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為什麼會排在書法要素最重要的位置

2021-03-01 書畫相約

「書法結體第一還是筆法第一?」你提出了很多人學習書法心中的疑惑。筆法和結構都是書法的核心問題。中國歷史上就討論過這個問題,現代也討論過這個問題。

例如,元代書法大師趙孟頫就提出書法的最核心問題就是筆法。

現代書法家啟功先生也提出書法最接近核心問題,他認為是結構。

張旭光先生也提出筆法與結構哪個第一的問題。他認為書法的核心問題是結構。

張旭光還舉例說,比如說「情」字,楷書的筆法與行書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楷書和行書不一樣,是結構不一樣了。

我聽了張旭光的解釋,太驚訝了,「情」字是什麼結構?不就是左右結構嗎?楷書是左右結構,行書也是左右結構,怎麼到了張旭光就「結構」不一樣了?

再比如說,「幼」這個字,一般是左右結構,但是,也有些上下結構的,不論楷書、行書都有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兩種寫法。

、還有「髮」字,一般是上下結構對吧,但是,不論楷書行書,都有寫成左右結構的。

像這種變化結構,筆法不變的寫法很多。歷史也很悠久。

我不知道,張旭光為什麼要說,楷書和行書不一樣是因為結構同?

中國書法歷史上改變結構的例子太多了,從甲骨文到金文,從小篆到隸書,從楷書到行書草書,到處都有對一個字結構調整的例子。

如果從結構來看,從甲骨文到楷書,我們不能說漢字的結構沒有調整變化,但是,大體來說,漢字的結構是沒有根本變化的。

但是,漢字的筆法卻變化非常豐富。如果字寫不好,到底是結構問題還是筆畫問題?

我們就以館閣體書法為例子。館閣體書法為什麼經不起欣賞?

不是館閣體書法的結構不好,恰恰相反,館閣體書法的結構非常勻稱、漂亮。

所以,館閣體書法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漂亮上,沒有更多的欣賞價值,一目了然,一覽無餘的書法,有多大的意義?

所以,我認為,書法的核心問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筆法。

筆法有這樣一些理由是裡應該當是排在第一位的。

首先,筆法之美決定書法之美。

例如,寫一個楷書,顏真卿和館閣體比較,到底差別在哪裡?

如果從結構看,館閣體比顏真卿的字好多了!同樣的「人」字,館閣體書法與顏真卿的書法結構有區別嗎?

但是,你細細看下去才會發現,顏真卿的書法屬於博大精深,文採斐然的書法。而館閣體書法越看越乏味,所謂經不起推敲和欣賞,就是這個問題。

例如,顏真卿的捺畫非常有名,也非常有特點。但是,顏真卿的捺畫,不是任何情況下都是一模一樣的。恰恰相反,他的捺畫處理是非常多姿多彩的!

圖片中的四個「之」字,都出自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你看看在一篇文章中之字的捺畫,顏真卿都要「自由」書寫,這不是筆法是厲害嗎?

這當然是筆法的厲害!

所以,就高層次來說,顏真卿的書法是高層次的藝術,而館閣體書法是大眾化的應用書法,無所謂太高雅。

但是,做為書法藝術,如果你投入的時間和智慧更多,憑什麼說就是為了一覽無餘?

其次,筆法本身就是有嚴格的結構之美的。

例如,像隸書如果去掉了蠶頭燕尾,他還會有飄逸華美的藝術美感嗎?

而你要寫出這種美感,就要有蠶頭燕尾那樣大筆法結構。不是蠶頭燕尾,就不會產生飄逸的華美藝術效果。

所以,筆法本身就是有結構之美。所以,不同的書法大師的筆畫是不能互相搭配的。

因為,每一個書法大師的筆法都有自己的藝術密碼。但是館閣體書法就沒有書法的藝術密碼,只有公開的秘密。

所以,館閣體書法,除了把單調的筆畫排列起來,還能有什麼個性和欣賞的價值?

在館閣體書法中,是不需要筆精墨妙的,但是,書法大師的書法如果沒有筆精墨妙也就不再是書法大師了。

第三,筆法的結構之美,體現在每一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之中,不是所有相同的筆畫都是一樣的起筆、行筆、收筆。

書法大師的作品,妙處就在於筆畫的變化非常豐富,好像萬裡江山圖,你走一步,就是一個不一樣的風景區,沒有任何似曾相識,千篇一律的感覺。恰恰相反,你永遠感到的是陌生新鮮 。

這是因為書法大師的筆法千變萬化,生氣勃勃,你想都想不到為什麼他如此有趣味。

原因就是筆法變化豐富多彩。

如果按結構來說,左右結構的字,有多少一會兒變上下結構了?

我們今天的書法,主要是楷書體系,包括行書、草書,為什麼我們識別四大楷書書法家的字,是看筆法而不是看結構?

因為,結構是左右結構的字,永遠是左右結構,結構是上下結構的字,也永遠是上下結構。

按照張旭光的邏輯「宋四家」的風格不同,都是書法結構問題了?

這完全不像欣賞書法的眼光。我們欣賞書法,就是外行也是看筆法特點,而不是看結構。

比如說,顏真卿的《多寶塔》、《東方朔畫贊》、《麻姑仙壇記》等等這些字帖寫得比較方正,但是,《顏勤禮碑》寫的比較瘦長,這就說明顏真卿的,書法結構不一樣了嗎?

而且,漢字的結構是相對很穩定的。即使有少數字也調整結構,那是屬於異體字和書法藝術處理的需要。

例如,歐陽詢的《由余帖》裡出現了兩個「亂」字。歐陽詢就調整為,一個用簡化字寫,一個用繁體字寫。而簡化字在唐代還沒有「正統」的地位,屬於俗體字。那些調整了結構的漢字,例如我們前面舉例的「幼」字和「髮」字,也是俗體字的形式之一。這都不影響書法之美,真正影響書法之美的是筆法。

也就是看:他們的起筆、行筆、收筆就是不一樣,而不是結構不一樣。

從學習書法來說,如果筆畫沒有受到嚴格訓練,就寫不好字。即使結構很好,但是,缺乏內涵。

結構相對來說簡單,就是穿插避讓問題。而筆法,是精神問題,也是技術問題。很多人學習王羲之,一輩子也學不到王羲之的精神,至於技術也是一知半解的。

啟功先生研究大半輩子的書法結構,但是,他最有價值的仍然是筆法有一定的新意。

當然,這是我們強調書法第一的是筆法還是結構。所以,我們說筆法是第一。

我們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筆法是書法基礎的基礎,因為,沒有筆法還談什麼結構?

當然,筆法也需要結構處理。但是,如果筆法好了難道結構還會差?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及圖片如沒註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於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或直接聯繫我們告知刪除或標註來源,謝謝!

更多精彩文章

楷書過渡到行書,就得這麼練!

能把書法練好的人,性格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比技法重要的多!

書畫人永遠是年輕!

讓中國人都愛不釋手的畫作!

書法有神採,必須具備這八個要點

顏真卿書法「破體」:挑戰你的審美

晚清四大名臣,不論功績,只論書法!誰高誰下?

這樣教書法,被家長罵,冤嗎?

優雅的漢代隸書,為何在當代越寫越俗了?

範曾畫了一隻靈猴,賣600萬,卻不如齊白石的呆猴,估值2000萬!

書法如情人

啟功:別稱呼我書法家,我感覺很丟人!

陳傳席:別老想著成為書法家!

本地21位書畫作者集體尋 畫廊畫商代銷合作夥伴,作者均為省美協會員和中書協會員,作品千餘件,所有作品均為精心創作,非量產批發作品,可合影,資料完整,價格全適,代理空間大,所有作者均有宣傳資料,在各大門戶媒體平臺長期宣傳。具體合作加小編

合作書畫交流學習進微信群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添加編輯微信好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書畫展覽學習資料

相關焦點

  • 書法筆法論
    王羲之《其書帖》 羅振玉藏質感的線條或筆法在書法藝術中具有特殊與基礎的地位,既是結字的基本要素,又構成書法藝術欣賞或評價的獨立對象和內容。這就產生了書法評價或欣賞的最基本的藝術標準,筆法要正確,不能有筆病,這是書法及格不及格的門檻。筆法是最難以掌握的技術,又是最為重要的環節。
  • 黃簡講書法(筆法篇):第07課書法課程安排
    醫學基礎有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遺傳學,等等,這是最基本的,每個醫科學生首先都要學的科目。9.2什麼是書法基礎課程?■書法三大要素的訓練。■用筆■識勢■裹束書法也有基礎課。書法的基礎課,就是針對三大要素的訓練。照《玉堂禁經》所說,就是用筆、識勢和裹束。基礎課最為重要,因為將來無論寫哪一種體,創造哪一種風格,都離不開基礎技法。
  • 書法經驗|楷書書法書法的三大基本技術:筆法、結構、形態
    學習書法的朋友都知道書法的三劍客--筆法、結構、章法。可能是因為三劍客的名頭太大,甚至會讓我們都會覺得學好三劍客就可以入到書法家的門卡了。但在實際上成就書法技巧體系,這「三板斧」卻遠解決不了問題。在筆者看來,對於書法實際功夫,「筆法、結構與形態」才是真正決定書法水平的超級三絕招。
  • 書法執筆的訣竅,張旭對顏真卿說了8個字,強調這比筆法還重要!
    書法怎樣執筆才正確?我注意到有這樣一種說法,說的是「執筆無定法」。我覺得這個說法不準確。書法的筆法有嚴格的法度,那麼執筆方法也應該有嚴格的規定才對,執筆都那麼隨意了,筆法肯定嚴格不到哪去。張旭規定了正確的書法執筆方法。
  • 書法筆法的詳細圖解,很實用
    書法筆法的詳細圖解,很實用書法的筆法,從大的部分可分為兩類,用筆法和執筆法,這二者其實都不難,大部分書法愛好者通過科學的訓練都可以掌握,難的是把這些基本的筆法練習熟練,並加以靈活運用。書法最怕沒有變化,最怕平淡無奇,它的筆法無非就是「提按頓挫轉折」,再加上「乾濕濃淡焦」5種墨法,就可以組合成千變萬化的作品,這些看似簡單的筆畫和筆法都是組成書法這座大建築的必備材料。
  • 書法用筆和筆法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用筆和筆法是兩回事。用筆的方法是永遠不變的,但筆法卻是可以改變的。筆法是在書寫中通過多變的手法,產生出不同的氣韻和氣象,反映了書寫者的藝術修養。用筆則是在書寫中永遠不變的方法,「善書者用筆,不善書者為筆所用」,合理的用筆,會產生出合理的效果,「筆力」、「骨力」甚至「趣味」、「風度」等都是由用筆所產生的效果。
  • 作家梁實秋行書12幅欣賞:筆法晉唐、意趣澹古!堪比書法名家
    我們都知道,書法講究筆法、結構、章法三個要素。筆法和結構容易理解,章法以現代的術語來說,是構圖或布局,也就是南朝時期著名的畫家、繪畫理論家謝赫所說的「經營位置」。好的書法有如好的繪畫,必須有嚴格的恰到好處的構圖。
  • 「提按」的筆法王羲之經常用,卻為何受到眾多書法博導的鄙薄?
    「提按」是書法中非常重要的筆法,很多人練書法都是從「提按」開始的。提筆點畫細,按筆點畫粗。「提按」結合,運用恰當,便能寫出和字帖上類似粗細的筆畫,所以它一直是很受近人推崇的一種筆法。可是,「提按」的筆法卻受到很多人不少書法博導的鄙薄,如孫曉雲、邱振中、陳振濂等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院博導孫曉雲女士認為「提按」的筆法是錯誤的,「捻管」(「轉筆」)才是最重要的筆法。她說:「以右手『經典』執筆法有規律地來迴轉動毛筆,令筆畫縱橫自如的方法,即是『筆法』。運用這種筆法,即是『用筆』。
  • 筆性與筆法:終於開悟了書法的訣竅?!
    後來的教學中,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在黑板上畫筆頭形狀和筆鋒分布示意圖,我認為這是筆法的關鍵。至於一般的用筆線路,包括起筆角度,回鋒的方向等等,我認為不如放到結構中去談而非筆法的範疇。關於結構生筆法,還是筆法生結構,書法報(書法導報?)若干年前也有過爭論,我個人是傾向於結構生筆法的。 近來看到有人討論晉唐筆法,宣稱要大力復原晉唐用筆,其部分觀點,竟然和我當年的結論頗有暗合。
  • 筆法固然重要,缺少了結構不成書法!學會這6種結字法寫出精品
    在中國書法理論史上,強調書法用筆重要性非趙孟莫屬,原話是:「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他強調的是「用筆千古不易」,成為後世書法研究者研究筆法的重要理論參考。構成書法藝術最基本的元素是漢字,漢字是由一點一畫按一定結構組合在一起。相對點畫而言,結體是一種組合,一個整體;相對章法而言,它又是一種元素,一個局部。當它作為整體時,要求統一、平衡和完整;當它作為局部時,要求不同、不平衡和不完整。書法藝術是綜合藝術,最基本的還是漢字的書寫,筆法屬於書寫,而結體屬於結構,沒有結體就沒有漢字,因此筆法重要,結體同樣重要。
  • 書法創作須具備三法:筆法墨法章法,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十分重要
    草書,書法藝術最高境界。草書創作最難,一件高境界的草書作品不僅體現書法家的技能功夫,書法創作基本「三法」筆法、墨法、章法,還有一點也十分重要,是草書創作必須掌握的書寫動力,那就是節奏。書法書寫節奏在所有書體都有所要求,相對而言,草書、行書最講究節奏。
  • 書法攻略之第一章,筆法,第一節,執筆法
    臨王羲之手札第一章 筆法第一節 執筆法技法是書法的基本內容,沒有技法就談不上書法,寫出的字就沒有技術含量如果這樣去搞書法,那麼他只能停留在用毛筆書寫的層面上。更為悲劇的是有的人自己還不知道這一點,甚至他還在孤芳自賞。所以,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毛筆書寫成為藝術,去俗趨雅從而成為書法,他就必須重視書法的技法。書法的技法說複雜其實也並不複雜。概括來講大概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技法乃書法之根本而筆法則為技法之核心。具體來講筆法又主要得分為執筆法和用筆法。
  • 精簡闡述書法中的筆法運用方法
    今天我來說一說書法中的筆法運用,從兩個角度來看筆法的運用,一是書寫的姿勢,二是執筆的方法,這兩個身體動作從根本上影響著筆法的運用。筆法是什麼,是我們在寫書法時使用毛筆的方法和法度,筆法是書法技法中最基礎、最關鍵的內容。如果說書法是線條的藝術,那麼筆法則是決定線條外形、內涵及其審美作用的關鍵之一。
  • 筆法的秘訣是什麼?
    筆法就是用筆的方法,人們經常又把它分為執筆法和運筆法。這有點教條,沒有觸及到本質。不同的筆法,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反過來,不同的效果,需要不同的筆法。所以,筆法是達到效果的過程,而效果則是筆法的結果。 筆法就是滿足一定效果的用筆方法。只要效果達到了,筆法就對了。所以,絕對沒有固定的筆法,千古不易的筆法。
  • 書法中的著名筆法「折釵股」及「屋漏痕」,是什麼意思?
    這次見面猶如太陽與月亮的相逢,它的輝煌照亮了唐代書法界的天空。兩位書法大師,各以自己所領悟到的書法之道進行交流。顏真卿將從張旭那裡得來的「十二筆意」等技法相贈,懷素也將自己從「夏雲」中所悟的筆法對顏真卿詳談。待得知懷素的啟蒙老師是張旭的弟子——「金吾兵曹錢塘鄔彤」時,顏真卿一時激動,想知道自己這位同門師兄在書法上有沒有什麼獨特的領悟。
  • 毛筆字教學:精進書法最標準的草書字帖,筆法行雲流水
    筆法是中國書法最基本的內容和最重要的基礎。沒有書寫方法就沒有書法。筆法細膩,書法作品才有韻味。 通過書法通過自然事物的聯想,在創作活動中,我們也可以從自然現象聯想到書法,得到創作靈感,激發藝術靈感。
  • 黃惇:書法如果拋棄了「筆法」,將不再是書法了!
    ▲ 著名書法家黃惇  書法如果拋棄了「筆法」這一內核,就不再是書法了。  八十年代中後期,有些朋友想套用西方藝術理論概念為書法下定義,什麼「視覺藝術」、「造型藝術」,還有好長好長的「什麼藝術」。有的有道理,有的非常勉強,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看不懂,也聽不明白,也無法同我鍾愛的書法藝術對上號。  有朋友提出,書法是線條對空間的分割。我善意地回答,不行,難道心電圖也能叫書法?當然,這些朋友的原意是好的,是想探索書法的本質。
  • 以簡單易懂的物理學原理,揭秘古人書法論著中神秘的筆法
    自古以來,書法中的筆法是一個很神秘的概念,一般為口傳身授,對於初學者,沒有老師指導,確實很難理解。而且很多書友也問過這樣的問題。那麼,到底什麼是筆法?如何理解筆法的本質?一、充滿神秘色彩的筆法古人對書法美的描述解釋從來都是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沒有筆法這一清晰的概念,對於書法的讚美基本上是抽象的比喻,充滿了感情色彩,著實令人難以理解。
  • 筆法的發展史
    為什麼點畫形狀會出現這種變化呢?誠然其中包含有審美的因素,但絕不是主要的原因(參見第六節)。波狀筆畫的出現,是「擺動」筆法發展的必然結果。毛筆沿弧形軌跡擺動,即帶有旋轉成分;當手腕朝某一方向旋轉後,總有回覆原位置的趨勢,如果接著朝另一個方向迴轉,正符合手腕的生理構造,同時也只有這樣,才便於接續下一點畫的書寫;於是,運筆軌跡便由簡單弧線逐漸變為兩段方向相反而互相吻接的圓弧。轉筆的發展促成了隸書典型筆畫的出現。 波狀點畫是隸書最重要的特徵。
  • 《多寶塔》筆法學習之感
    筆法是書法本體語言的核心內容,是構成書法的最基本要素,是書法形式美的基礎。因此,學習書法重點要學習筆法。漢字書寫有八個基本筆法,前人稱之為「永字八法」,即點、橫、豎、撇、捺、鉤、挑、折。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這樣進入筆法學習,首先看懂筆法;其次臨摹筆法,臨創一體,筆法、字法、章法同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