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帶外孫的利與弊,六旬姥姥道出三個現實,很扎心

2020-08-02 煙雨江南風扶柳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競爭壓力變得是越來越大,很多年輕人,忙於工作,沒有閒暇的時間來帶孩子,這時就會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長輩來帶,因為婆媳之間容易因為帶孩子而發生衝突,所以現在的家長,大多都選擇讓姥姥來帶娃。

但是在很多帶外孫的姥姥心裡,產生一些不可言說的心酸。

外婆帶外孫的利與弊,六旬姥姥道出三個現實,很扎心

王阿姨有一兒一女,女兒遠嫁,由於女兒跟婆婆的關係不是很好,生了孩子後,一直都是女兒自己在帶孩子,去年女兒跟女婿在廣州做生意,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便讓王阿姨去廣州帶外孫,王阿姨跟兒子媳婦商量後,他們也同意了王阿姨去。

每天早上,王阿姨都要起個大早,幫孩子準備早餐,在吃了早餐後,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回到家之後呢,王阿姨又開始忙活起了家務,差不多臨近中午的時候,王阿姨就需要開始準備午飯了,在午飯結束過後,又開起了家務,循環到了放學的時候,王阿姨需要去幼兒園接寶寶,一整天下來,她都沒有空閒的時間休息,十分的勞累。

外婆帶外孫的利與弊,六旬姥姥道出三個現實,很扎心

一開始,女兒和女婿都會覺得王阿姨辛苦,在周末的時候,經常帶她出去玩,但時間一長,女兒和女婿,完全是撒手不管,一回家就靠在沙發上,玩手機的玩手機,玩遊戲的玩遊戲,王阿姨心裡委屈,覺覺得自己像個保母,而且女兒也沒開過工資,拿過錢給她,女兒一家的開支還是王阿姨從自己的退休金裡拿出來補貼的。

暑期的時候,孩子放假,王阿姨便回老家看老伴,有一回,王阿姨和街坊鄰居聊天的時候,忍不住感慨說到,千萬別幫女兒帶孩子,我本以為是分擔壓力,結果卻成了吃力不討好,這是我的經驗之談,這幾句忠告,實在是太現實了。

外婆帶外孫的利與弊,六旬姥姥道出三個現實,很扎心

@煙雨江南風扶柳 為什麼現如今的很多老人都不願意帶小孩呢?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吃力不討好,老人在幫子女帶娃的過程當中,盡心盡力,但如果孩子出了某方面的問題,子女便會將責任全都推在老人頭上,這樣的情況,令老人感到十分的無奈,自己付出了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可是子女並不買帳,頓時就會覺得吃力不討好。

外婆帶外孫的利與弊,六旬姥姥道出三個現實,很扎心


二,觀念衝突


老人帶孩子,通常根據自己帶孩子方式,難免會有一些落後,同時在年輕的父母眼裡,也是不太科學的,此時父母很有可能就會對老人帶孩子的方式指指點點,導致老人內心出現不滿,從而令雙方為女育兒觀念發生衝突。

三,身體不允許


有些老人,年紀大了,身體素質不夠好,而照顧孩子又需要耗費很多的精力,此生老人幫子女帶娃,就會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有時候不是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娃,而是身體實在不允許,其實老人白天帶孩子,做家務,已經很辛苦了,兒女在下班之後,應該有意識的幫忙分擔家務,讓老人放鬆一下,與此同時,下班之後的父母,也應該抽出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

外婆帶外孫的利與弊,六旬姥姥道出三個現實,很扎心

姥姥帶孩子的好處是

姥姥跟孩子之間是帶有血緣關係的,對孩子來說,也是最用心,給的愛最多,肯定是要比外人盡心盡力,對孩子的父母來說,也是最放心的。

姥姥帶小孩的壞處是。

第一,過於寵愛,會讓小孩養成失寵而驕傲的習慣,比如,有的小孩五六歲了,還不讓學穿衣服,給小孩餵飯等等。

第二,會給小孩灌輸一些老年化的思想,還有一些生活習慣傳遞給孩子。

第三,老年人不愛到處走動,小孩會常年宅在家裡。

第四,容易滿足孩子的零食需求,比如有些不好的食品,小孩要,老人就無法狠心的拒絕他。

外婆帶外孫的利與弊,六旬姥姥道出三個現實,很扎心


做為子女,多站在父母的位置去思考,父母跟孩子不是一個年代的人,所以在一些生活飲食習慣上,還有思想上,要告訴父母怎麼去教育孩子,多多的去溝通,才是帶孩子的最好方法,別讓老人寒了心,給你帶娃,付出了時間,金錢,和精力,不對的第三地方可以輕言輕語的說,別給老人發脾氣,這會讓父母既心痛,又心寒。

你們以後會給女兒帶孩子嗎?

相關焦點

  • 姥姥道出帶娃本質:「外孫不懂事我來帶,懂事了再讓奶奶帶」
    在過去的時代,老人帶娃一般都是奶奶出手,但到了如今姥姥也加入了帶娃隊伍。:&34;       聽姥姥的講述確實讓人有些心酸,畢竟是犧牲自己寶貴晚年時間來幫女兒帶娃,但這就是帶娃的本質,希望女兒女婿好,也希望親家好。
  • 「姥姥親還是奶奶親?」孩子一句話兩邊都尷尬,現實又扎心
    你覺得奶奶親還是姥姥親?有的老人,對這個問題早就釋然了,比如說我的媽媽,她之前以為自己就是要靠邊站,孩子當然是和奶奶親,其實不僅僅是媽媽這樣,老家的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姥姥們會經常跟外孫外孫女開玩笑:「家裡來親戚了,你又來走親戚了?」因為在我的老家,人們的觀念還是很傳統的,姥姥很少幫助女兒帶孩子。當老人幫忙帶了孩子以後,則又當別論。
  • 孫子和外孫差別有多大?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文|好孕姐隨著男女平等的觀念普及之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兒子生女兒都一樣,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孫子和外孫也一樣。可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孫子和外孫究竟有沒有區別,或者說兩者的區別有多大?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也很扎心。
  • 外婆照顧外孫三年,外孫要回家上學,不捨得放開外婆,雙雙紅眼
    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從1歲開始是由外婆帶的,現在已經4歲,本來由外婆帶大的他,就要回家去上學了。外婆的表情裡是滿滿的不舍,把孩子抱在懷裡,久久不忍心撒手。小孩也不捨得姥姥,依偎著外婆,哭紅了眼睛。孩子的舅舅比較理性,在旁邊勸著外婆看開點,讓孩子回去上學是好事。畢竟大城市教育資源好,對孩子更有好處。
  • 奶奶和姥姥,哪個更親?孩子們的回答扎心了
    不論是孫子還是外孫,老人們都希望孩子可以與自己更親近些。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孩子就經常會被問這樣一個問題:奶奶和姥姥,哪個更親?奶奶和姥姥的年齡相仿,角色相似,免不了被人拿來逗孩子。最近就有人採訪幾個孩子,問了這個問題。沒想到孩子們的回答現實且扎心,引起父母們的深刻反思。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孩子脫口而出的回答,既現實又扎心
    有的可能是爺爺奶奶,也有可能是姥姥姥爺。不過,關於老人帶娃,還是引起了不少的爭議!那就是到底孩子該讓爺爺奶奶帶,還是讓姥姥姥爺帶?尤其是對於一些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這更是一個難題。有一次王阿姨開玩笑問:「是姥姥好,還是奶奶好?」誰知孩子脫口而出:「奶奶好」這讓王阿姨有些許尷尬,同時也感覺很扎心。
  • 中國式養娃新焦慮,姥姥成帶娃主力,5點原因現實又扎心
    為什麼姥姥帶娃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奶奶去哪了?5點原因現實又扎心。為什麼姥姥帶娃?1.心疼女兒問:你為啥要幫忙帶外孫?答:心疼姑娘唄!媽媽永遠是竭盡所能想給女兒最好的,就像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雖然帶外孫很辛苦,但是沒有影響姥姥們付出。為啥?
  • 孩子的內心是怎麼區分奶奶和外婆的?這幾種方式,外婆扎心了!
    寶媽麗麗帶著這些疑問,最近做了個小實驗。麗麗把孩子叫到身邊,問他:「寶貝,媽媽周末要上班,你想奶奶陪你,還是外婆陪你?」孩子想都不想就說:「我要奶奶陪,我不要外婆。」麗麗問孩子原因,他回答說:「奶奶對我好,什麼都給我買,外婆很兇,我不喜歡外婆。」
  •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小玉從小是由外婆帶大,3歲那年媽媽為了送她上幼兒園就接到了身邊,之後很少去外婆家。沒想到這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愛去外婆家了,好幾次,媽媽都提出帶她去看看外婆,孩子都說不要,可是她爸帶她去爺爺奶奶家就很開心。媽媽難免心裡有些難過,我的孩子既然不和我的娘家人親,每次媽媽和朋友鄰居聊到孩子和外婆時,就會吐槽這孩子帶不親,外婆養了條「白眼狼」了。為什麼孩子由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由於女兒的婆婆身體不好,沒辦法幫她帶孩子,於是周阿姨便放棄了自己悠閒的晚年生活,加入了姥姥帶娃的大軍中。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孩子給的答案既現實又扎心,家長要深思
    含含出生不久後,由於夫妻雙方工作壓力巨大,沒有辦法照顧孩子,於是商量著先把孩子放在姥姥家,讓姥姥幫忙帶一下,一直到含含2歲多才給接回去。有一次姥姥來看含含,說小時候都是姥姥帶的,當時含含和自己很親,現在有些淡了,可是含含聽後卻疑惑,甚至有些忘記姥姥以前帶自己的樣子了,只記得小時候一直都是奶奶帶的。
  • 孩子是姥姥帶大的,為什麼和奶奶更親?3個原因揭露真相,很現實
    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成年人的壓力大、工作忙,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由誰撫養,就成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雖然在兩三歲後,可以去幼兒園由學校照料。但是在此之前,必須要有人全天看護。所以就有越來越多的寶寶,在兒時交由奶奶或者姥姥照顧。即使現在姥姥也加入了帶娃大群裡,可每當問起孩子是和奶奶親,還是和姥姥更親時,依然有孩子會說和奶奶更親近。這種情況並不不是個例,網友李女士就說,自己的兒子雖然從小由姥姥帶,但是接回自己身邊以後依然和奶奶更親近,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孩子是姥姥帶大的,為什麼和奶奶更親?3個原因揭露真相,很現實
    所以就有越來越多的寶寶,在兒時交由奶奶或者姥姥照顧。即使現在姥姥也加入了帶娃大群裡,可每當問起孩子是和奶奶親,還是和姥姥更親時,依然有孩子會說和奶奶更親近。這種情況並不不是個例,網友李女士就說,自己的兒子雖然從小由姥姥帶,但是接回自己身邊以後依然和奶奶更親近,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姥姥帶外孫逛街,被誤認為媽媽,網友:怎麼會這麼年輕?
    1)教育理念姥姥通常會給寶寶灌輸媽媽是非常愛你的想法,比如孩子想媽媽了,姥姥會告訴孩子,媽媽去上班賺錢給你買好吃的,下班就回家了。而奶奶帶孩子,雖然也會很用心,但是如果跟兒媳有矛盾的時候,有一些奶奶會給孩子說「媽媽就是因為不愛你了,才會天天這麼晚回家」,讓孩子誤會媽媽。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帶了4年外孫,一碗滾熱的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4年來,每天早上女兒女婿沒起早知今日,就算是閒的沒事做,也不會自找苦惱,來給女兒帶孩子!毫無疑問,小琳是不孝的,可發生在李奶奶身上的事情,也絕對不是個例。我曾看過一個問題:「婆婆和媽媽,你更想誰幫你帶孩子?」答案出奇的統一,回答的都是媽媽。但是據我了解,現在很多媽媽,都不願意幫女兒帶孩子。
  • 「最年輕姥姥」帶外孫逛街,被以為是母子,網友:這才是聰明姥姥
    現在,年輕夫妻在城市裡打拼的居多,生活壓力本來就大,當有了孩子以後,經濟壓力、照顧孩子的壓力接踵而至,那年輕夫妻的父母來幫忙帶孩子,好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見,一些姥姥或者奶奶照顧孫子或外孫。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3個孩子的回答完全不同,現實又扎心
    今日話題:你知道大多數孩子怎麼回答姥姥好還是奶奶好這個問題嗎?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而家裡的老人,更是寵孩子寵到不行,孩子想要月亮,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都不能給摘星星。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出去遛彎的時候,在街角巷尾總會有一些鄰居大媽逗弄孩子,問姥姥好還是奶奶好?
  • 帶外孫和帶孫子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外婆怎麼說
    現在很多家裡都是一個孩子,條件稍微好點的會生兩個或三個。但無論幾個孩子,大家都覺得挺好,男女平等的思想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可,也被越來越多的老人認可,在一二線城市,很多孩子都是由外婆帶大。然而,在大多數城市裡,外婆是不願意帶外孫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 外婆帶大的孫,為啥長大卻越來越不願去外婆家?答案讓媽媽很扎心
    12歲的田田是由外婆帶大的,外婆待他像親孫子一樣,有啥好吃好喝的都先想到他。田田也很懂事,從小就說,等他長大了要給外婆養老,外婆聽了很高興,覺得沒白疼外孫。田田6歲那年,因為讀書問題而回到父母住的地方。
  • 「帶了4年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李阿姨心甘情願放棄了與老姐妹一起結伴出遊,自由自在的生活,來到了女兒家照顧外孫,在家裡也是任勞任怨,不僅幫忙帶外孫,還包攬了家務,洗衣做飯,再苦再累都堅持了下來。但是在外孫4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李阿姨傷透了心。