的做法都是有效的。當然,我們在不斷地嘗試、努力。我是湖北聯合同濟心理健康的創始人,一直是立足於武漢市做心理培訓工作。武漢市1月23日宣布封城,我個人及聯合同濟的心理危機志願工作隊,做了一些微末的工作。
1月25日(大年初一),我在家編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及非藥物方式應對方法——自我暗示:能量牛奶》的文章。這篇文章,我是希望從技術層面幫助面對疫情威脅的市民。從當下實踐的角度來看,仍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從正月初一開始,疫情防治工作就已經全面展開了,而且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各地的心理諮詢師、心理工作者們,有不少人反應都是很迅速的,都行動起來了,希望能幫上忙。
基於我個人兩、三天的觀察,同時通過我掌握的武漢一線的情況,以及我個人的經驗,我在1月29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心理諮詢師們,且慢!——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開展心理幹預|效果有限》,我對當時的現狀及心理諮詢師的真正切入心理援助的時間作出了分析和建議。
不過,1月29日起,武漢的疫情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時期,大量的留置觀察點開始啟用,也就是開始對密切接觸者留置觀察點。江漢區政府相關部門希望聯合同濟心理能夠快速組織隊伍,參與對留置觀察點的人員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希望我們能夠切入進去。
雖然我也知道,目前介入效果不一定很好。但是疫情防控的一線已提出這樣的需要,那麼我們肯定是義不容辭要盡一份心力。因此,我們在1月30日就成立了湖北聯合同濟緊急心理幹預志願工作隊。
同時,我和王偉會長溝通,我們以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緊急心理幹預前線工作站的名義,進駐到武漢市江漢區展開工作。
徐雲博士與江漢區房管局李虹局長(左)在現場討論心理援助「密切接觸人群醫學留置觀察點」的現場心理諮詢工作室、線上心理援助事宜
我們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為避免大家現在聚集在一起,我們需要建立線上的心理幹預輔導團隊。我們有的放矢地展開工作,由各個留置點會給出需要支持的人員名單,然後我們的心理諮詢師點對點在線上展開輔導工作。
第二,我們應要求要在現場設置心理諮詢工作室,處置臨時出現需要協調的心理危機幹預。應安置點的管理方案提出的要求,我們在兩個留置觀察點設置了現場的心理諮詢室。我們的第一個現場心理幹預工作室距離華南海鮮市場的直線距離是1400米。
在這裡,我談一下我的觀察,不一定代表很權威。首先我觀察的是,我們所有的心理諮詢師啟動及時,自發主動參與其中,希望在這次的救援中,特別是心理幹預中出一份力。從第三方大數據平臺收到的情況是,全國各地不完全統計,以微信群或者以行政區劃為單位組成的心理救援隊伍,約有1.16萬支,達到了一個非常可觀的數量,希望能夠做心理幹預的志願工作。
雖然心理諮詢師飽含著滿腔熱忱,不過,我們的工作對象,他們的最大訴求點並不在接受心理輔導、心理支持上。
在一線我們觀察到,其實我們的心理援助的對象,對於心理層面的需求也是很明顯的。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援助對象接受心理支持、安撫的願望並不強烈。在二月上旬,他們更希望的是得到治療,以及生活和物資支持方面的幫助。
下面我介紹我們的心理諮詢師在2月6日接觸到的個案。
這位女士當時隔離在留觀點,而她的老公是病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諮詢師找到她的時候,她的焦慮在於,你能不能幫我打聽我老公到底是什麼狀況?他的病怎麼樣了?
諮詢師打聽到她老公進了ICU,隨即告知了這位女士。
她就不斷地想讓心理諮詢師去了解她老公的情況,心理諮詢師也盡力去安撫她的情緒……
而在這樣的一個應激狀態下,諮詢師其實是很無力的。生命在這個時候比任何情形都重要,你難道這時希望她沒有情緒嗎?不太可能。
心理諮詢師幫助她去收集資料,讓她更多的了解到她家人的情況。
所以,通過這例個案可以看到,在生命攸關的時候,我們的援助對象,他的關注點在生命本身。怎樣去化解他的焦慮,並不適用任何的心理學技巧。而是我們用行動去支持到他的家人生命的延續,這時候他的情緒自然就穩定下來。
幾乎所有的人,包括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專家、心理學愛好者,面對這次的特大疫情,經驗都是普遍的缺乏。因為這是一場社會性災害,不能用純粹的心理諮詢的設置去開展輔導。
我們順勢而為的還是舒緩當事人、當事群體的必要的負面情緒,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多在線上為主,以聊天的心態去展開輔導,更容易產生效果。而不是高高在上或以一個救助者的姿態去跟他做心理諮詢。
在這種境況下,除了有特別的精神症狀或重度心理問題,你都要用聊天的心態去做好這樣的工作,效果更好。
同時,心理諮詢師也要保持穩定的狀態。
當然,我們還是需要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你即使用聊天的心態,也要有心理專業技術做支撐。
我們有的心理諮詢師算是非常有經驗的諮詢師,他因為無法幫助到援助對象,產生很大的無力感。
假定你想參與疫情心理危機幹預的工作,從現階段來說,即災害危機幹預,你必須是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馬上可以使用到相應的技術,而不是臨時再去翻檢書籍、找資料。
以上是2月上旬的情況,接下來談談現階段武漢市民的心態特徵和演變歷程。
1月下旬,大家心裡很緊張,但是大部分人很有信心,相信危機很快就會過去。網絡上也大多是正向的聲音,很多人在準備做義務助人的工作,或者已經參與進去。
2月上旬,市民的緊張度隨著疫情的防控措施一步步升級而緊繃,這種情形,相信全國人民都是一樣的,擔心、害怕的情緒開始瀰漫。在交流中,大家也不像剛過春節的時候,在網上交流中大家都是各道珍重。
從我們向社會招募志願者團隊的時候,我們內定的是以我們自己的核心團隊為主,希望能找到非常有能力的心理諮詢師參與到我們的工作中間。在招募過程中,大約有好幾百名人士報名,我們從中選了18人參與到我們的聯合同濟的心理危機志願工作隊。
而現場心理諮詢師的招募就較困難了。幾百人都願意來做線上心理諮詢師,沒有幾人願意去現場。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也都明白其中的危險性。費了很長時間,我們才招募到現場留觀點志願心理諮詢師。在這裡,我也藉此機會,向我們去現場的心理諮詢師致以最真摯的敬意!
到第三個階段,社會群體情緒從正向到加劇緊張。我也收到外地不少朋友的交流信息,希望能給予武漢以支持,很多企業家想做一些努力,對於他們我們深表謝意!
而這時,誰都需要心理諮詢。但這時,重點是,身體健康。誰在這時都不會求助心理諮詢,重要的是關注如何不被病毒找上門,不被確診而健康的活下來,現在人們的關注在這裡。
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地方,那麼緊張和焦慮的程度就會隨之下降,你的心理幹預的初衷就已經達到。
心理諮詢師真的想幫忙,並不是像有些人那樣自詡為專業人士,以為自己可以拯救他人於水火之中!其實,這個時候,除了少數精神失控的人以外,沒有人需要你設置的很正規的心理諮詢。
如果你真的想幫忙的話,我請大家想想,如何讓一些在困境中的人們,當然,包括全國各地在封閉社區管理中的人們,以及我們自己,讓人們可以少關注一些疫情,在保證防護的同時,做另外一些事情。
譬如,讓家長的注意力放在輔導孩子線上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少看一些過度蹭熱度的疫情信息,閱讀、觀影、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心理諮詢師如果可以這樣引導人們的話,會是一件功德。
比方說,你不是用專業的心理諮詢技術,而是組織全國或地方性舉行一場居家烹飪大賽等形式的線上活動,如果你能推廣開來,這樣可以轉移這些居家隔離的人們的注意力,可以讓他們的緊張和焦慮度隨之下降,這樣就可以達到群體社會性的心理危機幹預效果。
講座到此結束。希望我們的分享會對大家的學習和後面的心理幹預、創傷康復工作有所借鑑和幫助。好,謝謝各位,晚安!
原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